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區是黑龍江省大慶市的一個市轄區,位于大慶市西南部。大同地處松嫩平原西部,大慶市區南部,是五個行政區中最大的區。幅員2235平方公里,人口25萬(2004年),有漢、滿、蒙等18個民族。下轄8個鄉鎮,58個行政村,315個自然屯,6個街道辦事處,18個社區。
行政區劃編輯
大同區轄6個街道、4個鎮、4個鄉、18個社區、58個村委會。
慶葡街道、高臺子鎮街道、林源鎮街道、立志街道、新華街道、大同鎮街道、大同鎮、高臺子鎮、太陽升鎮、林源鎮、祝三鄉、老山頭鄉、八井子鄉、雙榆樹鄉
大同區地處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大慶市區南部,東北與安達市接壤,東南與肇州縣毗鄰,西南與肇源縣分界,西北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相連。全區總面積22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同區境內無山無河,是波狀起伏的沖積平原,僅有崗、平、洼三種地形。西部有風積漫崗,東部為起伏不大的平地。崗地較為普遍,但分布最多的是位于大同西南部的老山頭公社。十一道黃土崗遍及全社,較大崗子有三個,其中老山頭崗為最大,長達三十多華里,貫通老山頭和慶陽山兩個公社,最高點約海拔一百六十八米。其次,崗地較多的是西部雙榆樹公社和北部的興隆泉公社,這兩個公社的崗地面積約占本社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五。平地主要分布在本區東部和中部,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中,祝三、大青山、大同三個公社平地面積約占本公社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它公社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地面積。洼地遍布于全區各地。東部和中部多是無水崗洼地。西部積水洼地較多,形成大大小小自然泡泊,面積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
氣候
大同區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于冬半年受高空西北氣流控制,夏半年受太平洋高壓西伸北躍的西南氣流影響,因此,冬半年嚴寒、少雪、多西北風;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風;夏季高溫、多雨、光照足,多南風;秋季溫涼晴天多,氣溫逐漸降低轉冷。
旅游景點編輯
松基三井
1958年9月,松遼石油勘探局最早提出在肇州縣“大同
大同區
鎮電法隆起”上安置“松基三井”的井位,蟛位的旁邊有一個名叫高臺子的小村莊。鉆井隊于1959年4月11日在那里開鉆,從井深1050米處開始,連續在6個井段取出粉砂巖和細砂巖巖芯,都見到了油浸和含油現象。在場和趕來的專家經過認真的研究,果斷地決定用原鉆試油。1959年9月26日下午4時,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1986年松基三井碑被定為黑龍江省重點保護單位,1999年重修后改稱為“松基三井紀念地”。
鐵人紀念館
鐵人紀念館位于大慶市解放二街8號,是1989年在“鐵人王進喜同志英雄事跡陳列室”舊址上新建的。全館總占地面積5.4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主館建筑面積1240平方米。在主館前面廣場平臺上,兩大片草坪間,聳立著一尊鐵人王進喜手持剎把的高大塑像。繞過塑像,進入展覽室,室內開放三個展廳,共陳列了200余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貴實物,展示出了鐵人的主要經歷,他在大慶石油會戰中的英雄業績和大慶人的35年來學習鐵人精神的情況。
交通編輯
交通通訊方面,讓通鐵路貫通大同區,區域內有八個火車站點。大廣高速縱貫大同區境內,其中大同段已于2011年10月正式通行。同時區內有薩大路、大肇、明沈、同昌等四條主干路和鄉鎮公路,大慶油田專用公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