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縣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縣,地處南盤江上游的黔、桂、滇三省區結合部,有“西南屏障”、“黔桂鎖鑰”之稱。安龍縣東接冊亨縣,南隔南盤江與廣西隆林縣相望,西臨興仁縣和興義市,北近貞豐縣。截至2012年末,安龍縣轄6個鎮(普坪鎮、篤山鎮、海子鎮、灑雨鎮、龍山鎮、萬峰湖鎮)、3個街道辦事處(棲鳳、招堤、錢相),縣人民政府坐落于棲鳳街道辦事處行政辦公區,總面積2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萬人,戶籍人口為46.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7.25%。
安龍縣農村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鎮滇黔,留軍屯田,置陵元堡于欞缽寨,欞缽寨即今之安龍城舊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隆守御千戶所,城在安隆箐口,即今安龍城;永樂二年(1404年),安隆千戶所建城垣,為今安龍舊城。清代,順治九年(1652年),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改安隆所為安龍府,作為行都4年;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軍克取安龍府城,改安龍府為安籠所;康熙六年(1667年),升南籠所為南籠廳;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升南籠廳為南籠府;嘉慶二年(1797年),南籠府改為興義府。民國二年(1913年)9月,廢興義府,設南籠縣;民國十一年(1922年)11月19日,改南籠縣為安龍縣。1950年3月15日,安龍縣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29日,撤銷冊亨縣建置,并入安龍縣;1961年8月18日,冊亨縣恢復建置,從安龍縣劃出;1966年2月,建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復稱安龍縣。2015年2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撤銷安龍縣招堤街道、棲鳳街道、興隆鎮、普坪鎮、戈塘鎮、坡腳鄉、平樂鄉、錢相鄉、篤山鄉、海子鄉10個鄉鎮(街道)建制,設置新的招堤街道、錢相街道、棲鳳街道、普坪鎮、篤山鎮、海子鎮。
行政區劃編輯安龍縣轄6個鎮(普坪鎮、篤山鎮、海子鎮、灑雨鎮、龍山鎮、萬峰湖鎮)、3個街道辦事處(棲鳳、招堤、錢相),縣人民政府坐落于棲鳳街道辦事處行政辦公區。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安龍縣地理位置圖
安龍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地跨東經104°59′-105°41′、北緯24°55′-25°33′之間。東、東北、北、西分別與冊亨縣、貞豐縣、興仁縣和興義市接壤,南隔南盤江與廣西隆林自治縣相望。東西寬67千米,南北長約53千米,幅員面積223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龍縣處于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地段,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地形呈多級臺階狀逐級下降至南盤江河谷。中部較為平坦。境內最高點為北部龍山鎮的龍頭大山,主峰公龍山海拔1966.4米。最低點為南部坡腳鄉者干河匯入南盤江處,海拔407米。境內地形起伏大、類型多。受地形、地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土壤、氣候、生物等均具有垂直分布的特點。以山地為主,呈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6.3%,丘陵地占22.3%,壩子占10.8%,河流、水庫、海子、井、泉等水面占0.6%。
氣候特征
安龍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3℃,最冷月平均氣溫6.4℃,最熱月平均氣溫21.9℃;年平均降水量1195.4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984.8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08天;年日照時數1545.0小時。
河流水系
安龍縣境內河流主要有南盤江、筏子河、白水河、馬別河、壩子河、新橋河等??h境東北部屬北盤江水系,西南部屬南盤江水系。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苗族板凳舞迎賓截至2012年,安龍縣國土面積2237平方公里(約335.6萬畝),其中農用地196.5萬畝,建設用地13.8萬畝,未利用地124.4萬畝。75.6萬畝耕地中,水田有27.4萬畝、旱地有48.2萬畝。土壤主要有石灰土、黃壤、紅壤、山地黃棕壤、燥紅土、紫色土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安龍縣主要分布有金礦、煤礦、鐵礦、錳礦、鉀礦、汞礦、水泥用石灰巖、電石用石灰巖、方解石、冰洲石、水晶等11種礦種。其中,煤炭總儲量約12.88億噸,黃金礦石儲量142萬噸,鐵礦儲量500余萬噸,石灰石儲量達1億噸。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安龍縣境內有300多種動物和2000多種植物。動物主要有獼猴、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穿山甲等。植物主要有貴州蘇鐵、紅豆杉、麻栗坡兜蘭、硬葉兜蘭、翠柏、黃杉、馬尾樹、蘇鐵蕨、杉樹、柏樹、楸樹、椿樹等。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2年底,安龍縣有常住人口35.9萬人(戶籍人口為46.7萬人)。
民族
布依族女子截至2012年底,安龍縣境內主要生活有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安龍縣總人口的47.25%。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安龍縣國民生產總值為637098萬元,同比增長16.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4080萬元,增長8.0%;第二產業增加值235690萬元,增長19.58%;第三產業增加值267328萬元,增長18.25%。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1.05%、36.99%和41.96%。
第一產業
安龍縣仙鶴坪下的布依女2013年,安龍縣第一產業增加值134080萬元,增長8.0%。農業增加值為77029.8萬元,增長9.74%。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4150公頃,增加1300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345公頃,增加655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285公頃,增長2.11%;蔬菜種植面積4302公頃,增長1.39%。糧食產量166697噸,增長8.83%。林業增加值9624.4萬元,下降1.82%。畜牧業增加值27983.7萬元,增長5.44%。肉類總產量26862噸,增長5.94%。漁業增加值17029.2萬元,增長12.97%;水產品產量12156噸,增長3.70%。
第二產業
2013年,安龍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492725.9萬元,增長15.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5416萬元,增長21.6%。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389萬元,增長162.3%;重工業增加值174027萬元,增長25.92%。建筑業總產值為42467.2萬元,房屋施工面積328244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204309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3年,安龍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633.4萬元,增長14.2%。批零住餐業增加值為32329萬元,其中批發業增加值為5096萬元,上升13.52%;零售業增加值為3371萬元,增長11.10%;住宿業增加值為17647萬元,增長14.50%;餐飲業增加值為5526萬元,增長14.9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34892萬元,增加84747萬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56751萬元,增加66013萬元。
交通編輯
安龍縣汽車站截至2013年,安龍縣境內有國道里程為74.7公里,省道里程為86.88公里,縣級公路里程為170.06公里,鄉級公路里程為152.456公里,通村公路里程為1614公里。公路主要有G324線、普萬公路等。2013年,安龍縣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498萬人,完成客運周轉量23081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298萬噸,貨運周轉量52280萬噸公里,完成公路運輸總周轉量54588萬噸公里。 安龍縣緊鄰興義萬峰林機場,通過汕昆高速公路直達,航空交通便利。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13年,安龍縣有中小學、幼兒園(含教學點)共229所。其中,普通高級中學4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初級中學20所、九年制學校5所、小學147所、教學點29個、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22所。在校學生78441人,有教職工4470人。
衛生
截至2013年,安龍縣有醫院、衛生院29所。衛生機構有床位數961張,有技術人員69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50人、衛生防疫人員301人。
體育
2013年,安龍縣組隊參加黔西南州“醫院三杯”乒乓球比賽獲團體總分第三名;組隊代表黔西南州出席貴州省第二屆農民運動會舞龍、風箏兩個項目比賽,競速舞龍獲二等獎,規定套路獲三等獎2個,風箏比賽自作荷花風箏獲二等獎1個,硬翅風箏獲三等獎2個;組隊參加黔西南州第二屆運動會,共計10個項目,獲9個第一名,20個第二名,19個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41個第六名,團體總分324分,排名全州第二名。
著名人物編輯王囊仙
安龍縣農村風光王囊仙(1777-1797),女,布依族,清朝農民起義領袖。起義失敗后,王囊仙等首領被押到北京殺害示眾。 王憲章王憲章(1886-1914),武昌首義副總指揮。1911年10月11日潛入漢陽軍營,率眾占領漢陽兵工廠,并將漢陽民軍擴編為協,任第一任標統。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任第四師師長,后加入中華革命黨。袁祖銘袁祖銘(1889-1927),民國軍閥、陸軍上將。1927年1月31日,在常德赴宴時被部將周斕設伏兵槍殺。王伯勛王伯勛(1899-1983)1917年,入貴州陸軍講武學校第2期。1931年,赴日留學??箲鸨l后,任預備第2師第1團團長,第103師參謀長。1949年12月10日率部在貴州安仁起義。1983年4月當選貴州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景區景點編輯安龍招堤安龍招堤位于安龍縣城東北,為貴州省十大風景區之一。始建于康熙年間,用石筑,長300余米,高、寬約4米。王憲章將軍紀念園王憲章將軍紀念園坐落于安龍縣招堤十里荷花池邊,以將軍雕像、瞻仰臺、觀賞園、豹皮亭等組成。2002年底建成。
安龍縣古建筑南明歷史博物館南明歷史博物館位于安龍縣新安鎮大同路,由門樓、文華殿、配殿、角樓組成,建筑風格上采取了永歷行宮的建筑樣式。興義府試院興義府試院位于安龍城南桅峰山下,清道光年間由興義知府張锳主持建成,由大堂、議事亭、小憩樓等組成,是貴州省僅存的一座保護完整的科舉考試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