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運鐵路網絡購票“功還是大于弊”
筆者近日登陸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預訂了前往武漢出差的往返車票,從系統登陸、車次查詢、訂單提交,再到網上支付,各個環節均極為順暢和便捷,不出辦公室便完成了購票過程。筆者認為,當下非鐵路出行高峰期,網絡購票真正最大化地發揮了便民利民的作用,網絡購票應當會受到購票者的歡迎。
春運期間,鐵道部一改初衷,加入普通列車客票銷售業務,造成日訪問量遠超設計,高峰突破14億人次,成為“世界最繁忙網站”,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也時常出現擁堵乃至癱瘓的現象,鐵道部難免在演練數據和運營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倉促上線之嫌,也造成網絡購票者體驗的不佳。
但從網絡購票數據來看,也難以否認其在春運售票中發揮了作用。據悉,鐵道部經過模擬測試后設計目標是能滿足日售票交易100萬筆的目標,但后來實際售票日交易量最高達到166萬筆,大大超過100萬筆的系統設計能力。從鐵路上海站公布數據來看,春運節前高峰日該站日網絡購票量超過日總售票量的50%,也就是有一半多的旅客確實是通過網絡購得了火車票。
同時,據新華社消息,鐵道部已經在春運期間啟用了新一代客票系統的規劃和設計,期待新一代的客票系統能改進春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在春運期間客流高峰期也能給末端的網絡購票者帶來良好的體驗感受。
總的來說,2012鐵路網絡購票“功還是大于弊”的,我們也是對鐵路充滿著美好的憧憬,期盼著鐵路政策的更好實施,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的同時,能真正的讓廣大群眾體驗到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