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縣位于中國四川省西南邊緣,甘孜州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屬康巴藏區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跨北緯27°58'—29°30'、東經99°56'—100°36',南北長174公里,東西寬63公里,東與九龍縣相接,西與鄉城縣相鄰,北接理塘縣,南與木里藏族自治縣接壤,西南與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相鄰。至2011年底,稻城縣轄區面積7323平方公里,轄12鄉、2鎮、2個社區、124個村,2011年末總人口32450人,其中藏族占96%以上,此外有漢、納西、回、彝等民族。2011年,稻城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3億元,比2010年增長26.2%。農作物總播面3560.13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43.4公頃。
中文名稱稻城縣別 名稻壩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地區金珠鎮、桑堆鄉、省母鄉、傍河鄉政府駐地金珠鎮電話區號0836郵政區碼626000地理位置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面 積7323平方公里人 口32450人(2011年)方 言藏語氣候條件高原季風氣候著名景點亞丁自然保護區機 場稻城亞丁機場火車站甘孜站車牌代碼川V特 產糌粑、酥油茶農業產值1.73億元(2011年)最高海拔6032米行政代碼513337目錄1 歷史沿革2 行政區劃3 人口民族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水文? 氣候5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6 經濟?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7 社會? 教育? 醫療衛生? 文化? 城鄉建設? 民生8 交通? 公路交通? 航空9 旅游10 民俗風情? 民族服飾? 待客禮俗? 婚嫁習俗11 名優特產歷史沿革編輯稻城,古名“稻壩”。藏語意為山谷溝口開闊之地。東漢為白狼羌地,唐屬吐蕃,元屬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屬朵甘都司,清屬理塘土司。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11年),正式核準置“稻成縣”,隸康定府?!段骺祱D經》記載:“光緒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試行種稻,故改名稻成縣,預祝其成功之意”。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西康省成立,更名稻城縣,屬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12月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2000年,稻城縣轄1個鎮、13個鄉:金珠鎮、桑堆鄉、省母鄉、傍河鄉、色拉鄉、巨龍鄉、鄧波鄉、木拉鄉、赤土鄉、日瓦鄉、蒙自鄉、各卡鄉、吉呷鄉、俄牙同鄉。2002年1月25日,日瓦鄉更名為香格里拉鄉。2004年,稻城縣轄1個鎮、13個鄉。2009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9]6號)同意稻城縣香格里拉鄉撤鄉建鎮。撤銷香格里拉鄉,新建香格里拉鎮,鎮人民政府駐呷擁村,轄原香格里拉鄉所屬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編輯2007年,全縣轄1個鎮、13個鄉:金珠鎮、桑堆鄉、省母鄉、傍河鄉、色拉鄉、巨龍鄉、鄧波鄉、木拉鄉、赤土鄉、香格里拉鄉、蒙自鄉、各卡鄉、吉呷鄉、俄雅同鄉。
人口民族編輯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228人,其中藏族26954人,占94%。農業人口25455人,占88.8%。稻城縣2011年末總人口3245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8‰。
自然風光 (21張)
稻城縣主要民族是藏族,占96%以上,還有彝族、漢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稻城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邊緣,甘孜州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稻城縣跨北緯27°58'—29°30'、東經99°56'—100°36',南北長174公里,東西寬63公里。 東與九龍縣相接,西與鄉城縣相鄰,北接理塘縣,南與木里藏族自治縣接壤,西南與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相鄰,面積732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稻城縣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境內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達4032米。北部為高原寬谷區,其中的海子山為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稱。其冰蝕地表發育完全,冰蝕巖盆星羅棋布,3200多平方公里內便有大小海子1145個。中部為山原區,包括俄初山和東義河。土壤稻城縣土地總面積7323平方公里,其中自然土965648372畝,占全縣總面積的99.36%。由于全縣地處高原的高山區、山原區和丘原區,多峽谷、溝壑。平壩,巖層復雜,成立母質成分多樣,垂直地帶性明顯。全縣土壤多為物理風化土,質地差,巖石碎塊多,石灰性的土壤面積較大,土壤中普遍偏砂,土層薄,缺磷、少氮、富鉀,養分缺乏。稻城縣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土壤共有12個土類,15個亞類,18個土屬,27個土種。
水文
稻城縣境內有三大河流--稻城河、赤土河、東義河。支流有巨龍河、俄初河等,均匯入木里縣的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屬金沙江水系。稻城河源于海子山西南麓,河叉發育,階地寬廣,流長104公里;赤土河源于波瓦山西北麓,流長121公里;東義河源于俄初山南麓,流長111公里。
氣候
稻城縣地處亞熱帶氣候帶,受青藏高原復雜地形的影響,呈現出高原型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點,屬高原季風氣候,一年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全年有效光照達1750小時左右,夏多雨霧,午后多雨。就是有雨雪也多在夜間降落。稻城縣高原地帶,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至2004年底,稻城縣土地總面積971.9萬畝,耕地面積46359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48%,林地面積312.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2.12%,草地面積575.5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9.22%。
礦產資源
稻城縣礦產資源有金、鎢、鉬、銅、水晶、鋁、鋅、銀等,其中耳澤金礦儲量為西南地區第一。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稻城縣稻城縣有木本植物千余種,主要為松、柏、杉、櫟等。稻城縣野生中藥材有蟲草、貝母、黃芪、大黃、秦艽、雪蓮、靈芝、紅景天等。野生食用菌品種達57種之多。稻城縣由于受山嶺南北走向和北高南低地特殊地理環境的影響,匯集了溫帶植物區系,亞熱帶植物區系、和喜馬拉雅植物區系。稻城縣約有維管束植物121科,430屬,1118種;其蕨類植物20科,34屬,103種;種子植物101科,396屬,1015種。其中特有種屬:長苞冷、急尖長苞冷杉、川滇冷苞、黃果冷杉、麗江杉、油麥吊杉、大國紅杉、干香柏、滇油杉、旱冬瓜、柴、序鵝掌、扁核木、鞭打繡球、叢菔、滇黃苓、絲瓣芹、豹子花等;屬國家二、三級保護重點保護植物有玉龍、長苞冷杉、麗江鐵杉、桃兒七、八角蓮、四川牡丹、金鐵鎖等8種。 動物資源稻城縣主要珍稀野生動物有豹、白唇鹿、毛冠鹿、獐、熊、藏羚羊、巖羊,林麝,小熊貓、獼猴、穿山甲、藏馬雞、貝母雞等。
稻城縣桑堆鎮稻城縣亞丁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約200余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有20種。主要以高山動物、森林動物為主,南北動物種類混雜明顯,尤以獸類為突出。屬南方動物系區的有小熊貓、豹貓、林麝、白臀麂、牛羚等,屬北方動物區系的種類有狼、猞猁、巖羊、藏鼠兔等。鳥類中屬國家保護動物有藏馬雞、金雞、藏雪雞、稚雞、雪稚等。魚類種類較豐富,主要種類有四川裂腹魚、厚唇裸重唇魚、短尾高原鰍、梭形高原鰍、黃石爬等。
經濟編輯綜述
稻城縣屬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2003年該縣國內生產總值9271萬元,第一產業4178萬元,第二產業2162萬元,第三產業2931萬元,三次產業的比重:45.1:23.3:31.6。地方財政收入379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001元。國有經濟職工平均工資15311元。 2010年,稻城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12億元,比2009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08億元,比2009年比增長5.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22萬元,較2009年增長59.4%;地方財政支出4.27億元。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6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4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9元,較2009年增長12.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778元,同較2009年增長22.6%。
第一產業
2008年,稻城縣完成農作物總播面3280公頃,糧食播面3150公頃;完成農業總產值4238萬元,比2007年增2.6%。
稻城縣人民醫院2010年稻城縣實現農業總產值5847萬元,較2009年增長9%。農作物總播面3556.33公頃,糧食總產量9836噸,較2009年增長5.7%。畜牧業完成動物常規免疫48.71萬頭次,驅治體內外寄生蟲23.1萬頭次。實施藏香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項目1個,藏香豬仔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2個,初步建成藏香豬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規模27戶109人,稻城縣申報為藏香豬原產地“地理標志”。2010年末牲畜存欄13.77萬頭,各類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分別為25.3%、24.3%、16.3%。2011年,稻城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3億元,比2010年增長26.2%。農作物總播面3560.13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43.4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55.07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11.47公頃;糧食總產量9961噸,比2010年增長1.3%。2011年末各類牲畜存欄13.81萬頭,比上年增長0.3%。完成造林面積333公頃,幼林撫育600公頃,鞏固退耕還林3.4萬畝。稻城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萬千瓦,完成農機耕種2000公頃,農機播種100公頃,農機收割67公頃。
第二產業
稻城縣經濟不發達,工業基礎差,2010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321萬元,同比2009年比增長29.4%。
第三產業
2010年稻城縣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51億元,較2009年增長12.1%。全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5.71億元,較2009年增長4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176萬元,較2009年增長25.6%。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26億元,較2009年增長18.7%。全年到位招商引資項目6個,到位資金1.4億元,較2009年增長42%。2010年稻城縣共接待游客25.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45億元,較2009年增長59%。2012年1至6月,稻城縣共接待游客45336人次,同比增長35.64%;實現旅游總收入2915.2萬元,同比增長34.1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56人次。
社會編輯教育
2010年,稻城縣投入資金681萬元,開工建設教育“十年行動計劃”項目4個。至2010年底稻城縣有在校小學生3238人、初中生1293人。4500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兩免”政策。至2011年,稻城縣有學校28所,在校學生4524人。
醫療衛生
2010年稻城縣實施醫改工作,建立健康檔案7671人次,規范健康檔案1184人次。至2011年底,稻城縣農業人口參合人數23459人,參合率88.2%;有衛生機構22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79張,衛生技術人員171人。至2012年底,稻城縣縣級醫院續建已完成主體工程的98%,縣急救工程建設已完成主體工程的91%,25個村級衛生室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全年住院分娩人數為88人,住院分娩率達71.54%。補助91人,兌現補助金6.72萬元。無孕產婦、嬰兒死亡。
文化
2010稻城縣年開展文化執法專項檢查活動16次,收繳非法光碟380張、非法出版物120本。實施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9個,完成36個村級農家書屋建設,創作鍋莊舞“羌學、醉青稞”等文藝新作品10余個。全年開展送文化下鄉演出20余場次,放映電影1374場。為農牧區群眾發放安裝“戶戶通”設施設備0.35萬套。至2011年底,稻城縣縣城至香格里拉鎮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工程完成,新增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20戶;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6512戶,發放500套太陽能便攜式衛星接收設備,廣播覆蓋率和電視覆蓋率分別達84.3%、78.3%。阿西土陶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完成118個農家書屋和14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實施民生工程,完成各類民生工程200余個,建成牧民定居點22個,1012戶5776名牧民群眾實現定居,“五通”工程全面覆蓋定居點。
城鄉建設
2010年,稻城縣新建廉租住房90套。啟動縣境重點鄉規劃修編,清理香格里拉鎮違規建房19戶,拆除違法建筑244平方米。亞丁省級地質公園申報工作進展順利,實施《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生態建設規劃》,完成景區保護點建設。完成縣城、香格里拉鎮垃圾和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購置垃圾清運車、灑水車、垃圾桶等環衛設備,在旅游公路沿線鄉新建垃圾收集設施8個。
民生
2010年稻城縣城鎮新增就業270人,實現下崗和失地農民再就業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縣參加醫保職工人數283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200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62人;征收職工醫療基金585萬元,征繳失業保險基金95萬元,征收農村養老金85萬元。2011年稻城縣實施人口安全飲水和飲水解困工程84處,解決1.5萬人的飲水困難;實施扶貧解困工程,完成14個扶貧新村建設。推廣沼氣和太陽能,新建沼氣池800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200余套,大力實施農牧區危房改造和瓦板改造項目,完成瓦板改造500余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67戶。擴大各類保險覆蓋面,將農村7783人和城鎮1120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稻城縣參加職工養老保險946人、醫保2886人、失業保險1239人、工傷保險1057人、生育保險244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348人,對8385名貧困群眾實施了生活救助補助。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建廉租住房108套5400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160戶。
交通編輯公路交通
進稻城縣主要有四條道路:
1、經川藏北線即317國道到川藏南線即318國道。具體為從成都經都江堰-臥龍-四姑娘山-小金縣-丹巴縣-八美-塔公鄉-新都橋-雅江縣-理塘縣向南折向稻城,再前往亞丁風景區。2、從內地向西走川藏南線即318國道。具體為從成都經雅安市-天全縣-二郎山-康定縣-新都橋-雅江縣-理塘縣向南折向稻城,再前往亞丁風景區。以上兩條線路也可用第一種方式進入,用第二種方式返回,這樣重復走的路較少,趣味性也強,但都需要計算好通過二郞山、瀘定、康定的時間。3、從云南香格里拉縣出發過大小雪山經鄉城在桑堆鄉南折進稻城縣。4、從西藏向東走川藏南線即318國道。具體為拉薩-林芝-芒康-巴塘-理塘再向南折向稻城。成都到稻城800公里,其中成都至雅安為高速公路,路況極佳;雅安至新都橋,路況一般漸漸轉差;新都橋至稻城,路況極差,海拔高。
航空
稻城亞丁機場 (9張)
稻城亞丁機場已于2011年3月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工程建設項目立項,于2013年9月16日通航。場址位于甘孜州稻城縣北部桑堆鄉海子山,距縣城49公里,距香格里拉鎮122公里,距亞丁景區159公里。海拔高度4410米,是全世界在建旅游景區機場中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
旅游編輯
稻城縣以亞丁為核心的稻城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匯集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瀑布等壯麗景觀,被譽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 稻城亞丁主要景點有:亞丁自然保護區、熱烏寺、興伊錯湖、蒙自大峽谷、杜鵑溫泉山莊、東義河、俄初山、牛郎神山、舍身崖、日生湖、五色海等。亞丁風景區位于甘孜州南部稻城縣日瓦鄉境內,景區海拔2900米至6032米,面積5.6萬公頃。景區以仙乃日、降邊央、夏納多吉三座雪峰為核心區,北南向分布。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觀,是我國保存較完整的一處自然生態系統。三座雪山相距不遠,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傳佛教稱為“日松貢布”,意為三怙主神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降邊央海拔5958米,東峰夏納多吉海拔5958米,三座雪山峰峰形各異有雪峰、冰川、森林、溪流、瀑布、草甸等。 熱烏寺位于稻城縣色拉鄉境內,距縣城10公里處,始建于明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我縣最早的花教寺廟,占地20多畝,寺內現存有珍貴文物“金繪唐卡畫10幅”佛像和佛事器具等。海子山是四川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稻城縣與理塘之間,景區內分布大大小小的花崗巖漂礫及形態各異的冰蝕巖盆。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銀日則海拔為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其規模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海子山最大的高山湖泊興伊措海拔4420米,是藏族人心中的圣湖。寬闊的圣湖是百鳥棲息的天堂。 游覽須知稻城亞丁風景區海拔較高,有嚴重心臟病,哮喘等疾病者不宜進入,出發前可先行服用紅景天,肌苷等抗高原反應藥品,并隨身攜帶一些復合維生素,葡萄糖制品及常用藥品,帶足衣物,防曬防雨用具,手電等,避免在高原上飲酒,劇烈運動,放松心情,進入藏區請尊重當地民風民俗,注重環保。稻城最佳旅游季節:每年5月-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