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一在河北省赤城縣,為赤城縣縣城。
河北省赤城縣縣城編輯基本資料
赤城縣位于北京北部,河北省西北部,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東與承德豐寧、北京懷柔縣接壤,南與懷來、北京延慶縣毗鄰,西與崇禮、宣化交界,北靠壩上沽源縣,全縣總人口29.2萬,其中農業人口24.9萬。以漢族為主,雜以數量很少的滿、蒙古、回等少數民族。全縣總面積5287平方公里(793.05萬畝),列張家口市第一位、河北省第四位,人均土地面積27畝??h轄9鎮,9鄉,440個行政村,1318個自然村。赤城作為環首都經濟圈其中的一員,將積極促進赤城的經濟發展。歷史沿革 赤城之名,最早見于東漢初年,《水經注》載:“并州刺史王霸,敗于燕,退保赤城??h志載:“城東二里,山石多赤,望之若雉堞,故以名城”。據《讀史方輿紀要》載:“古赤城,相傳蚩尤所居?!睘榫爬枳弪坑鹊念I地,龍關為黃帝部族縉云氏地。漢置女祁縣,北魏設御夷鎮,唐置龍門縣。明置衛、所、堡,清設赤城縣,成為長城內外貿易集散地??谷諔馉帟r期為平北抗日根據地,1958年稱謂龍關縣,1960年縣城遷址,遂稱赤城縣。赤城縣自古就有“宣府肩背、獨石咽喉”之說,歷代被稱為衛護京都的“朔方屏障”、“三路咽喉”(龍門峽)、“北方鎖鑰”、“塞北藩蘺”(君子堡)。
自然環境
縣境周圍群山環繞,黑河、白河、紅河三條河流縱貫南北。河谷之間,高山起伏,溝壑縱橫,耕地較少,山地面積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縣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下降,山地、丘陵、盆地交錯分布。全縣位于中緯度地區,屬東亞大陸季風氣候,中溫帶干旱
區,全境處于西風帶大氣環流圈中,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明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6.3℃,平均降水量為421.3毫米,平均無霜期124天。區位優勢與北京山水相依,是北京的飲用水資源基地、生態保護屏障、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全縣有4個鄉鎮與北京2個縣4個鄉鎮毗鄰,和北京邊界達150多公里,在北京北部與河北省交界的四個縣中居第一位??h城距北京公路里程180公里,進京時間僅2個多小時,具備接受北京的市場、技術、資金輻射和大都市影響帶動的先天條件。200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8億元,增長15.5%,其中一產業增加值完成6.5億元,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9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25億元,增長65.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9億元,增長6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1億元,比上年增長35.9%。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增長5.3%。200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全黨抓經濟、重點抓項目”主基調,主攻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實施項目拉動、開放帶動、民營促動三大戰略,全力培強工業立縣、農業產業化、城鎮建設、生態旅游四個經濟增長點。200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億元,增長1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增長35.9%。2008年,截至9月底完成全部財政收入5.3億元,增長83.1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5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50.28%??h域工業深入推進“工業立縣”戰略,全力打造礦產資源開發強縣,工業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工業稅收占全部財政收入達70%以上。鐵礦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以炮梁、龍關、田家窯為主的工業“鐵三角”,全縣鐵礦采選企業發展到100多家,鐵精粉年生產能力突破580萬噸,培育了龍宇、鑫宇、茂源、銀達等一批龍頭企業??偼顿Y4.2億元的220萬噸大型球團燒結項目,于6月24日破土動工。非金屬開發步伐加快,總投資1.2億元的獨石口沸石開發項目,完成了沸石的活化、改性、超細粉三條生產線設備安裝,已投入生產;與連云港兩家客商合作總投資1.2億元的石英深加工項目進展順利;山東招金集團投資6000萬元建設日產精粉500萬噸的瑩石礦開發項目,完成選廠主體工程,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建設。新型能源開發取得重大突破,與國華能源投資公司簽定了總投資35.2億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已取得華北電網并網批復和省發改委核準,正在進行道路修建、設備訂購等工作。投資16億元,裝機容量15萬千瓦的龍關風電項目,與北京鼎晟華泰公司正式簽約。以上項目建成后,全縣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5萬千瓦??h域農業堅持農業富民戰略,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畜牧、仁用杏、中藥材、特種養殖六大主導產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培育了樣田出口蔬菜、赤城精細菜、東萬口設施蔬菜、大海陀架豆、龍關大陸菜等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發展到4.68萬畝。食用菌大棚達到480個,建成了樣田、田家窯、東卯、龍關、獨石口、云州等九大產業基地,年生產各類菌棒500萬棒。發展高標準育肥牛養殖小區6個,年出欄1.8萬頭,引進韓國客商投資實施了瑞祥肉食品加工項目,進一步延伸了育肥牛養殖產業鏈條。培育了云洲、后城、雕鶚特種漁業養殖場,養殖面積發展到200畝,全縣冷水魚年產量可達300噸,成為京北地區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梅花鹿存欄達到2000只,肉雞、柴雞養殖發展到80萬只。仁用杏種植面積達150萬畝,杏核年產量5000噸。結合退耕還林工程,發展黃芩種植4.2萬畝。城市面貌把縣城建設作為改善投資環境和凝聚民心的重要舉措,提出了“一年拉開序幕,二年形成雛形,三年展示靚容”的建設目標,積極構建生態宜居城市,全力打造全市最靚縣城。按照“主軸東南移,新區擴展,功能區分設”的發展規劃,重點實施了湯泉河綜合治理、街道改造、市場廣場建設、居民小區建設、縣城及周邊綠化五個方面工程。近年來,累計投資12億元,新建了縣城迎賓大道,完成了政府東西街、南北河沿街、建國東街、鼓樓南街、鼓樓東西街、長源街、南大道、復興路等12條主干道拓寬改造,硬化小街巷57條;對縣城至溫泉段公路兩側可視面、縣城北山、東山和湯泉兩岸可視面進行了綠化;實施了鼓樓集貿市場、湯泉河廣場、新區文化廣場建設工程;開發建設東大豪苑、格蘭水郡、陽光時代廣場、東關小區等居民住宅小區;完成了湯泉河綜合治理工程。城市管理不斷加強,“愛我湯泉河,打造靚麗縣城”活動深入開展??h城綠化度、美化度和亮化度不斷提高,高標準的縣城街道框架初具雛形,配套功能日益健全,居民的生活環境明顯改善。生態旅游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大力度宣傳”的思路,突出綠色主題,打“溫泉牌”、唱“生態避暑戲”,著力打造成全縣經濟后續增長點??h境生態環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觀較多,有溫泉兩處,其中赤城溫泉酈道元《水經注》已有記載,被譽為“關外第一泉”,屬高療效礦泉;現已引進2億多元資金加快了溫泉度假村建設,建成了高檔次旅游賓館和培訓中心13家,健身房、狩獵場、游泳館等娛樂設施等一應俱全,成為集會議商務、自然觀光、娛樂健身、療養度假于一體的省級旅游度假區。今年以來,又投資1000多萬元,恢復了康熙行宮,新建登山棧道及牌樓,提高品位,增加文化內涵,度假村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大海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遺跡、黑龍山自然風光、龍門峽摩崖石刻等景點自然風景獨特;朝陽觀丹霞地貌、塘子廟溫泉、恐龍足跡化石群等具有較好的開發價值??偼顿Y1.8億元的湯子廟溫泉開發項目正式簽約,總投資3億元的摩天嶺滑雪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底雪場有望建成雛形?;A設施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境內有國道1條、省道3條,公路總里程1570公里,其中二級公路達276公里18個鄉鎮全部通油路。累計投資1.8億元,完成“村村通”工程798公里,105個行政村通油路。特別是隨著112國道、省道寶平線、南赤線、灤赤線二級道路改造工程的竣工通車,使縣城距北京路程縮短到2小時以內。電力通訊環境不斷優化,完成了城網、農網改造,全縣35千伏變電站達到20座,110千伏變電站達到2座,實現了龍關-赤城110千伏站雙回路。實施了電話“村村通”、移動通訊“村村通”工程,開通了小靈通、國際互聯網寬帶服務等多種通信業務。社會事業學校布局不斷優化,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基建項目校38所,撤并中小學193所,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同時啟動了農村中小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全縣教學環境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縣一中通過了省級示范性高中驗收。全面落實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實施了廣電“村村通”和無線覆蓋工程,全縣440個行政村全部開通廣播電視,15個鄉鎮通有線電視,全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3%。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完成了18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及17個貧困村衛生室改擴建工程,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71%。社會救助及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城鎮、農村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動態管理,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五位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歷史沿革
赤城,其境遼置望云縣(今云州),元升縣為云州(今云州)。赤城始置縣于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至公元一九五八年九月將龍關縣(唐置,名龍門)合二為一,仍名赤城??h治開始在龍關,而后遷至赤城至今。因此,今述赤城的歷史沿革應包
赤城括龍關部分。且龍關就地域而言,靠近宣化(古上谷郡)、涿鹿(古下洛縣、廣寧郡、新州、奉圣州)。人類文明進程較快,開發的也很早。龍關一帶古為縉云氏地,是黃帝部族縉云氏的領地,早在漢代其境即已置縣,為女祁縣(縣治址應在今雕鶚鎮)。唐代置龍門縣(即今龍關鎮)。明代龍關和赤城一樣同屬戰略要地,設置龍門衛,統領中北路,并向東延伸,于東莊(今龍門所鎮)設置龍門守御千戶所(簡稱龍門所)。正如《龍關縣志》載:“龍關南拱故都,背近蒙疆,左獨石,右張垣(張家口),形勢甲于口北,亙古為屯兵重地。溯自黃帝開疆,縉云來守,以及晉初悉隸華夏。降至五胡亂華,石晉割賂,以迄有明,時淪異域,時歸中土。置縣、置衛、設路,變化靡?!??!彼?,就人類文明開發進程而言,龍關應早于赤城。龍關古縉云氏地。堯分天下為九州,此時龍關屬冀州。舜肇天下十二州,分冀州東北為幽州,此時龍關屬幽州。夏禹復并為九州,龍關和赤城一樣屬冀州。商周赤城屬幽州而龍關仍屬冀州。春秋戰國時,赤城、龍關均屬燕國之地。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一曰“上谷”,此時赤城、龍關均屬上谷郡地。前漢時期前漢,赤城屬幽州上谷郡,其地在女祁縣(今雕鶚)北邊,是斗辟縣的造陽。據《辭?!份d:“造陽,古地名,在今河北獨石口附近(應在獨石口北“壩頭一帶”,此地有燕長城)。戰國燕破東胡后筑長城,西起造陽,東至襄平(今遼寧遼陽市)?!睋洱堦P縣志》載:“龍門縣在唐以前名斗辟縣,有出土古碑為證”。也就是今赤城南自浩門嶺,北至獨石口北壩頭一帶應是斗辟縣地?!缎尽份d:“前漢《匈奴傳》說:‘漢朝棄掉斗辟縣的造陽’?!缎倥珎髻潯芬舱f:‘漢朝放棄造陽以北九百里的土地’。顏師古(唐朝人,訓古學家,考注經書多種。)注解說:‘造陽,上谷的地方。斗是絕的意思,縣境地形陡險曲折突入匈奴疆界的那地方,就是造陽?!薄缎尽酚州d:“赤城縣地是上谷郡最北面的地方,地形如同牛角一樣突出北邊。所說古斗辟縣的造陽,正是這一帶地域,其地勢大體可以想見?!庇州d:“漢代上谷北界至女祁縣(今雕鶚)即到了盡頭。女祁之北不再設置縣邑。所以《匈奴傳》稱為舍棄,然而,《匈奴傳贊》又明白地講:“漢棄造陽之北九百里土地?!逼鋵?,所拋棄的只是塞外的地方罷了。今赤城縣地本在邊塞之內,原來就未曾拋棄,所以判斷為上谷郡女祁縣的北境。此時龍關屬女祁縣。后漢時期后漢(25年——220年),時赤城屬幽州上谷郡下洛縣(漢置,今河北涿鹿)的北境?!缎尽钒矗骸犊尽防镏挥邢侣?,而沒有記載下洛與女祁相連。據《郡國志》載:“在以前史書上列的縣名,而郡志不記載的,都為清順治時合并地方減掉的?!迸钆c下洛土地接壤,那么女祁并入下洛就可想而知了。此時龍關也因女祁并入下洛而屬幽州上谷郡之下洛縣。晉代,赤城屬幽州廣寧郡下洛縣的北境。廣寧郡(郡治為今涿鹿縣境)之前屬上谷,太康年間設郡都尉坐鎮,統領三個縣:下洛、潘、涿鹿。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石勒(十六國時后趙的皇帝,公元319至333年在位。)偷襲幽州殺刺史王浚,以劉翰代理幽州長官。劉翰便把這一帶地方歸給段匹磾,這是晉代廣寧郡、縣淪陷的開始。到晉成帝(東晉皇帝司馬衍,公元325年至338年在位)咸康四年(338年),前燕王慕容皝(十六國時前燕國君),后趙的石虎(后趙王),打敗了段匹磾,遼的地盤于是歸了后趙。前燕慕容皝又打敗了后趙,幽州的土地又歸了前燕。前秦符堅滅掉前燕,等到符洛北伐什羽犍(北魏拓跋珪之孫),該地又歸了前秦。之后又歸了后燕慕容垂。到晉孝武帝(司馬矅)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王拓跋珪向南攻打劉亢埿,該地才全屬北魏所有。此時龍關與赤城一樣,于鐵蹄和硝煙中,城頭也在不斷變換著王者的旗幟。正如《龍關縣志》上說的:龍關地自晉愍帝始,為石勒所襲,轉歸段匹磾,匹磾亦為鮮卑種。歷后趙、慕容、符秦、后燕、拓跋魏諸胡,相互竊據,而后此之蹂躪割棄,日骎骎(馬走的很快的樣子,比喻戰事變化的快)矣?!兑住?《周易》)曰:“履霜堅冰至”。夫五胡(即后趙、慕容、符秦、后燕、拓跋魏)之亂,始于建安中,聽其部落散居六郡,遂至漸次猖獗。履霜之戒,惟洗馬江統(洗馬,官名;江統,西晉人,曾任太子洗馬之官。其寫了一篇《徙戎論》勸皇上停止外族向內地遷徙,未聽)之論最為切要,而說不能行。北魏時期北魏,赤城屬燕州廣寧郡的北部地區,是北魏六大軍事重鎮之一的御夷鎮(今云州貓峪南)地?!端涀ⅰ份d:“下洛,是北魏燕州廣寧縣、廣寧郡的郡治所在地?!薄段簳っ鞯郾炯o》載:“泰常八年(423年)在長川(即長川城,今內蒙興和縣)之南修筑長城,從赤城向西至五原,東西長二千余里?!薄锻ㄨb綱目注》載:“這里所說的赤城就是元朝云州的赤城站?!薄端涀ⅰ份d:“沽水注入大谷水,向南經獨石西,又向南經御夷鎮城西,沽水又往南流出獨固門(即今舍身崖),再向西南流經赤城?!薄缎尽钒矗河逆偸潜蔽毫筌娛轮劓傊?,六鎮都在塞外,御夷鎮最東?!钡珦钌崎L的注解:“御夷鎮在獨石之南?!蹦敲?,其應在塞內。(詳見《御夷鎮址考》)北齊,赤城屬北燕州長寧、永豐二郡地?!端鍟さ乩碇尽罚骸皬V寧在北齊時設置北燕州,轄長寧、永豐二郡?!薄杜f志稿》載:“此時,在涿鹿以西設置長寧郡,東面設置永豐郡,赤城一帶應歸屬永豐郡?!饼堦P此時亦屬北燕州。后周時期后周,赤城、龍關屬燕州?!端鍟さ乩碇尽份d:“齊的北燕州,后周去掉了‘北’字?!彼宄瘯r,赤城、龍關屬涿郡的懷戎縣(即今懷來縣)?!端鍟さ乩碇尽份d:“開皇(隋文帝楊堅的年號)初年,廢掉長寧、永豐兩郡。大業(隋煬帝楊廣的年號)初年廢掉北燕州?!薄哆|史·地理志》載:“隋代廢北燕州,改為懷戎縣屬于涿郡?!碧瞥鯐r期唐初,復置北燕州,后來改為媯州(今懷來縣)媯川郡懷戎縣。爾后又改為新州(涿鹿縣),時赤城為新州龍門縣(今龍關)的北境?!短茣さ乩碇尽份d:“武德(唐高祖李淵的年號)十年(626年),討平了高開道,設置北燕州,恢復北齊的舊名,貞觀(唐太宗李世發的年號)八年(634年),改成媯州?!薄缎尽份d:《唐書·地理志》說:“武州缺少一個所領的縣即文德;新州缺少所領之縣四個:即永興、礬山、龍門、懷安?!比欢甲C《唐書·紀傳》言:“武德以后,沒有新州、武州的名字。到唐昭宗龍紀(唐昭宗李曄年號)以后(889年),李克用(五代后唐的創始人,突厥族,居住在沙陀磧)搶奪地盤,才開始見到新、武兩州的名字。那么,新州、武州應當設置在這時候?!庇终f:“唐代新州的龍門縣,就是今天的龍門縣,赤城和龍門縣(今龍關)接壤,卻沒有置縣,當時只是龍門縣的一部分,且為縣域的北部邊境?!睍r龍關為新州之龍門縣。北宋時期北宋時赤城、龍門為遼的地域,即遼代。赤城為西京道奉圣州(涿鹿縣)武定軍節度之望云縣(今云州鄉)地。龍關為奉圣州武定節度使龍門縣?!哆|史·地理志》載:“奉圣州本為唐代的新州(今涿鹿),后晉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時獻給契丹,升其格轄領四縣,即永興、礬山、龍門、望云。望云縣在新州東北二百六十里?!庇州d:“望云縣本來是望云川地,后來設置縣,直接隸屬于‘章愍宮’(遼景宗的行宮)?!薄哆|史·百官志》:“各處行宮,都部署總領契丹、漢人各處行宮的事物。景宗(即耶律賢)的行宮為章愍宮?!薄哆|史》載:“龍門縣有龍門山,兩山相對聳立,望之若門。邊外諸河和沙漠的潦水,都從這里奔向大海?!边@明顯是指今赤城縣境內的龍門峽而言。當時望云縣距龍門峽僅僅五里左右,為何如此相近 而不屬,卻屬于遠處的龍門縣,這是因為龍門縣從唐代就已設置了。且今望云縣地是唐龍門縣的北境。所以,這種說法一直歷代相沿,等到望云縣與龍門縣同時設置時,依然沒有改變?!蹦纤螘r期南宋時,赤城、龍關為金的地域,即金代。赤城為西京路德興府(涿鹿)望云縣地。龍關為德興府龍門縣地?!督鹗贰さ乩碇尽份d:“德興府是后晉之新州,遼時的奉圣州,金開國之初仍為奉圣州。金大安(完顏永濟的年號)元年(1209年),升為府。其轄縣六:德興(今涿鹿)、媯川(今懷來)、縉山(今延慶)、望云(今赤城云州)、礬山(今涿鹿)、龍門(今赤城龍關)?!庇肿ⅲ骸俺喑窃瓉硎峭拼ǖ牡胤?,遼代皇帝常在這里居住,被稱為御莊?!痹?,赤城為上都(今內蒙正藍旗東)路云州(今云州)赤城站。是上都路云州所統領之望云驛道上的一個驛站,(詳見《明代赤城的戰略地位》)?!对贰さ乩碇尽份d:“云州為望云川地,契丹(遼)置望云縣,金代沿襲未變。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四年(1263年),升望云縣為云州,州衙設在望云縣。到至元二年(1265年)州存縣廢?!敝猎四?1291年)又升宣德府(今宣化)之龍門鎮為已廢的望云縣,隸屬云州。所以,龍關在元初為宣德府之龍門鎮,自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恢復望云縣,置于龍門鎮,而屬上都路云州之望云縣。明代明代,赤城為萬全(今萬全縣)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為明代設置的地方最高軍事機構,都司統領衛、所、堡,構成一方軍事防御體系。)統領的赤城堡?!睹魇贰份d:“赤城堡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置。堡東有赤城山,又有東河,其為通州(今北京通縣)白河之上游。西南距都司即都指揮使司衙門所在地萬全(今萬全縣)二百里。開平衛設在獨石城,該城也于宣德五年(1430年)筑,宣德六年(1431年)將開平衛治由原來的開平舊城(元上都)遷至獨石。龍門守御千戶所(龍門所),宣德六年(1431年)六月設在東莊(李家莊)。云州在明初隸屬北平府,洪武五年(1373年)七月廢,亦于宣德五年六月筑堡,為云州堡。景泰五年(1450年)置新軍千戶所于此。馬營堡,宣德七年(1432年)筑(楊洪率卒筑)?!薄侗敝兄分尽罚骸懊骱槲?太祖朱元璋)二年(1370年),發兵至開平即元上都,元兵逃到應昌,于是明軍收取了開平路(今內蒙克爾克騰旗西)。于故元上都開平城設置開平衛指揮使司。洪武三年(1371年)攻取云州,各縣全都歸附。爾后廢掉各縣,隸北平都司管轄。宣德五年(1430年),設萬全都司,于是改屬萬全。因為以前大寧失守開平缺乏支援,宣宗(朱瞻基)采納陽武侯薛祿的建議,將開平衛由塞外遷到塞內獨石城,成為宣鎮(宣化)的北路。(明初,攻取開平設置衛所,東設涼亭、沈河、賽峰、黃崖四驛站,連接大寧。西設桓州、威虜、明安、隰寧四驛站,連接獨石。爾后丟掉大寧,開平難守。至此,依陽武侯薛祿之請,遷開平衛于塞內獨石。而棄塞外之地三百余里)。宣鎮北路也稱獨石路(詳見《明代赤城的戰略地位》)。其又分上北、中北、下北三路,即獨石、半壁店、貓兒峪、青泉、云州、鎮安、君子、松樹、馬營、倉上、鎮寧、赤城為上北路;牧馬、龍門所、樣田、滴水崖(今后城)、長伸地、寧遠(今后城上堡)為下北路;金家莊、龍門衛(今龍關)、三岔口、雕鶚、長安嶺為中北路。時龍關為龍門衛。清初時期清初,赤城為赤城堡。于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置赤城縣?!剁茌o通志》載:“赤城清初仍屬宣府鎮上北路赤城堡,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赤城縣。將開平衛(今獨石口)、云州、龍門所、鎮安、馬營、鎮寧、滴水崖七堡并入,屬宣化府。龍關清初仍為龍門衛,亦于康熙三十二年,廢龍門衛,復置龍門縣??v觀赤城歷史沿革,正如《赤城縣志》所言:“赤邊垣(邊墻,即長城)居全府(宣化府)之半,縱橫所直,皆古戰場也。明初徙治開平(即將開平衛治遷至獨石),外藩自撤(把抵御外族的藩籬自己撤掉),已巳“土木”之變,馬營、獨石,實先蟻潰。嘉靖中,邊臣繕備,尺列寸守。于北路(即獨石路)尤三致意焉。然則縣境,實全府(宣府)之首領,神州之鎖鑰矣……?!?/p>
旅游資源
赤城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積淀悠久,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關外第一泉”之美名的赤城溫泉、朝陽觀石窟、黑龍潭瀑布等。赤城地區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12.6℃~26.1℃之間,有“取暖不用煤,納涼不搖扇”之譽。 住宿方面配套設施齊全,有星級飯店2家,標準賓館4家,歌舞、游泳、狩獵、垂釣等娛樂設施配套,交通、通訊便捷。交通自駕車從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公路到沙城出口下道,沿寶平公路到赤城縣西行直達溫泉。也可以從延慶沿京蔣公路到赤城。北京西直門、德勝門汽車站有發往赤城的班車?!皽?/p>
赤城溫泉赤城溫泉也稱湯泉,史稱“關外第一泉”,位于赤城縣城西7.5公里的蒼山幽谷之中,距張家口140公里。赤城縣環境清幽,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在12.6℃~26.1℃之間,有“取暖不用煤,納涼不搖扇”之譽。四周峰巒青翠,綠樹蓊郁,泉水淙淙,廟宇隱然。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曾記載:“漁陽(今北京密云縣西南)之北,實有湯泉,去燕京(北京)三百里”,可見赤城溫泉歷史悠久。這里碑刻、廟宇等古跡眾多??滴醯塾H陪皇祖母孝莊文皇后在這里駐蹕洗浴50多天,民國年間抗日名將吉鴻昌也曾在此“洗恥”。出水充足的天然溫泉分為總泉、眼泉、胃泉、平泉、氣管炎泉、冷泉6個泉,由于出落地區水溫高低和所含化學物質各不相同,所以分為治療皮膚病、胃病、眼病、呼吸道及風寒性疾病的不同的療養區域。按照民間的說法,洗浴的時間在春天最佳。因為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稱之為“洗桃花水”。關于溫泉的由來,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天上有12個太陽炙烤大地,一個叫二郎的小伙子力大無窮,擔起12座大山追攆太陽。追上一個就用大山壓住,當剩最后一個太陽時,勇敢的二郎累死了,于是天上就剩下如今這一個太陽了。而那11個太陽其中一個就壓在赤城,底下的泉水被太陽烤熱,就成了現在的溫泉。溫泉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記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有“漁陽之北有湯泉。真正把溫泉變為人民群眾的療疾休閑場所是在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原察哈爾省委書記楊耕田提出建設赤城溫泉的構想。七十年代初,建起了溫泉療養院,接納四方來客,尤其受到北方客人的歡迎。每年春季開始,內蒙、北京、山西、東北客人蜂擁而至。溫泉得到大規模開發是改革開放以后。1996年,赤城縣被批準開放后,溫泉的開發建設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先后投資數億元進行開發,建成了9家賓館,占地5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3000平方米,園林面積16100平方米,擁有各類客房500間,床位1200張,大小會議室16個,容納人員近千人。大型游泳館3處,別墅2處。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市財政培訓中心是首家二星級賓館。1998年溫泉度假村被評定為省級旅游度假村、二星級文明單位。朝陽觀石窟朝陽觀,位于赤城縣城東南40公里的后城村滴水崖下,南距延慶35公里,距北京100公里。滴水崖又名碧落崖,通體是一塊摩天巨石,丹崖碧頂,峭如刀削,崖頭有一洞,名碧落洞,洞中終年滴水,隆冬不凍,滴水崖由此得名。滴水崖石窟最早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才完工,歷時五年。朝陽觀,并非一所道觀之名,它是8窟10殿的總稱。當曙色初啟,大地朦朧,只有滴水崖獨得一片朝陽,故廟群名朝陽觀。朝陽觀計有大雄寶殿、泰山殿、三官殿、三教殿、水母宮、文昌閣、三皇殿、三清殿、真武殿、觀音殿以及長春洞、八卦亭。其特點是鑿窟剔像,為像辟洞,以窟為殿,外飾飛檐。每窟高3米左右,深不足2米,面寬5—6米,雕像比真人高大。大雄寶殿在廟窟群的東側約百米處,石窟為一方形石洞,很寬大。洞口的東側刻“關外名山”,西側刻“壁立萬仞”,正中刻“雄塞奇觀”。廟群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孤峰。兩峰間的峭壁上鑿刻著8座洞宇,洞室相連,有棧道相通。最東為泰山殿,供奉碧霞元君等三位神靈。緊接著是三官殿,供奉著天官、地官、水官。出三官殿折向西,踏石階而入三教殿,釋迦牟尼、孔子和太上老君三尊神像端坐于內,西面高峰下是水母宮,宮門楣刻“滴水崖”三個大字。進入石門,壁上雕水母神像,下有一汪清泉,洞內后壁鑲一石碑,上刻明朝御史湯兆京手書詩句。水母宮南側向東的石壁上開鑿出15米高的三層閣樓,下層為文昌閣,供奉著專司功名祿位的神文昌帝君。中間是三皇殿、祭祀著天皇、地皇、人皇,以圖三皇治世,共保平安。上層是三清殿,供奉著元始、靈寶、道德三位天尊。三皇殿左側過石門直抵真武殿,殿左有通道,上開天窗,曲折而行即到觀音殿。文昌閣之南是長春洞。朝陽觀前的緩坡上建有八卦亭,石欄內有一塊褐色巨石,旁立一石幢,上刻明宣府巡撫汪道亨所書《鎮星石記》,記載著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舊歷九月初二巳時滴水崖發生地震的情況,為地震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朝陽觀東500米處半崖上有千佛洞。洞深5米,面寬6米,高3.8米,正面刻三世佛(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石壁上整齊地排列著1008尊深浮雕式小佛,千佛洞地上有兩個天然坑穴,用石擊之,一個咚咚象鼓聲,一個當當似鐘鳴,被稱為地鼓天鐘。朝陽觀以其天賦的秀麗峰巒,鬼斧神工的石雕古剎,多少年來文人名士無不扼腕稱奇,多所題詠。但后來屢遭破壞,滿目瘡痍。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觀在逐漸恢復中。大海陀自然保護區大海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赤城縣西南35公里處,距北京100公里,西連懷來,南鄰延慶,主峰海陀山海拔2241米,是首都之北第二高峰,總面積11571公頃。這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地區,峰高林密,山花爛漫并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邊地區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該區域橫亙于首都之北,成為抵御沙塵暴的綠色屏障。2003年6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第54號文件公布了大海陀自然保護區由省級晉升為國家級。大海陀自然保護區屬典型的北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在華北有代表性。其氣候垂直帶譜明顯,植被也是垂直帶分布,從山麓到山頂依次排列:海拔150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帶,海拔1500-1800米為針闊混交林帶,海拔1800-2000米,為寒溫帶針葉林帶,海拔2000米以上為亞高山灌木叢、草甸帶。核心區林相保存完好,原始性很強,物種繁多,松樺連綿,植被覆蓋率達到80%以上。維管束植物911種及變種,其中蕨類14種占全國27%;裸子植物3種,占全國30%;被子植物93種占全國31%。按單位面積區系種類(種/1000KM2)計算,全國平均為2.6,大海陀自然保護區為71.3,高達全國平均數據的27倍以上。用材林有59種,野菜、野果55種,中草藥381種,《河北省中草藥手冊》中所列250多種藥用植物,90%能在該區采到。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植物有核桃楸、黃檗、野大豆、刺五加、獼猴桃等。動物方面,有鳥類145種及亞種,其中國家重點保的有17種。中日聯合保護候鳥“協定”中所列227種鳥類,大海陀自然保護區就有43種。獸類有30種,兩棲類、爬行類、魚類、昆蟲等已知有479種。大海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多。長春溝塔群長春溝在大海陀鄉施家村南2.5公里處,分南北兩條溝,北溝有寶山寺(已圮),南溝有勝海寺。勝海寺院已恢復舊觀,金碧輝煌,甚為壯觀。8座墓塔基本完好。寶山寺前的墓塔通高8米,塔基周圍7. 2米,磚石結構,雕工精美,系明代建筑。勝海寺后山東坡上有3座同樣大小的墓塔,呈三角分布,各相距7米,屬喇嘛塔,風格不同于其它墓塔。塔高4. 2米,須彌座高0. 72米,上飾覆蓮一層,仰蓮兩層,承托著高1.2米的瘦形覆缽,前面開拱龕,內嵌塔銘,光緒元年建。前二塔為同治十三年建,其相輪與眾不同,七重相輪高1.7米,造型粗獷,頂部有厚0. 2米的半球形小寶蓋。勝海寺東南50米處有一大塔,磚石結構,屬亭閣密檐式,塔體雕有觀音像,飾以鳴禽走獸,做工精細,塔高10米左右。再東南還有兩座磚塔,皆系明代所建。娘娘泉娘娘泉,位于大海陀村西北1公里處,公路東側的山腳下。原來泉水噴射3米多高,長年不斷,隆冬不凍。赤城,延慶人常將泉水帶回給產婦煮粥,可下奶。1958年興修水利時,不慎動了石縫,泉水不再噴射,只從石縫中流出,日產水量279.8立方米。黑龍潭瀑布黑龍潭位于海陀山東側的半山上,距石頭堡村約5公里??谷諔馉帟r,這里是平北軍分區戰地醫院、兵工廠、被服廠所在地。地形極為隱蔽。一座凹形巨峰的山腰里就是黑龍潭。旱季,雨水少,水貼著山崖淌下,遠望如絲如帶;雨季,峰頂之水從天而降,離開崖壁,噴射而下,落入潭內,聲如洪鐘,甚是壯觀。潭水充滿后從缺口處流下來到另一巖壩形成一瀑,所以有二瀑三瀑之說。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祈雨人在山嵖北側刻石贊頌道:“巍巍云峰,仙境神能,飛瀑千尺,其若洪鐘”。原在黑龍潭外不遠的北山腳下有一座黑龍潭廟。廟宇依山就勢,前后兩進院落,正殿5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香火甚旺。1940年6月平北軍分區政治部主住段蘇權和七團參謀長彭壽生率七團二營從平西挺進平北,在水峪口與佛峪口之間與敵人激戰,30多名傷員在龍延懷聯合縣縣長蔡平帶領下,到黑龍潭廟隱蔽治療。后來八路軍的修械所、被服廠也都設在這里。1941年5月,該廟被敵人徹底燒毀。朝陽洞朝陽洞,又名南洞,位于雕鶚村南10公里處。洞在山腰,共有三個自然山洞,原有盤道24旋至洞口。洞口朝南,面對鳳凰山,故名朝陽洞,洞內寬闊,建玉皇殿、三清殿、水母座、龍王宮。都是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所建,洞深9米左右。洞的東南方有一磚塔,保存完好,形狀如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塔建在數十米高的懸崖頂端,甚是壯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革命戰爭年代,大海陀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曾是平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在那里廣大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了不朽的業績。1939年11月,中共冀熱察區委員會和挺進軍軍政委員會提出“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辟平北”三位一體的戰略任務,1940年6月平北軍分區政治部成立,7月中共平北地委和專員公署同時成立,常駐大海陀區域內的南碾溝、紀寧堡、西坡、朱家溝、平地、蔡窯子一帶。平北黨政軍領導人段蘇權、陸平、鐘輝琨、詹大南在這里指揮了反侵略戰爭。1940年5月龍赤聯合縣抗日政府成立,駐地在雕鶚鎮紀寧堡村。7月,龍延懷聯合縣成立,縣黨政領導機關常駐大海陀、閻家坪村,小北洼 有縣長蔡平的辦公洞。1942年初,平北游擊支隊改編為晉察冀軍區四十團,建團大會于1942年2月28日,在龍赤聯合縣第四區前孤山村召開。從此平北地區有了十團、四十團兩支主力部隊。本年,為 加強平北地區抗日工作的宣傳發動和指導,冀熱察區黨委決定《挺進報》社遷住平北海陀山區,作為平北地委機關報。報社輾轉駐小米家溝、石板溝、南臺子、老廟地等村。1 949年報社又遷往紀寧堡村的自然村侯莊子亮棚溝的一個山洞里。山洞距地面10多米,上下洞靠攀繩,擁軍模范趙順負責每日送飯、送情報。報社人在洞內堅持辦報不下山。日寇在平北實行“三光”政策,推行“無住禁作”和 “人圈”,制造無人區。根據地天天有戰斗,處處在流血。1942年,敵人共發動大小掃蕩32次,村干部和抗日積極分子被殺害430余人,被捕1100余人,燒毀房屋25580余間,損失糧食181500公斤,擄殺牲畜2100余頭。
在解放戰爭中,平北根據地廣大群眾積極支援前線,參軍參戰,組織擔架團、運輸隊、接待站、兵站、交通站,護理傷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趙順擁軍優抗的模范行為受到上級表彰,1945年3月,平北地委號召全區學習趙順擁軍擁政優待抗屬的模范行為,開展“趙順運動”。趙順成為平北地區的雙擁典型。在大海陀村東的巨石上鐫刻著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地”,原平北地委書記段蘇權寫的“大海陀”三個大字,也銘刻在巨石上。這里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金閣山——觀山金閣山俗稱觀山,位于赤城縣城北11公里處,因山中古有道觀,又稱“觀山”。相傳,早年有金閣仙人修煉于此,故名金閣山。金閣山峰巒秀峙,林木蒼郁葳蕤,珍禽棲止,瓊泉汩汩,曾是道家總領、全真道七真之一、大宗師丘處機的修煉與傳道處。據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曾召見丘處機于雪山,尊為神仙,爵“太宗師”,總領道教。丘處機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褒贈他為長春真人。北京白云觀有其遺骨埋葬處。如此的一個人物在這里留下的遺跡,不能不說是這里的一大奇觀,并給這里留下美好的回憶。到了明代,這里還保存有宏偉的靈真觀,聞名四方的大道長祁志成(丘處機的四傳弟子)為住持,招賢納士,傳播道家思想,儼然是北方道教發祥地。如今這里仍然較完整地保存著丘處機的道觀和圣像。觀山1996年籌建森林度假村,經過近年開發,已初具雛形。以生態旅游為主題,規劃了木屋住宿區、動能娛樂區、登山刻字區、狩獵射箭區、文物觀賞區等六大景區。還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登山節,金閣山森林旅游將以獨特的風姿受到世人的青睞。
交通:自駕車由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公路沙城出口下,沿寶平公路穿過赤城縣城后,繼續北行到觀門口左拐直達景區;乘赤城發往德勝西直門的班車達到縣城后可乘坐赤城發往景區的公交車可到達冰山梁冰山梁,史稱崆峒山,位于獨石口村東南5公里處,赤寶公路東側,海拔2211米,比獨石口地面高出1000米。6月份山上積雪還化不盡,7月份最炎熱的時節,山上平均氣溫只有18.8度,涼氣襲人,涼,是冰山的一大特點。
冰山梁是罕見的古冰川遺跡——冰蝕夷平面。為京西冰川活動規律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具有較高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冰山梁素以涼、怪、闊著稱。涼,上文有述。怪,怪在山上之石無根,頂上之石無源,無數奇峰怪石不知從何處飛來。巨石方方正正,好象工匠加工過似的;層層危巖,活象園囿中的人造假山;風動石,蟾蜍巖、龜望海、玉女賞月、獅子滾繡球、母雞下蛋等等數不勝數。由冰蝕、風蝕相互作用下產生的石海奇觀。千奇百怪,形態各異,巖石上還分布著大小不等的石臼。大者約1米,
小者僅十幾厘米。歷代文人名士觀后紛紛留下題刻:“山魂”、“絕塞奇觀”、“崆峒一秀”、“石源”、“擎日擷月”、“石林”等。冰山頂峰還以寬闊無垠而聞名。山頂面積26平方公里,系準平原化地貌,土肥水美,草木蔥蘢。2007年,縣委、縣政府引資開發冰山梁,與神華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在赤城開發2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協議?,F有6.225萬千瓦,83臺金風750風機立于冰山梁山頂,成為冰山梁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13年,冰山梁再次開發為風景旅游區,規劃開發三期,總投資5億元,打造成為及冬季滑雪、夏季避暑的綜合的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