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屬珠江三角洲區域,是粵中粵西交匯地。東北面與開平市相鄰,東南面與臺山市相鄰,西南面和西面與陽東縣、陽春市相鄰,西北面與新興縣相鄰,南面瀕臨浩瀚的南海,海岸線長21公里。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冬短夏長,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3℃,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恩平市境內有金、鎢、銅、鐵、石灰石、陶瓷泥等礦產資源。恩平有三大自然保護區(七星坑自然保護區、鎮海灣紅樹林保護區、君子山自然保護區)、四大森林公園(鰲峰山、青南湖、河排、西坑)、四大溫泉(金山、樂園、帝都、錦江)。恩平市有港澳臺同胞12萬人,海外華僑42萬多人,分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 。
行政區劃編輯2000年,恩平市轄15個鎮:恩城鎮、君堂鎮、那吉鎮、朗底鎮、橫陂鎮、大槐鎮、沙湖鎮、圣堂鎮、江洲鎮、東成鎮、洪滘鎮、良西鎮、大田鎮、恩僑鎮、牛江鎮??側丝?64898人,各鎮人口: 橫陂鎮 24879 圣堂鎮 27500 良西鎮 21120 沙湖鎮 61641 牛江鎮 24502 君堂鎮 36508 大田鎮 17854 那吉鎮 16622 大槐鎮 14965 東成鎮 15679 恩城鎮 99659 洪窖鎮 11065 朗底鎮 9039 江洲鎮 13432 恩僑鎮 5062江南虛擬鎮 18191 平石虛擬鎮 30852東安虛擬鎮 1632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撤銷了朗底、江洲、洪滘、恩僑鎮,其行政區域分別并入大田、君堂、橫陂、大槐鎮;撤銷了恩城鎮,分別設立了恩城、平石、江南、東安4個街道辦事處。全市行政區劃調整為10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002年,恩平市轄4個街道(恩城、平石、江南、東安)、10個鎮(良西、牛江、圣堂、沙湖、東成、君堂、橫陂、大槐、那吉、大田)。截至2005年12月31日,恩平市轄3個街道、10個鎮。2006年,撤銷東安街道辦事處,將其行政區劃分別并入恩城街道辦事處和東成鎮。至此,恩平市轄2個街道(恩城街道、平石街道)、10個鎮(良西鎮、牛江鎮、圣堂鎮、沙湖鎮、東成鎮、君堂鎮、橫陂鎮、大槐鎮、那吉鎮、大田鎮)。 共151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恩城街道辦事處18個,東成鎮15個,君堂鎮18個,牛江鎮12個,沙湖鎮21個,大槐鎮12個,圣堂鎮11個,那吉鎮7個,良西鎮8個,橫陂鎮19個,大田鎮10個。全市社區居民委員會23個 。
一半是山區,一半是丘陵。恩平地形好像一片桑葉,全境北寬南窄,地勢較高,全市95%的陸地在海拔10米以上。西部山嶺重疊,由開平、新興、恩平3市交界的天露山余脈延伸到恩平市境內,西部與陽春、陽東成一條高脊,分出西交界處為七星坑原始森林;腹部的大人山峰,從西南向西北延伸,形部低山高丘區;錦江自西向東貫穿中部,匯入潭江,分出南部丘陵區和東北部寬谷丘陵區;東南臨南海,出口直通臺山市北陡、汶兩鎮之間的鎮海灣。山脈恩平西部山嶺重疊,由開平、新興、恩平3市交界的天露山余脈延伸到恩平市境內,以君子山最高,海拔959米;西南部最高峰為珠環山,海拔1014米;腹部的大人山峰,海拔763米,從西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一條高脊,分出西部低山高丘區。珠環山:珠環山原名為爛頭山,位于清灣綜合場西部,海拔1014米高,恩平境內最高峰。
水文
恩平境內有錦江、蓢底河、那吉河等大小河流13條,均發源于天露山及其余脈,有向東、向南兩個流向,主要河流為錦江。全市有錦江水庫、青南角水庫等大、中、小水庫200多個,其中錦江水庫為江門五邑地區最大的蓄水、發電、灌溉綜合工程。
氣候
恩平市恩平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冬短夏長,冬暖夏涼,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年平均氣溫23℃,年平均霜期1.5天,最長8天,年平均降雨量2348毫米,雨季多在4至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5%。
自然資源
生物
恩平市至2011年,恩平市動物資源有山雞、毛雞、水鴨等約30種。獸類有羊、山豬、豬仔貍、烏腳貍等20種。鱗甲類35種,蟲類33種,蛇類20種。植物資源也很豐富,較常見且用途廣的有:草類10多種,花類30多種,藥類有五六十種。七星坑原始森林是珠三角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地處恩平西南部那吉鎮,與陽春、陽東交界,總面積為15萬畝,最高峰為七星頂,海拔844.5米。七星坑林區屬典型南亞熱帶季風性常綠闊葉林,已鑒定的植物種類有735種,其中13種是國家或省級劃定的受保護植物;動物約有140多種,其中許多為廣東省內罕見。恩平市政府經4考察后,于1995年12月將七星坑林區定為七星坑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珠三角惟一的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
礦產
至2011年,恩平市礦物資源分為非金屬礦和金屬礦兩類。非金屬礦中,石灰石分布于市內10個鎮,總儲量10億噸以上。此外,鉀長石、石英石、水晶、重晶石、青刀石、墨硯石、陶瓷泥、煤炭等也有一定的數量。金屬礦中,金的儲量約5噸,鎢、錫、銅等數量也不少 。
水
根據多年的氣象資料,市累年均降雨量為2263毫米,境內那吉黃角、大田、朗底、良西部分地區因山脈影響,造成大量降雨,年均降雨量為2600毫米。市內地表徑流由降雨產生。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42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3.8億立方米,平均每人擁有水量6419立方米,為全國人平2700立方米的2.4倍,全省人平3520立方米的1.8倍。平均每畝耕地水量5000立方米,為全國畝平均數82立方米的27.5倍、全省畝平143立方米的1.2倍 。
土地
恩平市境屬丘陵地帶。地形復雜,土壤多樣。計有水田、山地、旱地土壤。據20世紀80年代土壤普查記載,全境水田面積38.54萬畝,集中分布于境內的西部、中部,東南部次之。旱地土壤面積總計8.2萬畝,分布于西部、北部。及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水田面積時有增減,1985年為44.52萬畝。進入90年代后,國家建設征用一些土地,水田面積有所減少。至2011年底止,全市耕地面積共9萬多畝 。
溫泉
恩平市境內富有溫泉資源,現經地質探查,蘊藏量較大的溫泉有四處:良西的龍山月水村、松柏根黑泥村、大田的牛欄屋村、那吉的熱水朗村。每處泉眼5~8個,流量10~20立方米 / 秒,溫度有的高達70~80攝氏度。已開發并正常經營的溫泉企業有良西的帝都溫泉,那吉的金山溫泉、溫泉樂園和大田的錦江溫泉、山泉灣溫泉酒店 。松柏根黑泥溫泉在開發中 。
人口編輯2011 年 12 月底,全市戶籍常住人口 501888 人 。
經濟編輯概況
國內生產總值1980年1.67億元,1990年11.2億元,2000年42億元,2003年達到54.49億元,全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構成為18.6:36.5:44.9。2003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工業立市、旅游強市、科教興市、農業穩市”四大戰略。特別是近年利用溫泉資源優勢開發的以錦江、帝都、金山三大溫泉為龍頭的旅游業持續發展,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溫泉之鄉”美譽。201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2.08億元,比2011年(下同)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2億元,增長2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5億元,增長18.2%;固定資產投資61.7億元,增長3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8億元,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值3.9億美元,增長17%。鎮村經濟穩步發展,鎮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億元,增長21.8% 。2014年恩平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0.2億元,比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7%。
第一產業
中國溫泉之鄉恩平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屬珠江三角洲區域,是粵中粵西交匯地,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區域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的農業市(縣)之一。大槐鎮屬南亞熱帶氣候,全年陽光充足,雨水充沛,自然氣候、環境適宜茶葉生長,種茶制茶的歷史已100多年,現有茶園2000多畝。尤以恩平市金山溫泉茶廠為最,產品有:錦云牌單樅茶、錦云牌鐵觀音茶等,產品價格便宜,質量優,其所產的錦云牌單樅茶以其上乘的品質享譽四方,沖泡后茶的湯色黃中透紅。恩平市“投入1億多元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改造中低產農田項目等農業項目,修建了三面光渠道、中小型水庫、小水陂等農業水利設施一大批。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庫工程7宗,小型水庫工程79宗,總庫容80018萬立方米,灌溉庫容4522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面積24.2萬畝;建成機電排灌站585宗,排灌面積3.57萬畝;建成江海堤圍34條、163公里,捍衛耕地面積11.43萬畝、人口12.42萬人;修建渠道311公里,新建小水坡25座,機耕路105公里,改造中低產農田8萬多畝。恩平市形成了連片10萬畝優質稻產業帶,連片5萬畝香蕉產業帶,面積達3萬畝的常年蔬菜種植區,面積超4萬畝的冬種馬鈴薯產業帶,325國道沿線花卉產業帶,柑桔橙特色水果產業鎮,種植甜玉米專業村,萬畝龍眼荔枝休閑農業區,特種薯類常年種植片、深山名茶培育區等各具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區域。尤其是冬種馬鈴薯產量及效益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馬鈴薯產業已經成為了該市名副其實的富民支柱產業。
第二產業
恩平市特色工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電聲器材、紡織服裝、建材化工為支柱、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新型光能、新型建材等新興產業正在生根發芽。有佛山陶瓷產業轉移、沙湖新型建材產業基地、橫陂臨港新型建材產業園、牛江精細化工業園和圣堂工業園等。恩平市電子電聲器材行業生產企業500多家,麥克風年產量超過 9000 萬支,占全國總產量70% 以上,市場占有率達75% ,年產值達32億多元;出口量占全國80%,被國 家命名為“中國麥克風行業產業基地”和“中國麥克風出口基地”。 紡織服裝行業企業150多家,形成紡紗、織布、染整、成衣 “ 一條龍 ” 發展,年產服裝3000多萬件、棉紗16000多噸、布匹1800多萬米。建材化工行業基礎扎實,年產水泥500萬噸;陶瓷企業24家,年產瓷磚5900萬平方米,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4家,年產量19萬噸,被國家命名為 “中國納米碳酸鈣產業基地”。 2009年底,沙湖新型建材基地和恩平紡織基地已被列入廣東省十二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成為推進恩平市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2011年,恩平市積極落實上級扶持外貿政策,鼓勵電聲器材、服裝等企業利用廣交會、粵港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等經貿合作平臺,不斷開拓新興出口市場。恩平市有燕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嘉維化工有限公司、匯雄化工有限公司、三力膠粘制品有限公司等化工工業。主要產品輕質碳酸鈣、納米輕質碳酸鈣、膠粘帶。 以生產輕質碳酸鈣為主的嘉維化工廠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納米碳酸鈣產業基地。
第三產業
商貿
全市商貿流通活躍,華潤萬家、好萬家、肯德基等國內外知名連鎖企業相繼落戶恩平,促進了全市商業貿易的發展和拉動了全市的消費水平?,F有上規模賓館、酒店 20 多家,如京湖大酒店、金泉大酒店、僑聯賓館、金山溫泉、帝都溫泉、錦江溫泉、溫泉樂園等,滿足社會各界人士商務洽談、業務接待、觀光旅游的需要。
金融
金融服務運行平穩,設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匯豐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平安人壽保險公司、友邦保險公司、華林證劵公司在恩平設有辦事機構。
溫泉旅游
2009 年,恩平旅游經濟恩平以溫泉為主題的旅游產業逐步形成,先后建成金山、帝都、錦江、樂園四大溫泉旅游度假區和歇馬舉人村旅游區、石頭村風景區、盛林漂流探險度假區、名人山莊、白馬翠綠度假山莊、鳳凰山莊等主要旅游景區,集飲食、居住、休閑、度假于一體。恩平溫泉品牌飲譽中外,先后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地熱國家地質公園?!? 2009 年,岑洞峽谷漂流旅游區還獲評為“ 2009 自駕游最受車友歡迎景區”。2011年1月16日,恩平榮獲“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游名市”稱號。2010年,旅游經濟得到了平穩和較快發展,旅游投訴為零 , 全年接待人數達 270.3 萬人次,旅游產業鏈總收入達到 10.55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1.5% 和 13.3% ?!八拇鬁厝?、岑洞峽谷漂流旅游區等主要旅游景區發展態勢較好;“三大山莊”、“兩條古村”集生態自然、休閑文化、民族風情于一體。此外,岑洞峽谷漂流景區、美林溫泉小鎮、金輝煌旅游項目及馮如故居旅游項目在開發建設中注重宣傳。同時,在全球經濟企穩回暖大氣候下,旅游業的穩健發展, 如““百強旅商走進恩平”旅游資源推介會、“文旅融合·魅力恩平”論壇、地質公園宣傳語征集活動以及地質公園征文比賽等主題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打響了地熱國家地質公園、馮如文化、古村落、森林生態、鄉村旅游五大旅游品。
交通編輯除開陽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公路、 325國道外,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廣珠城際輕軌江門段將于2015年前延伸至恩平,同時,正在建設中的港澳珠大橋也將于2015年-2016年完工。屆時,隨著港澳珠大橋、城際輕軌、西部沿海鐵路、恩臺高速、北云高速等與現有的江珠高速公路、開陽高速公路對接。恩平市海岸線 21 公里 ,設有廣東省 9 個直出試點港之一的恩平港,現有 3000 噸級泊位 2 個,可直航香港、澳門和內地港口 。
社會
科技
2010年恩平市共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35 項,其中省級科技項目13項,江門市級科技項目22項,已獲得立項的科技計劃項目共 18項,其中:省級項目8 項,江門級項目10項,江門市工程技術中心 1 家。認定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1 家,江門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農村科技特派員4名,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站4個,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 家,江門級專利示范企業1家,開發高新技術產品 3 個,江門級科技成果鑒定1項,新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 5600 萬元,列入江門市自主創新20強企業1家。評選出恩平市科學技術獎項目 22項,其中:衛生類8項、農業類5項、工業類9項;評選出恩平市優秀學術論文 34篇。建立地震示范村 2 條,建立科普示范鎮 2 個,科普示范村 54條,建立科普示范學校 2 間,科普示范社區 1 個。全市專利申請穩步增長。截止至 12月份,恩平市專利申請量 198件(其中發明 10件、實用新型46件、外觀設計142件)。
衛生
恩平市現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 238個,其中:醫院 3 戶;婦幼保健院 1 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 戶;衛生監督所1戶;??萍膊》乐握?1 戶;衛生院 13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間,門診部 5戶;診所 41 戶;衛生(站)室 155 戶;單位內設醫務室 15 戶?,F有執業醫師 474 名,其中臨床執業醫師 359 名,口腔執業醫師 12 名,公共衛生執業醫師 25 名,中醫執業醫師 76 名,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 2 名?,F有執業助理醫師 288 名,其中臨床 226 名,口腔 8 名,公共衛生 18 名,中醫 30 名,中西醫 6 名?,F有執業護士 633 名。全市有病床 962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