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安徽省下轄市,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設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四個市轄區,管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三個縣。民國時期曾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和鳳陽縣政府駐地。蚌埠,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67.81萬,境內山水相連,四季分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史載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譽。蚌埠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京滬鐵路、淮南鐵路的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京福高鐵的交匯點 。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稱。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蚌埠市(含轄縣)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緯32°43′至33°30′,東經116°45′至118°04′,北與濉溪縣、宿州市、靈璧縣、泗縣接壤,南與淮南市、鳳陽縣相連,東與明光市和江蘇省泗洪縣毗鄰,西與蒙城縣、鳳臺縣搭界。津浦鐵路從境區中部縱貫南北,淮河自西向東流過境南,轄區大部分處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區位于北緯33°01′至32°49′,東經117°31′至117°11′,北部與固鎮縣、五河縣交界,東部、南部與鳳陽縣毗鄰,西部與懷遠縣相連。
氣候
蚌埠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與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平均2167.5小時,平均氣溫15.1°C,平均年降水量905.4毫米,平均無霜期217天。交通編輯水路
蚌埠
蚌埠市地處淮河中下游,水路運輸優勢明顯,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水路樞紐。作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為全國28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萬噸。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還可以借助已開放港口通達海外。
鐵路
鐵路圖蚌埠是華東鐵路運輸網的重要節點,京滬鐵路、淮南鐵路在蚌埠交匯,蚌埠南站為京滬高鐵七大中心樞紐站之一,同時京福高速鐵路自蚌埠南站引出。蚌埠南站是京滬高速鐵路沿線七大客運站之一,站房規模20000平方米,道場共24股線路,設7處500米的長站臺,可同時???/span>13對列車。已通車的京滬高鐵、京福高鐵有115趟高速動車組列車??堪霾耗险?。蚌埠站是京滬線上的一等客站,從蚌埠站乘火車可直達國內25個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拉薩、西寧、成都、西安、蘭州、銀川、太原、石家莊、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南京、南昌、廣州、杭州、福州、貴陽、昆明);3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近20個沿海沿疆城市(延吉、丹東、大連、秦皇島、葫蘆島、煙臺、東營、青島、日照、連云港、嘉興、紹興、寧波、溫州、臺州、寧德、廈門、東莞、深圳)。蚌埠南站乘坐高速動車組可以直達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天津、濟南、青島、鄭州、南京、徐州、上海、杭州、寧波、武漢、長沙、南昌、南寧、廣州、福州、貴陽、廈門、深州等多個省會城市及沿線重要城市。
公路
蚌埠區位蚌埠境內有京臺高速(G3)、寧洛高速G36)、蚌合高速(S17)、蚌五高速(在建)、徐明高速,蚌埠繞城高速(含高鐵連接線)(在建)。備受矚目的蚌埠中環線已全線開工建設,城南段主車道已基本完工,即將進入輔道和非機動車道的施工,預計今年8月底全部交付通車。作為全市城市道路建設史上首個“環線”,中環線工程由西環、南環、東環(老山路)及北環(淝河路)組成,路線起自淮河北岸淮上區的洼沿,自北往南回到原點,沿途與淮河及水蚌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鐵路線交叉,工程體量大,施工條件復雜,全長59.2公里,總投資約64.8億元。項目建成后,對于拉開蚌埠市城市框架、促進城市組團間有機聯系和資源互補、帶動沿線土地開發和利用、提高蚌埠城市化水平、緩解城區內交通壓力、改善區域交通出行環境、提升蚌埠市交通現代化形象、加速中部崛起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蚌埠繞城高速公路是東側的蚌五高速、北部的寧洛高速、西部的京臺高速、南側的蚌淮高速(鳳陽縣劉府至淮南市曹庵),構成蚌埠中心城區高速大外環。由北側的曹北大道、東側的沫鳳大道、南部蘆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國道構成都市區外環。中心城區形成“四橫三縱”的快速路格局(四橫:淮上快速路、淝河路、東海大道、南外環路;三縱:大慶路、解放路、老山路)。
航空
蚌埠有軍民兩用機場——仁和集機場,2014年開通民航支線。蚌埠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70公里,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110公里。蚌埠皖北國際機場(4C級)將于2015年第四季度在懷遠境內選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