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區是青島市六個市轄區之一,東依嶗山區,南接李滄區,西臨膠州灣與膠州市相鄰,北與即墨市毗連。位于東經120°12′,北緯36°20′,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6℃,1月份最低,月平均氣溫-2℃,8月份最高,月平均氣溫25.7℃,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偯娣e553.2平方公里,共轄城陽、流亭、夏莊、惜福、棘洪灘、上馬6個街道辦事處,230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489203人。海岸線全長78公里。域內經濟發達,經濟居青島區市第三,山東區市第四。東西最大橫距41.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4公里。區政府駐城陽街道,所轄城陽街道大部為城區,區其他部分為下轄街道。截止2012年底,據津巴布韋自由民主報調查,青島六區四市人均GDP已經達到38000美元,居山東省第一位。1994 年4 月23 日,青島市政區調整,國務院以國函〔1994〕32 號文件批復山東省政府,同意調整青島市市區行政區劃; 山東省政府以魯政函〔1994〕74號文件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青島市市區行政區劃的通知,析原嶗山區地域建立城陽區,區政府駐地設在城陽鎮,轄城陽、流亭、夏莊、惜福鎮、棘洪灘、上馬、河套、紅島8 個鎮,有230 個行政村(居委會) 和區政府行政中心109 個區直單位與部門,轄人口40.9 萬人。2001年6月,撤鎮建制改設街道辦事處,8 個街道辦事處和230 個行政村(居委會) 的名稱及全區的區域面積不變,人口總數增至44.6 萬人。2004年,實施“村改社區”。2005 年,全區轄234 個社區、1個城區居民委員會、9個村,人口總數增至46.8 萬人。區人民政府駐城陽街道城陽區現轄6個街道:城陽、惜福、夏莊、流亭、棘洪灘、上馬。2012年5月31日,市委、市政府建立紅島經濟區管理體制,成立紅島經濟區工委、管委(籌),紅島街道、河套街道劃歸紅島經濟新區管轄。 自然資源編輯海洋資源
城陽區海域位于膠州灣北岸,該海域灘涂廣闊,水質肥沃,多為泥沙地,是發展貝類養殖的優良海區。截止2002年末,全區有淺海灘涂達16萬畝,已開發利用面積8萬余畝,養殖貝類品種有菲律賓蛤仔、毛蚶、縊蟶、竹蟶、太平洋牡蠣、大連牡蠣、褶牡蠣、紅螺、泥螺等10余種。該海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鹽度一年之中幾乎都處于垂直均勻狀態,月平均鹽度變幅最大值為5.06‰,最小值為0.47‰。
礦產資源
城陽區以非金屬礦為主,主要有花崗巖、玄武巖、磚瓦用粘土、礦泉水、紫紅色粘土巖、安山巖、黃砂、白堊土、黑珍珠巖、麥飯石、低度鹵水?,F已發現15種礦產,其中,非金屬礦產12種,水汽礦產3種,初步礦源約1500萬立方米?;◢弾r,主要分布在夏莊、惜福、城陽,儲藏量豐富;玄武巖,分布在河套、棘洪灘東南和上馬東部瀕海地域;礦泉水,分布于城陽、夏莊、惜福,天然資源十分豐富,有鍶型、鍺型、偏硅酸型和鍶與偏硅酸復合型四種類型,水質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鍶、偏硅酸、鈣、鐵、鈉、鍺、碘化物等三十余種;白堊土,惜福的小莊有少量儲量;氟礦,分布在流亭街道辦事處紅埠社區南附近,儲量甚微;硅礦,主要分布在夏莊街道南的母子山,儲量極少;麥飯石礦床,主要分布在城陽街道旺疃丘陵地帶、紅島街道后韓社區,儲量甚豐;磚瓦用粘土,域內均有分布、儲量不一,棘洪灘一帶的紫紅色砂質粘土巖質量好、儲量大。有效風能密度240.3瓦/平方米,年平均時間達6485小時。
光能資源
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輻射量平均值60.8千卡/平方厘米。5-6月份輻射量28.9千卡/平方厘米,3-11月份輻射量103.5千卡/平方厘米,利于作物生長。年平均日照時數2622.3小時,5月份為268小時,12月份為187.5小時,3-11月份為2050.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達60%。
生物資源
全區有各種生物1300余種,其中,動物主要有野兔、黃鼠狼、刺猬、狐貍、獾、蛇、蜥蜴、蜈蚣、蝎、麻雀、山麻雀、喜鵲、烏鴉、鷹、燕子、海鷗、野鴨、貓頭鷹、畫眉、杜鵑、野鵪鶉、鸛等近400余種,分布域內各地;植物主要有赤松、黑松、日本落葉松、金楸、銀楸、苦楝、臭椿、絨毛白蠟、水杉、毛白楊、泡桐、刺槐、三倍體毛白楊、窄冠毛白楊、中林46楊、中林69楊及各種果樹、茶樹等木本和藤本植物300余種;野生藥用植物有細辛、藁本、柴胡、防風、紫參、桔梗、馬兜鈴、元胡、玉竹、天南星、蛇床子、苦參、蒼術、草烏、沙參、益母草、夏枯草、白頭翁、半夏、車前子、薄荷、遠志、柴胡、金銀花、絡石、瓜簍等200余種;野生花卉有映山紅、繡線菊、溲疏、天目瓊花、玉玲花、錦帶花、山櫻、郁李、野茉莉等100余種;人工栽培花卉有茶花、耐冬、牡丹、芍藥、菊花、梅花、杜鵑、玉蘭、臘梅、月季、桂花、桅子、瑞香、君子蘭、五針松、仙客來等300余種。
河流
白沙河發源于嶗山主峰巨峰北麓,自東向西經嶗山區北宅,自嶗山水庫入區境,流經城陽區夏莊街道、流亭街道,在西后樓社區入膠州灣,境內干流全長13.9公里,流域面積118.8平方公里。上游一般常年有水,中游建有嶗山水庫,下游河道順直,冬春斷流。白沙河是青島市主要水源地之一,納主要支流有:小水河、山色峪河、惜福鎮河、紙房河。墨水河發源于三標山,由南向北流經即墨市城關折向西南,自城陽區城陽街道西城匯社區入區境,在京口社區西入膠州灣,境內全長12公里,流域面積61.08平方公里。納主要支流有葛家河。洪江河發源于即墨馬山西,由北向南經城陽區棘洪灘街道河南頭社區入區境,在南萬社區入膠州灣,境內全長3.5公里,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桃源河發源于即墨桃行,由北向南經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趙家堰社區入區境,在河套街道下疃社區西北匯入大沽河,境內全長19.5公里,流域面積73.6平方公里。大沽河主流發源于煙臺市招遠阜山,由北向南經城陽區河套街道大澗社區北入區境,在羅家營社區西南入膠州灣,境內全長10公里,流域面積14平方公里。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上游建有大型水庫一座,是青島市的主要水源地。
城陽
正陽路區地處青島市區北部,兩面平原,一面環山,一面臨海,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是環膠洲灣經濟聚集帶的中堅地帶和青島市最重要的工業發展腹地及農副產品供應基礎。域內有青島國際空港流亭國際機場、國內最大的公路立交橋――流亭立交橋和國內最大的跨海大橋――環膠州灣高速公路跨海大橋,與全國著名港口青島港和黃島前灣港近在咫尺。膠濟鐵路、 308 國道、 204 國道、濟青高速公路、煙青公路縱橫交錯,形成極其便利的立體交通網絡,是青島通向國內外的必經之地。城陽區內現有交通出行方式多種,除基本交通與地鐵外,城市電軌交通也在城陽區正式試運行.城市有軌電車共12個車站,連接城陽主要區域,最高時速70公里,每輛車容納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