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地處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走廊,位于江蘇省南部,屬太湖流域片區。東距上海200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東與常州市武進區、新北區相鄰,西與鎮江市丹徒區、句容市相連,南與常州金壇區接壤,北接鎮江新區,并與揚中市隔江相望,現為鎮江市行政代管。丹陽古稱曲阿,后取“丹鳳朝陽”之意而得名 。丹陽市歷史悠久,為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建置始于戰國,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是齊梁故里。丹陽文化屬吳越文化,丹陽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丹陽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122省道、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鎮丹高速、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被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丹陽是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素有“中國眼鏡之鄉”美謄。丹陽經經濟實力在2013中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12位、2013全國縣級市成長競爭力排行榜”第8位,綜合實力居江蘇省十強縣(市)第7位,是“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丹陽市”和“江蘇省黨建工作先進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丹陽市共有10個鎮、1個街道,1個開發區,練湖旅游度假區。
地理環境位置
丹陽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南部,東經119°23′~119°54′,北緯31°44′~32°08′,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2.5公里。東鄰武進市,南毗金壇市,西北與丹徒區交界,東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丹陽市總面積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50.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1.12%;水域面積196.8平方公里,占18.88%。
地貌
地貌丹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為主。西部和北部是寧鎮丘陵余脈的低山丘陵崗地,其地形較為復雜,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和洼地交替分布。低山群中最高峰為水晶山,主峰海拔166米。東部和南部屬太湖平原湖西部分,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7米左右。
氣象
丹陽位于中緯度北亞熱帶,屬海洋性氣候。由于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征。春季和秋季為冬、夏季風轉換季節,冷暖氣團相互爭雄,旋進旋退,寒暑干濕變化顯著;夏季受溫暖潮濕的海洋氣團控制,天氣炎熱多雨;冬季多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氣為主。具有氣候濕潤、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
交通丹陽東距上海200公里, 西距南京68公里,處于長三角黃金腹地,歷史上就是長江流域經濟重鎮、著名商埠;交通極為便利。鐵路,京滬鐵路橫貫市區,設丹陽站(南廣場),滬寧城際鐵路設丹陽站(北廣場),南北廣場將修隧道鏈接,已預留條件。京滬高速鐵路在丹陽境內設丹陽北站;連淮揚鎮鐵路即將開工建設,由丹陽站接入滬寧城際鐵路通往上海方向;未來丹陽將成鐵路樞紐,鐵路成網狀密布。公路:滬寧高速公路(G42滬蓉高速)、312國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過公路出入丹陽的主要干道,泰州長江大橋的貫通使得位于丹陽東北的工業重鎮成為公路交通樞紐。水運:京杭大運河縱貫丹陽,九曲河是向北通往長江的又一出口,丹金溧漕河曾是主要的漕運河道之一;對外開放的長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離市區18公里。航空:常州奔牛機場坐落丹陽市境內,西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公里,東距上海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班機直航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