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縣位于中國浙江省的最南端,1981年6月建縣,隸屬于浙江溫州,為該市下轄六縣之一。因地處玉蒼山之南,取縣名為蒼南。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市,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蒼南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9℃。蒼南屬轄10個鎮、2個民族鄉。本縣漢族居民分屬閩海民系和江浙民系,分別通行閩南方言,吳語甌江片,蠻話方言等。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1年4月,蒼南縣轄10個鎮、2個民族鄉: 靈溪鎮、龍港鎮、宜山鎮、錢庫鎮、藻溪鎮、橋墩鎮、金鄉鎮、礬山鎮、赤溪鎮、馬站鎮、鳳陽畬族鄉、岱嶺畬族鄉。自然地理編輯地貌蒼南縣境內主要山脈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于處于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顯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蓀湖山,地勢險要,蜂巒眾多,最高處為大尖山。
地勢
蒼南總的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西南有5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挺拔其間,地勢高峻,溝源區多峭壁、瀑布;東北端為鰲江口,地勢低平,標高僅3至5米,是河網密布的平原。在亞熱帶溫濕氣候條件下,地表風化作用活躍,風化厚度達10米以上。流水作用強烈,坡地溝壑縱橫,到處有基巖裸露的沖刷坡。根據地貌成因和形態特點,蒼南應列為侵蝕低山范圍。
水文
蒼南大部分境域屬鰲江水系。鰲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
蒼南縣風光
也是全國三大涌潮江之一(還有錢塘江和閩江)。初名始陽江,旋改為橫陽江,再改為錢倉江,后因漲潮時江口波濤洶涌,狀如巨鰲負山,民國易名為鰲江,俗名青龍江。干流總長91.1公里,支流橫陽支江最長。干流流域稱北港,橫陽支江流域稱南港,南北港在鳳江匯合后,東流注入東海,經湖前、沿江、龍港鎮至江口一段,以鰲江中線與平陽縣為界。蒼南鰲江水系,包括橫陽支江以及與之相溝通的滬山內河、蕭江塘河、藻溪和江南河道。
氣候
蒼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4℃-1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交通概況編輯蒼南縣鄉鎮通車覆蓋面達100%。另有外海貨運航線8條。2009年末公路總里程(含鄉村道)139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一級公路37.6公里。蒼南縣通公路行政村776個,公路通達率100%。蒼南縣機動車保有量合計9.86萬輛(拖拉機除外),居瑞安、樂清和永嘉之后,列全市第4位。其中汽車占5.05萬輛,汽車中私人汽車4.41萬輛;摩托車占4.80萬輛。2009年度機動車新增13071輛,大型汽車新增223輛,小型汽車10666增,摩托車2190輛,與2008年相比,汽車總量增長36.33%,尤其載客汽車增速驚人,增長為43.4%,載貨汽車增長為16.3%。公路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計劃將于2015年竣工通車。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蒼南段全長44.48公里,途徑蒼南縣龍港、錢庫、金鄉、赤溪、岱嶺、馬站等6個鄉鎮,工程概算107億元,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計劃工期4年。工程共設龍港、蘆浦、錢庫、龍沙、馬站等5個互通口,1個蒼南服務區。104國道和甬臺溫高速公路橫貫境內,與該縣原有的縣內交通主干道(靈宜大道、站前大道、龍金大道、環海公路等)形成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鐵路2009年6月30日,溫福鐵路通車,溫福鐵路蒼南站是上海鐵路局管轄的最南端的一個客運局界站。港口蒼南沿海港口和深水海岸以龍江港為中心港,巴艚、炎亭、石砰、大漁、中墩、漁寮、霞關等為輔助港,2002年蒼南縣港口吞吐量72萬噸。航空溫州機場距蒼南僅80公里,溫州機場開通了國內、國際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