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隸屬著名的牡丹之鄉菏澤市,截至2013年,總面積988.3平方公里,轄12鎮、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473個村民委員會(居委會),總人口70萬人。西周初文王子封于此,就是郜國,古成武即為郜國故都。成武縣—伯樂故里,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物華天寶人才輩出。是春秋時期著名相馬師伯樂、漢朝名賢孫期、齊國名臣晏子等歷史名人的故鄉。(成武是晏子的故鄉這一說法有爭議,更普遍的說法是高密)成武縣是中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優質棉繁育基地縣、中國淡水養殖基地縣、中國高標準平原綠化縣、中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中國科技先進縣和全國城市環境優秀縣,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縣。宋代以前,成武縣曾分為15個鄉,明代成武縣編為37里,清代劃分為24社23集。中華民國時期,成武縣分為5個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成武縣分為8個區,1958年,撤區設1鎮16鄉,后將鄉鎮改建為10處人民公社,1979年增至18處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改為19處鄉鎮:成武鎮、大田集鎮、汶上集鎮、天宮廟鎮、南魯集鄉、伯樂集鄉、茍村集鄉、孫寺鄉、郜鼎集鄉、白浮圖鄉、張樓鄉、孫廟鄉、寶峰鄉、桃花寺鄉、九女集鄉、黨集鄉、康集鄉、智樓鄉、徐莊鄉。1988年撤銷徐莊鄉,歸屬汶上集鎮。1996年-1998年南魯集鄉、茍村集鄉、白浮圖鄉、伯樂集鄉、孫寺鄉分別撤鄉建鎮。成武縣計有成武、大田集、汶上集、天宮廟、茍村集、南魯集、白浮圖、伯樂集、孫寺9個鎮;郜鼎集、張樓、孫廟、寶峰、桃花寺、九女集、黨集、康集、智樓9個鄉。
2001年經省政府批準,同意將18個鄉鎮合并成12個鄉鎮:撤銷智樓鄉并入九女集鄉;撤銷桃花寺鄉并入大田集鎮;撤銷寶峰鄉并入汶上集鎮;撤銷康集鄉并入天宮廟鎮;撤銷郜鼎集鄉將小集、前陳莊、毛洼、宋莊、單橋、前李莊、晏堌堆、單莊、純集、李莊、謝樓、小閻莊、前王莊13個行政村劃入孫寺鎮,將郜鼎集西、郜鼎集東、劉坊、張呂莊、楊樓、后陳樓、水口、宋灣、李六、節樓、姜莊11個行政村和茍村集鎮的七里口、黃莊行政村劃入成武鎮。2002年2月撤銷九女集鄉設置九女集鎮。2003年天宮廟鎮的鄭河、八陳兩個行政村劃入成武鎮。2005年3月設置成武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的范圍包括11個行政村(居委會),共有34個自然村,1.2萬人,面積約12平方公里。2006年3月,成武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改名為成武縣工業園區。截止2008年底,成武縣共有成武鎮、汶上集、白浮圖、大田集、孫寺、九女集、南魯集、伯樂集、天宮廟、茍村集10個鎮,張樓、黨集2個鄉,一個工業園區。共有476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1317個自然村。2010年6月山東省民政廳下發文件,批準撤銷成武縣黨集鄉、張樓鄉,設立黨集鎮、張樓鎮。這標志著兩個鄉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原黨集鄉版圖面積63.8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3.5萬人。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成武縣2街道、11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鎮、天宮廟鎮、汶上集鎮、南魯集鎮、伯樂集鎮、茍村集鎮、白浮圖鎮、孫寺鎮、九女集鎮、黨集鎮、張樓鎮。成武縣位于菏澤市東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東鄰蘇、皖的豐縣、沛縣、碭山,南鄰河南的商丘,西鄰河南的蘭考、焦作。德商、定碭、棗曹三條省道穿境而過;東漁河橫貫縣境中部,上朔黃河,下抵南四湖??h城所在地是魯、蘇、豫、皖主要的貨物集散地,距省會濟南市215公里,至菏澤市51公里。
地貌
成武地貌為黃河沖積平原,海撥高度在45.4米。地形平坦,土地資源,適宜于大面積集中的開發建設,符合國家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城市建設土地使用政策。
氣候
成武縣位于太行山與沂蒙山脈構成的狹道之中。處于北溫帶,屬于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水熱資源豐富,氣候溫暖濕潤,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為13.9℃,七月平均氣溫為26.9℃,1月平均氣溫為-0.7℃,極端最高氣溫為40.4,極端最低氣溫為-16.7℃。長年平均日照為1767.1小時。年最大降雨量935.7mm,年最小降雨量373.1mm,30年平均降雨量627.3mm,降水多集中在春夏秋季,多年平均蒸發量為620.1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8%。常年風向多北風、東北風和南風,春季多北風、東風、南風,夏季多南風、西南風,秋季、冬季多北風、西北風,多年平均風速2.4m/s 。
水文
地表水資源豐富,有東漁河、萬福河、大沙河三條黃河支流,屬于淮河流域,河流境內全長為347公里,東漁河是縣境最大流域,河流境內全長36公里,流域面積為539平方公里,正常水位寬100-130m,多年平均流量為10m3/S,多年來平均過境水量為33億立方米??h城西部有文亭湖水庫一座地下水源豐富。
經濟概況編輯產業結構
成武縣經濟發展以2010年為例,成武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7億元,增長14.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增長2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83億元,增長39.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45元,增長15.4%;三次產業比調整到21:55:24。
第一產業
成武縣80.8萬元畝小麥總產達33.9萬噸,35萬畝大蒜產值30億元,32萬畝棉花產值8.7億元,均獲歷史最好收益?!俺晌溽u大頭”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國家農業部批準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一個,全年新增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味加工企業10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5家。
第二產業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中,成武縣新建續建過億元項目66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11個,項目數量、質量、規模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高新技術產業勢頭強勁,實現產值78.8億元,增長31%,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43.6%。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5家,比上年增加17家,完成工業增加值4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1.8億元、利稅27億元,分別增長18.3%、28%、6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322%,萬元GDP能耗下降3.5%。成武九洲科技公司在德國成功上市,實現成武縣縣上市企業零的突破。全年完成城市規劃投入2090萬元、基礎設施收入3.2億元、片區建設投入18.2億元,實現城市經營可支配收益3.1億元,分別是2009年的3.5倍、2.2倍、1.9倍和4.4倍,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城鎮承載功能不斷增強。
交通設施編輯鐵路成武西靠京九鐵路,北依新石鐵路,南臨隴海鐵路,東接京滬鐵路,京九鐵路與新亞歐大陸橋在菏澤交匯,使菏澤成為縱連南北、橫貫東西的交通樞紐。航空距離濟南和鄭州國際機場200多公里。公路緊鄰日東、濟菏、菏蘭、德商、寶連等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的菏徐高速東西穿越,德商、棗曹、定碭、東豐四條省級公路貫穿全境,公路密度137公里/百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編輯成武與華東、華北電網聯網,屬菏澤、濟寧雙電源供電,建有22萬伏變電站1座,11萬伏變電站3座,3.5萬伏變電站12座,9000KW熱電廠1處,2.2萬KW熱電廠1處,2×30萬KW的電廠項目正在做前期工作??h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三條省級公路構建而成,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一期建設4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五通一平”,功能分區合理,2平方公里的“濟南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和入園項目同步推進。市內建有內陸口岸,海關、商檢配套完善,與青島港實現直通,貨物進出口極為便利??h政務服務中心為客商辦理各種手續,提供全方位服務。金融、通訊、醫療、保險、文化、娛樂等設施齊全,商貿流通業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