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過程中,健康與飲食
十一長假將近,朋友們也許正忙著收拾行李,準備開始自己的假期生活。在外出的旅途中,要保持身體健康,而保證身體健康的首要問題就是時刻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114票務網整理了旅行中的飲食衛生方面的知識,提醒大家重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飲水衛生
一般來說,生水是不能飲用的,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凈化過的自來水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無合格水可飲時,可用富含水分的瓜果代替。
健康貼士:專家提醒六種水不能喝。這六種水分別是:生水、老化水、千滾水、蒸鍋水、不開的水、新煮開的水。生水:生水有各種各樣的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蟲?,F今社會河道的污染等讓生水根本無法飲用,喝生水更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等疾病。
老化水: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據醫學家們研究,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常飲這種水,對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
千滾水: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為長時間煮沸,鈣、鎂等重金屬成份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常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蒸鍋水: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等剩鍋水,特別是經過多次反復使用的蒸鍋水,亞硝酸鹽濃度很高。飲用這種水,會引起人體亞硝酸鹽中毒,還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不開的水:自來水,都是經氯化消毒滅菌處理過的。氯處理過的水中可分離出13種有害物質,其中鹵化烴、氯仿還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當水溫達到90℃時,鹵代烴含量會上升,超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2倍。當水溫達到100℃,這兩種有害物質會隨蒸氣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鐘,則飲用安全。
新煮開的水:有人習慣把熱水瓶中的剩余溫開水,重新燒開再飲。但是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
二、瓜果一定要洗凈或去皮吃
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藥污染外,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污染。
三、慎重對待每一餐,饑不擇食千萬要不得
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檔的可有選擇性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饑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饑不擇食,則等于拿生命開玩笑。為避免旅途中出現過分饑餓的情況,最好能隨身攜帶一些充饑的零食,如牛肉干、水果糖等。
四、學會鑒別飲食店衛生是否合格
合格的一般標準應是:有衛生許可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干凈,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票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
五、在車船或飛機上要注意控制飲食。
乘行時,由于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標簽
健康與飲食
旅途
飲食衛生
上一篇:
宜昌鐵路增開臨客提前運行
下一篇:
鞍山火車站:30日起購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