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區幾個西藏歷史上的“第一”
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的的發祥地,它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區,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山南地面積山南地區擁有600多公里長的邊界線,南面與不丹國接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中國的西南邊陲。山南地區,它的重要地位也孕育著豐厚的歷史文化,以下介紹山南地區幾個西藏歷史上的“第一”。
第一洞:貢布日猴子洞
據《西藏王統記》等記載,自遠古時期就傳述著在山上有一自然洞,是觀音菩薩授具足戒的神猴修菩提心的地方。其后神猴與巖山魔女(羅剎女)在此結為夫婦,生出六子繁衍后就變成雪域人種。此后在西藏出現許許多多著名的修行洞,雅礱一帶就有西扎洞、日瓊洞、毗盧洞三處圣洞,都為高僧大德修法處。
第一塊青稞地:索當
據載,神猴與魔女生出六小猴送到甲措林(聚鳥林)中,三年后繁衍五百小猴,但此時果子已吃完,又沒有其它食物,神猴父只有叩求觀音菩薩賜福。于是觀音取出五谷(青稞、小麥等)撒在索當地,結出谷食讓幼猴吃后,毛漸短尾漸縮并能言語,遂變成人種,此索當地即為西藏第一青稞地。
第一座宮殿(建筑):雍布拉康
在公元前二世紀20年代,雪域吐蕃出現第一王聶赤贊普。人們在母鹿后腿一樣的扎西次日山坡上,為王建造了雍布拉康王宮,從此有了第一宮。到第九代王開始,六王在瓊結建立了青瓦達孜六宮。赤松德贊及其父王又在桑耶和雅礱溝分別建立了旁塘宮(乃東縣頗章鄉所在地)、扎瑪止桑宮和龍楚宮(桑耶境內)等。吐蕃王后裔最后在山南曲松縣境內建立了拉加里王夏宮,此可謂最后一宮。
第一村落——雅礱索卡
雍布拉康建在險要的山坡上,象征著吐蕃王的威嚴和統治地位,臣民們在它腳下開始建房,逐漸聚居形成了村落。據《賢者喜宴》載,第九代藏王布地貢杰時吐蕃出現第一位發明家如來吉,創造冶煉金銀鋼鐵技術,第四位發明家赤桑羊頓·聶吉布把山上的房舍移遷到谷地(平地上)。聚居建成村莊,這以前房屋均在山上,而且分散。
第一座佛堂:昌珠寺
公元七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在父輩們創業的根基上完成了吐蕃全境統一大業,并將首府由雅礱遷到拉薩。但他不忘故土,依文成公主“五行算法測算出吐蕃之地形如女魔仰臥之狀,而在其心臟和各個肢體上建寺鎮壓方能國運昌盛”的建議,在拉薩大小昭寺修建之前,在吐蕃佛經傳入的雅礱溝腹地修建了昌珠寺,在拉薩和其他各地又建寺廟共1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