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中部,東面和北面與靈川縣相連,南與象山區、七星區相接,西與臨桂區接壤。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北路147號。疊彩區是商貿、物流、倉儲的重要聚集地以及主要種植蔬菜、水果飼養豬、雞、鴨等,是桂林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生產基地。疊彩區總面積52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3月,全區常住人口17.9萬,下轄兩個街道,一個鄉,共21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2013年疊彩區GDP總量53.93億元,同比增長9.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05億元,財政收入3.61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28.1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96億元。
中文名稱疊彩區別 名疊彩行政區類別區所屬地區桂林市下轄地區疊彩街道、北門街道、大河鄉政府駐地中山北路147號電話區號0773郵政區碼541001地理位置廣西東北部面 積52平方千米人 口17.9萬(2012年)方 言西南官話-桂柳片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伏波山公園、疊彩區山公園、虞山公園機 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火車站桂林站車牌代碼桂C行政代碼450303GDP53.93億元(2013年)目錄1 歷史沿革2 行政區劃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氣候? 地形地貌? 水文4 資源? 土地資源? 植物資源? 礦產資源5 經濟?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6 社會? 城鄉建設? 民生? 科技? 醫療7 交通8 旅游9 名優特產歷史沿革編輯漢元鼎六年(前111)屬始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屬臨桂縣轄地,1913年屬桂林縣地。1940年屬桂林市鳳北鎮、西南附廓鄉,1950年設第三區和北郊區,1955年改三皇、北站2街道,1958年改三皇、北站2公社,1966年更名東風、勝利公社,1979年東風、勝利公社合并置疊彩區。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準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擴大疊彩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區政府駐鳳北路。2000年,疊彩區轄2個街道、1個鄉。2006年1月6日,疊彩區人民政府從鳳北路8號搬遷至中山北路147號。
行政區劃編輯至2012年底,疊彩區下轄2個街道,1個鄉。 疊彩區行政區劃疊彩街道轄寶積、疊彩、鸚鵡、虞山、回龍、觀音、蘆笛、九華8個社區居委會。
北門街道轄清風、錦繡、城北、鳳凰、鐵路、金河 、鳳集7個社區居委會。
大河鄉轄四聯、新民、群力、上陽、蒙正、大河、潘家、堯山、大村、白竹干、清風、五福、星華、烏石、南洲1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疊彩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中部,東面和北面與靈川縣相連,南與象山區、七星區相接,西與臨桂區接壤。
疊彩區
氣候
疊彩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夏長冬短,四季分明,無霜期長。
地形地貌
疊彩區地形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發育巖溶地貌和流水地貌兩大系列,地貌類型復雜,形態多樣。山地、丘陵、平原 均有分布, 主要山峰有疊彩山、伏波山、虞山、堯山、老人山等。
水文
疊彩區主要河流有漓江、董家河等 ,董家河發源于大河鄉鳥樹嶺全長5.20 公里,流域面積 0.81平方公里。
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10年,疊彩區漓江西岸邊有近9平方公里未開發的土地, 2010年疊彩區耕地面積1193公頃。
植物資源
疊彩區有植物資源近千種,包括銀杉、銀杏等名貴樹種;植被以馬尾松為主,林業主產杉木和毛竹。
礦產資源
疊彩區礦產資源豐富,礦種主要有赤鐵礦、黃鐵礦、褐鐵礦等。
經濟編輯綜述
疊彩區2012年疊彩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億元,同比增長8.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財政收入3.24億元。 2013年疊彩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93億元,同比增長9.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05億元,同比增長28.2%;財政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1.51%;規模工業總產值28.12億元,同比增長2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96億元,同比增長12%;實際到位內資2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實際利用外資802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04元。
第一產業
2012年疊彩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88億元,同比增長4%?;ɑ芊N植新增600畝,總面積達6000畝,產值占全區農業產值的40%以上。蔬菜面積新增1500畝,總面積達1萬畝,產量達39705噸。家禽出欄51.1萬羽,同比增長4%;生豬出欄1.9萬頭,同比增長4.5%。 2013年疊彩區花卉特色產業實現產值3600萬元,占全區農業產值的40%以上?!安嘶@子”基地面積穩定保持在2500畝左右,其中1200畝已通過自治區農業廳和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無公害蔬菜基地認定,年產量3萬噸,產值1800萬元。南方優質梨產量達5萬多斤。全年出欄生豬1.8萬頭、家禽49.02萬只、大牲畜0.63萬頭。新建野豬、竹鼠、黑豚鼠養殖基地各1個。
第二產業
2009疊彩區內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約130家,主要生產飼料、食油、機械機床、機械配件、醫療儀器、五金電器、工藝制品、塑料印刷、木制用具等。 2012疊彩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73億元,同比增長4.81%。全年幫助企業獲得銀行及上級流動資金貸款3.66億元,三家企業獲得中小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110萬元,五家企業獲貸款貼息資金112萬元。區財政投入扶持資金112余萬元,發展微型企業190家。 2013年疊彩區新增億元企業2家,培育微型企業86家。力源糧油集團龍頭骨干企業支撐帶動作用顯現,新增子公司8家,是全市唯一的自治區20家強優工業企業。
第三產業
2009疊彩區先后建成了以11個專業批發市場為主體,農貿市場、個體經營商品零售市場協調發展的市場體系。各專業市場共有個體經營戶2000余戶,市場經營商家1200余家,年商業營業額約8億元,年實現稅費1000多萬元。 2013年疊彩區“花無缺”農家樂被評定為四星級,疊彩區非星級酒店全年接待
疊彩區房產業入境游客19102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7%。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暨第二屆桂林地方美食評選大賽,疊彩區有4個菜品分獲傳統菜金獎和創新菜金獎。2013年,疊彩區服務業產值增加值達39.17億元,同比增長8.4%,占同期GDP比重73%。
社會編輯城鄉建設
2012年,疊彩區確定的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有8項全面完成,全面落實“小巷燈”工程,在九華、鸚鵡、回龍等社區安裝“小巷燈”54盞。落實基層便民工程,成立錦繡社區服務站,完成清風社區辦公用房整合改造,清秀社區建成“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便民健身室和圖書室。文化廣場公益傳媒工程順利建成使用。
民生
2013年,疊彩區共發放低保資金705萬元,發放醫療救助金109.24萬元,發放孤兒保障金4.89萬元,建成清風社區、鐵路社區2個居家養老服務站。清風社區被民政部授予“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稱號。殘
聯工作榮獲桂林市扶貧開發目標責任考核第一名。2013年,疊彩區共提供就業崗位3310個,完成新增城鎮就業239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8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210人。完成就業技能培訓159人,創業培訓147人。全年完成養老保險擴面任務2275人,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318萬余元。
科技
2013年,疊彩區有11人次獲學科競賽全國獎勵,114人次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獎勵,54人次獲桂林市級獎勵,11個課題立項為自治區“十二五”規劃課題。
醫療
2012年,疊彩區大河鄉衛生院醫改順利完成,新農合參合率達98.28%,統籌基金總支出622.56萬元,使用率達83.93%。
交通編輯疊彩區交通發達湘桂鐵路、322國道縱貫全境。桂柳高速公路、322國道在區內交接,桂林
半邊渡港務所,鐵路客運始發站、桂林市郵電、通訊中心坐落其中。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距疊彩區26公里。桂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貨運站-鐵路客運始發站,年吞吐量達300萬噸;桂林市區唯一的大型貨運碼頭虞山碼頭,貨船可抵廣州。民航: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距疊彩區25公里。擁有國際國內航線50多條,國內可直航北京、上海、廣州等40多個城市,國際通香港、澳門、日本福岡、韓國首爾、馬來西亞等航線。鐵路:鐵路北接京廣線,南接黔桂、枝柳動脈,縱貫湘桂走廊。公路:高等級國道322線貫穿全境,衡陽至昆明、北京至北海、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