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服務和制度需齊頭并進
來源:114票務網 日期:2015-10-21 11:35:56 編者:BOOMshakalaka
114票務網獲悉,由于浙江大學學生小陳上車前發現丟了火車票,但工作人員還需讓小陳重新購票的舉動,很是不解,并將昆明鐵路局訴至法庭。
然而,鐵路部門卻回應:此前遇到過甲買票,乙沒買票,甲把車票給乙,乙憑車票進站,甲憑購票記錄進站的情況。因此,鐵路部門推出丟失車票掛失補辦措施,乘客要先辦理補票、進站乘車,核實丟失車票使用情況后,到站再退回補票款。
此事被報道之后立即引發了廣泛關注,原因就在于大家無法理解,實名制火車票丟失后,居然不能直接掛失,還要花錢再補一張,車票實名制豈不成了“形同虛設”?在實名制施行以前乘客丟了車票只能自認倒霉,因為沒有購票人身份信息留存,車站無法判斷真偽。然而現在已是實名制購票了,一張車票對應一個身份證件,乘客丟失車票后,憑身份證就能證明,售票系統里也是有據可查的,為何卻又保留著人為的阻礙,依舊沿用過去“乘客丟失車票應另行購票”的老規定呢?
很多遺失車票的乘客都與上述大學生一樣,在出示了購票短信、拍攝的紙質火車票照片和二代身份證后,還是被強制要求重新付款購票,而到站后試圖退票,又遭到拒絕。本就奔波的旅途卻又要經歷掉票、補票、退款等一路折騰,多花了冤枉錢不說,還受了一肚子氣。
同時,鐵道部在回應補票制度的質疑時卻指出有兩人共用一張票的情況,然而這一回應卻顯得十分無力。如今,購買車票、進站乘車都需出示身份證,假如工作人員認真驗票,沒買票的一方根本無法拿著另一方的票進站。檢票驗票、避免逃票的本應該是鐵路部門的責任,而如今的做法卻有把風險轉嫁到了乘客身上之嫌。
如今在購票技術已經取得很大進步的情況下,鐵路方面卻仍然保持著必須憑紙質車票乘車的制度,無疑意味著一種拒絕科技進步的僵化思維。其實利用如今電腦聯網的科技形式,對于遺失票根可以有更多的補辦方式,如可在上車之時讓旅客出示購票成功短信、電子郵件及身份證,初步核對無誤后即準予乘車,待上車之后可再由乘務員仔細核實。如果經核實確已購票,那么再幫乘客打印一張車票,否則便讓乘客補票。
在我國鐵路行業日益發展的今天,高鐵的行駛速度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樣的,鐵路服務的質量和制度設置也應該加快發展的步伐,邁入真正的高鐵時代。
小編也希望,高鐵的速度上去了,而鐵路服務和制度也要改善。而那些網購火車票的朋友,如果丟失了火車票,可通過掛失的方法來處理。
微信能自動買火車票?掃下面的微信號試試↓↓↓↓
- 上一篇: 渝懷鐵路增建全長169公里...
- 下一篇: 廣東年底實現“縣縣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