黑龍江省第一條省內城際間客運專線即將開通
來源:114票務網 日期:2015-06-23 16:38:13 編者:進擊的巨人
近日,小編獲悉,由中鐵十八局集團等單位承建的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鐵路客運專線于5月23日開始進行聯調聯試,對全線各系統和整體系統進行調試、優化,預計8月份正式通車,這標志著哈齊客專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中國高鐵將向北延伸281公里。
哈齊客專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工程,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中京哈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縱貫黑龍江省,北起齊齊哈爾,經大慶、綏化,終至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線路全長286公里,途徑黑龍江省1個副省級城市、1個較大的市和2個地級市,正式運營后哈齊鐵路快速客運專線,從齊齊哈爾至哈爾濱將用時1個多小時,它的開通將會大大緩解黑龍江省的春運壓力。
哈齊客專工程于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投資概算總額323.9億元,新建正線長度281公里,橋梁占正線里程的61.7%,雙線電氣化,無砟軌道,設計時速250公里,全線共設哈爾濱北、肇東、安達、大慶東、大慶西、泰康、紅旗營東和齊齊哈爾南8個車站。
哈齊客專是黑龍江省第一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是我國目前在最北端的嚴寒地區設計建設標準最高的一條高速鐵路。它西起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經大慶、綏化,東抵冰城哈爾濱市。和國內其他高速鐵路不同,哈齊客專徑我國最寒冷的地區,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車“提速”最大敵人。在這一點上,怎樣解決的呢?作為哈齊鐵路客運專線的總體設計單位,鐵三院在哈齊客運專線設計過程中,開展了“哈齊客運專線基礎工程綜合技術”等一系列課題的研究。這其中,主要包括寒區鐵路路基防凍脹結構及設計參數研究,寒區鐵路工程凍脹特點與防治措施研究,寒區客運專線路基與橋涵防凍脹技術研究,寒區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研*****究等。哈齊客專所經地區極端最低溫度-39.9℃,是我國乃至世界在嚴寒地區修建的第二條客運專線,相關設計采取了很多針對措施。比如,我們加強了路基防凍脹措施。如路基凍結深度范圍內填筑非凍脹性填料;路基高度小于季節凍深地段設置降水設施;低路堤地段設置防凍脹護道;地下排水設施出水口采用防凍脹設計;路基間排水采取軌道板底座內設置鋼管外排設計。通過合理選擇軌道結構,采用防開裂的雙向預應力CRTSⅠ型板式無砟軌道結構,并在通用圖基礎上采取加強措施;研制滿足嚴寒地區技術性能的CA砂漿,克服了軌道結構的薄弱環節。同時,動車組經由的道岔設置融雪設施,牽引供電系統設接觸網融冰裝置,防災監控系統設雪災監控子系統,提高惡劣環境下運營效率,保證運營安全性。
哈齊客專最大高鐵站——齊齊哈爾南站
齊齊哈爾南站,一座造型似展翅丹頂鶴的候車大樓已經“騰飛”,為鶴城再添美麗“丹頂鶴”地標,被譽為中國最美高鐵站之一。哈齊客專齊齊哈爾南站是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鐵路客運專線的終點站,也是哈齊客專的重要始發站。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項目經理王印久介紹,這是該集團首次承建高鐵車站,該車站包括站房、進站天橋、出站地道裝修、有站臺柱雨棚、站臺面裝修、高架車道及落客平臺工程??偨ㄖ娣e67962平方米,其中站房總長217米,進站天橋總長110米,施工干擾多,有效工期短,施工難度大。
由于齊齊哈爾南站站房造型獨特,站房兩側折型柱施工存在定位難、線性控制難、施工難等問題,二公司項目經理王印久、項目書記蘇海鵬、總工吳學剛等人攻堅克難,使現場折型柱施工順利完成,施工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為了減少污染,將傳統的鉆孔灌注樁改為低噪音、無泥漿污染、無振動、機械化程度高、成孔穿透能力強、施工效率高等優點的長螺旋鉆孔超流態灌注樁,確保站房基坑和樁基又好又快完成。
科技創新是解開難題的金鑰匙。站房網架由5942根桿件、1532個螺栓球、27個焊接球組成,全長211米,最大跨度64米,造型為元寶形,中間的突起部分與底部平米高差達到7米,而且現場交叉施工單位多,場地狹小。他們步步為營,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采用PDPC法和“頭腦風暴”法集思廣益,對網架的安裝進行了多種方案設計,最后采用的方法是在站房地面拼裝好網架最高點基本跨,采用300噸吊車一次吊裝安裝,然后在基本跨兩側前后端分別采用2臺25噸和8噸汽車吊配合人工安裝。采用這套“組合拳”僅用11天就“平平安安”完成站房4500平方米網架安裝工程,并形成了《大跨度網架工程安裝質量的控制》QC成果。象征飛翔的丹頂鶴的翅膀的風雨棚總長444米,319根雨棚柱有139種規格,一半以上的鋼柱頂端僅有幾毫米的差別,但僅僅這幾毫米的差別都有可能對風雨棚整體“展翅飛翔”的造型觀感造成誤差,因此加工的精度要求極高,他們積極聯系設計單位,自身加大力度進行優化設計,在鋼結構加工和安裝過程中時,以零誤差的要求加強質量控制,確保了安裝質量。
據鐵路部門介紹,哈齊客專聯調聯試范圍為哈爾濱北站至齊齊哈爾南站。在聯調聯試期間,鐵路部門將采用綜合檢測列車和相關檢測設備,在規定測試速度下對全線各系統進行綜合調試,評價和驗證供變電、接觸網、通信、信號、客服、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監測等系統功能以及路基、軌道、道岔、橋梁等結構工程的適用性,使各系統功能達到設計要求,為全線順利開通運營提供科學依據。
哈齊客專是我國緯度最高的高寒高鐵,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通道,是黑龍江省內第一條城際客運專線。這條客運專線與哈大高鐵直接相通,將成為連接黑龍江省內與省外大中城市的快速通道和主要干道,在服務人民群眾出行、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重要工程介紹
哈爾濱西動車運用所擴建
新建哈齊客專新增哈爾濱西動車運用所擴建工程已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以《關于新建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鐵路客運專線新增哈爾濱西動車運用所擴建工程I類變更設計的批復》(鐵總辦函〔2014〕67號)批準建設,項目業主為哈齊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資金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黑龍江省,項目出資比例為各承擔50%,主要工程為改建檢查庫入口端咽喉區的路基和線路,新建四線融冰除雪(兼檢查)庫及邊跨,擴建臨修及不落輪璇庫以及四電配套設施等工程。
動車運用所擴建工程將與哈齊客運專線同步投入使用。屆時哈爾濱擁有動車運用所就可能會配屬更多的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動車運用所就是給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進行整備的工作車間,用處和哈爾濱客技站整備普通列車車廂一樣是單獨整備動車組列車的專業車間。
松花江特大橋
松花江特大橋是哈齊客專全線第一號控制性工程,全長3258米,總投資12億元,位于既有濱洲橋東側59.34米。大橋于2010年開工建設,2014年12月10日普速線正式通車。松花江特大橋容納4條鐵路線,其中有兩條走行濱洲線普通速度列車,另兩條線路走行哈齊客專高鐵列車。
該工程跨越松花江主橋的4個主墩均位于松花江內,地質情況復雜,基礎最大
水深14米,大直徑超大鉆孔樁達到105米,主橋最大跨度156.8米。主橋連續梁采用懸臂掛籃施工,掛籃最大寬度30米。主橋設置18個大噸位球形鋼支座支撐,單個最大支座約重186噸,在國內外也是首例應用。
松花江特大橋橫跨哈市松花江南北兩岸,位于中國5A級太陽島風景區內。為保護景區環境,哈建公司堅持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同步推進,嚴格劃定施工區域,針對建設中最大的污染源,具有強堿性的泥漿,采取砌筑了高質量的泥漿循環池,及時清理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泥漿,時時清洗運輸車輛等方式,在優質高效地建設松花江特大橋的同時,實現了綠色文明施工。[8]
563和565高鐵立交橋
563和565高鐵立交橋工程是哈齊客專(齊齊哈爾段)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跨越平齊鐵路和新建的哈齊客運專線。全長分別為1039米和853米,橋寬26米,均為雙向4車道。橋梁上部結構
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為肋板式橋臺,鉆孔樁基柱式墩。建成后將成為跨越哈齊客專和平齊鐵路,連接城市東西部地區交通的重要通道,是通往大慶市的主要干道。
哈齊客專建設歷史
2006年3月7日,鐵道部與黑龍江省政府簽署《關于加快黑龍江省鐵路建設會談紀要》,確定“十一五”期間將開工建設哈爾濱市至齊齊哈爾市之間的城際鐵路。[4]
2007年10月,設計招標、籌資等前期啟動。
2008年3月,哈大齊城際鐵路項目專家組到大慶市調研。
2008年4月,前期工作已經完成三分之一,在黑龍江省與鐵道部會談紀要中升級為哈大齊客運專線。
2008年10月,哈大齊城際鐵路項目專家組到齊齊哈爾市、肇東市調研。
2008年11月,地標勘測開始。
2008年11月,拆遷工作開始。
2009年7月5日工程啟動。
2009年7月,哈齊客運專線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
2009年7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5]
2012年6月,環保部依據相關規定,決定責令哈齊客運專線工程停止建設,限于2012年8月1日前補充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在補充報批文件得到批準前,不得擅自恢復建設。[6]
2014年9月22日,該線全線540公里鋪軌工作全部完成。
2015年5月21日至2015年7月14日,全線聯動調試。
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8月14日,試運行。
2015年8月,計劃通車并投入使用。
微信能自動買火車票?掃下面的微信號試試↓↓↓↓
- 上一篇: 手機12306客戶端打不開
- 下一篇: 暴雨持續影響鐵路運行長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