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隸屬于吉林省白山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上游右岸。西自七道溝河口東2公里起,東至二十三道溝河口東北2公里止,東西兩極點距離92公里;南自南尖頭村,北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北極點距離68公里;西和西北以鴨綠江與七道溝河為界,與臨江市接壤;北與臨江市、撫松縣交界,自七道溝河最上游沿長白山脈的山脊東北行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與撫松縣毗鄰;東南自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側,沿鴨綠江南行至長白鎮轉西行至七道溝河口右岸與臨江市交界;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的一市五郡相對。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轄6鎮2鄉, 總人口為86340人(2011年末),總面積為2497.6平方公里(2013年),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4439萬元。
區劃詳情
截止2013年,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轄6個鎮:長白鎮、八道溝鎮、十四道溝鎮、馬鹿溝鎮、寶泉山鎮、新房子鎮、2個鄉:金華鄉、十二道溝鄉。共有14個社區、79個行政村,50個自然屯。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上游右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27°17′至128°29′,北緯40°37′至41°05′。東西長82.9公里,南北寬30公里,2013年,總面積為2497.6平方公里。西自七道溝河口東2公里起,東至二十三道溝河口東北2公里止,東西兩極點距離92公里;南自南尖頭村,北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北極點距離68公里;西和西北以鴨綠江與七道溝河為界,與臨江市接壤;北與臨江市、撫松縣交界,自七道溝河最上游沿長白山脈的山脊東北行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與撫松縣毗鄰;東南自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側,沿鴨綠江南行至長白鎮轉西行至七道溝河口右岸與臨江市交界;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的一市五郡相對。鴨綠江水面為中朝兩國共有,邊境線長260.5公里(其中,陸界3.5公里,水界257公里)。
地形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逐漸傾斜。西南部八道溝鎮和十二道溝鎮一般在海拔430米~700米之間。西部新房子鎮、寶泉山鎮和東南部的長白鎮一般在700~1000米之間。其他鄉鎮除沿江河谷地外,一般均在公里以上。國界3號界樁海拔為2457米,最低為430米,絕對高差2027米。
氣候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地處中緯度,地勢偏高,屬亞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由西向東和由南向北遞減。冬寒夏暖,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不勻,空氣干燥,多是偏西大風;夏季溫熱多雨,酷熱天氣少,降水集中;秋季溫度逐日下降,冷空氣不斷侵襲,出現霜凍;冬季嚴寒,長達5個多月。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年平均日照時數2466.5小時,年日照率為56%;5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48.6小時,日照率為57.18%;11、12月日照時數最少為177.2小時至178.3小時,日照率分別為60%和62%。6~8月云雨天較多,影響日照時數,日照率僅為43%~46%。5~9月農作物生長期,日照時數1027.1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41.6%,8~9月農作物成熟期,日照時數761小時。年日照時數最多為2670小時,最少為2207小時。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平均氣溫為2℃左右,最高年份2.7℃,最低年份是1.2℃,平均溫差35.9℃。極端最高氣溫32.5℃,極端最低氣溫-36.3℃。從11月至次年3月,平均氣溫都在零度以下。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年平均降雨量691.1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平均降雨量418.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0.5%。年降雨量最多為939.4毫米,最少為533.3毫米。兩者相差406.1毫米。據測算,29年降雨量在平均值以上的有11年,在平均值以下的有18年。各地雨量分布不同。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無霜期平均為113天,平均初霜日9月16日,終霜日為25日。無霜期最短為97天,無霜期最長為134天。初霜最早是5月6日,終霜最晚是6月10日。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各地無霜期90~135天,北部山區65~90天。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地面溫度平均為2.7℃。年極端最高溫度為57.7℃,極端最低溫度為-47℃。12~次年2月為溫度最低期,平均為-17℃,1月份最低為-20.5℃。10月中旬有凍出現,夜間凍白天化,至11月上旬進入封凍期,凍層逐漸加深,至2月凍層厚度達150厘米至200厘米之間。3月中旬地面開始化凍,5月中旬全部化透。凍土的深度除與濕度有直接關系外,還與積雪深淺相關。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靜風次數最多,占風向頻率的37%,其次是西風,占14%。春季主要風向是西風和西南風、西北風;夏季是西風和東南風;秋季和冬季是西風和西南西風。各地風向受地形、河谷影響較大,群眾有“順江風、順河風、溝筒子風”之說。歷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5米,4月份風力較大每秒為3.6米,8月份風力較小,每秒為1.6米。最大風力出現在春季,歷年最大風速可達每秒34米,風向為西南西風。
水文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境內各河流以老龍崗為分水嶺,向南流入鴨綠江,屬鴨綠江水系。鴨綠江發源于長白山南麓,自此向南流至長白鎮附近,折向西行,流經金華鄉、十四道溝鎮、十二道溝鎮、八道溝鎮,境內流域面積為2497.63平方公里。其它支流在10公里以上的有27條,縱橫于各個溝岔。地下水,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河道切割較深,地下水大部分通過河道、群泉流出。經多年實測,累計每年1、2、11、12月份4個月流量,平均徑流模數為17.83萬立方/平方公里。
交通運輸編輯
2011年,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68.9公里,其中省道311.6公里、縣道162.1公里、鄉村道路795.249公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51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4894萬人公里;完成公路貨運量79萬噸,貨運周轉量23363萬噸公里。
旅游編輯
望天鵝風景區
望天鵝風景區在命名之前又叫十五道溝風景區。位于長白山十五道溝望天鵝峽谷內,全長76華里,最低處海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風光 (18張)
拔450米,最高處海拔1100米。望天鵝山海拔2051.4米,是東北第二高峰,距離天池32公里,兩坐火山構成長白山脈的峰脊。這里有名的瀑布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簾瀑布、九疊泉瀑布等。
塔山公園
長白縣塔山公園位于吉林省唯一的朝鮮族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東北地區海拔最高的公園,海拔高度894米,面積約三平方公里,是集游覽、觀展、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游樂區。塔山古稱蒼龍嶺,長白縣塔山公園分為山下娛樂、觀賞和山上游覽、觀展兩大部分。山下除了兒童游樂設施,還可以觀賞到梅花鹿、紫貂、黑熊、狍子等動物,花房里引進和培育的200多種各地名貴花卉。
當地特產編輯
五味子
五味子俗稱山花椒、秤砣子、藥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功效在于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
巖高蘭
巖高蘭常綠小灌木,莖匍匐或斜生,高20~50厘米;分枝較多,枝紅褐色,幼枝具黃色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小吃 (11張)
腺點及白色短卷毛;芽卵圓形,黃綠色。葉互生,有時交互對生或近輪生,線形至線狀長圓形 ,革質,長3~5毫米,寬1~1.5毫米,幼時有疏腺毛,上面中脈凹陷,基部有關節,近無柄?;▎涡曰騼尚?,雌雄異株或同株,腋生,形小;雄花具短梗,小苞片4,鱗片狀;萼片3,卵形或橢圓形,長1毫米,黃綠色;花瓣3,紫紅色,倒卵形,長約2毫米,上部邊緣內卷,具齒,雄蕊3?;ńz線形,長41毫米,花藥橢圓形,于房退化;雌花幾無梗,小苞片4,萼片3,圓形,長約1.5毫米,花瓣長圓形,長約2毫米,具齒,雄蕊退化,子房上位,6~9室,花柱短,柱頭輻射狀6~9裂。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5~8毫米,成熟時紫黑色,具6~9核,每核具1粒種子。
大醬湯
醬是朝鮮族最愛的調味料,它有清醬、大醬、辣椒醬、汁醬、青苔醬、黃醬等種類,其中大醬、辣椒醬可用來做大醬湯,做烤魚、烤肉的蘸料,也可以用來燒制各種菜肴。朝鮮族料理不僅低脂肪,還能起到抗癌的功效,而且可以預防和治療很多疾病。
打糕
每逢年節、老人壽誕、小孩生日、結婚慶典等重大喜慶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它是將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打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種是用黃米制作而成的黃打糕。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
狗肉
朝鮮族愛吃狗肉,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還認為狗肉在夏天吃最好,因為天熱出汗消耗體力,吃狗肉能補充營養。用狗肉來烹制菜肴,是朝鮮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朝鮮族用狗肉為原料可以做出許多高雅美味的菜肴,如沙鍋狗肉、狗肉火鍋,以及各種湯菜。其中最負盛名的還要算是狗肉火鍋了。狗肉火鍋的烹制,獨具特色,帶有濃厚的民族風味。
冷面
冷面主要原料有蕎麥粉、小麥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梁米面和士豆淀粉的。加以牛肉湯或雞肉湯,然后在面條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雞蛋、蘋果片、香油等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