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于2002年合肥市區劃調整時成立,位于巢湖北岸,合肥東南迎風口,襟“五河”而帶“一湖”。全區區域面積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0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2個鎮、1個省級工業園區,2011年常駐人口81萬,是合肥市四個城區中面積第一大區、人口第一大區,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駐地所在地。區域內匯聚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省廣電中心、省圖書館、省體育館、安徽大劇院、中國包公園、衛立煌故居等一批文體機構和名勝古跡。 包河區因轄區內的包河景區而得名,因北宋名臣包公故里而聞名,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安徽全省44個城區之首,相繼獲得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團建先進區、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區、全省低保工作先進區、全省抗雪防凍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先進區、全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為全省經濟實力“第一城區”。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包河區位于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 包河區襟五河而帶一湖——包河、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川流其間,區南緊臨巢湖,區西緊臨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包河區面積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0平方公里。
氣候
包河區的氣候特點是: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
合肥市包河區徽,日照2100多個小時。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交通包河區近鄰京廣、寧西鐵路,合寧、合武快速鐵路建成后,45分鐘可抵達南京,2小時可抵達武漢,3小時可抵達上海;312國道、合安高速穿區而過,合-寧-滬高速公路驅車2小時可達南京,5小時可達上海;南淝河“黃金水道”直抵巢湖,通江達海。我區距國家4E級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35公里,市區多條機場巴士途徑我區,交通極為便捷。
高鐵
合肥高鐵站是安徽第一個高鐵站,位于包河區,建筑面積10萬平米,是華東地區第四大高鐵站,計劃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滬漢蓉城際高鐵、京福高鐵貫穿包河,可實現1小時內到南京,2小時到上海、杭州、武漢,3小時到北京、福州,5小時到廣州、成都。
地鐵
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2012年6月1日全線開建,全長29公里,其中3/4貫穿包河區,設置站點26座,列車最高時速80公里,計劃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
高速
合寧、合安高速穿境而過,區內擁有包河大道、金寨路以及方興大道3個高速出入口,交通便捷。
高架
安徽第一條高架——金寨路高架,以及南北高架、包河大道高架、徽州大道高架、銅陵路高架構成包河立體交通網絡??焖僖画h、徽州大道、繁華大道等快速主干網通聯快捷;繁華大道、錦繡大道、紫云路、方興大道等濱湖新區嶄新道路聯袂東西新興城區;
金寨路高架
機場
距離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需20分鐘車程。
港口
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2010年底建成首航,實現了通江達海,江海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