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回族自治縣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北部,京津間河北飛地內,總面積176.29平方公里, 人口123628人(2012年),其中回族2.6萬人,占總人口的21%。 下轄5個鎮,4個社區、101個行政村??h政府駐大廠鎮。大廠縣位于潮白河上游,鮑丘河自西向東流貫全縣。年平均降水量580.6毫米,年平均氣溫11.9℃。 大廠縣地處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都市圈,縣政府駐地距首都北京47.9公里,京秦鐵路和102國道橫貫縣境,先后獲得“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8.3億元。 境內文物古跡有大小坨頭遺址、大小坨頭墓群、北塢清真寺等, 有景泰藍制作技藝、花絲鑲嵌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廠回族自治縣位于東經116°48’20″一117°03’55″;北緯39°49’17″一39°58’56″,地處華北平原北端,燕山南麓平原??h境東、北、西北與三河市毗鄰,南面與香河縣接壤,西、西南與北京市通州區隔潮白河相望,與三河市、香河縣一起環抱在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之中??h境東西最長距離22.22公里,南北最長距離17.89公里,總面積176.2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大廠縣地貌形態為平原區。由于鄰近燕山山區,地形上略有差異。西北部略高,最高海拔高程為24.5米,東南部略低,高程最低為10.5米。
地質
大廠縣位于燕山緯向構造帶的南緣,處在三河至遷安弧形褶帶以南和淶源至樂亭斷裂帶以北地區,大廠凹陷東部的翹起部分??h內地層表層為第四紀全新世粘土、亞粘土。鉆探驗證地下上部為第四紀更新世河湖相夾海相及冰川沉積,厚約500至600米,下部為上第三紀河流相湖相碎屑巖沉積,最底部為中上元古代白云巖及白云質灰巖。
氣候
大廠縣屬暖溫帶亞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1.9℃,極端最高氣溫為40.6℃(2000年7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2.3℃(2001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為580.6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1071.80毫米(1994年),最少年降水量為327.60毫米(1983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30小時,全年日照百分率為57%。年平均無霜期為205天。年平均十分鐘風向風速為2.1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10.70天。
水文
潮白河縣內流程16公里,有43.2平方公里的瀝水排入河內,是流經北京市北部、東部的重要河流,屬海河水系。河面平均寬300米,境內水面最面積32250畝,有2座橡膠壩控制河水漲落。1982年后,除汛期外基本斷流。其上源有兩支,東支因其“時作響如潮”而稱潮河,西支為白河。[10-11] 鮑丘河縣內流程13.89公里,有132.8平方公里瀝水排入河內。該河汛期最大流量119.3立方米/秒。1955年建縣以來,經多次開發疏浚,現為排灌兼用河道。蓄水量1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萬畝。
土壤
大廠縣北部、中部是泃河沖洪積扇,成土質為洪積沖擊物,土壤發育為潮褐土(黃土);西南為潮白河沖洪積扇,土壤發育為潮土,東南部為扇間洼地,由于水質較差,發育為鹽化潮土;其余河旁洼地土壤發育為沼澤土或沼澤化潮土。故土壤大致可分五類,其中褐色土占57.7%;潮土占37.8%;草甸土、沼澤土、風沙土占4.5%。表層土質主要以輕壤中壤為主,西部有一些沙壤;部分地區有黏土??傮w看土壤有機質和速效磷含量不高,肥力較低,但輕、中壤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大廠縣總面積176.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81.54公頃,園地78公頃,林地133.59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878.18公頃,交通用地804.53公頃,水域1675.77公頃,未利用土地477.59公頃。
水資源
大廠縣內地表水總量為4380.02萬立方米,其中自產地表水年徑流量1471.02萬立方米,年平均蓄水量260萬立方米;入境客水年平均入境水量1599萬立方米;潮白河引水年平均引水量1310萬立方米,利用量710萬立方米。境內淺層地下水資源量2939萬立方米,可利用量為2792萬立方米;深層地下水資源量1582萬立方米,限采量560萬立方米。水位平均埋深14.60米。
地熱資源
元古界碳酸鹽巖巖溶裂隙儲熱含水層分布在縣城至夏墊的大廠凹陷區,埋深1000米至2500米,水溫60℃至70℃,單井涌水量500立方米/時至1200立方米/時,分布面積100平方公里左右。第三系孔隙裂隙型儲熱含水層分布在全縣除北塢村至譚臺局部地段的整個縣域內,面積約140平方公里,在1800米至1853米的下第三系底部雜色砂礫巖中漏水有進無出,水溫46.5℃至51.9℃。夏墊構造斷裂隙型儲熱構造含水層分布在北起潘各莊村、二里半村,經崗子屯至八百戶一帶。埋深599米至1600米,水溫43℃至48℃,儲熱含水層埋藏淺。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2年末,大廠縣總人口123628人,比2011年增加1928人。其中農業人口94062人,比2011年增加1930人,非農業人口29566人,比2011年減少2人。2012年內出生人口1806人,出生率14.3‰,年內死亡人口699人,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8.20‰。
民族
回族是大廠回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主體民族, 大多是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隨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而自南京一帶遷來;清軍入關時有回民自關外遷入;民國年間有回民從滄州遷來;建國后有京津地區回族青年因支援建設或上山下鄉而定居于此。 21世紀初,大廠縣回有純回民村20個,另有10多個漢族村莊有少數回民雜居。 2012年,大廠縣有回族人口26001人,占總人口的21.0%, 是河北省回族主要聚居區之一。此外大廠縣還有滿族、壯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朝鮮族、傣族、苗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大廠回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8.2555億元,比2011年增長1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0255億元,比2011年增長0.1%,占GDP比重14.7%;第二產業增加值386704億元,比2011年增長13.8%,占GDP比重56.6%;第三產業增加值195596億元,比2011年增長9.3%,占GDP比重28.7%。2012年,大廠縣財政收入完成10.0080億元,比2011年增長28.5%,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4.7%,其中公共預算收入56279億元,比2011年增長34.6%。2012年,大廠縣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4145億元,比2011年增長23.5%;其中建設項目投資59.7635億元,比2011年增長12.9%;房地產投資14.6510億元,比2011年增長100.6%。2012年,大廠縣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11203元,比2011年增長16.8%;人均消費支出8378元,比2011年增長1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0元,比2011年增長13.6%;人均消費支出18368元,比2011年增長15.8%。職工工資總額64323億元,比2011年增長27.7%,在崗職工人均工資42527元,比2011年增長10.6%。
第一產業
2012年,大廠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7505億元,比2011年增長11.6%,其中:農業產值6.2671億元,比2011年增長15.0%;林業產值1118萬元,比2011年增長49.9%;牧業產值12.0457億元,比2011年增長10.1%;漁業產值2657萬元,比2011年下降5.2%;農林牧漁服務業602萬元,比2011年增長1.0%。2012年大廠縣糧食播種面積205440畝,占地畝產779公斤,總產量88235噸,比2011年下降6.1%,其中:夏糧播面79845畝,和2011年持平,畝產409公斤,比2011年增長3公斤,總產量32629噸,比2011年增長1.0%;秋糧播面125595畝,比2011年減少5297畝,畝產443公斤,比2011年減少27公斤,總產量55606噸,比2011年下降9.6%。2012年末,大廠縣豬、牛、羊存欄分別為5.90萬頭、6.17萬頭、6.61萬只,豬存欄比2011年下降1.1%,牛存欄比2011年下降0.8%,羊存欄比2011年增長7.8%;出欄分別為10.52萬頭、13.08萬頭、9.30萬只,豬出欄比2011年下降1.3%,牛出欄與2011年持平,羊出欄比2011年增長18.8%。2012年末,大廠縣實有農機總動力275075千瓦,比2011年下降0.7%,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327公頃,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4809噸,農村用電量7316萬千瓦小時。
第二產業
2012年,大廠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5.00918億元,比2011年增長16.9%,增加值30.0482億元,比2011年增長14.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1.5683億元,比2011年增長8.7%,增加值24.0993億元,比2011年增長15.5%。建筑業全年實現產值27.1994億元,比2011年增長11.7%,增加值8.6222億元,比2011年增長12.4%。
第三產業
2012年,大廠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805億元,比2011年增長13.0%。按銷售所在地分組:縣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9.0977億元,比2011年增長13.8%;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3.9828億元,比2011年增長11.2%。按行業分組:批發業消費品零售額為2.9253億元,比2011年增長13.7%;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為8.9467億元,比2011年增長13.1%;住宿餐飲零業售額為1.2085億元,比2011年增長10.1%。2012年末,大廠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5.7727億元,比2012年初增加8.1748億元,其中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49.8957億元,比2012年初增加6.053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72.3280億元,比2012年初增加10.2756億元。
交通編輯綜述
大廠縣地處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都市圈,縣政府駐地距首都北京47.9公里,距省會石家莊275.5公里,距廊坊市47.5公里,距天津市107公里, 一小時的車程內可到達兩大直轄市、兩大國際機場(北京和天津國際機場)、三座港口(天津港、唐山港、曹妃甸港),三條高速公路(南京哈、北京平、西通燕)、五條國道(101、102、103、104、106),西北距首都國際機場38公里,東南距天津港120公里,水陸空交通便捷。
公路
102國道(京哈公路)橫穿縣境北部,境內長6公里。271省道(大香線)縣內長13.2公里,為主要運輸線;另有侯譚線、李大線兩條縣道和邵府路、廠譚舊路、陳吳路、大廠鎮路、祁夏路等鄉鎮道。 全縣有1個汽車站,祁各莊、夏墊、陳府3個鄉鎮客運站。 截至2012年,大廠縣四級以上公路通車總里程為376.2公里。其中,國道6公里,省道13.2公里,高速公路連接線4.8公里,縣道3條34.4公里,鄉道6條41公里,村道276.8公里。公路網密度為213.75公里/百平方公里, 形成了以“一高二快七橫七縱”的交通性主干路為骨架,以主干路和次干路為補充的路網體系。 “一高”密涿高速公路
“二快”大通北路、福喜路
“七橫”夏北路、102國道、雙趙路、廠燕路、大通路、大祁路、祁陳新路
“七縱”蔣譚路、燕祁路、福喜路、李大路、大香路、雙馬路、馬皇路
參考資料來源
2012年,大廠縣公路運輸行業完成貨運量1117千噸,貨運周轉量106191千噸公里,分別比2011年增長62.6%和73.5%。公路運輸客運量142萬人,客運周轉量9266萬人公里,分別比2011年增長69.0%和22.6%。
鐵路
京秦鐵路平行于102國道,自西向東穿過縣境北部,境內長6.4公里,在夏墊鎮設有大廠縣站。
公共交通
公共汽車
截至2012年,大廠縣有長短客運班車37輛。其中,短途班車20輛,分別為3路10輛(三河皇莊經大廠縣城至北京通州武窯),5路10輛(陳府鄉馬家廟經大廠縣城至三河燕郊),長途班車16輛,客位504個,分別為大廠至廊坊9輛、大廠至天津4輛、大廠至圍場1輛、大廠至張北1輛、香河至正藍旗1輛;北京客運專線2條,運營車輛51輛,其中816路16輛、817路35輛。 截至2014年,經過大廠的公交線路有北京910路(潮白河孔雀城—城鐵土橋站)、816路(大廠站—溫泉度假村—郎家園站)、817路(大廠站—南寺頭村—郎家園站)和大廠大1路(文化中心—沁水農業園) 4條公交線路。
軌道交通(規劃)
北京地鐵M6支線:北京地鐵M6線規劃終點位于大廠縣正西5公里處,規劃將該線路沿縣道侯譚線北側進入大廠潮白河工業園區,向東延伸至大廠縣城,全程約13公里。北京輕軌S5線:北京地鐵5號線規劃接入燕郊,規劃將該線向東經燕郊鎮、夏墊鎮延伸至三河市區,在夏墊鎮設置站點,大廠縣內全程約5公里。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2012年末,大廠全縣中小學在校學生13058人,比2011年減少239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5814人,比2011年減少648人,小學在校學生6401人,比2011年增加345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843人,比2011年增加64人。年末全縣教職工數為1653人,其中專任教師1267人,占教職工總數的76.6%。 大廠縣主要中小學校
大廠回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大廠回族自治縣第二中學大廠回族自治縣第三回民中學大廠回族自治縣第六中學
大廠回族自治縣城關第一小學大廠回族自治縣城關第二小學大廠回族自治縣祁各莊中心學校
參考資料來源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大廠縣辦有1份周刊《大廠新農民》,1個電視臺、1個廣播電臺,京東新城網、為人民服務網、大廠廉政網3個門戶網站,全縣105個村居全部建立了村級廣播站,每村每天早晚兩次播報,形成了“一報兩臺三網百站”的文化宣傳網絡;全縣建成城鎮休閑廣場6個,村民文化活動中心55個,農村文體隊伍47支。
衛生事業
2012年末,大廠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1個,衛生技術人員476人,比2011年減少9人,農村醫療衛生網點121個,從業人員121人; 2012年全年衛生系統共完成門診37.5萬人次,住院1.4萬人次,業務收入7440萬元。
文化遺產
景泰藍制作技藝大廠縣的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制作技藝可上溯到明代,綜合了青銅工藝、制瓷工藝,繼承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工藝復雜,工序繁多,包括設計(造型、紋樣、彩圖設計)、型制作(制胎)、掐絲、點藍(上釉)、磨光、鍍金等步驟。 花絲鑲嵌制作技藝明代波斯人隨永樂皇帝北遷,定居大廠,帶來的傳統波斯圖案和手工技藝與本地的花絲鑲嵌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新的大廠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統純手工制作,有設計、下料、制胎、描圖、劃線、做絲、粘絲、焊絲、鏹活、洗活、選石、粘嵌、組合、鍍金、鍍銀等多道復雜工序。大廠花絲鑲嵌造型逼真,圖案繁復,融合了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美學等因素,具有獨特的工藝和造型特征。
文物古跡
古遺址、墓葬大坨頭遺址、劉各莊遺址、大坨頭墓群、許官屯遺址、南寺頭遺址、北賈各莊遺址、霍各莊古墓葬、潘各莊墓群、趙溝子墓群、后店守愚子太監墓、劉各莊墓群
古建筑
北塢清真寺、南寺頭清真寺、大石橋
古樹槐抱椿、大廠清真寺古槐、北塢老槐
革命歷史文物革命烈士紀念碑亭、王德福烈士墓、前丞相革命烈士墓
參考資料來源
方言
大廠縣屬北京官話區懷承片,共有22個聲母、39個韻母,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說話基本和北京相同,但在語音、語法,特別是詞匯方面,也有一些本地方言的特色。語法方面與普通話主要一點不同是表示“快要、將要’’意思的副詞“快’’,在普通話里經常做狀語,而大廠話則經常放在動詞、形容詞后邊做補語,如普通話“火車快到了",大廠話說成“火車到快了”。
宗教
大廠縣境內回民信奉伊斯蘭教,另有一百余人信奉天主教。旅游編輯大廠縣2014年推出“京城腳下民族風”旅游品牌,打出潮白風光、清真古寺、健康溫泉、大廠肥牛、漁具垂釣、評劇歌舞、宜居新城、工藝精品八張名片,與京津冀地區旅游市場聯動發展。
生態休閑
大廠縣建設半邊店潮白河沿河景觀帶,發展特色種植、大棚認養、潮白泛舟、半島生存、城市沙灘、自助采摘等項目,沿河農村有垂釣園、跑馬場、書畫社、群眾演出、農家院土特產等旅游觀光點;陳府鎮發展綠色有機種植與休閑娛樂、觀光旅游、影視文化為一體的城郊都市型體驗式農業,建有以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產品采摘為主的陳府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以及河北省農村題材影視劇生產基地。 京東第一溫泉度假村集溫泉養生、健身娛樂、會議培訓、餐飲住宿于一體,溫泉水采自地下3200米天然熱礦泉水,含多種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功效。 大廠國際漁具城位于102國道夏墊段路南,建筑面積5萬多平方米,商鋪200余家,經營各類漁具10000余種,每年組織召開四至六次全國漁具展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