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站:乘客下了火車,不出站就能直接轉乘地鐵
“公示時間到6月9日才結束,是不是意味著得等到那以后才能開建?”“‘設計年限初期,即2019年……’,是不是意味著要到那時才能建成?”……昨天,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合肥站—大東門站)設計方案公示后,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并表達了心中的疑惑。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及這次方案的設計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的工作人員。
別緊張,并不會影響開工時間
“原先不是說軌道交通1號線要在6月1日前開工嗎?看現在的公示時間到6月9日才結束,是不是意味著開工日期延后了?”對于此次公示時間,有市民提出這樣的疑問。合肥市規劃局稱,1號線實質性開工的時間不會受公示時間影響。因為此次公示的主要是合肥站、鳳陽路站、明光路站和大東門站四個站點的出入口、風亭等建設內容,雖然這4個站點及站之間的3個區間都是1號線此次實質性開工的首批土建工程,但正式開工后,出入口、風亭等會在晚些時候才開建,所以不會影響開工時間。
不過,截至記者昨日采訪時,軌道交通1號線的全線實質性開工時間還未最后確定。
別擔心,這并不代表投運時間
在昨日的公示內容中,設計單位就車輛高峰時段最小運行間隔做了一番對比?!霸O計年限初期,即2019年為4.6分鐘;到2026年可達到3.3分鐘;而到2041年將達到2分鐘?!睂Υ?,一些市民表示不解,“初期2019年?那意思是不是說,軌道交通1號線建成運營要等到2019年?”
設計單位解釋說,所謂初期,從通常意義上來說,是指城軌建成運營后的前十年。按照此前公布的軌道交通1號線的計劃,應該是到2016年投運,也就是說初期是指2016年至2025年,而2019年只不過是設計單位在此區間選擇的一個時間點。
展望
真方便,地下四層可四通八達
此次公布的4個站點中,只有大東門站為地下四層結構。為何大東門站比其它站要“扎”得深?設計人員告訴記者,這與其施工難度有關。據介紹,1號線在經過大東門區域時,考慮到橋梁的安全,為了盡量不破壞橋墩,所以將從南淝河河底穿過。但坡度太大會影響列車的行進,所以大東門站比其它地鐵站都要深,這樣就多出了一層空間。
設計人員說,將來自上而下的第一層,他們稱之為“交通層”,主要用來滿足行人過街、換乘及與周邊的聯系。下面的幾層則與其它站臺的設計基本相同,為站臺層、站廳層、換乘層。
真省事,火車站里直接坐地鐵
昨天記者采訪時還了解到,未來這幾個站點中還有不少站臺可以打通,與周邊的一些地下廣場相連通。比如合肥站,從公示內容來看,離火車站最近的地鐵站出入口在站前廣場上。其實,除了廣場上的兩個出入口外,未來合肥站的地下還有一條通道,將直接通往地鐵站臺。乘客下了火車,不出站就能直接轉乘地鐵。
尚在“隱藏”的出入口還有一些,比如公示圖上大東門站目前設置4個出入口。而昨天設計人員告訴記者,結合未來交通廳地塊的開發,可能會建設局部的地下廣場,而這一地下廣場就可能會直接與大東門站地下一層相連,市民可通過地下廣場上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