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位于山東半島中部,隸屬山東濰坊市,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北離渤海80公里。環渤海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交匯點,是內陸通往膠東沿海地區的咽喉地帶。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309國道等貫穿境內。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也是著名的藍寶石之都。土地面積1101平方公里,總人口61萬(2013年)。政府駐地城關街道。昌樂縣先后被評為“中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中國“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進縣 、“中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中國魅力名縣”、“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華文化國際旅游名城” 、山東最佳投資城市和山東旅游強縣昌樂縣位于北緯36°11′-36°46′、東經118°43′-119°10′,環渤海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交匯點,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和出入口,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西距山東省會濟南180公里。土地面積1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6平方公里。
地形
昌樂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最高381米,最低25.6米大部分區域在海拔40-150米之間。地貌為低山、丘陵、平原相間。中西部、中北部多低山。東部多丘陵。南北兩端系平原。
水文
昌樂縣河流分屬濰河、白浪河、彌河三大河流,汶、白、丹、于、桂五條水系,在中西部呈輻射狀流入區外。 水面面積20.6平方公里,分布在水庫、塘壩、河道。有32條河流(超過5公里)。
氣候
昌樂屬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1年,全縣平均氣溫12.7℃,日照2339.1小時,降水量907.3毫米。全年8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昌樂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和開采的有有藍寶石、油頁巖、石灰石、地熱、膨潤土、玄武巖、煤等26個礦種。其中藍寶石有礦面積450平方公里,儲量數億克拉,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床之一。石灰石礦區集中,品位高,約有120億立方米。油頁巖總儲量10.5億噸,含油量平均10%,最高達16.25%,發熱量在2300-2500大卡之間,儲量居中國首位。
地熱資源
昌樂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
水利資源
昌樂縣是一個資源型缺水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185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68立方米,昌樂縣占中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的八分之一。截止2011年,全縣建起了大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03座,塘壩407座,揚水站560處,機電井7550眼。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1986年,昌樂縣總人口51629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縣總人口556592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縣常住人口為61.59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9.30萬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2.29萬人。其中,男性為31.23萬人;女性為30.36萬人。
民族
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拉祜族、東鄉族、納西族、僳僳族、佤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
第一產業
2012年,昌樂縣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4家,新增“三品”認證46個,新建標準化種養基地和農業示范園區17處。小麥高產創建每畝達到767.8公斤;西瓜產業產值突破12億元;畜牧業銷售收入130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785家。實施農業基礎設施項目80個,完成投入2.1億元。。 2012年,昌樂縣形成了瓜菜、煙桑、果品等一批高效農業主導產業和草莓、蘆筍、芋頭等一批區域性特色產業,果蔬基地50萬畝,年產17億公斤。 2013年,昌樂縣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5處,注冊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認證“三品”35個。西瓜產業產值突破15億元。建成合作社達到1229家。實施農業基礎設施項目32個,完成投入3億元。
第二產業
2012年,昌樂縣工業增加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增幅居濰坊市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3.2億元,增長16.8%。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實施技改41項,完成投入71億元,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合作組織12家,新獲專利授權256件,10家企業列入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新創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9件,山東名牌產品11個,市長質量獎2個。以園區引領轉型升級,規劃建設了藍色經濟產業園和5處鎮街特色經濟創業園,新引進落戶過億元項目24個。 奶牛存欄量1.6萬頭,生豬存欄量50萬頭,年可養殖加工肉鴨4000萬只、肉雞1500萬只,年可實現產值20億元。 2013年,昌樂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5.9億元,其中過50億元的企業3家,過30億元的7家。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處、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究中心11家,51個項目列為省技術創新項目。新創省級以上名牌名標10件,新獲專利授權392件。 化工產業2012年,主要產品有煤焦油、油漆等??h里在城東項目區內規劃了占地1500畝的煤化工項目區。 造紙包裝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13家,其中總資產11多億元的陽光紙業年產量50萬噸,年銷售收入30億元。 塑料產業2012年,形成了“管、袋、膜、板”四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的塑料制品生產體系,擁有148家加工企業,其中28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年加工能力25萬噸,年銷售收入近17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 機械產業2012年,擁有產業150余家。主要有礦山機械、農業機械、運輸機械5大類30多種產品。主要產品有液壓支柱、拖拉機、風機等。其中,營丘鎮被命名為“中國拖拉機基地鎮”,年可組裝拖拉機30萬臺。 建材產業2012年,擁有建材企業100多家,主要生產水泥、板材、大理石等20多種產品,其中水泥生產能力達180多萬噸,素有“建材之鄉”之稱。
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