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是河南省許昌市管轄的縣級市,南鄰魏都許昌,北接鄭州航空港區,靠近新鄭國際機場,該市民營經濟發達,擁有四家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許昌市一共四家);交通發達,北部有鄭萬高鐵長葛北站,南部有鄭合高鐵許昌北站,京廣鐵路、京廣高鐵、鄭萬高鐵、鄭合高鐵、京珠高速公路、鄭堯高速、107國道縱貫南北。長葛市為國家重點開發區域,近年來以“全域長葛”為目標,加速推進城市化建設,城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已建成49平方公里 。
長葛經濟發展迅速,現已有兩個產業集聚區(長葛經濟技術開發區,長葛市大周產業集聚區)。目前全市已建成10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博士后工作站,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連續九年居全省縣市第一位,科技綜合實力居全省縣市第一位。2014年中國工業百強縣長葛位列第88名 。
長葛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與神農氏、伏羲氏齊名的葛天故里,有獨特的葛天氏文化。秦朝統一后,此地為長社縣,屬潁川郡。后改為長葛縣,建國后仍屬許昌,1993年撤縣設市。著名人物有“楷書鼻祖”鐘繇等。
長葛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傾斜狀。地處淮河流域,雙洎河由北流貫境內,東匯淮河,水源充足。年降水量711.1毫米,年均氣溫14.3℃。礦藏有石英沙巖、磁鐵礦石等。古跡有東魏敬史君碑、石固遺址、長葛故城、苗莊遺址、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白居易墓祠等 。歷史
編輯
長葛此地名,最早見于《春秋左氏傳》:“魯隱公五年,宋人代
建制沿革(13張)
鄭圍長葛”,魯隱公五年,即公元前718年。又(民國十九年)長葛縣志記載:長葛,蓋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澤,故名曰長葛(見舊志)。戰國時,“其社中樹暴長,更名長社”。
春秋時,長葛為鄭國城邑,宋人伐鄭圍長葛,引發“長葛之戰” ,其后周鄭交惡,大戰于長葛,史稱“繻葛之戰”,長葛亦稱“繻葛” 。戰國
五星級酒店(2張)
時,鄭國為韓哀侯所滅,長葛歸屬于韓(周烈王元年,即前375年),后為魏伐取,長葛歸魏,改名長社。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長社始為縣,屬潁川郡。漢承秦制,長社仍屬潁川郡。王莽新朝,改潁川郡為左隊,長社屬左隊。東漢,復西漢舊制,長社屬潁川郡。東漢末,行州郡縣三級制,長社仍屬潁川郡(屬豫州),東漢末年,南方黃巾軍與東漢官軍、地方義兵聯軍大戰于長葛,史稱“長社之戰”。
南北朝時期,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劉宋與北魏交戰,長社為北
長葛市新區(70張)
魏占領,時許昌城夷毀,潁川郡治徙長社(今長葛市老城),長社屬潁川郡。北魏分裂后,屬東魏。魏孝靜帝天平初(534年),置潁州(治長社城),長社屬潁州,后為西魏奪取,“長社之戰”后東魏收復穎川,長社又屬東魏。武定七年(549)治所移治潁陰城(今許昌市),潁州改曰鄭州,長社屬鄭州潁川郡 。北齊因之。北周改鄭州為許州,長社屬許州。
隋唐時期,開皇三年(582年),罷郡,行州縣制,改長社縣為潁川縣,屬許州。開皇六年(586年),析置長葛縣(治所今老城),長葛屬許州。大業三年(607年),復行郡縣制,改許州為潁川郡,長葛縣屬之。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長葛屬許州。
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10道,長葛屬河南道許州,天寶元年(742年),改許州為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潁川郡又復為許州,長葛縣歸屬不變,屬河南道。后梁改唐許州忠武軍為許州匡國軍,長葛屬之。后唐復許州匡國軍為許州忠武軍,后晉、后漢、后周俱因之。
兩宋時期,長葛先屬京西路許州,后熙寧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為
長葛老城區概貌(42張)
京西北路、京西南路,長葛屬京西北路許州,元豐三年(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長葛屬潁昌府。(北宋亡后)金貞元元年(1153年)改潁昌府為許州昌武軍,長葛屬許州昌武軍。
元明清時期,長葛先后屬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許州、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許州、河南省開歸陳許鄭道許州直隸州。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道,長葛屬開歸陳許鄭道,3月1日,開歸陳許鄭道改稱豫東道,翌年改稱開封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長葛屬中區第二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河南設行政督察區,長葛屬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長葛屬許昌專區。1969年改專區為地區,長葛屬許昌地區。
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消,許昌市升為省轄市,長葛屬之。
1993年12月14 日長葛縣撤縣為市,隸屬許昌市。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
長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許昌市北部、北緯34°09′~34°20′,東緯
雙洎河自然生態(28張)
113°34′~114°08′??偯娣e650平方公里。北靠新鄭市,市區間距24公里;西連禹州市,市區間距28公里;東北接尉氏縣,市區間距63公里;東南鄰鄢陵縣,市區間距44公里。市區北距鄭州62公里。市境南北21.4公里,東西51.9公里。
地形
長葛處于豫西山區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西北臨禹州老山坪
清潩河(7張)
(周定王陵),東南延伸至豫東平原,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傾斜狀。地貌現狀大體可分為淺山區、崗丘區、平原區。 境內有陘山(屬伏牛山系嵩山余脈,以山脊為界,北屬新鄭,南屬長葛)。
氣候
長葛市地處亞熱帶到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日光充足,地熱豐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3℃,年均降雨量711.1mm,無霜期217天,但降水年內分配不均,一般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年際也不平衡,最大1200毫米,最小413.2毫米。
水文
地表水境內共有河流27條,其中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條,
100-1000平方公里的4條,10-100平方公里22條。其中源于外縣市流經長葛市的7條,源于本市的15條,均為季節性河流。已建成地面攔蓄水工程有水庫1座,水閘10處,總攔蓄庫容為2010萬立方米。其中流域面積較大的有:雙洎河、清潩河、汶河等,其他的還有石梁河、梅河等。
地下水長葛市淺層地下水總儲量約53.9494億立方米(其中靜儲量約52.1098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約1.7589億立方米,約占地下水總儲量的1.4%。中等富水區主要在東部平原,佛耳崗水庫供水范圍及北部沙崗區,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主要開采淺層地下水。弱水區主要在西部平原區,淺層水較貧,農業及生活用水主要開采中層地下水。貧水區主要在霸王崗及西北淺山區,該區淺層地下水貧,工農業及生活用水以開采中深層水為主。
行政區劃
編輯
河南省轄縣級市,許昌市代管??偯娣e650平方千米。
長葛市行政區域總人口68萬人(2014年)。全市轄4個街道、10個鎮、2個鄉。分別是:建設路街道、長興路街道、長社路街道、金橋路街道、和尚橋鎮、坡胡鎮、后河鎮、石固鎮、老城鎮、南席鎮、大周鎮、董村鎮、古橋鎮、石象鎮、官亭鄉、增福廟鄉。市政府駐建設路街道。 其中,董村鎮是國家首批命名的民政全優鄉鎮,河南省政府命名的“中州名鎮”,是全國兩大衡器生產銷售基地之一,享有“衡器之鄉”的美譽。后河鎮高壓電磁,衛浴。石固鎮機床加工,二手車床交易市場。增幅廟建筑機械制造已成規模。坡胡汽車配件制造業。
人口民族
編輯
2014年,長葛市總人口66.61萬人,男性34.70萬人,占總人口
小區宜人(14張)
51.9%,女性31.91萬人,占總人口48.1%。人口自然增長率4.3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34人。2008年長葛市境內除漢族外,有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24個,9469人。 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等活動場所64處,信教群眾近20000人。
經濟概況
編輯
長葛人均GDP在許昌地區位列第一,這與長葛發達的民營經濟是分
科技長葛——工業長葛(8張)
不開的,長葛市有4000家民營企業,規模以上(億元級別)的民營企業更是達到200余家,長葛市產業集聚區是在省產業集聚區排名第四,前三個均是鄭州市產業集聚區,長葛大周產業集聚區是長葛市第二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同時也是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201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許昌市有四家入圍,這四家企業全部位于下轄的長葛市,整個河南僅有15席啊。長葛市入圍2014年全國工業百強縣88名,2012年長葛市引進了蘋果手機外包裝生產線,與鄭州市富士康對接,實現了走出去與引進來的完美結合。2015年,工業總產值達1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5.6億元,工業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對財政貢獻率均超70%。該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省第5位,入圍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縣市中西部地區50強。
全域長葛規劃(8張)
在市場的動蕩與激烈競爭中,依靠較為發達的工業基礎,銳意進取、不斷探索積極轉型發展,對原有鏈條和結構進行大膽突破,形成食品、再生金屬加工、裝備制造、超硬材料、建筑機械、衛浴陶瓷、蜂產品、印刷包裝為主的工業體系。5400多家工業企業,陣勢浩蕩,規模以上企業423家,實力雄厚;6家上市公司從外引進,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此落腳;產生了以黃河、森源、眾品等頗具實力和規模的企業群體,催生了3家上市公司。涉及產品4000余種,年銷售收入達200億元。40多種產品獲國家、省、部優質產品稱號。金剛石制品加工業,亞洲第一、世界三強;有色金屬加工業,長江以北規模最大;高低壓電瓷電器業,生產技術水平居全國領先位置;建筑衛生陶瓷業,成為有中國中部衛浴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各種產業也得到較快發展。
資源的貧乏催生“兩頭在外”的招數,創出無中生有的工業路,蓬勃發展的產業鏈條在這里得以延伸。超硬材料已涵蓋整個金剛石產業鏈;森源集團的電氣制造基地,輻射電氣制造、車輛重工、新能源發電、投資物貿多個產業;裝備制造、有色金屬加工業完整的產業鏈已基本形成。深具潛力的發展催生企業迅猛擴張。黃河集團與美國GE公司合資的研發中心與實驗工廠,將從北京遷回長葛市產業集聚區;與富士康合作的總投資25億元電子產業園項目已投產見效;眾品公司繼上市之后,發展迅速,年出欄生豬400萬頭以上;永興集團從成立到年產值近百億只用了短短14年?!∽?/span>“小集中”為“大集聚”,2個產業集聚區,龍頭企業在此匯聚,相關企業集群正在逐步衍生;變“小而全”為“大協作”, 8個專業園區,中小企業在此匯攏。集聚效應愈發凸顯、競爭優勢愈發增強、綜合成本愈發降低。在此扎營的10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博士后工作站引領科技創新的大旗,科技創新成為工業騰飛的主引擎。黃河公司完成新產品開發100余項,儲備企業核心專用技術20多項。森源集團專利申報量連續3年都在100件以上。連續7年居全省縣市第一位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連續8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更是創新能力的體現。
農業
長葛農業基礎穩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十五年獲得河南省
豐收"紅旗渠"精神杯,是河南省糧食、煙葉、棉花、泡桐、特種養殖、瘦肉型豬生產基地。農副產品豐富,其中大蔥、大蒜、胡蘿卜等土產蔬菜風味獨特,久享盛譽。畜禽業以豬、黃牛、羊、兔、雞、鴨、鴿為主。林業以泡桐、果樹為主,健生優質泡桐出口日本200多年,經久不衰,全市林木覆蓋面積達26%。
農業產業化迅速發展,已形成了四大產業鏈:肉食品加工產業鏈、糧食加工產業鏈、蜂產品加工產業鏈(蜂蠟出口量和擁有量居全國第一,是長江以北最大的蜂產品集散地和中國三大蜂品加工基地之一)、板材加工產業鏈(中國三大人造板基地之一)。
工業
八大產業集群:金剛石制造及制品、機械裝備制造(三輪汽車)、電瓷電器、建筑衛生陶瓷、有色金屬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人造板材加工。
其中,金剛石制品加工業生產規模亞洲第一、世界三強;三輪汽車年產
鋼材物流園銷量居全國第三;有色金屬加工業長江以北規模最大;高低壓電瓷電器業生產技術水平居全國同行業領先位置;建筑衛生陶瓷業年產量4000萬件,成為中國中部衛浴產業基地。
上市企業: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葛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長葛市宇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長葛市真馬機械有限公司等。
產業區:長葛市產業集聚區、大周再生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
除此之外,長葛市還有獨特的礦石資源,其中石固鎮喬莊、花楊、紙坊李一帶前震旦系地層內,賦存有沉積變質磁鐵礦,市西北部陘山出露的變質石英砂巖(本發俗稱紅石)可作為建筑材料和石料應用,此石民間采用已久。
交通運輸
編輯
長葛市地處中原地區,交通線發達,其中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高速公路(G4)、107國道(G107)縱貫南北,彭花公路(s325)橫穿東西。還有鄭石高速(S88)穿越長葛西部、省道s220穿境而過。市內有火車站兩處;城北25公里即是新建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已獲發改委批復的鄭萬高鐵將設長葛站,站址暫未定。
社會事業
編輯
醫療衛生
長葛市醫療條件完善,醫療設備齊全,其中在全市較知名的有:長葛市人民醫院、長葛市中醫院、長葛市公費醫療醫院等,均為二甲醫院。其他的還有華健醫院、長葛市新華醫院、長葛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附屬醫院、長葛市紡織醫院、長葛市鴻基康復醫院、石象醫院、長葛市醫院兒童住院部、古橋醫院、長葛市婦幼保健院、長葛市衛校第二附屬醫院、長葛市康復醫院等。
學校教育
全市共有16個鄉鎮(辦)中心校及12處市直學校。
其中公立普通高中4所,職業高中1所,初中28所,小學162所,民辦中小學9所,幼兒園128所,特教學校1所,在校生(幼兒)119512人。在職公辦老師7673人。
其中四所普通高中:分別為長葛一高(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許昌市重點高中)、長葛二高(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長葛三高和長葛實驗中學(民辦中學,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新聞媒體
長葛市的新聞媒體主要是長葛市文化局和廣播影視局開設的長葛市廣播電視臺。
長葛市廣播電視臺開辦有1套廣播節目、4套電視節目(新聞綜合頻道、影視劇頻道、有線電視頻道、互動頻道),分別設立了《長葛新聞》、《葛天視點》兩檔新聞欄目,以及《社會關注》、《百姓生活》、《田園采風》、《909關注》和《生活天地》五檔專題欄目。
旅游名勝
編輯
長葛是與神農氏、伏羲氏齊名的葛天氏的故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錦繡——長葛(12張)
,名勝眾多?,F存鐘臺遺址、葛仙靈池、敬史君碑、古社柏群等景點可供憑吊游覽。立體聲影劇院、文化館、體育館、人民公園、文華怡園等娛樂場所設施完備,服務上乘。市內每天有通往三國遺址、龍亭、相國寺、包公祠、少林寺、白馬寺、龍門石窟、邙山黃河游覽區、石人山風景區、雞公山風景區、神仙洞等中原名勝古跡的旅游專線,供中外客商旅游觀光。
長葛市旅游景點有: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陘山、古社柏、葛天音樂園、佛耳崗(鐵佛寺)水寨、中州人文紀念園、黃河集團工業旅游示范點、陳寔生態園、鐘繇園林、毛主席視察紀念館、白居易墓祠等。
中原汽車主題公園
在河南長葛市區北部規劃的一項重點旅游項目,占地500畝,2015年成功舉辦大森機電杯汽車越野場地賽,全國賽車愛好者都來參觀或觀看,當日參觀人數突破2萬,停車場爆滿,從公園門口停到金水河路,形成了長度約為3km的壯觀景象。場地越野賽更是分為摩托賽和汽車賽,百萬豪車遍地走的場景是個傳奇。
石固遺址
河南長葛市石固鎮老石固村東南0.5 公里的臺地上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即石固遺址,它是繼新鄭裴李崗遺址之后,發現的又一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遺址包含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兩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距今約4500-7400年。遺址面積約40.000 平方米,包括居住遺跡和墓葬??脊虐l掘面積約1.500 平方米,內含裴李崗和仰韶兩期文化遺存,清理出房基、窖穴和灰坑等重要遺跡和遺物 。2006年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原大鐵佛寺
中原大鐵佛寺位于長葛市北9公里,官亭鄉官亭村境內,西與京廣鐵路相鄰,東與佛耳崗水庫相連。在省會鄭州、古都開封、魏都許昌之中,交通十分便利。中原大鐵佛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興于宋,鼎盛于明、清,與登封大法王寺一脈相承,靈氣盛世,被譽稱為盤龍落鳳臥龜之靈地。2002年10月,市委統戰部、宗教局、官亭鄉政府共同投資20余萬元在寺前50米處開挖引水補源工程,一補助龍潭之水建臥龍景點,二與佛耳崗水庫景點相連通,與佛耳崗旅游開發形為一體,為長葛增添新的旅游去向。
十二連城與鳳凰城
十二連城與鳳凰城在城東北5公里金魚河北岸,沿土崗而筑12處城,連綿10余里形勢彎環,連綿不絕,今人稱之為十二連城。子產臺北魚河南有紫禁城與十二連城相對,附近還有鳳凰臺。東5里今官亭鄉孟寨村有古城一座,傳為漢代西鳳凰城,那里是春秋時長葛邑舊址。今縣城東北13公里大墻周鄉和尚楊村南東鳳崗上有鳳凰城,即東鳳凰城。
佛耳崗水庫
佛耳崗水庫充分發揮平原中型水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按照《國家水利風景區標準》積極參與創建。一是對大壩、泄洪閘除險加固,提高防洪標準。二是對水庫進行園林化建設,綠化美化水利工程占地300多畝。三是利用水面資源,增設游船。四是對周邊古跡進行開發,先后修建和完善了千年古剎鐵佛寺、敬渡口遺址、古社柏等人文景觀。已基本形成了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水景觀、水文化、水生態特色。據統計,年接待游人達到5萬多人次,豐富的漁業資源和自然風光吸引了大批釣魚愛好者和游客,成為本土旅游新的熱點之一。
葛天氏故里
葛天氏陵
葛天氏故里長葛市西北隅有座小山,因滿山盛開紫荊花和野葛藤花而得名紫荊山。由于該山在陘山之西,俗稱西山;又因其圓頂,南有首,北有尾,形似龜背,且山頂布滿紅中透黃的石頭,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所以又稱金龜山。紫荊山下是傳說中遠古帝王葛天氏的出生地,紫荊山東邊大溝內的懸崖上有葛母洞,這里又是葛天氏與其母的安葬之地,民間也叫葛天氏陵。
葛天氏陵(4張)
相傳在遠古時代這里生存著葛天氏氏族,葛天氏出生后就在山下山上玩耍,葛天氏長大成人后,率其族人在葛河兩岸向下游活動,在其不遠的南邊他們找到了一片天然的溫泉水,就先在此地建了一個住宅區,供族人們洗澡與戲水,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水磨河西邊的幸福湖(原叫暖泉湖)。
祭天臺
在長葛東部老城西北二公里處有一片粗壯高大的柏樹群,共有二十三棵柏樹,均為漢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原來是清末民國年間的殺人刑場,但最早為祭祀壇,據說是葛天氏祭天祭地傳下來的。
在很早以前的遠古時代,每年的收獲季節,筑起高臺,擺上野果和宰殺后的牛羊,葛天氏帶領大家喝歌跳舞,以示對天地的感謝。葛天氏部落的祭祀活動一年比一年規模大,莊稼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后來人就把葛天氏祭天地的地方稱為祭天臺,到漢代才改為社稷壇。因社稷壇這里樹旺風水龍脈好,又地勢平坦,人們把它視為風水寶地,依照葛天氏傳下來的規矩,年年在這里祭祀天地全神,代代如此,久而久之,這里就成為歷代官家祭天的地方。
著名人物
編輯
鐘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
鐘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將,太傅鐘繇之幼子,鐘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原潁川郡(治今河南長葛市東)長社縣人。三國時蜀漢人物,后歸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被同黨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學于儒家學舍。
鐘繇鐘嶸(約468~約518)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后,仿漢代“九品論人。
陳寔(shí)(104年—187年),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學者。因曾任太丘縣長,故又稱“陳太丘”。少為縣吏都亭刺佐,后為督郵,復為郡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司空黃瓊辟選理劇,
棗據,字道彥,潁川長社人也。本姓棘,其先避仇改焉。父叔祎,魏鉅鹿太守。據美容貌,善文辭。弱冠,辟大將軍府,出為山陽令,有政績。遷尚書郎,轉右丞。賈充伐吳,請為從事中郎。
楊佩璋(1850~1920),字筱村,今河南長葛市后河鎮后河村人。少失父母,衣食艱辛。二十九年(1903年)署督察院副都御史,筱村以廉潔自守,以忠貞處世,不事逢迎,絕少私交,雖身居高位,而門可羅雀。
田零(1916-1997), 筆名青望、夏里陽,字青望。河南長葛人, 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長于油畫,兼及中國畫 。作品有《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分秒必爭》、《鷹》等。
吳增,1955年生于河南長葛,中國當代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