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赤峰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4′00″—119°48′02″,北緯43°36′53″—48°48′22″。東與阿魯科爾沁旗為鄰,西、南兩面與巴林右旗接壤,北與西烏珠穆沁旗交界。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126公里;總面積6644平方公里。轄9個蘇木鎮、2個街道辦事處、165個嘎查村、6個社區,總人口35.96萬人,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農牧林礦結合的經濟區。
行政區劃編輯
巴林左旗轄7個鎮、2個鄉、2個蘇木、2個街道辦事處。
鎮:林東鎮、
巴林左旗遼代南塔(3張)
碧流臺鎮、隆昌鎮、十三敖包鎮、白音勿拉鎮、富河鎮、哈拉哈達鎮;
鄉:三山鄉、花加拉嘎鄉
蘇木:烏蘭達壩蘇木、查干哈達蘇木;
街道辦事處:林東東城街道辦事處、林東西城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大興安嶺山脈向西南延伸處,西遼河支流烏爾吉倫河中上游地段,內蒙古高原向東北平原的過渡地帶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4′-119°48′,北緯43°-48°48′之間。東與阿魯科爾沁旗為鄰,西南兩面與巴林右旗接壤,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交界??偯娣e6644平方公里。
氣候特征
巴林左旗屬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四季分別,年平均氣溫5.3℃,無霜期為110天至130天;平均日照時數在3000小時左右,南部略多于北部;年平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左右,年平均風速為3--4米/秒。
水文特征
巴林左旗屬遼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烏力吉木仁河,流經6個蘇木、鄉、鎮,旗內河長達174.91km,有浩爾吐河、烏蘭壩河、干支嘎河、烏蘭白旗河、查干白旗河、沙里河六條支流在巴林左旗境內匯入。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條,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6條。
自然資源編輯
礦產資源
行政區劃圖(3張)
巴林左旗礦產資源豐富。截至2007年,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30多處,其中工業礦床5個,礦點80多個,礦化點50多個,集中分布在巖漿活動頻繁的北部基巖出露區。已發現礦種有30多種,主要有鉛、鋅、銅、錫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重金屬,鐵、錳等黑色金屬和葉臘石、珍珠巖、花崗巖等非金屬。這些礦產主要分布在我旗白音諾爾鎮、碧流臺鎮、富河鎮、哈拉哈達鎮、烏蘭達壩蘇木等境內。其中,已探明的有色金屬儲量分別為鉛、鋅礦石量4687.981萬噸,現保有鉛鋅礦石量2656.498萬噸,銅礦石量44.983萬屯,銀1400噸,黑色金屬鐵1618.7萬噸,硫鐵礦7300萬噸,石灰石貯量1億噸以上,硅灰石貯量在80.28萬噸以下,還有陶土、螢石、沸石、水晶等非金屬資源。
農畜資源
截至2007年,巴林左旗有耕地155萬畝,適宜種植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高梁、煙葉等農作物110多種;可種植白菜、芹菜、韭菜等80多種蔬菜。大蔥、大蒜、雜糧、雜豆、笤帚苗、線麻、土豆在毗鄰地區有很高的聲譽。其中,笤帚苗種植是巴林左旗的特色種植業,十三敖包鎮已經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
全旗有林地面積305萬畝,森林覆被率達30.7%,主要樹種有油松、落葉松、蒙古野果(123蘋果)、山杏及速生豐產用材林等40多種。人工栽植的2萬畝落葉松是自治區最大的人工落葉松林。全旗山杏林面積132萬畝,其中結實面積80萬畝,年產山杏核500萬公斤以上,是全國重點山杏核產區之一。
全旗現有草牧場面積484萬畝,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草資源。全旗年產優質綿羊毛230噸、山羊絨100多噸,是東北地區較大的絨毛、皮張集散地。全旗年加工皮張50多萬張,商品肉7256噸。旗內以東源羊絨制品有限公司、東鼎絨毛制品公司和鄂爾多斯集團左旗原料公司為代表的絨毛產品加工和購銷企業發展前景良好。巴林左旗馬鹿資源豐富,擁有東北最大的養鹿場——烏蘭壩林場鹿場和石棚溝林場鹿場,全旗馬鹿現存欄達4600多只,以內蒙古健元鹿業集團和林源鹿業公司為龍頭的馬鹿養殖及鹿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全旗的特色產業之一,鹿產品深加工和馬鹿飼養繁殖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水利資源
全旗地表水資源量為2.0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76億立方米。全旗有中型水庫1座,庫容7175萬立方米;小型水庫5座,總庫容為500萬立方米;小塘壩工程5個;中小灌區43條;機井3761眼,其中:農業灌溉機井3442眼,生活機井235眼,工業企業用水機井84眼。
民俗文化編輯
巴林左旗文物古跡繁多,古文化遺址273處,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巴林左旗現存沉眠博大的遼上京遺
七鍋山冰臼群(3張)
址,交相輝映的南北二塔,氣勢恢宏的召廟石窟,峰巒迭嶂、環境幽雅的祖州、祖陵,全國獨—無二的遼代石屋等名勝古跡多處,建有以遼代考古和草原風光為中心的旅游區多處,如召廟旅游區、遼祖州旅游區、洞山旅游區、烏蘭壩森林生態旅游區、古冰川遺跡——冰臼群等,1997年發現的奇異冰川遺跡--冰臼群,屬國內外罕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同時也是旅游佳地。
巴林左旗是富河文化、契丹·遼文化的發祥地,是國家確認的文物大縣。已發現的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各類文化遺存514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遼上京遺址、遼祖州祖陵遺址、召廟遼代石窟、韓氏家族墓地、金界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前召廟遼代開化寺遺址、洞山遼平頂山云門寺遺址、富河溝門遺址、哈拉基木祭祀遺址)。
人口分布編輯
2000年,巴林左旗轄5個鎮、15個鄉、3個蘇木,4個鎮、3個蘇木、16個鄉,11個居民區、31個嘎查,238個村。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旗總人口332550人,其中各鄉鎮蘇木人口(人):林東鎮43379、隆昌鎮18230、豐水山鎮14988、楊家營子鎮17372、白音諾爾鎮7995、烏蘭達壩蘇木5773、白音烏拉蘇木5181、查干哈達蘇木5425、福山地鄉12456、毛寶力格鄉9498、白音敖包鄉16629、白音溝鄉12755、野豬溝鄉7339、哈達英格鄉16158、哈拉哈達鄉15317、罕吐柏鄉10888、十三敖包鄉19953、花加拉嘎鄉18307、寶力罕吐鄉11025、碧流臺鄉21534、四方城鄉7979、浩爾吐鄉22907、三山鄉11545。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侖春等民族。
巴林左旗
2001年撤銷福山地鄉、寶力罕吐鄉、罕吐伯鄉,將三鄉并入林東鎮,撤銷四方城鄉、碧流臺鄉,設置碧流臺鎮。2002年末,全旗總人口35.9萬人。
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后,各鎮、蘇木的人口分布:林東鎮總人口114400人;碧流臺鎮總人口52500人;隆昌鎮總人口46900人;十三敖包鎮總人口57500人;白音諾爾鎮總人口17000人;富河鎮總人口17500人;哈拉哈達鎮總人口17100人;烏蘭達壩蘇木總人口17700人;查干哈達蘇木總人口15700人。
經濟編輯
綜述
2011年巴林左旗實現生產總值83.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6.74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41.08億元,增長19.8%;第三產業增加值25.66億元,增長12.8%。按戶籍人口計算,全旗人均生產總值23365元,增長15.7%。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1.0:46.8:32.2調整到今年的20.1:49.2:30.7。從增長情況看,第二產業增速達到19.8%,分別高于第一、三產業13和7個百分點,居三產業之首。從拉動情況看,在生產總值增長14.8%中,第二產業拉動9.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第一、三產業8和5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旗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2011年末全旗從業人員20.93萬人,增長1.2%。其中,單位從業人員2.26萬人,下降0.05%;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員3.88萬人,增長1.1%;鄉村從業人員14.79萬人,增長1.4%。2011年開辦創業培訓班17期,培訓學員502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73人。新增就業人數113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77%。
第一產業
2011年巴林左旗農作物播種面積160.2萬畝,增長0.03%。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46.8萬畝,下降1.25%;油料面積4.2萬畝,增長3.9%;甜菜面積1.1萬畝,增長42.6%;蔬菜面積3.2萬畝,增長0.75%。在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中,谷物面積109.9萬畝,增長9.1%;豆類面積25.7萬畝,下降18.7%;薯類面積11.2萬畝,下降31.3%。巴林左旗糧食總產量6.0億斤,增長15.4%。其中谷物產量4.79億斤,增長17.5%;豆類產量2.18億斤,增長83.1%;薯類(折糧)產量0.99億斤,下降1.3%。
6月末家畜存欄174.5萬頭只,下降1.6%。其中大牲畜23.5萬頭,增長14.8%;小牲畜125.8萬只,下降4.5%;生豬25.2萬口,增長0.03%。在大牲畜存欄中,牛存欄9.2萬頭,增長13.2%;驢存欄10.4萬頭,增長18.8%。在效益指標中,總增率33.7%,出欄率43.9%,良改率98.7%。6月末家畜存欄中,能繁殖母畜69.66萬頭只,占家畜存欄的39.9%。2011年肉類總產量2.35萬噸。其中豬肉產量1.12萬噸,牛肉產量0.27萬噸,羊肉產量0.72萬噸。禽蛋產量5681噸,牛奶產量2756噸。
2011年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積21.5萬畝。山杏林面積156萬畝,結實面積90萬畝。山杏核產量800萬斤。
第二產業
2011年巴林左旗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3.52億元,增長17.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1.3%。主要產品產量:鉛精礦含鉛量1.18萬噸,鋅精礦含鋅量6.07萬噸,鐵精粉40.1萬噸,葉臘石15.56萬噸,供電量3.71億千瓦時。巴林左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12億元。巴林左旗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56億元,增長29.9%。
第三產業
2011年巴林左旗公路貨運量103.9萬噸,增長4.0%,貨運周轉量6651.25萬噸公里,增長3.6%;公路客運量229.3萬人次,增長2.4%,客運周轉量12755.3萬人公里,增長1.0%。
2011年完成郵電通訊業務總量1.25億元。巴林左旗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45450門。固定電話用戶34450戶。計算機寬帶網用戶12381戶。巴林左旗共接待海內外游客3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億元,增長6.7%。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2億元,增長16.2%。按銷售地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7.28億元,增長16.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7.14億元,增長15.7%。社會消費品商品銷售總額49.81億元,增長22.1%。其中批發業22.65億元,增長26.9%;零售業23.75億元,增長18.0%;住宿業0.93億元,增長23.6%;餐飲業2.48億元,增長19.7%。
2011年年末巴林左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9.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4.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社會編輯
科技事業
2011年巴林左旗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班271期,接受培訓的農牧民達6萬人次。2011年簽定自治區級以上科技成果1項,發明專利2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12項。
教育事業
2011年巴林左旗普通高中在校學生8206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7667人;初中在校學生13829人;小學在校學生21520人。初中入學率98.2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初中輟學率1.75%,小學學生輟學率為0。高考本科上線率54.4%。2011年中小學校計算機擁有量2114臺,圖書藏量73.85萬冊,電子圖書藏量1823GB。
文化事業
2011年巴林左旗組織開展了元宵節燈展、交誼舞大賽、新春秧歌會演、元宵節書畫筆會等春節文化活動。旗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免費向公眾開放,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成果。博物館2011年共接待觀眾2萬多人次。圖書館被列為“全區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示點單位之一,錄入數據3000余條。組織各類科教興農活動11次,贈送農村書刊3850冊,受益農牧民2萬多人。旗烏蘭牧騎創作并演出了舞蹈《契丹鼓韻》和《上京連著絲綢路》?!镀醯す捻崱帆@自治區文化廳頒布的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2011年接待性演出96場;下鄉演出101場。
醫療事業
2011年末巴林左旗擁有鄉級衛生機構22個,旗直屬醫療機構6個。年末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病床938張,其中,農村牧區擁有病床430張。巴林左旗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106人,其中執業醫師340人。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自愿參加農牧民27.5萬人,常住人口參合率98%。503人獲得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
體育事業
2011年巴林左旗共組織中國象棋、乒乓球、網球雙打、千人長跑、老年門球、老年健身操、太極拳(劍)、地擲球、中小學生排球、籃球等大中小型體育競賽二十四項。參加市級組織的職工乒乓球、橋牌、第二屆赤峰市殘疾人運動會、籃球、網球比賽五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巴林左旗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529張,收養482人,發放救助金148萬元。分散供養五保老人1308人,發放救助金288萬元。社會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420人,發放救助金2556萬元;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19000人,發放救助金3183萬元。退伍軍人的生活和就業得到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