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隸屬于山東臨沂,是其西部衛星城。地處山東省中南部沂蒙山區腹地,居蒙山之陽、祊河中游。東臨蘭山區而西接平邑縣;西南靠棗莊市而南望蘭陵縣;北沿蒙山自西北至東南連蒙陰縣、沂南縣。駐地東南距臨沂市中心僅30公里,距連云港、日照港100公里,距青島港200公里??偯娣e1660.11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475個行政村。 費縣歷史悠久,是唐代杰出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遺址、商代文化遺址等150多處,素稱“圣人化行之邦、賢人鐘毓之地”;是革命老區、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山東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衛生縣城,亦是“奇石之鄉”。[11996年初,費縣面積1927.9平方千米,人口90.1萬。轄7鎮18鄉??h政府駐費城鎮。1996年5月24日,撤銷
費縣行政區劃 (4張)
朱田鄉,設立朱田鎮(魯政函民字[1996]26號)。1996年6月4日,撤銷汪溝鄉、新莊鄉,設立汪溝鎮、新莊鎮(魯政函民字[1996]29號)。2000年5月19日,撤銷劉莊鄉,設立劉莊鎮;撤銷新橋鄉,設立新橋鎮(魯政函民字[2000]40號)。至此,費縣轄12個鎮、13個鄉。 2000年末,費縣由12個鎮、13個鄉調整為12個鎮、6個鄉:費城鎮(員外鄉)、梁邱鎮(郝家村鄉)、探沂鎮(巖坡鄉)、馬莊鎮、方城鎮、新莊鎮、汪溝鎮(竹園鄉)、劉莊鎮、新橋鎮、石井鄉、薛莊鎮(馬頭崖鄉)、芍藥山鄉、湖陽鄉、南張莊鄉、大田莊鄉、城北鄉、上冶鎮、朱田鎮(水連峪鄉)。(括號內為被撤并的鄉鎮,原出處缺1個鄉撤并情況) 2002年末,費縣轄14個鎮、4個鄉:費城鎮、上冶鎮、薛莊鎮、方城鎮、汪溝鎮、探沂鎮、朱田鎮、梁邱鎮、新莊鎮、馬莊鎮、新橋鎮、劉莊鎮、湖陽鎮、石井鎮、大田莊鄉、南張莊鄉、城北鄉、芍藥山鄉。 2003年5月13日,省政府批復同意將費縣汪溝鎮石家莊、東石溝、西石溝、后社、三勝莊、永太莊、任家莊等7個村劃歸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管轄。(共有1052個行政村) 2010年,撤銷費城鎮,設立費城街道;撤銷城北鄉,設立城北鎮。調整后,全縣總面積1890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14個鎮、3個鄉:費城街道、上冶鎮、薛莊鎮、方城鎮、汪溝鎮、探沂鎮、朱田鎮、梁邱鎮、新莊鎮、馬莊鎮、新橋鎮、劉莊鎮、湖陽鎮、石井鎮、城北鎮、大田莊鄉、南張莊鄉、芍藥山鄉??h政府駐費城街道。 2011年,將費縣新橋鎮、方城鎮、汪溝鎮整建制劃歸蘭山區管轄。11月,撤銷城北鎮,并入費城街道;撤銷劉莊鎮,并入探沂鎮;撤銷芍藥山鄉,并入馬莊鎮;將費城街道的巖坡、蔣家村、北疃、肖山、幸福村、南季家疃6個行政村劃歸探沂鎮管轄。調整后,費縣總面積1668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9個鎮、2個鄉:費城街道、上冶鎮、薛莊鎮、探沂鎮、朱田鎮、梁邱鎮、新莊鎮、馬莊鎮、胡陽鎮、石井鎮、大田莊鄉、南張莊鄉。[地貌費縣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和傾斜的山前平原。地勢:費縣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西部高,東部較低,呈現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山丘:費縣多山,共有大小山頭1400個,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兩個,500米以上的山峰有75(例:鮑家莊白皮崮)。大體上分為南北兩條山脈,北條蒙山山脈和南條尼山山脈。
氣候
費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由于冬季受蒙古高壓侵襲較多,夏季受大陸熱低壓影響明顯,加之海洋氣候調和,春季常干旱多風,夏天炎熱多雨,秋天涼爽干燥,冬天寒冷少雨雪。形成了春旱、夏澇、秋又旱、旱澇不均,無霜較長的氣候特點。氣溫費縣年平均氣溫一般在13.1~13.9℃,南部略高于北部,東部和東北部平原偏低,西部山區偏高,年平均氣溫為13.6℃,最高年份為14.2℃(1978年),最低年份為12.4℃(1969年)。平均年變率為0.4℃。年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汛期間的7月和8月,月平均氣溫約30.6℃。2002年7月15日出現的氣溫42.5℃,是建國以來的極值;年最低氣溫常出現在1月份,月平均氣溫約在-6.5℃,極值是1959年的12月21日,出現的氣溫為-18.3℃。寒冷期平均始于11月29日,至2月28日,歷時91天;嚴寒期始日一般即為河流封凍的開始期,終止于2月5日,歷時43天左右;炎熱期開始于7月4日止于7月28日,期長為25天左右。費縣位于中緯度,受季風帶影響,春季盛行東風和東南風,夏季盛行南風和東南風;秋季多為西風和西南風;冬天多為北風和西北風。多年平均風速為2.7米/秒。全年以4月份風速最大,平均3.5米/秒,6月份最小,為2.1米/秒,年最多風向為東風和東南風,頻率各占10%。春季風力最大,秋季風力最小,冬半年多西北風,夏半年多東到東南風。
日照費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32.1小時,最多年為2825.2小時(1966年),最少年為2294.7小時(1961年),年水面蒸發量平均為857.9毫米,最多年為2134.6毫米(1973年),最少年為1466.8毫米(1963年)。其中以5月、6月蒸發量最大,月均值分別為281.0毫米和280.3毫米;12月和1月蒸發量最小,月均值分別為53.71毫米和54.0毫米。
霜凍霜凍通常發生在地面溫度低于O℃的季節,費縣平均初霜凍期為10月26日,終止于4月11日。按80%保證率計算,初霜凍日為10月31日,終霜凍日為4月17日。據縣氣象站觀測統計,年無霜期平均為197天,最長為213天(1969年〉,最短為178天(1962年),80%保證率189天以上。
降雨費縣單站降雨實測資料最長的是姜莊湖水位雨量站,據1932年到l987年實測資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819.3毫米,以全縣8個水文雨量站為代表站,以1959年至1983年的觀測資料統計(農業區劃計算),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50.0毫米(按全國國步系列計算為891.4毫米)。降雨特點不一。
降雨地區的分布變化大:一般情況,年降雨量變差系數為0.25左右??偟内厔菔俏髂舷虮奔皷|北遞減,其變化西南及東北大,中部小、山區大、平原小。而南部為947.1毫米,北部及東北部為37.5毫米,兩者差值為109.6毫米。
水文
費縣河流主要有溫涼河、浚河、祊河、涑河四條,附屬大小支流共123條,總長987.6公里,總流域面積2123.8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為1903.75平方公里,均屬淮河流域。費縣可劃分為祊河、涑河、柳青河、東泇河、西泇河、蒙河六個集水區域,其間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22條,總長度446.85公里,總流域面積1934.9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在10—3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41條,總長度為298.8公里,總流域面積為657.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低于10平方公里,長度在3.5公里以上河流60條,總長度為250公里??h內河流中,屬沂河水系的流域面積1827.4平方公里,費全縣總面積的96%;屬運河水系的流域面積為76.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