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縣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地處渝川陜三省(市)交界處。南與重慶巫溪縣、開縣、四川宣漢縣毗鄰,東北與陜西鎮坪縣、平利縣、嵐皋縣、紫陽縣接壤,西與四川萬源市相連。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城口縣常住人口為19.3萬人。共有1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93%。少數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城口縣為中國綠色生態中藥材示范縣,獲得過“中國生態氣候明珠”、“大中華區最佳綠色生態旅游名縣”、“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之鄉”、“中國綠色生態板栗之鄉”、“中華蜜蜂之鄉 ”等榮譽稱號。
城口縣在重慶市的位置(紅色處)晉朝,屬巴西郡宣漢縣。東晉恭帝時,析宣漢東北部置東關縣,屬晉昌郡東關縣。 南北朝時,宋屬晉昌郡東關縣。齊屬晉昌郡東關縣。梁屬南晉郡東關縣。西魏屬南并州南晉郡東關縣。北周屬南并州永昌郡宣漢縣。(省東關入宣漢,改南晉郡為永昌郡)
隋朝,屬并州通川郡宣漢縣。
唐代,武德初年屬南并州通川郡東關縣。貞觀元年起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城口”得名,緣于境內有城口山、城口河<即今仁河>。)
五代時期,蜀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h境東北設通明院專司催科賦稅。 宋代,北宋屬達州通川郡通明院。南宋紹興中期起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
元朝,元初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元二十二年省永穆、東鄉、通明三縣屬達州新寧縣。
明朝,屬達州太平縣(明正德十年,割東鄉縣之太平里置)??h境設明通巡檢司。城口設理民府。 清代,屬四川省川東道太平縣(嘉慶七年太平升縣為廳)。城口設經歷署。道光二年,設城口廳(割太平廳之七、八、九保置,太平復為縣)。屬四川綏定府。
城口山水中華民國時期,民國2年改城口廳為城口縣,屬川東道綏定府。民國8年,四川軍閥割據,防區制形成,城口屬顏德基駐防區。民國13年屬劉存厚駐防區。民國24年結束防區制實行新縣制,城口縣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公署設萬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立城口縣人民政府,屬四川省萬縣專區專員公署。1968年,改城口縣人民政府為城口縣革命委員會,屬四川省革命委員會萬縣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9月撤銷城口縣革命委員會,恢復城口縣人民政府,屬四川省萬縣地區行政公署。1998年1月1日,城口縣劃歸中央直轄市重慶直管 。
城口縣地圖
區劃編輯截止到2014年8月19日,城口縣轄2個街道(葛城街道、復興街道)、10個鎮(東安鎮、咸宜鎮、高楠鎮修齊鎮、高觀鎮、坪壩鎮、廟壩鎮、巴山鎮、明通鎮、雙河鎮)、13個鄉(高燕鄉、蓼子鄉、左嵐鄉、北屏鄉、沿河鄉、厚坪鄉、治坪鄉、嵐天鄉、周溪鄉、河魚鄉、明中鄉、龍田鄉、雞鳴鄉)。 葛城街道葛城街道為縣城所在地,轄3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32.28平方公里。復興街道復興街道位于城口縣城南岸,轄3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8.80平方公里。坪壩鎮坪壩鎮位于縣境西部,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 明通鎮明通鎮位于縣境南部,轄10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82平方公里。巴山鎮巴山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轄14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25.4平方公里。廟壩鎮廟壩鎮位于縣境西部,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58.51平方公里。修齊鎮修齊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轄1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0.39平方公里 。高觀鎮高觀鎮位于縣境東部,轄16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0平方公里。雙河鎮雙河鎮轄位于縣境西部,11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4.83平方公里。高楠鎮高楠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2.33平方公里。高楠鎮人民政府駐南門街42號。 雞鳴鄉雞鳴鄉位于縣境南部,轄6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 。治平鄉治平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轄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嵐天鄉嵐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轄4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0平方公里。高燕鄉高燕鄉位于縣境西南面,轄1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6平方公里。龍田鄉龍田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轄1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 。北屏鄉北屏鄉位于縣境北部,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0平方公里。蓼子鄉蓼子鄉位于縣境南部,轄15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151平方公里。明中鄉明中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3平方公里 。東安鎮東安鎮位于縣境東部,轄13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東安鎮人民政府駐水口場23號。 沿河鄉沿河鄉位于縣境西部,轄9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113.7平方公里。周溪鄉周溪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7平方公里。左嵐鄉左嵐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轄9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80.8平方公里。 咸宜鎮咸宜鎮位于縣境南部,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咸宜鎮人民政府駐朝陽街30號。 厚坪鄉厚坪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7平方公里。河魚鄉河魚鄉位于縣境東部,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 。
地理編輯位置
城口縣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渝、川、
城口縣
處于東經108°15′至109°16′、北緯31°37′至32°12′之間。海拔760米,幅員3232平方公里。
氣候
城口縣屬北亞熱帶山地氣候,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征。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定,常有“倒春寒”天氣出現;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澇;秋季降溫快,多連陰雨天氣;冬季時間較長、氣溫低。年均氣溫13.8℃;年均日照時數1534小時;平均無霜期234天;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水量1261.4毫米,降水趨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少,年均風速為0.2米/秒,風向多為西南風。
地質
城口縣美景城口縣位于大巴山南麓,屬大巴山弧形斷褶帶的南緣部分,由一系列西北至東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皺和沖斷層組成。自加里東運動以后,大巴山地就開始出現隆起和凹陷。海西運動褶皺范圍向南擴大,印支運動又繼續隆起,凹陷和褶皺燕山運動使大巴山受到強烈的抬升和隆起,同時受米倉山、漢中地塊和神農架地塊的阻擋,形成了大巴山弧形褶皺帶。褶皺緊密,斷層密集。巖層走向為北西至南東向,并向南弧形凸出。城口縣境內計有第四系、三迭系、二迭系、志留系、奧陶系、寒武系、震旦系7個第,37個組、群的地層。分布面積以寒武系地層最廣,其次是三迭系地層。
地貌
城口縣屬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山脈受地質構造和巖性的控制,排列較為整齊,山嶺均由北西向南東展布。由北而南順次為大巴山、牛心山、旗桿山、梆梆梁、八臺山五座大山,其間是海拔2000—2500米的群峰。中部旗桿山為南北水系的分水嶺。由于河谷相對高差高達1000米。從南西至北東,形成嶺谷相間,相對高差大。層狀地貌明顯。旗桿山以南為熔蝕谷地和熔蝕洼地負地貌。境內最高點光頭山,海拔2685.7米,最低點沿河鄉岔溪口海拔481.5米,地勢南東偏高,北西偏低。
水系
城口縣地表水屬長江水系。北部為漢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條,50—100千方公里的6條,10—50平方公里的26條。地下水主要以巖溶水的形式在地下深處運動,資源總量為6.22億立方米,占境內水資源總量的20%。
資源編輯礦產
中國亢谷風景區城口縣發現有鐵、錳、鋇、煤、高嶺土、大理石、輝綠巖鑄石、灰巖、白云巖等20多種礦產。鐵礦有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和含磷鈦磁鐵礦,多為沉積型。規模較大的有羅江鐵礦、羅江鵝項頸鐵礦、高燕木坪河鐵礦、雞鳴馬家坳、楊溪河鐵礦等。錳礦沿仁河兩岸成帶狀分布,由兩個磷、錳礦區和兩個錳礦區構成城口錳、磷礦帶。鋇礦分布在巴山區的左嵐、新樅、高楠3個鄉。煤礦主產為南相區的了子口背斜、明通背斜、咸宜背斜的兩翼上,主要有下二迭系煤系地層中的煙煤、震旦系上統陡山沱組上部的巖煤、燈影組的石煤、寒武系水井沱組中的無煙煤、北相區中和下寒武系的石煤。黃鐵礦多產于上二迭統吳家坪組底部,多為Ⅲ級品礦石。石膏礦主要分布在中溪鄉紅巖灣、明中鄉雙橋和長沙壩、燕麥鄉九個包、厚坪鄉老厚坪、沿河鄉城廣公路沿線。白云巖分布在坪壩龍洞溝、東安亢河一帶,主產于上震旦統燈影組下部和下三迭統嘉陵江組下部。
生物
城口縣屬川東盆地偏濕性常綠闊葉林亞帶,盆地東北部中山植被區大巴山植被小區,森林絕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主脈一帶。植被分布在垂直帶譜上,樹種分布和組合變化比較明顯,自下而上為馬尾松常綠闊葉林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林、針葉林帶和山地暗針葉林帶。
城口旅游資源 (7張)
植被資源主要分為喬木、灌木、木質藤本和竹類4個大類。其中喬木又分為59科、136屬、280多個種別;灌木分為48科、112屬、226種;木質藤本分為24科、49屬、96種;竹類近20種。珍稀樹種有水杉、光葉珙桐、銀杏、杜仲、鵝掌楸、香果樹等。經濟林木有漆樹、茶樹、核桃、板栗、油桐、花椒、蘋果、梨、柿等9種。木本藥材有杜仲、黃柏、姜樸、小蘗和世界稀有藥材——荊豆。林下植物有木姜子、衛茅、薔薇、火棘等。竹類有白夾竹、斑竹、荊竹、巴山木竹等20種。 動物資源主要分為獸類、鳥類、兩棲類、魚類等。獸類有52種,隸屬7目22科,主要有華南虎、野豬、豪豬等。翼手目有3科4種,有馬鐵菊頭蝠等。嚙齒目有7科15種,其中羅氏鼠為特有種。鳥類共141種,隸屬12目3l科。其中,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金雞被列為國家級保護類;灰胸竹雞、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綠鸚嘴鵯、酒紅朱雀等15種鳥是中國特產鳥類。爬行類計有9種,隸屬3目6科,主要有北草蜥、螈蜓等。兩棲類8種,隸屬2目4科,中國林蛙、崇安端蛙是主要的種類。魚類共4目9科7亞科27種,其中鯉形目20種,鯰形目4種,含鰓目1種,鱸形目2種。
水能
城口縣有大小溪河779條,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條。任河、前河是城口縣兩大主流。
人口編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城口縣常住人口為19.30萬人。(2005年末,城口縣轄區戶籍人口總數23.28萬人。 )2013年,城口縣人口規??傮w穩定。年末戶籍戶數共計8.91 萬戶,戶籍總人口25.12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22 萬人,非農業人口6.90 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88‰,死亡率為6.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3‰(計生數據)。常住人口19.06 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達到29.96%,比2012年提高1.26 個百分點。
性別
2010年,城口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9.84萬人,占50.99%;女性人口為9.46萬人,占49.01%??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03。2013年男性人口13.35 萬人,女性人口11.7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13.4︰100,比2012年降低0.5 個百分點。
年齡
2010年,城口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4.63萬人,占總人口的23.99%;15-64歲的人口為12.86萬人,占總人口的66.63%;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萬人,占總人口的9.38%。
民族
2010年,城口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9.28萬人,占99.93%;共有少數民族136人,其中,土家族89人、苗族15人、彝族8人、回族7人、布依族5人、藏族4人、蒙古族和侗族各2人,壯族、瑤族、佤族和億佬族各1人。
其他
2013年,全縣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9310 人。其中,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累計參保8366 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4905 人,其它參保人員保險3458 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10944 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6160 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13982 人;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222178 人。參加生育保險3014 人,參加工傷保險13300 人,參加失業保險9767 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674 人,比上年下降28.6%。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28 人,比上年增長28.3%;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846 人,比上年下降39.7%。農村五保供養人數278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