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隸屬于安徽省安慶市,又名西市區,成立于1949年,是安慶市的始源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擁有2000多年的燦爛歷史。清末曾國藩在境內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軍械所,試制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
安慶市大觀區地處安徽省安慶市區西部,南瀕長江,東沿龍山路、菱湖南路、湖心中路與迎江區毗鄰,境內古跡大觀亭與武昌的黃鶴樓、江州的庚樓相媲美,是“宜城八景”之一。大觀區即由此而冠名。
截至2011年底,據當地人民政府官方資料顯示,全區土地面積235.5平方公里,人口27.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53萬人。區轄7個街道和3個鄉鎮。湘,下通蘇浙滬,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
旅游景點
編輯
大觀亭:大觀亭舊址,坐落在安慶市大觀亭街大觀亭小學內,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后在太平天國
安慶大觀亭舊照戰爭和1938年日本侵華戰爭中被毀,亭的山下東有余厥祠,西有余厥墓。歷代文人墨客盛夸“大觀遠眺”為“皖江第一勝”,是安慶八景之一。1995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獅子山公園:北依大龍山,南瀕長江,東接城區,西連皖河,依山傍水而建。
敬敷書院: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學府,也是清代安徽辦學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層次最高的官辦書院。
安徽大學紅樓:位于安慶師范學院校園內,是三、四十年代的主教學樓,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標志性建筑,1995年確定為安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焚煙亭:紀念了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安慶焚煙的歷史,現亭內碑刻上的《焚煙亭記》
敬敷書院記述了當年焚煙的經過。
西段古城墻:位于玉虹街地段,全長200米,高6米,依坡而筑,南北走向,高低起伏,明代修建,2002年修復。
中共安徽地委舊址:坐落在安慶市龍門口街安慶一中校園內,1926年,中共安徽地方執行委員會在此成立,同時也是共青團安慶地方委員會舊址,1998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菱湖公園位于安徽省安慶市菱湖南路,環菱湖而建,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與石塘湖、破罡湖相通。
山口鄉:以境內山口鎮而得名,古稱皖口,游水可觀“石門秋泛”、“雁叉魚燈”、龍舟觀賞、畫舫游船、桃源里景點、七里亭遺跡等。
??卩l:“??谥蕺毩^農協會遺址”現坐落在河口村皖江小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烈士墓”現坐落在??诖搴?谛W。“鎮海庵”位于河口村,建于清朝末期。“永寧禪寺”位于安寧村,建于明代洪武十九年。“鎮江寺”位于鎮江村,建于清末年間。
獨秀園:獨秀園位于十里鋪鄉林業村境內,陳獨秀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爭議,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編,新文化運動的
石門湖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1987年,市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擴修,1991年,別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獨秀陵園占地150畝,墓地1058平方米。市政府正組織市文化局等多方力量進行獨秀園二期工程,修建陳獨秀博物館。
迎江寺:安慶的振風塔是坐落于長江邊上,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塔。當時是北京白云觀老道人張文采的精心設計,相傳它是為了振興文風所建,建于明代,有400多年的歷史。
振風塔:又稱浮圖、佛圖。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后,中華大地上聳立起座座佛塔,與中國傳統的建筑學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的佛教建筑文化。
小孤山:在安徽宿松縣和江西彭澤縣煙波浩淼的長江上,孤峰獨立,山高一百余米,最稱著的為龍耳洞,洞內風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