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市屬于江西省省轄市,位于上饒市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取“山川之寶,惟德乃興”之意而定名??偯娣e2101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5個鎮、6個鄉、大茅山集團公司和大茅山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814萬,1990年12月設市。
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縣,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治市歷史。歷史上,擁有進士417名,約占整個上饒進士總數的五分之一,并涌現出濕法煉銅鼻祖張潛等一大批名人。
森林覆蓋率76%,是中國最早的“百強”林業縣(市)和中國科技興林試點縣(市)之一。連續被評為江西省造林綠化先進縣市和江西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先進單位。
素有“金山”、“銀城”、“銅都”之美譽,已探明儲量并開發的礦產達30多種,年產銅居中國之首,年產黃金居江南之首,江西第二大城市,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三清山位于市域東部,大茅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梧風洞就在境內。[歷史沿革
編輯
德興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距今已有1800多年,有著極為厚重的文化積淀,涌現出了濕法煉銅“鼻祖”張潛、南宋治荒名吏董謂、大文豪汪藻等許多的名人志士。
先秦以前屬揚州域;
歷史沿革
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改鄧公場置德興縣,取“山川之寶,惟德乃興“之意而定名。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2000年7月改為江西省直轄市,由上饒市代管。
德興是歷代銀場,南朝陳開始采銀,故又稱“銀城”。
1981年,設立泗洲鎮。
1991年6月5日,撤銷香屯鄉、詹村鄉,設立香屯鎮、花橋鎮(贛民字[1991]93號批復)。
2000年,全市轄8個鎮、9個鄉:銀城鎮、??阪?、泗洲鎮、香屯鎮、潭埠橋鎮、花橋鎮、新營鎮、繞二鎮、占才鄉、新建鄉、昄大鄉、李宅鄉、龍頭山鄉、界田鄉、黃柏鄉、張村鄉、萬村鄉?!「鶕谖宕稳丝谄詹閿祿喝锌側丝谌?,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銀城鎮 41185 涸洲鎮 11479 花橋鎮 22381 新營鎮 14670 潭埠橋鎮 9384 繞二鎮 25993 香屯鎮 16664 ??阪?nbsp;13359 黃柏鄉 26359 萬村鄉 14449 張村鄉 9991 界田鄉 9553 占才鄉 8008 新建鄉 12766 飯大鄉 8245 李宅鄉 10315 龍頭山鄉 12587 德興銅礦虛擬鎮 30396
2001年9月27日,撤銷新營鎮,與從香屯鎮劃入的吊鐘村委會劃歸銀城鎮;撤銷潭埠橋鎮,劃歸泗洲鎮;撤銷新建鄉,與被撤銷的新崗山墾殖場合并,設立新崗山鎮,鎮0駐新崗山。
2003年10月21日,撤銷占才鄉,成建制劃歸新崗山鎮管轄;撤銷界田鄉,成建制劃歸張村鄉管轄(贛民字[2003]273號批復)。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31.2萬人。
2004年,全市轄7個鎮、6個鄉:銀城鎮、泗洲鎮、花橋鎮、繞二鎮、香屯鎮、??阪?、新崗山鎮、黃柏鄉、萬村鄉、張村鄉、皈大鄉、李宅鄉、龍頭山鄉。
銀城鎮 2004年轄:銀泉社區、水綠橋社區、肯堂山社區、武安路社區、歲寒山社區、紅山社區、鳳儀門社區、女兒田社區、吳園社區、銀山社區、銀城二村、銀城三村、吊鐘村、新南村、新營一村、新營二村、新營三村、洪家村。
泗洲鎮 2004年轄:金家社區、張家畈社區、銅埠社區、祝家社區、立新村、中洲村、潭埠村、王村。
花橋鎮 2004年轄:梨園社區、富家塢社區、花橋村、昭林村、黃柏洋村、漁塘村。
繞二鎮 2004年轄:繞二村、塘灣村、爐里村、瑞港村、傅家墩村、重溪村、焦坑村、水口村、橫港村、花林村。
香屯鎮 2004年轄:樂安社區、香屯村、五星村、汪村、湖田村、楊家灣村、南墩村、蘭村、園藝村。
??阪偂?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2004年轄:新源社區、??诖?、黃渡村、江田村、杜村、舒灣村。
新崗山鎮 2004年轄:新崗山社區、新建村、西坑村、體泉村、板橋村、占才村、葉村、淺港村、丁村。
黃柏鄉 2004年轄:黃柏村、油榨村、洋田村、錦坑村、尚和村、胡家村、蘇家村、港西村、長田村、宋家村、爐灣村。
萬村鄉 2004年轄:萬村、新屋村、墩上村、大田村、沙畈村、瓦源村。
張村鄉 2004年轄:界田村、店前村、南岸村、均湖村、笪家莊村、張村、瑤畈村、大畈村、梅溪村。
皈大鄉 2004年轄:皈大村、瀘口村、南首村、定坑村、港首村。
李宅鄉 2004年轄:李宅村、舒家村、文港村、密川村、中村、宗儒村。
龍頭山鄉 2004年轄:暖水村、東塢村、南溪村、龍頭村、桂湖村、陳坊村。
2006年1月20日,省民政廳《同意上饒市撤并鄉鎮的批復》:經省人民0批準,同意撤銷德興市銀城鎮,設立銀城街道辦事處;撤銷德興市香屯鎮,成建制劃歸泗洲鎮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上饒市民政局下發《關于同意德興市撤并鄉鎮的通知》(饒民字[2006]15號)。 轄區變革
1981年,設立泗洲縣。
德興地圖1991年6月5日,撤銷香屯縣、詹村縣,設立香屯區、花橋縣。
2000年,德興市轄2個區、6個縣:銀城區、??诳h、泗洲縣、香屯區、潭埠橋、花橋縣。2001年9月27日,撤銷新營縣,與從香屯縣劃入的吊鐘鎮劃歸銀城區;撤銷潭埠橋縣,劃歸泗洲縣;撤銷新建,與被撤銷的新崗山墾殖場合并,設立新崗山縣,駐新崗山。
2003年10月21日,撤銷占才鄉,成建制劃歸新崗山鎮管轄,撤銷界田鄉,成建制劃歸張村鄉管轄。
2004年,德興市轄7個縣、2個區:銀城區、??诳h、泗洲縣、香屯區、潭埠橋、花橋縣。
2006年1月20日,撤銷德興市銀城區,設立銀城街道辦事處;撤銷德興市香屯縣,成建制劃歸泗洲區管轄。
現實情況
德興市轄1個街道、5個鎮、6個鄉:銀城街道、泗洲鎮、花橋鎮、繞二鎮、??阪?、新崗山鎮、黃柏鄉、萬村鄉、張村鄉、皈大鄉、李宅鄉、龍頭山鄉。共有25個居委會、83個村委會。市人民0駐銀城街道。
銀城街道 面積:124k㎡ 人口:59045人 郵編:334200 代碼:361180001
管理武安路、銀泉、歲寒山、肯堂山、銀山鉛鋅礦、水綠橋、新南、吳園、女兒田、紅山、勝利亭、彩虹橋、天門山、鳳儀門等14個居委會,吊鐘、新營一村、新營二村、新營三村等4個村委會。辦事處駐銀城中路。
泗洲鎮 面積:236k㎡ 人口:59638人 郵編:334224 代碼:361180101
轄金家、張家畈、銅埠、祝家、樂安、園藝等6個居委會,立新、中洲、潭埠、王村、香屯、五星、汪村、楊家灣、南墩、蘭村畬族等10個村委會。鎮0駐金家。
繞二鎮面積:273k㎡ 人口:28686人 郵編:334208 代碼:361180103
轄雙溪居委會,繞二、瑞港、傅家墩、爐里、塘灣、重溪、焦坑、水口、橫港、花林等10個村委會。
??阪偂∶娣e:152k㎡ 人口:13310人 郵編:334223 代碼:361180105
轄新源居委會,???、黃渡、江田、杜村、舒灣等5個村委會。
新崗山鎮 面積:248k㎡ 人口:23377人 郵編:334221 代碼:361180106
轄新崗山居委會,體泉(九都)、新建、西坑、板橋、占才、葉村、淺港、丁村等8個村委會。
花橋鎮 面積:140k㎡ 人口:19668人 郵編:334213 代碼:361180190
轄梨園、富家塢等2個居委會,花橋、昭林、黃柏洋、漁塘等4個村委會。鎮0駐詹村。
黃柏鄉 面積:148k㎡ 人口:28355人 郵編:334203 代碼:361180200
轄黃柏、油榨、蘇家、洋田、港西、爐灣、宋家、長田、錦坑、胡家、尚和等11個村委會。
萬村鄉 面積:121k㎡ 人口:14687人 郵編:334204 代碼:361180201
轄萬村、新屋、墩上、瓦源、大田、沙畈等6個村委會。
張村鄉 面積:150k㎡ 人口:21224人 郵編:334205 代碼:361180202
轄張村、瑤畈、大畈、梅溪、界田、店前、南岸、笪家莊等8個村委會。
昄大鄉 面積:137k㎡ 人口:10162人 郵編:334219 代碼:361180203
轄昄大、瀘口、定坑、引漿畬族、港首等5個村委會。
李宅鄉 面積:128k㎡ 人口:10907人 郵編:334222 代碼:361180204
轄李宅、舒家、文港、密川、中村、宗儒等6個村委會。
龍頭山鄉 面積:225k㎡ 人口:14449人 郵編:334218 代碼:361180205
轄暖水、東塢、桂湖、陳坊、南溪、龍頭等6個村委會。鄉0駐暖水。
地理氣候
編輯
位置興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樂安河中上游,地處贛、浙、皖三省接壤處。隸屬于上饒市。東接浙江省開化縣,東南與上饒縣、玉山縣毗鄰,南和橫峰縣、弋陽縣相接,西接樂平市,北連婺源縣。
地形
德興境內群山連綿,峰巒重疊,崗陵起伏延展,東南部的山屬懷玉山脈中段,東北部的山屬白際山脈尾段。懷玉山支脈從東部入境,縱貫中部伸向西南,使境內形成東、南兩邊高峻,西北逐漸低平向內傾斜的地形。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層巒疊嶂,最高點為東部三清山的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中部大茅山盤恒起伏,主峰海拔1392.9米;西北部為丘陵及山間盆地,丘頂標高約200-300米,最低點在西部藍村附近,海拔32米。德興市常態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德興市面積的44%,丘陵占33%,低丘崗地占23%。
氣候
德興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具有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和晝夜溫差大,無霜期較長等山區小氣候特點。德興一年中夏季的5一9月氣溫高,都達20度以上,最高是在7月;冬季氣溫低,最低是在1月,但仍在零度以上。德興全年降水量是1869.6毫米,屬于降水多的濕潤地區,夏季的5-6降水多,最多在6月;冬季降水少,最少是11月。風向:德興冬季吹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德興的氣候特點是:夏季吹南風,氣溫高,降水多;冬季吹北風,氣溫低,降水少。由于1月氣溫在零度以上,所以在世界11種氣候中,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優點就是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
資源
編輯
水能資源
德興水資源豐富,德興市長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7條,水能理論蘊藏量14.4萬千瓦,電能9.7億度,可開發量9.63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66.8%。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100個農村電氣化試點市,1998年德興市已建水電站121座,總裝機容量22201千瓦。
礦產資源
德興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德興是歷代銀場,南朝陳開始采銀,故又稱“銀城”。素有“銅都”、“銀城”、“金山”之譽,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基地,北宋煉銅家張潛著述《浸銅要略》,開創了濕法煉銅的先河,成為古代濕法煉銅的鼻祖。德興市已探明境內金屬礦藏有銅、鉛、鋅、鉬、金、銀、鎢、鉻、鐵、錳、錫、鎳、釩、鎵、銦、鎘等16種,其中銅、鉛、鋅、鉬、金、銀、鎢都有相當的儲量。特別是銅儲量為世所罕見,達900多萬噸。1958年開始建造的德興銅礦,是亞洲最大斑巖銅礦。黃金儲量居江南之首,遠景儲量580噸,已探明儲量達369.4噸。非金屬礦有大理石、蛇紋石、硫鐵礦、煤、石灰石、玉石、瓷石、水晶和螢石等,其中大理石、蛇紋石的儲量最為豐富。德興市有德興銅礦、銀山礦業公司、三和金業公司、江西有色冶煉加工總廠鉛冶煉分廠、金山金礦、花橋金礦等一大批有色貴金屬采選及加工企業,被省經貿委授予江西省黃金產業基地。2007年德興市產銅金屬123931噸,黃金7416.97千克,銀40686千克。
生物資源
德興山多林茂,是中國百強林業縣市和中國科學興林試點縣市之一,連續被江西省政府授予“全省造林先進單位”。德興市森林覆蓋率達75.1%,森林活立木總蓄積量749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2200萬株。林地資源多屬天然次生,針葉林面積比重大。受海拔高,山地土壤,氣候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可形成油茶林、毛竹林、針闊混交林、灌木林四大森林類型;常見的樹種有50余科,200余種,油茶、油桐、烏柏、茶葉為德興經濟林主要樹種,珍稀樹種有華東黃松、黃山松、南方鐵杉、水松、紅花油茶等20余種。德興植物覆蓋高,適宜于多種動物生長繁殖和棲息。
經濟
編輯
2011年德興市實現生產總值1104.35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4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62.76億元,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33.25億元,增長13.6%。在第二產業中,全部工業增加值53.93億元,增長11.4%。三次產業比例結構為:7.99:60.14:31.87。財政總收入20.37億元,增長16.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63億元,增長16.5%。其中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2.10億元,增長4.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8.92億元,增長17.9%。外貿出口8164萬美元,增長5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不含德興銅礦主業)14.58億元,同比增長5.01%;實現利稅6.24億元,增長24.33%。農民人均純收入7275元,增長15.6%。德興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5976元(不含德興銅礦主業),增長19.33%,德興市市屬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9885元(年報數),增長11.58%。
第一產業
2011年,德興市上下認真落實上級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發化發展,科學應對“6.15”、“6.19”特大自然災害。
經濟總量持續增加。2011年德興市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4.61億元(現價),同比增長7.87%。糧食產量穩定在10.09萬噸。全年共出欄肉豬108037頭,同比增長1.71%;期末生豬存欄81289頭,同比增長3.9%,其中:能繁母豬6518頭,同比增長20.8%;肉類總產達10402噸,同比增長1.3%,其中:豬肉產量9075噸,同比增長5.24%。油料產量5936噸,同比增長82.25%。水產品產量8500噸,同比增長4.9%。
產業發展平穩推進。“德興覆盆子”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啟動中國唯一紅花茶油示范基地建設,實施了源森紅花茶油、瀚雨茶油兩個投資過億元的項目。油茶、中藥材、溫泉養殖、果蔬等特色農業繼續發展壯大。市本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5家、過千萬元的11家,帶動農戶增收75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18家,帶動農戶8000戶。
造林綠化成效顯著。共投入8975萬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94萬畝,完成通道綠化130.62公里,面積4965畝。全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農業基礎得到加強??茖W應對“6.15”、“6.19”特大自然災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揚,下撥救災資金1200余萬元,轉移安置群眾7.87萬人次,爭取到了上級大量項目和資金扶持,災后重建工作有序開展?;I集資金1573萬元,建設新農村點67個。全面落實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積極開展水利冬修“雙百”大會戰活動。完成水利總投資8272萬元,實施水庫除險加固11座,水毀水利設施修復工程79個,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3處,鄉鎮防洪工程1項,改造中低產田3萬畝。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項目4處,受益人口1萬人。
第二產業
2011年,市委政府開始著力破除制約工業發展的瓶頸,進一步理順大茅山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加緊建設香屯生態工業園。主要工業指標穩步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51.68%。德興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德興銅礦主業,下同)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63.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4%;實現工業增加值14.58億元,同比增長5.01%。經濟效益指標良好。德興市工業產品累計銷售率99.67%,同比提高2.37個百分點。德興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32億元,同比增長16.08%;利稅總額6.24億元,同比增長24.33%;利潤總額4.76億元,同比增長35.6%。其中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24.84%。德興市規模以上工業用電32093.41萬度,同比增長2.32%。大茅山經濟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5.20億元,同比增長21.78%;實現利稅6.18億元,同比增長25.4%;實現銷售收入65.66億元,同比增長21.78%。德興市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達12家,過5億元2家,過10億元1家。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新增專利11個、商標10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第三產業
大茅山風景名勝區被授予“江西十大新旅游景區”和國家3A級景區,爭創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工作已完成國家住建部專家評審,并上報國務院審批。成功競得繞二溫泉資源探礦權。張潛故居、和興古街等項目順利推進。農家樂經營戶達1215家,星級以上24家。全面落實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擴大消費政策措施,消費需求進一步拉動。2011年,德興市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28.92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城鎮的零售額實現22.04億元,同比增長18.34%;鄉村的零售額實現6.88億元,同比增長16.5%。發展小額貸款公司2家。德興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841564萬元,比年初增加1702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538177萬元,比年初增加6414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53%;各項貸款余額409261萬元,比年初增加3716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66%。
投資分配
2011年德興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63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79億元(含德上高速公路4.00億元、德昌高速公路2.70億元),同比增長12.34%。剔除兩條高速公路和鐵路投資,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10億元,同比增長4.2%。德興市共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同比增長21.43%,實際引進省外資金17.50億元,同比增長14.4%;實際引進境外資金1250萬美元,同比下降11.1%。實現外貿出口8164萬美元,同比增長51.9%。
2011年,德興市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德興銅礦主業及富家塢項目部投資)共有投資項目127個,其中:房地產項目13個,累計完成投資620962萬元,同比增長4.2%。按經濟類型分,其中:國有投資完成375769萬元,比上年下降10.2%;非國有投資完成245193萬元,同比增長37.9%。按投資類型分,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64502萬元,同比下降2.2%;農村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56460萬元,同比增長195.1%。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開發完成24791萬元,同比增長1%。按產業結構分,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1400萬元,同比下降34.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67932萬元,同比下降11.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31630萬元,同比增長56.8%。德興市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工業、商貿、旅游和農業等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13122萬元,同比下降8.2%。工業性固定資產投資367932萬元,同比下降11%,工業性投資占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8.7%。
財政收入
2011年,德興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03693.31萬元,較上年增收28434.66萬元,增長16.22%??偭坎粌H創歷史之最,并首次邁上20億元臺階。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2026.62萬元,增收5742.38萬元,同比增長4.55%;上劃中央收入完成71666.69萬元,增收22692.28萬元,同比增長46.33%。按征收部門劃分,國稅完成86896.29萬元,同比增長47.03%;地稅完成77304.83萬元,同比增長43.26%;財政完成39492.21萬元,同比下降36.50%。財政收入中來自工業的收入140383.41萬元,占總收入的68%。財政收入過億元鄉鎮3個,其中泗洲鎮達3.63億元。
2011年,德興市財政累計支出234140萬元,較上年增支47805萬元,增長25.7%;其中:一般預算支出191495萬元,較上年增支15531萬元,增長8.8%。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事業支出分別達到30954萬元、20177萬元、14998萬元和50621萬元,四項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達到60%。民生財政體系已基本形成,財政支出重點明確。
居民收入
2011年,德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7274.74元,比上年增加981.76元,增加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60%,增幅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主要特點:一是工資性收入增長較快。2011年,德興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032.7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9.11元,增長17.79%。工資性收入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其增長速度直接影響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二是家庭經營純收入穩步增長。2011年,德興市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2850.52元,比上年增加259.23元,增長10%。其中:一產下降0.22%;二、三產業增長23.39%。三是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增長較大。2011年德興市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57.07%,主要是股息、紅利和其它收入的增加;轉移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8.66%,主要是惠農政策實施到位,農民因政策性直接得到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3.84%。
另據勞動統計情況年報,2011年德興市累計發放單位從業人員(不含德興銅礦主業)勞動報酬75948萬元,比上年增長42.01%;在崗職工工資總額67407萬元(單位數增加,人員也增加了3303人,所以工資總額的增加幅度較多),比上年增長33.10%。德興市城鎮在崗職工(不含德興銅礦主業)平均工資35976元,同比增長19.33%。其中,國有單位平均工資40010元,同比增長26.77%。導致職工工資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駐市部分重點企業工資水平提高,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津補貼標準的提高。如果包含德興銅礦主業,德興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則高達43280元,同比增長21.37%。
交通
編輯
繡水塔、壽元橋景區(2張)
概述
德興往東,景(景德鎮)婺(婺源)常(常山)高速途經德興,德(德興)九(九都)一級公路與景婺常高速相連。往南,德興距離江西橫峰縣80公里,與橫(橫峰)南(南平)鐵路相連;距離福建武夷山市2小時車程,與武夷山機場相連。昌(南昌)德高速、武(武夷山)上(上饒)高速延伸到德興段和九(九江)景(景德鎮)衢(衢州)鐵路已經批準立項,即將開工建設。屆時,德興境內有三條高速通過,將與福建、浙江實現高速公路的直接互通。[文化
編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著名的閩浙贛革據地,屬江西27個“全紅縣”之一。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紅軍第七軍團在德興重溪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及部分地方武裝合編組成紅十軍團北上抗日。在長期殘酷斗爭的歲月里,德興市犧牲的烈士達2萬4千余人。 旅游名勝
編輯
大茅山風景名勝區(6張)
三清山
德興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三清山,位于市城東98公里處,素有“江南第一仙峰”之譽。山上有明景泰年間邑人王祜創建的三清宮、龍虎殿、飛仙臺、九天應元府等古建筑;有玉京峰、蓬萊三峰、登真臺、木魚石、雙劍峰、琵琶石、涵星池、老子看經峰等自然景觀170多處。奇峰異石、古松珍卉、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古代建筑,構成了三清山風景區的五大特色。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已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大茅山風景名勝區
與三清山景區遙相呼應的省級大茅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市域中部,江南名樓聚遠樓重建全面完成,以有江南第一鼎之稱的商代冏紋青銅鼎城市雕塑和蘇東坡、張潛以及德興十大歷史文化名人銅像為代表開展的以“銅”為主題的系列城市雕塑建設。德興市列入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三清山古建筑群、黃柏繡水塔、界田壽元橋和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重溪整編紀念地等42處。國家礦山公園、報德寺、饒守坤文化公園、金山金礦、宗儒神仙洞、萬村溫泉、鳳凰湖聚遠樓景區、千年古樟及古民宅景區、銀井、老窿洞景區、繡水塔、壽元橋景區、鳳凰湖風景區等景點
江西“半邊神塔”矗立400年不倒
江西德興有一座建于明代中期的古塔,竣工后不久,三層以上半邊坍塌,雖然如此,歷經400余年風雨,它依然佇立在山頂,“半邊神塔”的名聲不脛而走,“塔堅強”實至名歸。類似半邊古塔在國內實屬罕見,江西省內也僅此一處。究其不倒原因,暫無定論,但專家認為,塔身結構的穩定性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