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市轄區,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屬于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圍,是肇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處于東經112°23′至34′,北緯23°2′至11′之間。 端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旅游城市,其中星湖風景名勝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十大文明景區示范點”。
行政區劃編輯2002年,端州區轄6個街道(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康樂、古塔)、2個鎮(黃崗、睦崗),22個村委會、57個居委會。
2005年12月31日,端州區轄4個街道(城東、城西、城南、城北)、2個鎮(黃崗、睦崗)。2010年10月,端州區黃崗鎮、睦崗鎮正式撤鎮,掛牌改設為街道辦事處。2013年,端州區撤銷城南街道、城北街道。 2013年,端州區下轄黃崗街道、睦崗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4個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端州區地處北回歸線南側。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和肇慶市鼎湖區,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3′至34′,北緯23°2′至11′之間。
地形地貌
端州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是構造剝蝕山地,以東西走向為主體, 中部為沖積平原,大小湖塘低洼呈半球分布,石山巖溶出露在星湖北部,構成具有特色的風景名勝區;南部是堤外江岸的河漫灘,呈狹長的帶狀分布。
氣候
端州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9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613.72毫米,年日照量1815.72小時,陽光充裕,雨量充沛。
自然資源編輯端州的物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劍花、肇實、紫背天葵等名優特農副產品;旅游產品中端硯、骨雕、檀香扇、裹蒸粽和月餅享有盛名;儲藏有豐富的鉛、鋅、銅、粘板巖等礦產資源,其中粘板巖為制作端硯材料。端州出產的端硯為歷代朝延貢品,享有“國之瑰寶”的美譽。黃崗鎮是端硯的故鄉。
交通編輯肇慶端州區是粵港澳通往廣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距廣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 距澳門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不過端州區沒有機場,在廣州白云機場的路口有往返的巴士,2小時左右就可以
到達。端州區的公路客運非常發達,往來省內外各地都很方便。端州區的主要汽車客運站有汽車客運總站(端州四路)和城東停車場(前進路)、城西停車場(端州七路)、 城北停車場(站北路)都有來往端州區市各縣市區間的巴士。
鐵路
三茂鐵路位于廣東省西南,東與廣三鐵路相連,西與河茂鐵路銜接。其途經肇慶81.5公里,沿線有肇慶、高要等八個車站。肇慶火車站位于市區北部的火車站路,就在七星巖景區對面?;疖囌久咳斩加卸嗵肆熊囻偼珖鞔蟪鞘??;疖囌具€專門開有直達香港九龍的列車。
公路
廣州至成都的國道321線,福州至昆明的國道324線縱貫肇慶全境;500公里環市路連接肇慶全市8個縣市區和半數以上鄉鎮,全是高等級的水泥公路。區內共有5個長途汽車客運站,分別為:肇慶市汽車客運站、恒盛客運站、長途汽車客運總站、橋西客運站以及順利客運站。轄區的各縣市均有長途客運站。
水運
端州臨近西江,水路客運也較為發達。八十年代,省政府先后批準開設二類口岸6個:高要南岸、德慶康州、封開江口、四會馬房、肇慶進出境貨運車輛檢查場和四會進出境貨運車輛檢查場。 肇慶已開設口岸9個,其中:一類(客運)口岸2個,二類(貨運)口岸7個;形成客貨運、水陸運并進,布局合理的口岸開放格局。肇慶港口客運站位于江濱中路,碼頭有直通香港、廣州、梧州的客輪,十分方便出行。
公交
端州區內開設有20多條公交線路,涵蓋整個市區,往來交通便利。
經濟編輯概述
2012年,端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2億元,比2011年增長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萬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23億元,比2011年增長13.1%。財政收入質量位居全市前列。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26.4億元,比2011年增長20.6%;規模工業
增加值49.5億元,比2011年增長19.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9億元,比2011年增長1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7億元,比2011年增長17%。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85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1.9%,其中出口總額7.29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0%;實際吸收外資1.31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3.5%;完成服務外包離岸合同1030萬美元,離岸合同執行金額531萬美元,實現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合同和離岸合同執行金額“零”的突破。農村兩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3.2億元,比2011年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6100元,比2011年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6元,比2011年增長14%。
工業
2012年,端州區列入市“六個一批”的8個重點增資擴產項目總投資額2.23億元。維科特真空、珊瑚食品機械、綠寶石電子、振華真空機械等一批現代產業項目相繼投產或進入試產階段。加快推廣普及公共照明領域LED照明,以立得電子、鴻信科技為代表的LED照明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全年組織實施國家、省級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24項,推動技改創新項目爭取國家和省資金扶持2000多萬元,其中振華真空、捷成電子申報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項目獲1000萬元扶持。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45.2億元,增長57%。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端州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廣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成立區政府金融工作局和區土地儲備中心,大力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工作,區屬中小微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獲得50億元授信,195家中小微企業成功融資,融資金額達16.3億元。2012年“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簽約、奠基動工、投產剪彩項目34宗,投資總額248億元。
服務業
2012年,端州區華南智慧城首期約11萬平方米的10棟產業樓投入使用。國家科技成果“一中心兩基地”(國家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和國家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以及“中國城市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園區。華南智慧城項目成功列入省現代產業500強,并榮獲“2012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軟件園區”稱
號。承接創辦肇慶市服務外包行業促進會,華南智慧城申報“廣東省服務外包重點產業基地”工作加快推進。積極謀劃建設占地約1萬畝的端州區現代服務業園區,“雙龍”片區規劃修編、項目運作以及征地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動?,F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總投資1億元的三榕港二期擴建工程已投產;科海、創威、奧迅、泰格等一批現代信息服務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年增加值增長36%。城東街道獲評省現代服務業技術創新專業鎮,全區技術創新專業鎮覆蓋率達50%。全年完成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030萬美元,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金額531萬美元。
建造業
2012年,端州區23個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2.7億元,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端硯文化村、華萊達商業廣場、河旁商貿城、肇慶·東方(大潤發)廣場等一批宜居城鄉、文化強省工程進展良好,其中金鉆大酒店、肇泉裝飾材料城開張營業,文化創意大廈建成封頂。肇慶大道汽車銷售一條街在原有56家汽車品牌店
的基礎上,成功引進8家汽車銷售企業,逐步成為粵中西部汽車銷售區域中心。預計全年實現建筑房地產業上繳稅金5.8億元,增長19%;商品房銷售面積126萬平方米,與2011年基本持平;商品房銷售額66億元。 全區“三舊”改造項目15個,改造用地面積2430畝,其中新增動工面積410畝。全市最大的“三舊”改造項目——龜頂新城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5億元,片區內的公共道路、公園等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首期15萬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建成并開盤銷售。海逸半島、東駿名城、市科華食品公司(星湖東岸)等一批“三舊”改造項目正式動工,西江北岸江濱西堤示范段、城東“城市綜合體”、“上海城”二期、蕉園崗改造等項目穩步推進。城西片區路網不斷完善,風華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大鼎路、白沙路、龜山路、璣西路、桂圓路等正加緊建設。
特色經濟
2012年,端州區組織120多家端硯廠參加第29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4天總成交4300件,銷售額近600萬元,再摘文房藝博會銷售桂冠。端硯文化村二期工程建設完成,成為國內首個以硯文化為主題的集旅游觀光、休閑購物、文化體驗、端硯文化展銷為一體的硯文化旅游景點。文化創意大廈項目包括文化商業街鋪、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主題群眾電影院、文化主題市民休閑平臺及文化企業辦公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