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縣位于羅霄山脈西麓,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的“北大門”,為半山半丘陵地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處金紫仙坳上海拔1433米。永樂江流經境內??偯娣e1461平方千米??側丝?9萬人。安仁縣轄5個鎮、12個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降水量1430毫米。是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主要景點有大石風景區、大源風景區、義海景區,天源寺、神農殿、萬佛寺、老君觀、月輪巖、熊峰庵等。
氣候特征
安仁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度,年平均降水量1404.3毫米,年平均日照1663.3小時,無霜期280天。
經濟編輯綜合
201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0.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9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4.05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21.22億元,增長13.5%。
安仁縣周邊自然環境圖片 (20張)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為24.82 :39.93 :35.25, 與上年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3.8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5.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1.3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6.06億元,同比增長11.9%;其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比重為59.87%。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6.96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56%,比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民生100工程成績顯著。民生100工程的94項考核指標,圓滿完成,連續九年被評為省、市為民辦實事工作先進單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榮獲全市二等獎。 2014年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9.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44%(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3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28.13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25.28億元,增長14.9%。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為23.53 :40.28 :36.19, 與上年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2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0.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0.9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0.74億元,同比增長11.7%;其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比重為58.33%。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6.93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92%。
農業
2013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5.67千公頃,糧食產量27.94萬噸,下降2.1%。油菜種植面積16.55千公頃,增長3.43%;產量2.63萬噸,增長5.6%。蔬菜種植面積6.65千公頃,增長8.5%;產量17.30萬噸,增長8.3%??緹煼N植面積2.7千公頃,增長16.4%;產量0.76萬噸,增長18.8%。出欄生豬40.51萬頭,下降0.34%;出欄牛0.81萬頭,增長9.46%;出欄羊0.44萬頭,增長41.9%;出籠家禽149.65萬羽,下降0.78%;水產品產量6816噸,增長7.9%?,F代農業加快發展。成功打造萬畝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片”、萬畝優質油茶(菜)、萬畝優質臍橙、“萬畝煙?!?、萬頭優質生豬等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全縣共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1家、(新增宏遠牧業、湘眾藥業、辰霖生態有限公司等3家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3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55個,其中富民香菇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發展新成員600余戶,目前成員1000余戶,經營總收入2000余萬元。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縣投資1.04億元完成農村公路59條,103.1公里。完成土地整治和土地開發3萬畝,流轉土地21.6萬畝,新建永樂江風光帶防洪堤13公里,完成2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中小河流猴子港承坪河段、宜陽河洋際河段治理完成投資3300余萬元。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深入開展“點亮安仁”和“三年綠化攻堅”活動。全縣各主要交通干線共安裝太陽能、LED路燈6000余盞。投入村鎮綠化資金4050萬元,移栽喬木23萬株、灌木12萬株,建設公共綠地63處、3.15萬平方。同時,加大 “空心村”改造,拆除危舊房屋5000余間。 2014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6.39千公頃,糧食產量28.64萬噸,增長2.5%。油菜種植面積17千公頃,增長2.72%;產量2.93萬噸,增長11.6%。蔬菜種植面積6.94千公頃,增長4.4%;產量19.78萬噸,增長9.6%??緹煼N植面積2.8千公頃,增長3.7%;產量0.8萬噸,增長6%。出欄生豬43.22萬頭,增長6.68%;出欄牛0.87萬頭,增長7.11%;出欄羊0.5萬頭,增長13.45%;出籠家禽144.41萬羽,下降3.5%;水產品產量7400噸,增長8.5%。被評為省油茶生產大縣、省糧食生產標兵縣、省煙葉生產先進縣。農業產業化顯著加快。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13家,創建及鞏固農產品品牌8個?,F代莊園經濟發展來勢很好,集中連片建設了稻田公園、龍塘湖山莊、神樂生態園、華溪科技園等12個現代農莊,打造全市最大的現代農莊集群。
工業、建筑業
2013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和工業集中區建設,全年實施重大工業項目28個,完成投資26.3億元,新建標準廠房35.2萬平方米。2013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602180萬元,工業增加值200189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7%和12.7%,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24%,比上年增長5.6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2008萬元,增加值161059.6萬元,分別增長15.3%、13.4%。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20172萬元,同口徑比增長14.5%。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資料表明,大米加工8.11萬噸,水泥124.1萬噸,增長47.2%。建筑業快速發展。全年建筑業實現產值150323萬元,增長35.8%。具有三級以上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8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33.2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72.37萬平方米。 2014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688517萬元,工業增加值234884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4.3%和11.7%,工業增加值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63%,比上年增長0.3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8731萬元,增加值190733萬元,分別增長15.1%、12.4%。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29786萬元,同口徑比增長8%。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安仁縣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態勢。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60204萬元,同比增長34.7%;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中城鎮投資510249萬元,非農戶投資193571萬元,分別增長14.7%、195%。投資結構不斷優化。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73740萬元,第二產業投資548163萬元;第三產業投資281917萬元;按投資方向分,工業投資340463萬元,產業投資291713萬元;民生工程投資42355萬元;生態環境投資25910萬元;基礎設施投資232639萬元;技改投資252567萬元。房地產開發仍保持高速增長。全縣共有26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共完成投資186191萬元;商品房屋施工面積1542415平方米,竣工面積604598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87671平方米,銷售額195246萬元,銷售均價2839元/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200套、9999平方米。 2014年,安仁縣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態勢。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64935萬元,同比增長23.8%;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中城鎮投資648180萬元,非農戶投資228167萬元,分別增長27.03%、17.87%。投資結構不斷優化。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61116萬元,第二產業投資605342萬元;第三產業投資398477萬元;按投資方向分,工業投資364811萬元,產業投資362935萬元;民生工程投資45000萬元;生態環境投資103867萬元;基礎設施投資302222萬元;技改投資201348萬元。
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發展平穩。全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7123萬元,增長8.3%。全社會公路客貨運量377萬噸、公路客貨運周轉量52576萬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3.8%、15.1%。郵電事業迅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690萬元,其中郵政1666萬元、電信4045萬元,、移動5948萬元,、聯通4031萬元。全縣固定電話用戶3.13萬戶,增長0.32%;手機用戶21萬戶,增長18.2%;互聯網用戶3.88萬戶,增長181.2%。
資源編輯自然資源
安仁縣國土總面積219.1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 42.35萬畝,水田34.11 萬畝,旱土8.24萬畝;有林面積121.16萬畝,森林覆蓋率60.3%。全縣傳統大宗農產品主要有稻谷、烤煙、蔬菜、水果、木材等,其中大米是安仁的主要產品。全縣水稻播種面積每年都在60萬畝以上,是郴州市的糧食主產縣。2007年全縣優質稻播種面積達38.1萬畝。龍海臍橙、豪山豪峰茶、坪上食用菌、生平大米等生產企業相繼成為市、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在2007年11月的中國食用菌博覽會上,安仁被評為中國食用菌之鄉。
礦產資源
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黑鎢礦點2處,位于關王大湖仙和豪山梨子山,白鎢礦點1處,位于華王牛皮沖西部。烏陂渡口膏礦,位于渡口鄉烏陂渡,礦體形態多樣,礦物成份主要為纖維石膏,石膏有40多層,平均厚度為2厘米,最厚的8.2厘米,礦石平均品位含石膏63.4%,最高86%;紅柱石礦物資源資源儲量71.6萬噸,礦石中紅柱石含量為10—25%,資源量900萬噸以上,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為江南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