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縣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東部。北與通河縣隔江相望,東與依蘭縣為鄰,東南與牡丹江市林口縣、牡丹江市海林市接壤,南與尚志市、延壽縣毗鄰,西與賓縣相依??偯娣e2993平方千米。2009年總人口23萬人。轄3個鎮、5個鄉:方正鎮、會發鎮、大羅密鎮、天門鄉、松南鄉、德善鄉、寶興鄉、伊漢通鄉。境內有:方正林業局??h政府駐方正鎮世紀大道。
地處松花江南岸、長白山支脈、張廣才嶺西北麓。境內三山環繞,九河匯流,平原坦蕩。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6℃,年均降水量516毫米。主要礦種有煤、硅石、鉀長石。是省重要林區縣之一。221國道過境。
古跡有金代古城遺址、金代古墓。
行政區劃編輯
至2010年全縣轄方正鎮、會發鎮、大羅密鎮3個鎮,轄天門鄉、寶興鄉、德善鄉、松南鄉、伊漢通鄉5個鄉,共67個行政村,253個自然屯。
方正鎮
興方村、城郊村、慶豐村、八名村、建國村5個村
會發鎮
劉店村、會發村、腰屯村、永勝村、永豐村、新發村等14個村
大羅密鎮
大羅密村、興隆村、中興村、沙河子村、紅尖村、青山村6個村
天門鄉
六合村、中心村、新安村、哈山村、新興村、黑河口村等12個村
寶興鄉
新建村、永建村、長龍村、柞木村、永興村、勝利村等10個村
德善鄉
豐收村、富強村、育林村、安樂村、雙鳳村、守義村等10個村
松南鄉
向陽村、紅星村、紅旗村、白四村、東升村、黎明村、豐產村7個村
伊漢通鄉
伊漢通村、吉興村、得莫利村3個村
地理編輯
位置
方正縣位于黑龍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長白山支脈張廣才嶺北段西北麓、螞蜒河下游。地理座標為東經128°13′41″-129°33′20″、北緯45°32′46″-46°09′00″。北與通河縣隔江相望,東與依蘭縣為鄰,東南與林口縣、海林縣接壤,南與尚志縣、延壽縣毗鄰,西與賓縣相依??h政府所在地方正鎮距省會哈爾濱市186公里。
地質
方正縣在大地構造上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之西部??傮w說來,境內地質構造可分為:東西構造體系、華夏系構造體系,新華夏系構造體系、華夏式構造體系、南北向構造體系和北西向構造體系。
地貌
方正縣屬于丘陵-低山區地形。海拔一般在300~700米之間??傮w看南高北低,沿江一帶西高東低;山區為東、南高,西低。西部和東部為半山區和山區,海拔在110米至340米之間。東、西部塊斷侵蝕中山山地和低山丘陵。這類地區系由塊斷裂隆起,經侵蝕作用形成山丘,風化作用較強,巖石裸露甚少,多為茂盛的植被覆蓋。
氣候
方正縣氣候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風大雨小,夏季炎熱雨多,秋季涼爽干旱,冬季漫長、寒冷、干燥。方正縣降水豐富,平均年降水量為579.7毫米,屬中緯度地區,太陽可照時數平均年為4446小時。大田作物生育期,5—9月,總日照時數為1178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4%,平均每天8小時。
水文
方正縣地表水系發育,境內河流眾多、河網密布,水資源豐富。有松花江、螞蜒河、大羅密河、小羅密河四個水系,計有大小河流18條,其中一級支流12條、二級支流6條。河流總長度429.8公里。
交通編輯
概況
2010年,方正交通優勢方正縣西距省會哈爾濱160公里,東距佳木斯162公里,地處哈爾濱、佳木斯、雞西、鶴崗四大城市一線中心地段,同三,同江-三亞、訥雞,訥河-雞西高等級公路和鐵通,鐵力-通榆,三大國省干線在方正縣城交匯,即將開工建設的哈爾濱至佳木斯城際鐵路橫貫方正全境。松花江流經方正4個鄉鎮,沿江有6個水運碼頭與公路相連,直通中俄邊境三個主要貿易口岸。陸路、水路交通四通八達,是哈爾濱市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流、物流中心。
公路
2010年方正縣行政區內公路總里程1363.819公里,其中:
1.國道主干線同三高速公路105.621公里,技術等級為一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
2.國省道公路總里程164.45公里,其中:同哈公路116.42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26.96公里,砂石路面89.46公里;省道雞訥公路方通段16.8公里,二級瀝青混凝土路面;省道鐵通公路31.23公里,二級水泥混凝土路面。
3.農村公路,縣鄉級共365.596公里,已硬化306.685公里,未硬化58.911公里。其中:
(1)縣級公路一條方正縣至伊漢通鄉公路5.555公里,三級水泥混凝土路面。
(2)鄉級公路59條360.041公里,四級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硬化301.13公里,未硬化58.911公里。
4.村級道路,含村、屯、巷共728.152公里,已硬化369.295公里,未硬化358.857公里,其中:
(1)村級公路69條205.991公里,已硬化127.064公里,未硬化78.927公里。
(2)屯道24條53.888公里,已硬化37.333公里,未硬化16.555公里。
(3)巷道468.273公里,已硬化204.898公里,未硬化263.375公里。
渡口
2010年,方正縣境內有大小河流30余條,僅少數河流能容小型渡船或較大之帆船,通航者甚少。為溝通河流兩岸之交通,除修建橋梁外,還設有渡口。解放前,松花江上有如下渡口:新安渡口,新安到濃河。大羅勒密渡口,大羅勒密到江北六方。墻縫渡口,方正到通河。黑河口渡口,黑河口到通河。螞蜒河上有:腰船口,螞蜒河原大橋西1華里處,用木船連結一起,長15米,寬8米,可通馬車。紅士崖船口、夏船口。此外,還有黃泥河渡口。這些渡口,除墻縫渡口有渡船較多外,其余每個渡口設有1至2只渡船不等。
航道
2010年,方正縣主要航道為松花江。松花江自西向東流經新安、天門、松南、伊漢通、大羅密5個鄉鎮的北部邊界,流段114公里,是水上運輸要道。始航年代久遠,航程開拓較長。松花江上流航道有哈爾濱到本縣南天門、伊漢通、得莫力8條;下流航道有南天門到依蘭、伊漢通到依蘭、得莫力到依蘭3條。方正縣所需各種貨物多通過水路運進。同時,本縣也通過南天門、伊漢通碼頭運出谷物,從得莫力碼頭運出薪材木。其中連接方正和佳木斯以下至黑龍江的水路,主要輸出糧食。方正縣南天門、伊漢通碼頭通過松花江水路與松花江中游、下游沿岸及黑龍江右岸的各商埠連系起來,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
風景名勝編輯
方正抗聯英烈紀念地
方正縣是黑龍江省8個重要革命老區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聯三軍趙尚志、四軍李延祿在方正東部地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并擴大了抗日游擊區。在艱苦的抗戰歲月里,方正縣涌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人物。為了永久性地紀念那些為民族解放而英勇獻身的知名英雄和無名英雄,
方正抗聯英烈紀念地
在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方正人民以崇高的敬意在方正東部地區大羅密鎮西山抗聯遺址上,建成了具有永久性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的抗聯英雄群雕,原黑龍江省省長、抗聯老戰士陳雷同志為群雕基座親筆題詞。
草皮溝生態園
草皮溝生態園位于方正縣大羅密鎮西、松花江南岸,距大羅密10公里、距方正縣城30公里。2006年投資300萬元,于此處建設了600平方米的餐廳、多功能游樂廳、會議廳,10個地窨子,1處果園,3處養魚池,1個養殖場。夏季游人可以在此處乘船游松花江、休閑垂釣,冬季可以滑冰、爬雪山。
僑鄉生態園
僑鄉生態園于2008年投資興建,位于寶興鄉政府所在地永興村東南2.5公里處。
僑鄉生態園
項目總投資200萬元,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完成投資150萬元,內容包括兩處400平方米的游泳池,一處700平方米的圓形噴泉,一處350平方米、可容納100人同時就餐的烤肉房,一處270平方米的農家樂風味飯店,一處7畝水面的蓮花池,一處6畝水面的垂釣池和5處30平方米的住宿小屋。
雙子山原始森林公園
雙子山原始森林公園座落在方正縣林業局寶興林場施業區的大白石砬子山和小白石砬子山,故名為“雙子山”。
雙子山原始森林公園建于1997年,是個體經營形式,原名方正原始森林公園。2009年方正縣林業局收回公園
雙子山原始森林公園
經營權。收回后投入近千萬元,進行重新修繕,擴大游覽觀光規模,現為省級森林公園,申報國家級公園和AAAA級景區。
方正湖景區
方正湖位于方正北2公里處,原名方正泡,方正縣因此得名。方正湖湖區面積113公頃,是一處集養殖、灌溉、旅游于一體的天然湖泊。湖面總面積97公頃,水深2米,湖區南側建有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的集餐飲、娛樂、住宿于一體的稻香閣酒樓,完善了湖區的基礎設施和景點建設。
方正湖景區 (3張)
蓮花湖景區
蓮花湖,原名蓮花泡,位于方正鎮西5公里處,交通便利,南臨鐵通公路,北臨方正縣德善鄉蓮花村四屯,湖西建有2500平方米賓館一座,湖區總面積73公頃,鋪設5公里環湖沙石路,有花面積30.5公頃,現有蓮花500多萬株,因地理環境獨特、天然生長蓮花而得名。
雙鳳湖景區
雙鳳湖座落在張廣才嶺北麓的黃泥河中游,位于方正縣城南9公里處,是一處集灌溉、旅游、多種經營于一體的中型水庫。生長在這里的銀鯽,魚頭小、體積大、肉質鮮嫩,中外游客到此品嘗銀鯽魚后都贊不絕口。清蒸銀鯽已成為方正六名吃之一。2004年,雙鳳湖又進行了重新修建,湖區面積406.9萬平方米,集雨面積175平方公里,最大庫容4178萬立方米,重建后的主壩長974米、寬6.5米,壩頂由水泥澆灌而成,光滑如鏡,兩側新安裝了整齊的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