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市隸屬于遼寧省錦州市,位于遼寧西部東端,醫巫閭山東麓,東距沈陽200公里,西南距錦州120公里。東經121°33'~122°12',北緯41°19'~41°48'之間,素有“幽州重鎮”之稱,面積1782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18616人(2013年),有滿族、漢族、回族等19種民族。2013年,北鎮市實現生產總值148.4億元。北鎮市是中國著名的“書畫之鄉”和“糧食生產基地”。[1-7] 北鎮因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而得名?!吨芏Y》記載,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楊州金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據《廣寧縣鄉土志》記載, “ 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山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 ” 。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08年,北鎮市轄2街道:北鎮街道、觀音閣街道,11鎮:大市鎮、羅羅堡鎮、常興店鎮、正安鎮、閭陽鎮、中安鎮、廖屯鎮、趙屯鎮、青堆子鎮、高山子鎮、溝幫子鎮,6鄉:廣寧鄉、富屯鄉、鮑家鄉、大屯鄉、吳家鄉、柳家鄉,27個社區,224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北鎮市位于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位于東經 121°33'~東經122°12',北緯41°19'~北緯41°48'之間,東接黑山縣,西鄰義縣,南與盤錦市毗鄰,北與阜新市搭界,東南與臺安縣相望,西北與凌海市相通,南北長53.9公里,東西寬約53.1公里,面積1782平方公里(2008年)。
地形
北鎮市地形可劃分為山區、平原、洼區三種地形。醫巫閭山綿亙于西、北兩側,西北部山區環抱北鎮大平原,形成白西北向東南的山區、平原、洼區的走勢,而且各占三分之一。
西部為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在100~860米之間。山地東麓為平緩的丘陵,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其面積為110平方公里(2008年)。山地丘陵統稱西部低山丘陵區,占北鎮市總面積的33.6%。西北部的醫巫間山為北鎮、義縣界山,屬陰山山系松嶺山脈。間山自東北向西南走向,南北斜長90公里,東北橫寬28公里。北鎮市境內南北斜長45公里,東西橫寬14公里,面積630平方公里。較重要的大小山頭九百余座,著名山峰52座,較長的山脈10條。最高峰望海山位于北鎮、義縣交界處,海拔高度866.6米。
中部由西沙河、無慮河(黑魚溝河)沙子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和上游谷地平原構成的,海拔高度在10~50米之間,其面積為630平方公里(2008年),占北鎮市總面積的35.3%。
東南部地勢低洼,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面積為560平方公里(2008年),占北鎮市總面積的31.1%。就其山丘、平原、水域的比例而言,大體為“三山、一水、六分田”。
氣候
北鎮市全境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屬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醫巫閭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別是夏季,從太平洋刮來的東南風,帶來濕暖空氣,遇到閭山屏障,升空與涼空氣相遇,形成降雨。所以北鎮市降雨量高于閭山以北的阜新、朝陽及內蒙古地區。年降水量可達到604.8毫米。北鎮市四季分明:夏季短而濕熱多雨;冬季長而干燥寒冷;春季少雨多風;秋季天晴氣朗。境內平均氣溫8.2攝氏度。全年無霜期154─164天,日照時數為2871小時。
水文
北鎮市境內的河流,屬遼河流域繞陽河水系,主要河流有9條。較大的河流有繞陽河、東沙河、羊腸河。除上述三條較大河流外,稍短河流有西沙河、無慮河(黑魚溝河)、沙子河、鴨子河、大溝河、興隆泡河等。河道總長306公里(2008年),總流域面積為1682.38平方公里(2008年)。
旅游景點編輯
醫巫閭山五佛寺風景區
古剎五佛寺座落于醫巫閭山南麓,閭陽鎮石堡子村水泉境內。五佛寺,原名片巖寺、黃
北鎮市風光 (13張)
巖寺,俗稱五佛洞。五佛寺分為上、下兩院。下院有山門、天王殿、彌陀殿、三圣殿、慈悲泉、六角亭等古樸建筑。
醫巫閭山大觀音閣風景區
大觀音閣,簡稱大閣。位于醫巫閭山北部景區的東側,距北鎮古城六公里。始建于遼代,明初稱清安寺,后改稱觀音閣。清咸豐年間,為了區別于白云關上的觀音閣,遂改稱大觀音閣,俗名大閣。
醫巫閭山帝王谷風景區
帝王谷風景區位于北鎮廣寧鄉西南,醫巫閭山中部支脈旗架山由鵝頭峰至望城崗一段中,與醫巫閭山大觀音閣、玉泉寺、大朝陽等風景區相鄰。景區內有上下兩座中國罕見的大型天然石洞,上洞之中供奉倒座觀音。
醫巫閭山遼代皇陵風景區
北鎮市古城西北六公里處,便是富屯鄉龍崗子村。這里埋葬著遼國第五代景宗皇帝耶律賢的兩個孫子,圣宗皇帝耶律隆緒的侄兒和侄媳,名為耶律宗政、秦晉國妃和耶律宗允。耶律宗允墓已回填,耶律宗政和秦晉國妃合葬墓對外開放。
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
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自然保護區,建于1981年,總面積11.459公頃,保護區有四大景區: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老爺嶺(圣清宮)景區、寶林樓、大石湖景區。
醫巫閭山青巖寺風景區
青巖寺位于遼寧省北鎮市常興店鎮境內,醫巫閭山南端,占地13平方千米。青巖寺始建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有一千五百余年歷史。青巖寺分上院、中院、下院、文殊院、娘娘殿、藥師殿、財神殿、圣水院、觀音殿多處禪院,最為上院供奉的“歪脖老母”名聞天下。
醫巫閭山雙峰山風景區
雙峰山原名雙鳳山,位于醫巫閭山南麓,相傳這里是鳳凰巢息翔鳴之所。景區內的兩大奇觀:一便是主峰雙峰山,該山天然生成彌勒大佛坐像。其次圍繞在主峰雙峰四周的黑龍潭、臥虎嶺、禿鷲峰、靈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