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挖掘本土旅游資源 景點文化相融旺市場
正當前往海南的游客還在對三亞曾經出現的宰客現象心存疑慮時,各種新涌現出來的免稅游、熱帶雨林游、文化游等項目,又令他們欣喜不已。近年來,借助國際旅游島優惠政策的實施,海南省注重挖掘本土旅游資源,推動當地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山與?!钡穆糜沃?,不但提升了海南旅游的品質,也使游客人數大幅增長。
熱帶雨林,帶旺中西部旅游市場
今年春節,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依靠熱帶雨林景區實現了“人財”兩旺,旅游收入達到2048.3萬元,同比增長33.1%。發展森林旅游,讓保亭嘗到了甜頭,也給同樣擁有豐富熱帶雨林資源的其他縣市新的啟示。
海南森林覆蓋率高達60.2%,現有森林面積3100多萬畝,其中天然林面積989萬畝,保存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200多萬畝,擁有8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3個省級森林公園。然而,由于這些森林資源多位于旅游配套設施不足的中西部偏遠落后地區,森林旅游的開發力度小,很多還處于養在“深山”人未識的狀態。
目前,海南森林旅游試驗示范區建設步伐正在加快,急需探索一條既能發掘旅游資源、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又能保護原始熱帶雨林的道路。據預測,海南發展森林旅游,至少可使游客在海南平均逗留時間由3.8天延長到5天以上,有效拉動旅游消費增長。
海南省林業局局長關進平說:“制定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設施,開發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產品,是海南省森林旅游發展的基本定位。海南將全省作為一個大的森林公園來規劃,著力推進以五指山為中心,以尖峰、霸王、吊羅、黎母四大林區為重點,以八大國家公園為基礎的全省森林旅游資源規劃編制工作?!逼?,一批熱帶雨林文化旅游景區日漸成熟、壯大,初步形成了熱帶雨林游、野生動植物游、熱帶花卉園林游、濕地紅樹林游等特色旅游線路,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
風情小鎮,聚攏人氣新景點
走進萬寧市興隆鎮怡然咖啡廠,記者看到來這里品嘗咖啡、觀摩咖啡生產過程、感受咖啡文化、購買咖啡產品的游客絡繹不絕。除了興隆熱帶植物園,這樣的咖啡廠也是當地聚攏人氣的“景點”。
該咖啡廠負責人陳鴻志告訴記者,盡管咖啡廠的年產值達上千萬元,但他對目前的經營模式感到擔憂?!斑@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僅能帶來短時期的經濟效益。在旅游行業,一個銷售模式頂多能持續5-6年。旅游購物做多了,容易招致游客的反感,對品牌培育和文化傳播都不利?!标慀欀菊f。
作為土生土長的興隆人和歸國華僑的第三代,他希望八方來客到了興隆,不是只能看到高檔的旅游度假村,而是能在充滿東南亞風情的小鎮里感受濃郁的南洋華僑文化。
陳鴻志的想法恰好吻合當前海南風情小鎮的規劃與發展的思路。瓊海市博鰲鎮、文昌市文教鎮等6個特色旅游風情村鎮建設初見規模。以博鰲鎮為例,借助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該鎮目前有上千人直接從事旅游工作。附近的南強村開發竹排觀光旅游,每年能為村里創收20多萬元。
海南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特色旅游小鎮可拓寬農民就業和增收渠道,促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大農業”和“大旅游”的有效對接。
有關專家認為,我國旅游景區建設已從第一代純觀光式景區,發展到第二代觀光加特色旅游小鎮式景區。海南必須順應潮流,將旅游小鎮建設成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開發出高質量高層次的鄉村旅游產品,以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
民俗文化,提振旅游“精氣神”
充分發掘地區的特色資源,用地域文化來提振旅游的“精氣神”。按照這樣的想法,今年3月初,昌江黎族自治縣舉辦了“昌化江畔木棉紅·2012中國藝術名家海南昌江文化之旅”活動。
梯田上、山坡上、昌化江畔、林間山路旁,一棵棵高大的木棉樹擎著一朵朵迎風綻放的木棉花,點綴著古樸的黎族村寨,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猶如一幅早春風景油畫?;顒悠陂g,大批攝影愛好者和自助游游客來到這里觀賞“木棉紅”,探訪寶山村,欣賞黎族傳統的手工制陶、織錦等技藝。
七叉鎮現有1萬多棵木棉樹,昌江縣規劃讓群眾在村前屋后、田埂山坡再種植10萬棵,形成大面積原生態木棉風景區,打造黎鄉的木棉文化旅游。
目前,海南正掀起就地取材、從民俗文化中找尋旅游發展契機的熱潮。近年來,海南各市縣紛紛開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在旅游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在文化活動中推廣旅游?!棒[軍坡”、“2011???/a>熱氣球節(旅游婚慶節)”、“印象盛宴·萬人相親??凇毕盗谢顒?、“南山寺祈福法會”、“??谠鼡Q花節”、“中國海南七仙溫泉嬉水節活動”、海南黎族苗族的重大傳統節日“三月三”等節慶活動,都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