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下轄的縣級市,由原來包頭轄區內的白云鄂博礦區與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合并組成。根據2014年包頭城鎮體系規劃由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白云鄂博礦區合并建設邊境口岸型城市,設立縣級市行政建制。設市后市名為白云鄂博市,駐地百靈廟鎮。2014年6月3日,此項工作已進入籌備中。
地名由來 編輯
按照包頭市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包頭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提出的“達茂、白云合并建設邊境口岸型城市”的要求和部署,將撤銷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和白云鄂博礦區行政建制,并建設邊境口岸型城市,設立縣級市行政建制。設市后市名為白云鄂博市,駐地百靈廟鎮。、
土地資源
土地:白云鄂博市地域遼闊,土地面積廣大,但絕大部分土壤質地粗糙,含沙量大,土層薄,物理性結構不良,再加地處內陸半干旱氣候區,降雨量少,風蝕沙化嚴重,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可利用率很低。白云鄂博市土地劃分為3個1級類、10個2級類和33個3級類。
草場:白云鄂博市的天然草場面積為1642640公頃,占可利用土地總面積的92%,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為1493183公頃,占草場總面積的91%。全市草原從南向北依次跨越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個自然植被帶,在各帶間零星分布著非地帶性的草甸草場。其中干草原占草場總面積的33%,荒漠草原占52%,草原化荒漠占11.8%?;哪菰侨斓闹黧w草場。
礦藏資源
白云鄂博市地下資源十分豐富,經地質勘探,已發現礦種達32種,礦床、礦點和礦化點達130余處,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主要有煤、金、銅、鎳、鐵、鉻、錳、銀、螢石、石灰石、
白云鄂博市轄區 (20張)
石英石、石墨、珍珠巖、石膏、芒硝、長石等。
白云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最大的鐵-氟-稀土綜合礦床,含有豐富的鐵、螢石和稀土。稀土礦和鈮礦資源居全國之首,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還有石英、磷礦、銅礦、金礦,富鉀板巖和石灰石礦等。白云鄂博礦區的工業以白云鄂博鐵礦和黑腦包鐵礦為主,是包頭鋼鐵集團和稀土生產原料的主要基地。截止2012年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約14億噸,鈮儲量660萬噸,稀土儲量約1億噸。
白云蘊藏著占世界已探明總儲量41%以上的稀土礦物及鐵、鈮、錳、磷、螢石等175種礦產資源,是享譽世界的“稀土之都”。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包頭市的工業重鎮,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
水利資源
有騰格淖爾、烏蘭淖爾、賽打不蘇、哈拉淖爾、呼和淖爾和圖古木淖爾6個水系。河淖面積6800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有9條,總長742.6公里。艾不蓋河是全旗最長的河流,全長154公里,注入騰格淖爾。其它主要河流有塔爾渾河、查干布拉河、開令河、烏蘭蘇木河、塔布河、討來圖河、烏蘭伊更河、阿固其高勒河、扎達蓋河等,總流域面積13938平方公里,百靈廟鎮以南為產流區,主要湖泊有騰格淖爾、哈日淖爾、賽打不蘇等。河網密度約0.8公里/平方公里,多日平均徑流量150萬立方米 。
可再生資源
境內光能資源豐富,30年均日照時數4439.7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140—145千卡/平方厘米,光能生產潛力由南向北逐增;風能資源尤為可觀,年有效風速持續時間長、風向穩定,是自治區風能資源Ⅰ級區中的核心部分和核心地帶。年平均風速3.2—5.2米/秒,全年風能均可利用,風能資源儲量為32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