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縣是吉林省遼源市下轄縣,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分支哈達嶺余脈,輝發河上游,是一個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全縣幅員面積2522.24平方公里 。東豐縣縣城距省會長春市135公里。東、南與梅河口毗鄰,西、南與遼寧省清原縣相接,西與東遼縣、遼寧省西豐縣以山為界,北與伊通縣、磐石縣隔河相望。 截至2012年,東豐縣轄12個鎮、2個鄉 ,總人口40萬 。清代被辟為盛京圍場,史稱“皇家鹿苑” ,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全縣鹿茸產量居全國之首[6-8] ,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三個民間繪畫畫鄉之一 ,并獲得全國綠化百佳縣、全省森林防火先進縣[10-11] 、國家級生態示范縣 、吉林省林業工作先進縣等諸多殊榮。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0年底,東豐縣轄12個鎮(東豐鎮、大陽鎮、橫道河鎮、那丹伯鎮、大興鎮、拉拉河鎮、沙河鎮、猴石鎮、楊木林鎮、四平鎮、黃河鎮、南屯基鎮)、2個鄉(二龍山鄉、三合鄉),共6個社區、37個居民委。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東豐縣位于吉林省中南部,輝發河上游,地處北緯42°18′—43°14′,東經125°3′—125°50′之間,全縣幅員面積2522.24平方公里 。東豐縣縣城距省會長春市135公里。東、南與梅河口毗鄰,西、南與遼寧省清原縣相接,西與東遼縣、遼寧省西豐縣以山為界,北與伊通縣、磐石縣隔河相望。
地形地貌
東豐縣是群山環抱、丘陵起伏的低山丘陵區,屬遼源丘陵區與海(龍)輝(南)柳(河)丘陵臺地寬谷區的交錯地帶。地勢西高東低,海拔高度300—914米,平均海拔為374米 ,是一個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
境內山地主要屬于哈達嶺支脈,多呈東西平行壟狀走向。海拔500米以上山峰有57座,多位于西南與東北分水嶺上。
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低山,多見于東豐縣南部和北部,占全縣幅員面積8.6%,相對高差在100米左右,山峰尖聳,坡度較陡,地表以粗碎屑殘坡積物為主,土質松散,剝蝕嚴重,個別地方基石裸露。
東豐縣丘陵臺地分布占全縣幅員面積61.4%,海拔350—500米,相對高差150米左右??h城南部多高丘陵,中、北部多為低丘陵。丘陵渾圓,坡緩土薄,甚至巖石裸露。坡麓下為沖積洪積臺地,經多年侵蝕風化,多呈波狀或梁狀,俗稱“雞爪崗”。
氣候
東豐縣屬季風區中溫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
春季風大干燥,夏季多雨濕熱,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雨熱同季,適于一季作物生長。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22.0千卡/平方厘米。
東豐縣境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春季多西南風,夏季多南風,冬季盛行西風和西北風。在大陸性季風氣候和東北平原至長白山脈過度帶地形的共同影響下,年降水量差異顯著,冬季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最大867.5毫米(1994年),年降水量最小451.9毫米(1999年),相差417.8毫米。月降水量最高380.3毫米(1991年7月),一日降水量最大137. 6毫米(1995年7月29日)。全年降雨日數115天,降雪日數55天。
水文
東豐縣屬輝發河和飲馬河水系,有大小河溪1049條,其中長5—10公里15條,10公里以上12條,主要河流5條:伊通河、大沙河、沙河、梅河、大橫道河。
交通編輯
四梅鐵路貫穿東豐縣境內,集錫線四平至白山國家一級公路,東豐至長春省一級公路至遼寧省西豐、東豐至遼寧省草市線等多條干線縱橫交錯。
旅游編輯
東豐縣主要景點有:東豐江城森林植物園、
烈士陵園
龍頭水庫旅游區、南照山公園旅游區、野生梅花鹿保護旅游區等。
東豐江城森林植物園
東豐江城森林植物園位于東豐縣境內四白公路246公里處,梅河口市與東豐縣交匯處。景區內景點有:涼亭、水上樂園、吊橋探險、游泳館、鹿場、百鳥園、森林植物等。
扎拉芬圍民俗文化園
扎拉芬圍民俗文化園位于東豐縣沙河鎮慶余村六組神茸架南坡。景區包含:窖鹿、民俗村落和狩獵博物館、滿族民俗一條街博物館、關東古城及關東民俗博物館(含農民畫、剪紙和泥塑)、停車場、攝影棚、臨時搭景地、數字影視科技孵化基地、接待中心(含配餐中心、影視培訓中心)、綠色生態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