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縣隸屬于遼寧省朝陽市,位于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上游,東、東南與凌海市及葫蘆島市的南票區、連山區接壤,西、西南和建平、喀左及建昌相毗鄰,并與北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交界。南北長109.1公里,東西寬76.2公里??偯娣e3757平方公里(2013年),下轄8個鎮19個鄉,人口為562628人(2013年),2013年,朝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6萬元。朝陽縣有劈山溝、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清風嶺等著名景點。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朝陽縣轄8個鎮:波羅赤鎮、二十家子鎮、羊山鎮、六家子鎮、瓦房子鎮、大廟鎮、柳城鎮。19個鄉:南雙廟鄉、古山子鄉、西五家子鄉、北溝門子鄉、楊樹灣鄉、東大道鄉、烏蘭河碩蒙古族鄉、臺子鄉、勝利鄉、東大屯鄉、松嶺門蒙古族鄉、根德營子鄉、七道嶺鄉、北四家子鄉、王營子鄉、黑牛營子鄉、尚志鄉、長在營子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朝陽縣地理坐標為北緯40°55′~41°54′,東經119°52′~120°47′(縣城北緯41°43′、東經120°27′)。東與錦州市接壤,西與建平縣、喀左縣為鄰,南與葫蘆島市、建昌縣毗連,北與北票市及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為界。東北距沈陽316公里,西南距北京518公里。南北長109.1公里,東西寬76.2公里??偯娣e3757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朝陽縣地形多樣,丘陵分布廣泛,平原面積較小,只有延河沖積的平洼地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而向東南傾斜。朝陽縣山脈縱貫、河流沖積形成既有連綿起伏的中低山,又有溝壑縱橫的丘陵和沿深緩平的沖積平原。山區與丘陵相對高差300~600米,其地貌區劃屬于冀北遼西侵蝕中低山區。大凌河流域為狹長沖積平原,地勢較平。
氣候
朝陽縣地處中緯段,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北部受蒙古高原高壓影響較大,氣候大陸性特性特征顯著。東南部距渤海雖不足百公里,但由于受燕山山脈阻隔,南來暖濕氣流不能流入境內,所以形成半干旱半濕潤的易旱地區。境內四季雨熱同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朝陽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861.7小時,日照率65%。朝陽縣光能條件優越,屬全省高值區。太陽輻射年平均總量140.4千卡/平方厘米,4~9月間總輻射量為91.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65%。在總輻射量中,生理輻射占49%,年值為68.9千卡/平方厘米;4-6月份生理輻射44.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生理總量的64.7%。年平均氣溫8.3~8.9℃,年均最高15.5~15.9℃,年均最低1.4~2.0℃。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0.0~10.9℃;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4.4~24.9℃。極端最高氣溫40.6℃(1955年7月23日),極端最低氣溫-31.1℃(1953年1月16日)。
水文
朝陽縣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及其支流老虎山河,南部有小凌河。大凌河流域包括西北部13個鄉鎮場和南雙廟鄉,大致位于努魯爾虎山山系以東、大柏山山脈以西。大凌河橫貫東西,北部地區由于受斷裂控制及流水侵蝕作用,地勢起伏不平,多以山地為主;小凌河流域包括東南部14個鄉鎮(不包括南雙廟鄉),位于大柏山山脈以東、大凌河以南,大致呈南北走向。小凌河自西南向東北流經此區域,沿河的低平階地為本地區人口集居和耕作區。包括順小凌河水流經黑牛營子、尚志、羊山、二十家子、東大屯等鄉鎮的沿河兩岸以及小凌河流的沿河兩岸,有許多河谷沖積小平原,土質比較肥沃。
交通運輸
截至2000年,朝陽縣境內共有普通等級公路1080.7公里,鄉道50條608.1公里。通車里程達605公里。朝陽縣于1999年鋪設油路36公里,結束了鄉級公路沒有油路的歷史。遼寧朝陽機場始建于1933年,初時只是平整的草甸子,沒有專用跑道,占地8.6萬平方米。2008年4月1日,朝陽機場復航。開通“沈陽-朝陽-北京”航線。飛行區等級升為4C級。2013年,朝陽縣全年實現公路貨運量555萬噸,比2012年同比增長10.1%;貨運周轉量86742萬噸公里,比2012年同比增長12.0%;公路客運量445萬人,比2012年同比增長4.7%;客運周轉量17850萬人公里,比2012年同比增長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