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位于中國西南邊陲、廣西南部,東南瀕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1996年,東興成為縣級市。2012年,全市轄3個鎮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有陸地邊境線39公里,海岸線50公里,區域面積59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8萬,暫住及流動人口15萬。東興有世界三大紅樹林示范保護區之一的北侖河口紅樹林保護區,有京島風景名勝區、屏峰雨林公園等國家4A級景區,有大清國一號界碑、中越人民友誼公園、民國“南天王”陳濟棠故居等歷史文化景觀。2008年第二屆中國旅游論壇上,東興市被授予“中國最佳生態旅游城市”榮譽稱號。 2012年被《老年日報》等涉老網站評為中國十大養老勝地。 2010年10月16日,東興市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東興境為南越國領地。元鼎六年(前111年),東興境屬交趾郡地。三國、晉朝時,東興境屬吳國,為交州合浦郡地。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今東興原名“安平”,東興鎮是安平縣縣治所在地,同時是黃州、寧??ゑv地,安平縣為寧??ぽ牭?,隸黃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黃州改名玉山州;大業三年(607年),安平縣更名海安縣,縣治不變,改隸寧越郡。唐武德四年(622年),置玉山州,治今東興附近;貞觀二年(628年),安??h(海安縣更名)改隸欽州;上元二年(675年),復置玉山州,后改名陸州,安??h為其轄地;天寶元年(742年),陸州改為玉山郡;至德二年(757年),安??h更名寧??h,治所仍在今東興鎮;乾元元年(758年),玉山郡復改為陸州,寧??h復隸陸州,治所在今東興鎮。五代時期東興境隸屬不變。宋開寶五年(972年),廢寧??h,以其地并入欽州的安京縣;端拱元年(988年),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欽州隸廣南西路;景德三年(1006年),安京縣改為安遠縣,東興境為其轄地,隨欽州隸廣南西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欽州設安撫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欽州改為欽州路,置總督府取代安撫司,隸屬同年置的潭州行中書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次年,潭州行中書省改為湖廣行中書省,欽州路隨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改屬。明洪武二年(1369年),欽州路改為欽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欽州府為欽州;洪武九年(1376年),降欽州為欽縣,隸廉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欽縣復為欽州,隸廉州府,廉州府隸廣東布政使司。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欽州直隸廣東省,同時置轄防城縣,東興境為防城縣轄地。民國九年(1920年),防城縣直隸廣東。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防城縣改屬廣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防城縣改屬廣東南路行署,東興境為防城縣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2月9日東興解放,隨防城縣屬廣東南路專區管轄。1950年,防城縣改屬廣東欽廉專區。1951年5月14日,防城縣隨同欽廉專區委托廣西代管;同年8月11日,欽廉專區改稱欽州專區,防城縣隨著改屬。1952年3月8日,防城縣隨同欽州專區正式劃歸廣西管轄。1955年5月31日,防城縣隨著合浦專區復劃歸廣東管轄,今東興境仍系防城縣轄地。1957年3月26日,防城縣析出部分轄地置十萬山僮(壯)族瑤族自治縣,縣治設在東興。1958年5月1日,十萬山僮(壯)族瑤族自治縣更名為東興各族自治縣,縣治東興鎮;同年12月1日,撤消防城縣,其行政區域并入東興各族自治縣。同年,中國把東興列為一類口岸。1959年3月20日,撤消合浦專區,東興各族自治縣改隸湛江專區。1965年6月26日,東興各族自治縣隨欽州專區改屬廣西壯族自治區。1971年,欽州專區改為欽州地區,東興各族自治縣隨著改屬。1978年12月15日,東興各族自治縣縣治遷往防城鎮,改名防城各族自治縣。1992年,中國國務院批準東興開發開放,設立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東興經濟開發區。1993年7月17日,東興經濟開發區成立,按處級建制管理,屬防城港市轄。1996年4月29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同意設立東興市(縣級),防城港市代管。以防城港市防城區的東興、江平、馬路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東興市的行政區域。2010年,東興被確立為中國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東興市下轄東興鎮、江平鎮、馬路鎮。 市人民政府駐東興鎮。
人口民族編輯2010年,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東興市常住人口14.47萬人,流動人口15萬多人。主要居住有漢、京、壯、瑤等民族。2010年東興市京族人口1.9萬多人,是中國京族唯一聚居地。 2012年,東興市戶籍人口14.8萬,暫住及流動人口15萬。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東興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位于東經107°53′—108°15′,北緯21°31′—21°44′之間,東興既沿邊、沿江又沿海,是中國陸地邊境線起點、海岸線終點的交匯城市,也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兩廊一圈”、泛北合作“一軸兩翼”的核心地帶,與越南北部最大、最開放的芒街口岸經濟特區僅一河之隔。東興是中國與東盟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區域面積590平方公里。
東興市
地形地貌
東興市地處十萬大山山脈南沿,地勢北高南低,根據地貌形態和成因,境內地貌主要可分為以下3 種類型:構造剝蝕低山地貌 :分布在馬路鎮北部和西部,主要由志留系砂礫巖、泥質巖及千枚巖等巖層經風化剝蝕后形成的山地。丘陵地貌:分布在市境中部廣大地區,海拔一般在100 米至500 米,為峰巒起伏和緩地土嶺,切割深度一般不超過200 米。其上常覆蓋松林、雜木林、竹叢以及肉桂、八角、果樹、橡膠、茶葉等經濟林木。濱海平原:分布在市境南面羅浮、竹山、巫頭、萬尾、山心及交東等地沿海一帶,海拔一般低于100 米,地勢平坦,或略有起伏。濱海平原北部大多已開墾為稻田和耕地,這里阡陌縱橫、水網交織。
土壤
東興市南部近海的平原表面為海相石英細砂、砂礫和亞粘土所覆蓋。在巫頭島東南,由潔白石英砂堆積起來的一重重沙丘,在島的中部還分布著一片沙生草原,平原的最南端微微向大海傾斜,逐步過渡到為碧海環繞的沙灘和泥浦。
水文
東興市境內的河流均發源于十萬大山南麓,向東流入北部灣,河流流量一般都比較小。其中較大者為北侖河、江平江(上游叫那梭江)及羅浮江等。 北侖河全長102 公里,為中越界河,流域面積710平方公里,發源于垌中鎮寶雞山,流經防城區的板八、那垌、那良和東興市的東興等鄉鎮,至東興市區西南分為兩支,一支向西南經越南芒街的岳山出海,一支向東南經東興的羅浮并與羅浮江匯合后至竹山港出海,多年平均流量81.1 立方米/秒,年平均水量25.6億立方米,河水清澈,水質優良。江平江上游兩支支流分別發源于馬路鎮和那梭鎮北部十萬大山南麓,流至江平鎮隘村會合,折向東南,經江平街、班埃出海,全長約50余公里。位于北緯17°~21° 之間,溫度高,蒸發量大,海水含鹽度達30%。
氣候
東興市居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冬短夏長,常年平均氣溫保持在23.2℃左右,年日照時數在1500小時以上,年平均降雨量達到2738毫米,是中國著名的多雨區之一。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東興境內有農田連片面積超過5000公頃,擁有廣闊的海洋灘涂。
動物資源
東興的北部灣漁業區盛產魷魚、青蟹、對蝦、大蠔、海參、海蜇、沙蟲、石斑魚、海蛇等海產品。
植物資源
東興有金花茶、紅薯、木菠蘿、荔枝、龍眼、火龍果、綠茶等特色產品;森林覆蓋率超過54.5%,有肉桂、八角等產品。
經濟編輯綜合
2012年,東興市實現生產總值(GDP)624096萬元,比2011年增加10324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同期增長19.01%,較2011年同期提高了4.14%。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7501萬元,增長5.0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54012萬元,增長28.3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2583萬元,增長14.68%。與2011年同期對比,除第二產業增速回落6.82%外,第一、第三產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分別提高了0.80和12.04%。2012年東興市財政總收入完成97509萬元,比2011年增收21110萬元,增長27.63%,增速比2011年提高0.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9154萬元,比2011年增長41.42%,增速比2011年提高了15.27%。財政總收入中稅收收入60650萬元,比2011年增長22.66%,增速比2011年回落4.83%。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44392萬元,比2011年增長25.99%,增速比2011年回落2.62%。 2012年東興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0000萬元,比2011年增長30.06%。100%完成防城港市任務。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921542萬元,比2011年增長42.73%。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353913萬元,比2011年增長43.3%;更新改造157190萬元,比2011年增長87.86%;其他投資4368萬元,比2011年增長28.09%;房地產投資337104萬元,比2011年增長42.24%。增幅較2011年相比,除基本建設、其他投資、房地產投資提高了52.9、76.29、6.44%外,更新改造、城鎮工礦區私人建房(50萬元以上)分別回落7.84和43.95%。 2012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9224元,比2011年增長15.21%,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了0.33%;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10元,比2011年增長12.63%,增幅比2011年提高了2.6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5.51%。
第一產業
2012年,東興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72668萬元,比2011年增長5.39%,農、林、牧、漁業分別2011年增長2.99%、9.54%、6.61%和5.42%。實現農業增加值107501萬元,可比價增長5.03%。畜牧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2012年全市糧食產量25240噸,比2011年增長0.55%,增速比2011年提高2.12%;花生554噸,比2011年增長4.14%;甘蔗9685噸,比2011年增長1.51%;蔬菜42816噸,比2011年增長1.79%。
第二產業
2012年,東興市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784113萬元,比2011年增長40.03%,比2011年回落18.7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3274萬元,比2011年增長42.59%,實現增加值184858萬元,增長35.1%,增速比2011年回落13.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生產快于輕工業。2012年我市重工業總產值159102萬元,比2011年增長50.56%;輕工業總產值584172萬元,比2011年增長40.56%。重工業生產快于輕工業10%,輕工業增速比2011年回落38.69%。
第三產業
2012年,東興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6845.8萬元,比2011年增長16.72%。在商品銷售額中,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分別為381278.9萬元和170060.7萬元,比2011年分別增長55.2%和25.88%。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實現營業額6168.2萬元和15690.2萬元,比2011年分別增長27.53和28.66%。 2012年末,東興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61541萬元,比年初增加98993萬元,比2011年增長11.48%。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16182萬元,比年初增加98813萬元,比2011年增長16.01%;各項貸款余額509271萬元,比年初增加101895萬元,比2011年增長25.01%。金融機構新增本外幣下降,1-1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101895萬元,比2011年下降11.11%。
社會編輯交通
東興距中國西南第一大港防城港39公里,距廣西南寧機場、北海機場18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308公里、海
東興城市一角防206公里;有防東高速公路、防東一級公路、中越北侖河大橋,以及正在規劃建設的防東高速鐵路、中越北侖河二橋等,與國內及東盟國家通暢連接;經東興口岸出入境人數年均達400萬人次,是中國出入境人數最多的三大陸路邊境口岸之一。2012年市內公交線路總數11條,公共交汽車85輛。
教育
2012年,東興市有普通示范性高中1所(東興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實驗學校、京族學校),初級中學4所(第二中學、松柏中學、江平中學、馬路中學),小學35所,教學點14個,公辦學校共有教職員工1346人,全市在校中小學生24693人。職業教育學校有東興市中職業技術學校,該學校位于馬路鎮原火光中學舊址,占地積549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1230平方米,教學樓2幢,實訓樓1幢,學生宿舍樓2幢,食堂1幢,多媒體教室2間,電腦室4間,共配備電腦200多臺?,F有教職員工38人,其中專業教師32人;在校生2238人,其中全日制學生297人,成人在職學生1941人;2012年開設有供用電技術、旅游服務與管理、計算機及應用、國際商務(現代物流)4個專業。2012年,東興市共有幼兒園64所,其中公辦園2所(即市幼兒園和江平鎮中心幼兒園),民辦幼兒園62所。共有教職工814人,其中公辦45人;在園幼兒10251人(含小學附設學前班1799人)。東興市戶籍人口學前三年的毛入園率為74.6%,學前二年的毛入園率為80.1%,學前一年的毛入園率為87.3%。
醫療
2012年,東興市內醫院主要有三間:東興市人民醫院(二級甲等)、東興市婦幼保健院(二級甲等)、東興市東興鎮衛生院(一級甲等)。
旅游編輯金灘金灘,屬于東興京島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內的一個景點,位于萬尾島上,該島地處北緯21°31’,東經108°22’,
金灘 (3張)
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旅游季節長達8個月之久。島上草木繁茂,四季常綠。金灘全長15公里,寬闊坦蕩,沙質細柔金黃。綠島、長灘、碧海、陽光,構成京島如畫景色,是天然的海濱浴場,濱海旅游度假勝地,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東興屏峰雨林公園東興市屏峰雨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于東興市馬路鎮平豐村。千年山泉水中的溪流從海拔900多米的羅華山蜿蜒跌宕而來,谷床全是潔凈的花崗巖,千年流水沖刷,石頭裸露了原色,殷紅如血。溪水隨著谷床的變化成潭、成灣、成瀑布;谷道兩岸茂林修竹簇擁,危崖中閑花點綴,青藤怪樹探首。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位于東興市東興鎮西南側,中越界河—北侖河旁。1958年為紀念中越兩園人民在解放斗爭
東興旅游 (2張)
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誼公園”。2000年,政府引資對公園進行修復。1958年經東興縣人民委員會與越南海寧省政府商定,為在1954年的援越解放斗爭中犧牲的中國軍人立這座紀念碑。白鶴園白鶴園位于東興市郊、西北部。距市區1.5公里??偯娣e535畝,其中水域面積將近200畝,區內植被茂密,綠草如茵,具有東興“綠肺”之稱,有詩形容“松柏蔥翠,黛色橫天”。羅浮天主教堂羅浮天主教堂位于東興市區羅浮河畔。距離市中心2公里。東興羅浮天主教堂始建于1832年。當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屬北海教區。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圣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由于歷經歲月的沖刷、歷次政治風暴的決蕩以及人口增殖的影響,如今的羅浮天主教堂只剩490平方米的教堂和25平方米的鐘樓。古榕部落古榕部落位于東興市竹山港旁,是竹山八景之一。竹山別稱榕樹頭,因村中一片古榕而得名。竹山古榕部落由一棵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榕和眾多小葉榕組成。古榕為高山榕,榕樹高大挺拔,樹干需十三個成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 大清國一號界碑該界碑正好處在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系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塊界碑,故稱大清國一號界碑。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塊歷盡風雨的巨石就這樣巍然屹立著。 萬鶴山濱海濕地公園萬鶴山濱海濕地公園位于京族三島之一的巫頭島南面,南臨天鵝灣,西接榕樹頭,面積3平方公里。這里亞熱帶水果隨處可見,珍稀植物雜居島中。長在深山野嶺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膝柄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紫荊木在巫頭島現身。萬鶴山濕地公園有海邊“小西雙版納”之稱,是廣西保存最完好的濱海濕地。在濕地公園的南面,有一片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樹種繁多,野趣濃郁,靠山臨海,物華天寶。每年清明節到冬至,都有二萬多只白鷺在這里棲息繁衍,最多時超過四萬多只。當地人把鷺鳥稱為鶴,因而得名萬鶴山。萬鶴山有鶻鶴、翎鶴、白鶴、銀鶴、蓑羽鶴、黃嘴鶴、馬褂鶴等七個品種;按書詩上說分屬兩大家族,即白鶴與蒼鷺。 陳公館陳公館,即陳濟棠公館。是20世紀20年代陳濟棠在他事業巔峰時期回家鄉興建的豪宅。陳公館是一座別墅式大院,整個院落呈西北——東南走向,北面建有主門樓和炮樓,東側有側門,四周有青磚圍墻,主體建筑為一座兩層西式別墅。門樓加炮樓一共三座,均為二層式磚混結構。陳公館的主體建筑,分主樓和副樓兩部分,這是一座兩層西式豪華別墅,兩樓之間用天橋連接。主樓是陳濟棠陳列館,副樓是中越友誼館。 北侖河口紅樹林生態區紅樹林,一種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灘的胎生樹種,海洋唯一木本植物的群體,是世界珍稀保護植物。當你把它的樹皮劃破后,破口處立即滲出紅褐色的汁液,紅樹其名因此而來,海邊的群眾別稱為“海欖樹”。紅樹林是由許多紅樹種類生長在一起形成象陸地一樣的樹林狀態而得名。 三圣宮三圣宮,又稱三婆廟。廟中供奉的三婆婆又叫媽祖,復姓三衛,名林默,后被皇帝賜封為三圣,故其廟就稱三圣宮。竹山三圣宮建于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坐北向南,整座廟宇飛檐高翹,紅墻綠瓦,雕龍畫鳳,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宗教廟宇特色的古式建筑。 廣西沿邊公路起點零公里紀念壇廣西沿邊公路零起點標志——零點紀念壇,位于北侖河入??诘拇蟮號|端,占地面積550平方米,包括平臺、欄桿、球雕塑標志和基座部分。整個設計新穎、造型美觀,均用花崗巖石材料精雕細刻而成。貝丘遺址交東貝丘遺址,位于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遺址在高出海面不到十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故又名“社山遺址”,面積約1500平方米。北侖河口(竹山)景區竹山,位于北侖河的出???,是中國大陸最西南端的邊海小漁村,因盛產竹子得名。村子里有大清國一號界碑,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起點,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境線的交匯點,有當年侵華日軍在廣西沿海的第一個登陸點的遺跡——寇井,有廣西目前發現樹齡最“老”的榕樹——榕樹王,有香火鼎盛的“三圣宮”(三婆廟),有廣西沿邊公路的零起點,是中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之一——國家北侖河口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文化風俗編輯語言
東興地方語言以粵方言為主,另有客家話、京語(越南語)、壯語等。
文化
東興文化多元,融海洋、伏波、長壽、紅木、邊關、華僑、京族、佛教、天主教等九大文化為一體,有京族獨弦琴、喃字等多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越邊境商貿·旅游博覽會、金灘論壇、京族文化節、中越邊民大聯歡、中越元宵節足球賽、高爾夫國際邀請賽等活動形成了獨特的邊境文化,2009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民俗
京族原為“越人”,歷史上亦稱為“京人”,1958年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是越南的大民族,京族三島的京族系15世紀末16世紀初從越南涂山遷徙來的。東興市澫尾、巫頭、山心三島是中國唯一的京族聚居地區,人稱京族三島?!肮潯笔蔷┳迦嗣駛鹘y的慶典節日。獨弦琴是京族喜聞樂見的傳統樂器,聲音清脆,幽雅委婉?!疤呱澄琛?、“竹杠舞”、“對花屐”等舞蹈是京族少男少女傾訴愛情、用舞蹈來表達愛意的一種形式。
特色小吃
三鮮粥俗稱“天下第一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實“三鮮粥”并不只有三種海鮮,它由車螺、沙蟲、螃蟹、臘魚、
奧運寶貝彈奏獨弦琴章魚、紅螺、泥丁、魷魚、肉絲等海鮮煮成。熱鍋下油,把海鮮及姜酒等佐料一起炒至將熟,再放粥和適量的水煮熟。在起鍋前再放少量的蠔油和魚露,味道更鮮,上鍋后放蔥花即可。 卷筒粉東興的卷筒粉的做法很特別,鍋上燒開水,在水中放一個用白布繃緊的一尺來高的圓木罩,白布臨邊開個寸余直徑的透氣孔。用勺舀上磨好的米漿,往布上攤平,蓋上蓋子,幾秒鐘后掀開蓋子,用薄薄的寬如尺的竹片輕輕剔起,放一些炒熟的肉末、木耳、洋蔥做的餡,或椰菜做的餡卷成筒狀就是名副其實的卷筒粉。吃時配以特制的鹵汁,味道好極了。風吹餅東興旅游你會看到這樣一種特別的竹筐,上部是張開的喇叭形,腰間卻很細,下部主體是直筒狀??鹄镅b的是圓圓薄薄的像草帽般大的大餅,那就是京族“冰喇”。人們叫它“風吹餅”,因為它太薄,薄得風都可以吹走的緣故。是京島最有名的風味小吃。它是用糯米磨成粉漿蒸熟后,撒上芝麻曬干后即成。吃的時候放在火上烤,它逐漸膨酥,香味四溢。 京族粉絲俗稱“呃粉”(諧音),是東興“三寶”之一,在京島中享有盛名,成為眾多游客喜愛的特色風味。其做法是:把
東興食品 (4張)
梗米磨成漿,燙熟,冷卻后切成粉絲條狀曬干即成。下鍋前先用清水浸泡10分鐘,再放油鍋炒,加蔥花、調料便可上鍋食用。京族粉絲清爽、可口、米香濃郁而不膩。 煎堆煎堆,又名混堆。一種用糯米和綠豆做成的煎餅,色澤黃亮,外脆內軟,香甜可口,是東興江平鎮人常做的一種傳統美食。做法:糯米磨成粉,并用溫水將綠豆磨碎煮熟后,與糖和成綠豆泥,將綠豆泥做餡,用糯米團包成杯口大小的圓餅,放進油鍋,不斷翻動,色呈黃即取出。 屈頭蛋將已孵18天的海蛋煮熟,去皮,淋上新鮮檸檬果汁,撒上炸蔥頭、子姜絲、生鹽、香菜。吃起來又香、又辣、又酸、又脆,別有風味,是東興當地人最喜食的一種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