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縣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20公里處,境域面積481.5平方公里,耕地52.3萬畝,轄4鎮5鄉,234個行政村,總人口40萬(第六次人口普查),是邯鄲市“1+6”中心城市發展規劃重要組團之一,是全國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試點縣,全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試點縣,并先后榮獲“中國金融生態縣”、“中國楹聯文化縣”等多項殊榮。 成安縣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齊。隋朝時,佛教大乘禪宗第二代祖師、中國佛教禪宗第一人慧可,曾在成安講經說法,留下了元符寺、說法臺、二祖塔等圣跡佛蹤。 成安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優質棉基地縣,國家糧食主產區。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親臨成安視察棉花生產,建有“毛澤東主席視察紀念館”供人瞻仰。
位置境域
成安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處于晉、冀、魯、豫接壤地帶,距邯鄲機場僅二十余公里,地理坐標為東徑114°29'-114°53',北緯36°18'-36°30',幅員面積481.5平方公里。
地貌
成安縣地處冀南平原,地勢平坦,西南略高,東北略低。境內土壤西沙東粘,為宜井灌區。西部南北一帶為漳河故道沙地。
氣候
成安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干旱多風,夏秋多雨,年降水量56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六至八月份。年均溫度13.2度,無霜期230天上下。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06年底,成安縣轄4個鎮(成安鎮、李家疃鎮、商城鎮、漳河店鎮)、5個鄉(辛義鄉、柏寺營鄉、北鄉義鄉、長巷鄉、道東堡鄉),2個工業區(城西工業區和商城工業區) 、234個行政村。
人口編輯截至2010年末,成安縣戶籍人口417604人,較2009年末增加9352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3.52‰、7.19‰和6.32‰。 截至2011年,成安縣城鎮人口由10萬人增加到15.8萬人。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成安縣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此外還有較為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如鋁礬土、耐火土、硫鐵礦、含鉀砂頁巖、碳石等四十種以上礦藏。
植物資源
成安縣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成安縣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亞熱帶樹種漆樹在西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成安縣特有的植物物種。據不完全統計,成安縣植物分121科1146種,其中栽培植物達150種。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中國主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土特產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鴨梨、大蒜、辣椒等。
動物資源
截至2013年,成安縣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豹、狼、狐、獾、貍、野兔、黃鼠狼、刺猬、水貂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谷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交通編輯截至2011年,成安縣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為主骨架的公路網絡。 成安縣靠近交通樞紐,京廣鐵路、邯濟鐵路、石武高速客運專線、京港澳高速、青(島)紅(其拉甫)高速、107國道、309國道沿境而過,即將開建的邯大高速、邯鄲環城高速與境內四條省道縱橫交織,距邯鄲機場僅15公里。
經濟編輯綜述
截至2011年,成安縣生產總值完成98億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遞增14.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57億元,是2006年的4.3倍,年均遞增3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87億元,是2006年的4.5倍,年均遞增3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億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遞增27.6%。
第一產業
截至2011年,成安縣糧食生產連續8年豐產豐收,在全市提前一年率先建成“噸糧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7.7%,比2006年提高9個百分點。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42.6億元,是2006年的1.6倍,年均遞增5.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8元,比2006年增加3076元,年均遞增12%。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成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4.8億元,是2006年的8.4倍,年均遞增53.3%;實現利潤6.9億元,是2006年的9倍,年均遞增55.4%。二產高出一產23.8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6.3億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遞增16.8%。 截至2014年,成安縣擁有綠帥、三信、春棵、金農、傻妞等農業觀光采摘園區13個,每年僅觀光業就為該縣農民增加收入上億元。
社會編輯城市建設
截至2011年,成安縣累計投入100多億元用于城市建設,城區面積由7.2平方公里擴大到1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由22.8%提高到38%。實施了城區58.8公里的道路改造建設工程,構筑了“七縱七橫”的道路框架;鋪設改造供水管網6.4萬米,集中供水率達到100%;城區排水管網達到6.5萬米,實現了城區主次干道全覆蓋;率先在邯鄲東部實施了“雙氣”普及工程,供熱能力達到120萬平方米,燃氣普及率達到85%;鋪設環保便道磚53萬平方米,安裝景觀照明燈2000余盞;對6條街道地上線纜實施了入地改造;建成了全長22公里的環城林帶和環城水系,森林覆蓋率達到10.8%;新建了人民廣場、北湖公園、東湖公園等6個公園(廣場);建設保障性住房840套50510平方米;規劃展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成投用。
教育
截至2010年末,成安縣在校生總數57858人,專任教師354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截至2011年,成安縣新建富康、橫城等學校10所,對55所學校進行了升級改造,順利通過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被評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進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進入國家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行列;新一中建設完成征地工作。
民政
截至2011年,成安縣建成了“四院合一”的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和商城、柏寺營兩所區域敬老院;全縣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被評為“全省五保工作先進縣”,連續19年榮獲“省級雙擁模范縣”榮譽稱號。
社保
截至2011年,成安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56萬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376人(次)。
衛生
截至2010年,成安縣擁有醫院、衛生院共19所,床位682張,衛生機構從業人員1149人,醫生668人。 截至2011年,成安縣鄉鎮衛生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省級驗收,榮獲“河北省衛生縣城”稱號。
體育
截至2011年,成安縣新建25個籃球場、50個乒乓球場,滿足農民健身需求;并啟動建設標準室內游泳池及相關配套設施。
文化
截至2010年,成安縣有縣級劇團、文化館、圖書館各1家。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為3.6萬冊;各鄉鎮設有文化站,均通過市達標驗收;各鄉鎮均自發成立了的民間文藝演出隊、秧歌隊、武術表演隊等文藝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