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縣,隸屬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貴州最南端,與廣西南丹縣接壤,是貴州省乃至大西南進入兩廣出??诘谋亟浿?。東守兩廣、西望滇黔、南控東盟、北至天府,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是貴州南部重要城鎮,也是西部地區連接中、東部地區的開放前沿。獨山縣總面積2442.2平方公里。2012年獨山縣總人口為35萬人,生產總值為34.6173億元。被國家確定為甲級開放縣、省政府確定為民族地區綜合改革試驗區、農業綜合開發縣、集體經濟試驗區和星火技術密集試驗區。
行政區劃編輯2000年,獨山縣轄8個鎮、10個鄉。2003年,獨山縣轄8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250個村委會、9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4.9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獨山縣縣城局圖3.76萬人;少數民族24.06萬人。2012年,獨山縣轄一城六區(即:獨山大學城、貴州獨山經濟開發區、麻尾工業園區、獨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獨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獨山紫林山國家森林公園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獨山城鄉統籌改革實驗區)和8個鎮,7個鄉、3個民族鄉:城關鎮、兔場鎮、麻萬鎮、基長鎮、上司鎮、下司鎮、甲里鎮、麻尾鎮、堯梭鄉、羊鳳鄉、甲定水族鄉、翁臺水族鄉、本寨水族鄉、水巖鄉、打羊鄉、堯棒鄉、黃后鄉、董嶺鄉。 2013年,轄八個鎮:百泉鎮、麻尾鎮、影山鎮、基長鎮、玉水鎮、上司鎮、下司鎮、麻萬鎮
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北緯25°04′~25°31′,東經107°41′~107°55′之間。全縣總面積2442.2平方公里,縣城距廣西南丹縣城120公里,距黔南州都勻市約48公里,距省城貴陽市約198公里,距重慶市600公里,南距廣西北海市740公里、廣州市800公里。
地形
獨山縣地處云貴高原,平均海拔較周邊地區高出300~500米。獨山縣的地理地形有著名的獨山泥盆紀——石炭紀標準地層剖面,發育完整、出露完好、研究程度較高、各種地質現象和反映時空觀念、環境因素、生物進化的生物化石豐富等。全境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箱狀背斜,形成較周邊地區高出 310~490米的突出平臺地,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為1465米 ,平均海拔850~1100米之間
氣候
獨山縣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極端最高氣溫35.5℃,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0℃,年降雨量為1429.9毫米,無霜期297天。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獨山縣內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有銻、鐵、鎂、汞、煤、硫、重晶石、硅石、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初步探明的鐵礦儲量12964萬噸、硫鐵礦儲量60萬噸、煤礦1743萬噸、硅礦儲量132萬噸、方解石儲量4941萬噸、優質石灰石10759萬噸、白云石930萬噸。
林牧業資源
獨山縣有林地面積6.32 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5% ,全縣有森
獨山縣全景圖林面積948270畝,可開發利用面積有6795畝。其中馬尾松用材林5萬公頃,蓄積量250萬m3 ,是國家飛播造林示范區;全縣草山草坡面積61.43萬畝,可開發面積32萬畝,500畝以上草場66片,達35.5萬畝。境內駐有貴州省草業科學研究所和中國與新西蘭合作的貴州省牧草種籽繁殖場,開發人工草場達20年,面積達2萬畝,被列為中國南方畜牧業重點縣。
水資源
獨山縣境內水域系紅水河和珠江流域,長10公里以上的季節河流24條,地下河22條,地下水庫數個。地下水儲量豐富,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38900萬立方米,全縣共建有各類水利設施和水庫,總蓄水量2779萬立方米。獨山縣南部灌區已建成庫容1650萬立方米的譚堯水庫。
人口編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31萬人。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縣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為3778人、出生率為14.25‰,死亡人口為2097人、死亡率為7.91‰、自然增長人口為1681人、自然增長率為6.34‰。2012年,獨山縣的總人口為35萬人。 主要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壯族等,以布依族為多,少數民族占總人口69%。
交通編輯獨山縣處于西南經濟圈與華南經濟圈的交叉點。貴州最早修通的黔桂鐵路、黔桂公路由北向南貫通全境,可通向中國各地,過境鐵路有13個車站可供物資調運,并即將進行貴陽至柳州黔桂高速鐵路電氣化改造,北連四川、重慶、南接廣西、廣東的西南出海大通道“貴新高速公路”(貴州段)縱貫縣境南北已于2000年6月正式通車;全長60余公里。通往國家級荔波樟江旅游風景區的高等級公路獨山至荔波和麻尾至樟江風景區小七孔二級公路已建成通車;“貴新”高等級公路分別在縣境的麻尾、下司、上司、城關四個重鎮開設有上下匝道口。距荔波旅游支線機場105公里。2003年,獨山縣已有省級以上的公路有3條,連通周邊兩省區六縣;另有鄉、村公路1020公里,連通各鄉鎮至村民組,形成以鐵路、國道、航空為主干線,地方公路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絡。
經濟編輯農業
獨山縣是貴州主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全縣有耕地25.5萬畝,其中田19.5萬畝,土5.5萬畝,1萬畝以上連片稻田有5片?;A比較扎實可供較大開發的農特產有優質稻米、獨山大豆、皺皮辣椒、法國細刀豆、迷迭香草、優質西紅柿、獨山優質高蛋白玉米、高產油菜、脫毒土豆、雜稻種、蔬菜和烤煙等。 2012年,獨山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8407公頃,糧食播種面積25725公頃,油菜籽播種面積604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9908公頃。煙葉種植面積1158公頃。糧食產量108194噸,同比2011年增長22.8%。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785萬元,比2011年增長9.37%。其中:農業產值82685萬元,林業產值3865萬元,畜牧業產值45128萬元,漁業產值1303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04萬元。
工業
獨山縣的主要工業企業有采選、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力、印刷、制藥、塑料、編織、造紙、制鞋、鑄造、釀造、食品加工、飼料加工、油料加工、服裝、修理等22個行業??h城設有超市、百貨、針紡、鹽業、醫藥、土產、農資等國家商業二級批發站。向外招商引資建設項目和改造的企業有43個, 其中,可供使用的廠區面積達532053平方米,廠房面積91928平方米。并成立小河工業區、麻萬輕工業園區、三橋加工區、州縣共建以冶金、建材化工、商貿為支柱的麻尾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2年獨山縣全部工業總產值為745526萬元,比2011年增長59.9%。其中規模工業產值572284萬元,比2011年增長40.2%,規模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2.8%。規模工業總產值分行業:輕工業78486.4萬元,重工業493797.6萬元。
社會編輯教育
2013年貴州省第一座縣級大學城落戶獨山縣,為獨山縣大學城。獨山大學城位于該縣城南部,距縣城2公里,占地1.5余萬畝,規劃容納10所大學,在校學生8至10萬人,總投資概算約135億元。獨山大學城的大學教育區包括東大學園區、西大學園區、國際合作大學園區、發展園區及山體公園四大部分,占地面積507萬平方米,建筑規模214萬平方米。
獨山縣大學城效果圖入駐獨山大學城開辦分校的有黔南師院獨山校區、獨山職校、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土耳其東地中海大學、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北塞尼可西亞大學、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貴州產學研基地、中央音樂學院(211工程)等高校。
文化醫療
2012年縣圖書館、文化館兩館運營良好,保持6萬種64000冊,全年共接待讀者9016 余人次;基層各種文化生活豐富,共組織舉辦各種主題文化活動22 (場)次。開展送文化下鄉慰問演出共30場次,文藝專業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文藝輔導60余次。組建了2個農村電影放影隊在18個鄉鎮巡回放影1864場,觀眾達372940萬余人次。廣播電視覆蓋率98%。2012年,全縣共有28.69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 97.12 %。全年實際到位醫療基金8320.27萬元,基金到位率達100%,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補償的參合農民63.9萬人次。
旅游編輯特產
土特產有享譽中國的獨山鹽酸菜系列產品和與都勻毛尖齊名的高寨茶、溝山茶。鹽酸、臭酸、蝦酸是獨山有名的“三酸”,風味獨特,其中鹽酸菜被稱“中國最佳素菜”。還有油桐、刺梨、楊梅、蕨菜(龍爪菜)、拆耳根、板栗、野竹筍、杜仲、五蓓子、板蘭根、何首烏、枸杞、云香草、魔芋、黃姜等以及名揚貴州的獨山皺皮辣椒、獨山大豆、獨山大青菜、優質大米、優質土豆等。
旅游景點
獨山縣系喀斯特巖溶地區,自然風景
深河橋抗日文化園優美,北部有深峽幽谷,飛瀑流泉、百里杜鵑花和天下奇石翻天印、風動石,南部有奇異的峰林溶洞和溫泉。文物名勝景觀有烈士陵園、影山草堂、兔場摩崖(莫友芝先生故里)、牟尼橋、黔桂公路標志碑、翁奇奎文閣、獨山觀(獨秀峰)、抗日深河橋紀念碑以及當地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民俗風情,形成獨特的旅游風景地。
名人編輯東漢時期在貴州傳播中原文化第一人之稱的學者尹珍(字道真)。咸豐、同冶年間布依族英雄楊元保率民眾首次起義并拉開貴州布依族苗族反抗清廷暴政大起義的序幕。清嘉慶時期樸學大師,“影山文化”創始人莫與儔和清“西南鴻儒”之稱的學者莫友芝。辛亥革命烈士、詩人楊映云?,F代“云貴高原的保爾”楊禮平。中國賽車冠軍黎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