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區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慶市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范圍主體之一。陸域位置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2°30′~112°57′,北緯23°05′~23°15′之間;東鄰佛山市三水區,北接四會市,南靠高要區,西與肇慶市端州區接壤。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北嶺山脈的鼎湖山群,中部為平原地帶,南有爛柯山向東延伸,同鼎湖山隔江峙立,西江橫貫中部,最高峰為雞籠山,海拔1000.3米。全區總面積596平方公里。鼎湖區東自永安鎮的長沖村,西止鳳凰鎮的上水田村,南起沙浦鎮的蘇二村,北至鳳凰鎮的良田村。 西江航道、321國道和廣茂鐵路三條重要交通要道成“川”字型橫貫全境,扼西江水陸之咽喉,加上在建的南廣、貴廣鐵路、廣佛肇城際輕軌、江肇高速和規劃的廣佛肇高速,鼎湖將會發展成為粵中西部的一個交通樞紐。陸路距廣州80公里,水路距香港140海里。
行政區劃編輯1988年4月13日,坑口管理區辦事處成立。11月23日,坑口管理區辦事處更名為坑口辦事處。1989年3月,行政村改稱管理區。1992年12月31日,坑口辦事處改名為坑口街道辦事處;從廣利鎮分出設桂城街道辦事處和鳳凰鎮。1993年1月,從永安鎮分出設蓮花辦事處成立,1994年4月,蓮花辦事處改稱蓮花鎮。1994年6月,從永安鎮分出設貝水鎮籌備組,1995年4月,貝水鎮成立。1998年10月,農村管理區稱行政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2年1月,撤銷貝水鎮,其行政區域并入永安鎮。2002年2月,廣利鎮改為廣利街道辦事處,轄下村委會改為居委會。2009年12月31日止,鼎湖區轄坑口、桂城、廣利街道和永安、沙浦、蓮花、鳳凰鎮,設53個村民委員會、2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397條自然村。 2011年12月31日止,鼎湖區轄3個街道(坑口街道、桂城街道、廣利街道)和4個鎮(蓮花鎮、永安鎮、鳳凰鎮、沙浦鎮),設53個村民委員會、2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97個自然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鼎湖區處西江河畔,地處東經112°30′~112°57′,北緯23°05′~23°15′。位于廣東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西江下游。東鄰佛山市三水區,北接四會市,南靠高要市,西與肇慶市端州區接壤。
氣候特征
鼎湖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3攝氏度,最高氣溫38.7攝氏度(1990年8月17日),最低氣溫—1攝氏度(1955年1月11日)。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37.3毫米,降雨量最大紀錄為2423毫米(1983年),降雨量最小紀錄為883毫米(1977年)。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1658.2小時,年平均積溫7940.7攝氏度,山區內氣溫比平原氣溫低2~4攝氏度。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每年受熱帶氣旋(臺風)影響不大。
水文特征
鼎湖區水資源豐富。境內有西江干流及后瀝水、羅隱水、長利橫槎水、貝水水和典水水6條一級支流,均屬珠江水系。集水面積589.13平方公里,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西江干流和長利、典水兩條支流。西江干流平均徑流量為2185億立方米。2009年年末,水庫蓄水總量2137 萬立方米,年蓄水變量430萬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蓄水9764萬立方米,引水2422萬立方米,提水6417萬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83萬立方米。人均供水量622.44立方米。西江干流過境水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其他各支流的水均達到或超過國家二類水質標準。九坑河水力資源蘊藏量16267千瓦,可開發量6849千瓦,已開發4634千瓦。
交通編輯概況
鼎湖區水陸交通方便,國道321線、三茂鐵路及西江航道貫穿全境,經過境內的珠外環高速公路、南廣(南寧至廣州)鐵路、貴廣(貴陽至廣州)鐵路和廣佛肇城際輕軌在建設中。區內初步形成以國道321線鼎湖段為橫線,以省道260線四蓮段和縣道413線、433線、434線以及進港路為縱線的“一橫五縱”干線公路框架,鼎湖是粵中西部的一個交通樞紐。2011年全區公路總通車里程約615公里,其中國道27.04公里、省道4.3公里、縣道55.85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103.2公里,公路硬底化率95.6%。完成貨運量522萬噸,比上年增長11%,完成貨物周轉量26918萬噸公里,增長13.1%;完成客運量387.2萬人,增長21%,旅客周轉量16576萬人公里,增長18.4%;完成汽車渡運4.9萬次,增長6.5%,渡運機動車23.8萬輛,增長16.1%。
公路
民國17年至19年(1928~1930年),高要縣建設高(高要)四(四會)三(三水)公路??谷諔馉帟r期,廣州淪陷后,地方政府為阻止日軍進犯而毀路。 建國初,人民政府全力修復公路。1958年至1960年,以民辦公助的形式修筑公路,先后建成縣道廣利至水坑公路、水坑至九坑河水庫公路、九坑河水庫至金雞圩公路、永安至蓮塘公路,總長25.3公里。1966年至1976年,公路建設滯后。80年代,建設加速。1988年至2000年,政府改造、擴寬舊公路和興建新公路,累計投入3.33億元,改造公路6條總長124.18公里,新建公路20條總長69公里。2000年,公路總里程495.88公里,比建區前增長3.44倍,其中國道27.28公里、省道5.7公里、縣道37.3公里、鄉道425.9公里。公路總里程中,一級公路32.98公里、二級公路27.85公里,其余四級公路。公路總里程中,全部有路面鋪裝,其中高級、次高級路面235.89公里。2000年,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三橫六縱”路網體系形成,道路實現硬底化。公路通達鄉鎮率100%,通行政村率100%,養護。 鄉道 2000年,全區共有鄉道62條,總里程425.9公里,其中:坑口街道鄉道6條,15公里;桂城街道鄉道2條,5.8公里;廣利鎮17條,130公里;永安鎮16條,104.5公里;沙浦鎮11條,92.2公里;蓮花鎮5條,26公里;鳳凰鎮5條,52.4公里。 汽車站廣利汽車站:20世紀60年代,廣利圩鎮建有一個24平方米的平房車站,可供乘客候車,開展廣利至肇慶客運業務。車站沒有停車場,班車停在站前公路邊,讓乘客上落車。1988年,廣利圩擴展,車站被拆除。1997年9月30日,廣利鎮政府投資350萬元在創業路建成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新汽車站,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站內建1500平方米停車場。由于新汽車站離圩鎮較遠,客車仍習慣在舊車站位置上落客。 桂城汽車客運站:2000年12月,在桂城街道建汽車客運站,按三級公共型客運車站標準建設,占地面積1.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100平方米,站內停車場8000平方米,總投資770萬元。此站為過往客車上落點。
鐵路
三茂鐵路鼎湖段從東向西通過蓮花、廣利、桂城、坑口4個鎮(街道),全長27公里。1959年,該鐵路由蘇聯專家設計,途經永安、廣利公社,施工靠社員肩挑人扛,以雙軌路基規格筑成永安鎮依坑村至古遺村段路基,今舊路基尚存。在鼎湖山出口處建有橋墩,1983年建新路基時被拆棄。1963年,因蘇聯專家撤走而停建。1976年重建,1987年6月建成通車。設鼎湖、水坑、永基、依坑4個車站,鐵路由三茂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鼎湖山站也叫鼎湖火車站,是鐵路客運五等站。位于鼎湖山南麓西側,東距坑口500米,西距端州市區19公里,有公路與車站相連,始建于1985年,1987年夏竣工。占地面積5.7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不含線路部分)2298平方米。站內設有售票室、候車室和行包房。鐵路線路設置為三股,有2個可供旅客上落的站臺,站臺長400米,寬8米,上有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1990年,為方便來鼎湖山游覽觀光的游客,曾在距火車站東500米處設乘降所一個,設有月臺供旅客上落。后因公路運輸迅猛發展,1994年7月,三茂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停止所有五等小站的客運業務,鼎湖火車站改作會讓站。 肇慶東站即肇慶火車東站,南廣鐵路、貴廣鐵路在廣東并線后設立的第一站, 位于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是南廣、貴廣、輕軌的交匯點,是連接大西南的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