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區是泰安市轄區,位于山東省中部。2010年,岱岳區總面積1750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3個街道,711個行政村(居委會),97萬人。 岱岳區河流有大汶河、牟汶河、柴汶河等。岱岳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岱岳區是古文明“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齊魯必爭汶陽田”的美譽。 風景有泰山、徂徠山等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1985年建區時,岱岳區總人口為103萬人,自然增長率 4.75%。 2005年末,岱岳區總人口97.4萬人,男女比例107:100,人口密度556人/平方公里。其中大汶口鎮人口最多,天平辦事處人口最少,分別為8萬人和1.9萬人。 2006年岱岳區總人口為97萬人,自然增長率 1.5 %。
民族
2005年末,岱岳區有回族、朝鮮族、蒙古族、白族、藏族、維吾爾族等14個少數民族,共2.38萬人,占總人口的2.5%。 岱岳區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中部偏北,北緯35°52ˊ~36°28ˊ、東經116°50ˊ~117°29ˊ,處于“山-水-圣人”旅游熱線中間。北與泰山區、濟南歷城區、長清縣和章丘市為鄰,東與萊蕪市、新泰市接壤,南與寧陽縣隔汶河相望,西與肥城市相連。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6公里。
地質
岱岳區在地質構造單元劃分上,處于華北斷塊隆起沂沭斷裂帶以西,魯西臺背斜的泰沂隆起區域內,其西南與魯西南斷塊凹陷對應銜接。
地形
岱岳區境內南、北多山,中部為丘陵、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有大小山峰125座。最高點為徂徠山太平頂,海拔1027米,最低點海拔85米。馬莊鎮、大汶口鎮地處平原,黃前鎮、下港鄉、角峪鎮、道朗鎮地處山區,其余12個鄉鎮辦事處兼有山地、丘陵、平原。
水文
岱岳區主要河流有東北至西南流向的大汶河,支流有瀛汶河、石汶河、牟汶河、柴汶河、泮河、陶河、漕河、康王河、芝田河等9條,總長度290.5公里,屬季節性河流。地下水蘊藏量2.44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為4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3.3億立方米。有中、小型水庫140多座,地上蓄水量2.5億立方米。主要水庫有:黃前水庫、小安門水庫和龍門口水庫等。
氣候
岱岳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一月份平均氣溫-2.5℃,七月份平均氣溫25.9℃。年均降水量727.4毫米。年平均光照時間2634.5小時。自然災害主要有干早和干熱風、大風、冰雹等。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岱岳區有礦產資源49種,主要有石膏、巖鹽、自然硫、玉石、鉀鹽、石灰巖、石油、地熱、鐵等。其中石膏保有儲量247億噸,列中國第一,享有“世界石膏看中國,中國石膏看岱岳”的美譽;自然硫保有儲量32億噸,居中國第一;巖鹽保有儲量21.7億噸,是山東省食用鹽和工業用鹽的重要生產基地;泰山玉石儲量900萬噸以上,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水資源
岱岳區地表水資源量3.2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45億立方米,扣除重復水量1.49億立方米,岱岳區水資源總量4.2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48立方米,相對于泰安其他縣市區來說,是水資源較為豐沛的區域,也是泰城的重要供水水源及后備水源地。境內橋溝溫泉面積8.5萬平方米,熱水水溫在20-46℃之間,經科學測算,若采用大口徑深井開采,則水溫最高可達60℃。根據溫泉區取水樣化驗分析,發現橋溝溫泉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已達到醫療礦水命名濃度。岱岳區共有各類水庫122座,總庫容量3.02億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6座,小(一)型水庫19座,小(二)型水庫97座,另外還有蓄水1萬立方米的塘壩876座。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
2012年申報和實施優秀科技項目51項,其中工業項目32項,農業項目19項,獲得無償資金130萬元。累計申請專利474件,岱岳區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發展到7家,泰安市專利示范企業和專利試點企業達到6家。成立省級戰略聯盟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技術中心1處,新增山東省名牌產品3個。 2013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新增山東名牌產品7個。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219件,增長23.7%,其中授權專利31件。
教育
截止2012年底,岱岳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20所,教職員工6703人,在校學生119887人。其中幼兒園267所,在校幼兒17395人;小學101所,在校學生54260人;初中28所,在校學生32497人;高中5處,在校學生12145人。初、高中升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5%。全年落實教育經費5.87億元,全面完成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 2013末,岱岳區共有定點小學93所,定點初中28所,高中5所,成教學校17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6處。創建市級示范性鄉鎮(街道)成教中心8所。岱岳區小學在校生4.9萬人,畢業生1.1萬人;初中在校生3.2萬人,畢業生1.1萬人;高中在校生1.5萬人,畢業生3028人;職教中心在校生3307人,畢業生1407人。全年落實教育經費7.2億元,增長22.5%。落實中小學政府助學金、補助費375.8萬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5943名;落實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98.1萬元,資助在園幼兒1635名;為964名家庭困難大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556.6萬元。
文化
2012年,岱岳區新建農家書屋192家,爭取國家扶持資金78萬元。新建農村文化大院83家,實現了農家書屋、文化大院行政村全覆蓋。改造提升規范化文化服務站點100處,累計達到466處。新建公共電子閱覽室310家,行政村覆蓋率達到50%以上。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入戶率達到74%,全年放映數字公益電影7956場,成功舉辦“喜迎十八大、唱響新岱岳”文藝晚會等15場大型文化活動,其中到第一書記駐村點慰問演出30多場。岱岳區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挖掘創作素材,創造了一批文藝文學精品力作,其中美術作品《家園》獲得中國書畫名家大展金獎,書法作品《望岳》獲中國書法大展優秀作品獎。 2013年,岱岳區文體小廣場總數達到400個,覆蓋率達到60%以上。全年共組織舉辦大型文藝演出20場,組織開展了“千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演出1300多場。
衛生
截止2012年底,岱岳區共有政府辦衛生機構21處,總床位1551張,在崗職工2177人。其中執業醫師583人,執業助理醫師210人,注冊護士631人,藥師141人。岱岳區15個鄉鎮衛生院、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采購全部納入省級采購平臺,實行網上統一采購,共配備使用558種規格劑型的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平均降價40%。新農合參合人數683258人,應參合人員參合率達到100%。 2013年末,岱岳區共有衛生機構21處,其中醫院、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18處,皮膚病防治所1處,婦幼保健機構1處。年末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297人,其中執業醫師689人,執業助理醫師222人,注冊護士757人,藥師(士)130人。岱岳區實有醫療床位1840張,全年診療116萬人次。區婦幼保健院創建為二級甲等婦保院。
體育
2012年新建全民健身工程6處,建成戶外健身路徑22處,群眾活動站點380個,岱岳區80%的社區配備了健身器材和設施。在泰山國際登山節比賽中獲泰安市組第二名。新上體育彩票銷售站點18個、競彩站點2家,彩票銷售額達到3172萬元,同比增長44.2%。2013年,岱岳區獲得亞洲自行車錦標賽女子組取得金牌1枚;在中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上女子橄欖球、女子排球、男子4X400米接力、女子柔道、男子武術散打、女子手球等項目中取得金牌5枚,銀牌1枚,銅牌1枚,第七名1個,第八名1個;在省錦標賽摔跤、舉重、柔道、排球、射箭、跆拳道等比賽中取得金牌16.5枚,銀牌10枚,銅牌7枚,第四名4個,第五名12個,第六名5個,第七名6個,第八名1個;在泰安市第十九屆運動會上,我區運動員獲得了少年組綜合成績團體總分第二名、少年組綜合成績金牌總數第三名的成績,并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健身競賽組優秀組織獎、全民健身類比賽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