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五市旅游線路
來源:114票務網 日期:2016-03-17 14:41:33編者:隔壁老王
華東五市旅游線路和旅游攻略本文都將為大家介紹,華東五市分別是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和無錫,一起來了解一下華東無視旅游線路吧!
第一站:上海
上海,又稱“上海灘”,是一座極具現代化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特色的國際大都市。由于其地處中國漫長海岸線的最正中,是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
去上海不得不說上海外灘、東方明珠、老城隍廟、南京路、朱家角、豫園等。
上海外灘
外灘位于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風景線。 上海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并存的建筑,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征。外灘周圍還有位于黃浦江對岸浦東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地標景觀,是上海觀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又名東方明珠塔,坐落在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毗鄰黃浦江,與外灘隔江相望。高467.9米,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是上海的地標之一。 在電視塔上可以縱覽外灘全貌,遠處即是上海浦東,腳下流淌著黃浦江。作為上海市的一處有些年頭的建筑,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可謂見證了上海市改革開放發展以來的各種歷史興衰。 東方明珠的旋轉餐廳是亞洲最高的旋轉餐廳,白天夜晚風情各異,尤其入夜時分,浦江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流光溢彩令人沉醉。
老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是指黃浦區的老城隍廟,在旅游景點中都稱為“豫園”,即原上??h城隍廟,這是個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于沒到過大上海?!笨梢娎铣勤驈R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 作為上海市具有悠久歷史的城隍廟,每年都會吸引相當多的游客來這里觀光旅游。城隍廟小吃也隨著城隍廟的走紅而聞名全國。 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圣殿、文昌殿九個殿堂,總面積約二千余平方米。
南京路
上海南京路是著名的繁華商業街之一,也是上海開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這里是世界知名、萬商云集的寶地,是上海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國內外購物者的天堂,還有著美麗的外灘風景。 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里,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廣義上的南京路包含上海十大商業中心里的兩個——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狹義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則專指今天的南京東路。上海當地所稱的南京路一般特指南京東路。 南京東路步行街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它是與紐約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倫敦的牛津街、東京的銀座齊名的世界超一流商業街?!赌藓鐭粝碌纳诒贰澳暇┞飞虾冒诉B”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朱家角
朱家角是上海郊區的一個古鎮,位于上海市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淀山湖風景區。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滬郊好萊塢”之譽。 鎮內小橋流水,古意盎然,有“江南明珠”之稱。朱家角內36座古橋,古樸典雅,9條長街臨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風猶存。尤其是橫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橋,建于明萬歷年間,造型優美,極為壯觀,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是朱家角十景之首。 朱家角西北有馬氏課植園,亭臺樓閣,風格各異,布局稀疏得體,有望月樓、五角亭、逍遙樓、宴會廳、打唱臺、書城、書畫廊等建筑。還有城隍廟、珠溪園等處勝跡。
豫園
位于上海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老城隍廟、豫園商城相連。 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園,占地三十余畝.園內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處古代建筑,設計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明代江南園林建筑藝術的風格,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豫園為“全國四大文化市場”之一,與北京潘家園、琉璃廠、南京夫子廟齊名。 散布于豫園的許多磚雕、石雕、泥塑、木刻,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
第二站:南京
南京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南京旅游景點包括了中山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夫子廟、南京長江大橋、明孝陵等。南京旅游局為方便游客旅游南京,與媒體合作整出十條南京的精品旅游線路。分別是:六朝懷古游、大明勝跡游、鄭和遺蹤游、民國文化游、宗教文化游、秦淮風情游、科教修學游、濱江風貌游、溫泉度假游、鄉村美景游。 南京又是十朝都會,“衣冠文物盛于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杰之風,斯文秀美,亢朗沖融?!蓖瑫r南京作為天下文樞所在,文化底蘊深厚,所謂“菜傭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
南京有夫子廟、中山陵、南京總統府、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秦淮河、明孝陵、玄武湖、南京長江大橋、棲霞山等。
夫子廟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國四大文廟之一。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 夫子廟,始建于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于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并未建孔廟??讖R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夫子廟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由于時代要求,夫子廟現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F在的夫子廟周圍已成熱鬧的商業街和小吃街。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蘇南京市區,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靈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風格。 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 ,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依次為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
南京總統府
坐落于古城南京的原國民政府總統府,是一座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歷史建筑遺存?,F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館。 園中亭臺樓閣,古木疊障,是典型的徽派江南古典園林。 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作為中國近現代政治中心的南京,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這一建筑群,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遺址。 目前,博物館共分三個參觀區域。中區(中軸線)主要是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是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和西花園,以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馬廄和東花園。一系列展館和史料陳列,則分布在這三個區域中。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紀念館建立在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場地及“萬人坑”遺址之上。 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正大門左側鐫刻著鄧小平手書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名。 陳列分廣場陳列、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大部分。廣場陳列由悼念廣場、祭奠廣場、墓地廣場等3個外景陳列場所組成。 其中悼念廣場內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的時間的標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及和平鴿等部分組成。
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宋代開始成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如今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于一體,極富魅力。 秦淮河風光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樓閣景觀。 秦淮河,更以秦淮八艷的事跡聞名于世。秦淮八艷的事跡,最先見 于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八艷。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然后,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謚“孝慈”,故名孝陵。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于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之間,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上層公路橋長4589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下層鐵路橋長6772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1960年以“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南京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重慶白沙陀長江大橋之后第三座跨越長江的大橋,也是三座大橋中最大一座?!疤靿q飛虹”的夜景成為現代金陵四十景之一。
玄武湖
玄武湖古名桑泊,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當代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 位于南京城中,紫金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南京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塊綠洲,形成五處景區。一為環洲,二為櫻洲,三為菱洲,四為梁洲,五為翠洲。 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內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墻,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環抱其右。六朝時期為皇家園林,明朝時為黃冊庫,系皇家禁地,1909年辟為公園,時稱五洲公園。 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山異,終年景色如畫。湖內養魚,并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棲霞寺
棲霞寺
棲霞寺位于南京市東北處的棲霞山上,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 棲霞寺不僅規模宏大,殿宇氣派非凡,是南京風景最佳處,而且還因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聲名顯赫,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棲霞寺風占地面積40多畝,共有毗盧殿、藏經樓三進院勤務,依山勢層層上升,格局嚴整美觀。
第三站:杭州
杭州,曾經因為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成為人們印象中天堂的化身,也曾因為“梁?!?、“白蛇傳”而披上凄美浪漫的頭紗。那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啦。但慶幸的是,西子湖的一潭碧水、龍井靈隱的茶園茂林和杭州人內斂雋秀的個性,讓杭州至今仍保持著大家閨秀的風范。 如果,把杭州比喻成一個人的話,那一定是一個有著明亮雙眸、讀過一些詩書、柔聲細語、總是微笑偶爾落淚,且待字閨中的大小姐。 她有得天獨厚卻不張揚的美貌,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清幽的九溪十八澗、鬧中取靜的西溪濕地、閑云野鶴般存在的西泠印社,讓幾乎每一個來過的人都稱贊不絕
去杭州不可錯過西湖、靈隱寺、千島湖、西溪濕地、雷峰塔、錢塘江等。
西湖,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中國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并被世人賦予“人間天堂”的美譽。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風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山水秀色,點綴杭州. 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是一個湖泊型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有十景(南宋):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西湖新十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與人文交融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格調。
靈隱寺
是中國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認為也屬于西湖景區。 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 靈隱寺取“仙靈所隱”之意,光聽名字便知其隱于山林,環境清幽。不過靈隱寺內香火鼎盛、信徒紛至,特別是大年初一凌晨搶頭香,甚為壯觀!據說,靈隱寺非常靈驗,而飛來峰更是因為濟公而名揚天下。 游人自“咫尺西天”照壁往西進入靈隱,先至理公塔前小駐。理公塔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處,此塔高8米余,八角七層,是一座石塔。往右過春淙亭,一道紅墻暫將靈隱寺遮住,左邊便是飛來峰與冷泉,在泉邊漫步,景色幽深,引人入勝。 過冷泉,靈隱古剎即在眼前。靈隱寺天王殿上懸“云林禪寺”匾額,為清康熙帝所題。推薦爬山線路:靈隱寺-上天竺-九龍八塔-天門山-十里鋃鐺-五云山-林海亭-九溪。
千島湖
千島湖,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1959年我國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制設備的水力發電站而攔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國家一級水體。 由于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千島湖水在中國大江大湖中位居優質水之首,“天下第一秀水”名不虛傳?!坝悬c甜”的農夫山泉取水于此。 千島湖湖中有1078個島嶼,姿態各異,是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 它地處長江三角洲的腹地,是上海經濟區和我國東南一流風景旅游城市杭州的“后花園”。
西溪濕地
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坐落于杭州市區西部,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 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西溪之勝,首在于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 西溪,古稱河渚,“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剎,前后踵接,又多蘆汀沙溆”。占地面積10.08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西溪集生態濕地、城市濕地、文化濕地于一身,堪稱中國濕地第一園。
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是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雷峰塔一名黃妃塔,又稱西關磚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建,舊塔已于1924年倒塌,現已重建。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也因《白蛇傳》中禁錮白娘子的傳說而聞名遐邇。 雷峰塔的建設在中國風景保護和建設史冊上留下了四項“天下第一”:塔類建筑采用鋼材框架作為建筑支撐、承重主體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筑中采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筑內部活動空間最寬敞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筑內部文化陳設最豐富的天下第一。
錢塘江
錢塘江流經浙江省杭州市,是祖國東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 錢塘江古稱浙江、漸江、羅剎江和之江,發源于休寧縣海拔1600多米的懷玉山主峰六股尖,流經14個縣市,注入杭州灣。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天下奇觀“錢塘江潮”。在錢塘江下游杭州市西湖區六和塔附近,建有著名的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河道曲折,上游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間;中游為丘陵;下游江口外呈喇叭形狀,江口逐漸展寬。主要支流有烏溪江、婺江、新安江、蘭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等。
第四站:蘇州
蘇州,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 蘇州旅游景點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其中蘇州以園林與水鄉古鎮名聞天下,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疤K州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書畫的綜合藝術品,集自然美和藝術美于一體,構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換的畫面。蘇州旅游景點除了著名的蘇州園林外,還有眾多的蘇州古鎮,有吳江同里、震澤、昆山周莊、錦溪、千燈、常熟沙家浜、古里、太倉沙溪、瀏河、吳中區甪直、光福、木瀆、東山、高新區的鎮湖等鎮。
蘇州古鎮很多,園林也很多,有周莊、同里、虎丘、拙政園、寒山寺、平江路、獅子林、甪直等。
周莊
中國第一水鄉古鎮,處在上海、蘇州、杭州的中心位置,距蘇州52公里。 周莊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筑風貌,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 周莊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上船。周莊的古橋比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就是“雙橋”,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在這聽一首昆曲,嘗一回阿婆茶更是別有韻味。
同里
同里位于江蘇吳江市東北,距上海80千米,距蘇州20千米,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 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 同里鎮區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縱橫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個小島,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里、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虎丘
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距城區中心五公里。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 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于此,傳說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⑶鹕礁邇H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范,絕巖聳壑,氣象萬千,并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蘇東坡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最為著名的是云巖寺塔和劍池。高聳入云的云巖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古老蘇州的象征。 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以及神鵝易字的美麗傳說,風壑云泉,令人流連忘返。 康熙帝曾四次游虎丘。最后一次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還在山上行宮住了一夜。他為虎丘山寺題寫雅名“虎阜禪寺”。
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堪稱中國私家園林經典。 拙政園是南園林的代表,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 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拙政園的建園藝術以水見長,自然典雅,庭院錯落,花木為勝。
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蘇州城西古運河畔楓橋古鎮,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自天臺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成為吳中名剎。 唐代詩人張繼舉棹歸里,夜泊楓橋,一首《楓橋夜泊》膾炙人口,寒山鐘聲傳播中外。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平江路
平江路位于蘇州古城東北,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全長1606米,是蘇州一條歷史攸久的經典水巷。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整個平江路歷史街區以平江路為軸線,東西兩側依次排列著懸橋巷、大儒巷、衛道觀前、中張家巷、大新橋巷等小巷?!八懖⑿?,河街相鄰”,很典型的水鄉特色。 街區格局和800多年前《平江圖》上所刻“雙棋盤”格局基本一致,堪稱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平江路兩邊小巷特別是東邊,還較好地保留了多條水巷,是今天蘇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處古街區。
獅子林
獅子林位于江蘇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 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回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
甪直
甪直鎮原名甫里,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蘇州市東南部,曾被費孝通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以水多、橋多、巷多、名人多而著稱,更因塑壁羅漢和水鄉婦女服飾聞名天下,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 甪直原因鎮西有“甫里塘”得名,后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甪直”。甪直鎮為多水之鄉,北有陽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雞湖、獨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景區內有葉圣陶紀念館、萬盛米行、吳東水鄉婦女服飾館、王韜紀念館、蕭芳芳影視藝術館等景點,別具特色?!八镄蚨?,人家盡枕河”是甪直濃厚水鄉氣息的真實寫照,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期各式石橋“七十二頂半”,現尚存四十一座,素稱“中國古橋博物館”。
第五站:無錫
無錫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無錫。 無錫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無錫同時也是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我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布碼頭、錢碼頭、小上海之稱。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絕美秀麗,歷史千年悠長,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豐富而優越的自然風光和厚重而悠長的歷史文化。
在無錫,不得不提太湖、三國城、黿頭渚、蠡園、靈山、無錫南禪寺、徐霞客故居等。
太湖
太湖景區位于江蘇省南部,地跨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包含眾多風景區,主要的景色集中在蘇州的西山景區和東山景區、無錫的蠡湖景區。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座島、72座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有“太湖天下秀”之稱。 湖面形態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水溫情而靈動,博大而開闊。水面絲綢般的光滑,粼粼碧波、點點白帆、叢叢蘆葦,以及湖邊的小鎮樓閣繪成了一幅極具水鄉風情的畫面。 太湖流域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有“太湖三白”(銀魚、白魚、白蝦)、太湖珍珠、太湖蟹等特產。 主要景點有東起胥口漁洋山,西至西洞庭山綿延十余里的太湖大橋;傍水而筑、纖巧精致的蠡園;還有以梅花多而美出名的香雪海,國家5A級風景區黿頭渚等。
三國城
三國城,中央電視臺為拍攝《三國演義》命名興建,位于無錫市西南郊,西靠青龍山,北臨太湖,與著名旅游勝地黿頭渚、三山隔湖相望。 三國景點內建造了具有影視文化特色和具有濃郁漢代風格的“吳王宮”、“甘露寺”、“曹營水旱寨”、“吳營”、“七星壇”、“跑馬場”、“點將臺”等幾十處大型景點。 后又陸續添置了“桃園”、“九宮八卦陣”、“火燒赤壁特技場”、“競技場”、“赤壁古棧道”等景點。 豐富多彩的演出節目是三國城的旅游亮點,每天有10多場馬戰、歌舞、影視特技類節目連續上演。
黿頭渚
太湖黿頭渚風景區位于江蘇省無錫市西南。郭沫若先生贊為“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黿頭渚風景區層巒疊翠,林壑優美,山環水抱,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瀾于一體,組合成了太湖山水風光的最美處,向有“天然畫圖”之美譽。 黿頭渚公園曾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青山綠水之中,長春橋、澄瀾堂、飛云閣、勁松樓、光福寺、陶朱閣等園林建筑點綴其間,太湖仙島、具區勝景、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輝、充山隱秀等六大景區各具特色。登上黿頭,浩瀚壯闊的太湖展現眼前,心曠神怡。 黿頭渚的美麗景致,在明代以前就為人們所向往,被認為是無錫境內的“桃花源”。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之一。明末,東林首領高攀龍常在此踏浪吟詠,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的“包孕吳越”和“橫云”摩崖石刻既贊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也是對此盡納吳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評價。 1918年,黿頭渚始建園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先后建有橫云山莊、 廣福寺、陶朱閣、太湖別墅、陳園(若圃)、鄭園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園林建筑逐年增多。建國后,這些私家花園和別墅大都由政府接管,合并成“黿頭渚公園”。
蠡園
蠡園位于無錫市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 蠡園是一處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聞名的江南水鄉園林,是演繹范蠡西施愛情傳說的地方,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 蠡園因緊傍蠡湖而得名。蠡園始建于1927年,由號稱“面粉大王”的王禹卿出資所建,因其仰慕范蠡的為人,故取名“蠡園”。1930年,王家的親戚陳梅芳在蠡園旁建造了另一個園林,據范蠡在此與鄉民一起養魚的傳聞,取名“漁莊”,并聲稱要勝過蠡園,故又別名“賽蠡園”。
靈山
無錫靈山大佛景區位于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占地面積約30公頃。 從靈山大型果園停車場步行至照壁廣場,可見三山環抱,靈山大佛(國內最大的青銅佛像)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壯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 靈山大照壁可謂華夏第一壁,長39.8米,高7米,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神仙道偉,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靈山梵宮坐落于太湖之濱,總建筑面積達7萬余平方米,被譽為“東方大教堂”。梵宮由眾多文化藝術大師和建設者共同努力設計建成,內部各建筑空間獨立且互相貫通,內有東陽木雕、敦煌技師的手工壁畫、琉璃巨制、甌塑浮雕壁畫、揚州漆器、油畫組圖、景泰藍須彌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
華東五市旅游線路是什么?以上。
微信能訂景區門票?掃下面的微信號試試↓↓↓↓
- 上一篇: 皇城海洋極地世界門票
- 下一篇: 雅魯藏布大峽谷
- 華東五市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