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鄉縣隸屬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轄區東部。地處東經114o37′~115o01′、北緯36o29′~36o40′之間。東與廣平縣交界,南與成安縣相連,西與邯鄲縣接壤,北與永年、曲周二縣毗鄰。 邯濟鐵路橫貫東西與邯黃鐵路(起點站)相連呈丁字形過境建肥鄉站;青蘭高速,309國道貫穿縣境,交通優勢極其明顯。肥鄉縣域呈北東部較大、南西較小,北東走向較長的不規則形狀。海拔2648米,最低點為夕陽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處,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為1887米。 肥鄉縣處于大陸性氣候區,受明顯的季風影響。春季盛行偏南風,冬季北風占優勢,夏秋兩季南北風交替出現。大風日數以春季為最多,平均為9.8天;秋季最少,平均為2.2天。 2013年,肥鄉縣的礦物資源有石油、石膏、煤等。 2013年,肥鄉縣野生植物茅草、蘆草、菅草、刺蓬棵、艾蒿、茵陳蒿、蒼耳棵、車苣麻、狗尾草、牛緶草、板板草、蒺莉苗、抓地秧、醋溜酸、灰灰菜、蒲公英、掃帚苗、豬毛菜、刺兒菜、薺菜、大花苗、野薄荷、地黃、兔絲子、米布袋、紅眼棵、小蟲盤等。2014年,肥鄉縣生產總值完成84億元,增長10.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5億元,增長24.3%;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9683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443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6億元,居東部縣第三位,增長15.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2億元,居東部縣第二位,增長34.3%,居全市第二位、東部縣第一位。肥鄉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轄區東部。地處東經114o37′~115o01′、北緯36o29′~36o40′之間。東與廣平縣交界,南與成安縣相連,西與邯鄲縣接壤,北與永年、曲周二縣毗鄰。
地貌
肥鄉縣域呈北東部較大、南西較小,北東走向較長的不規則形狀。海拔2648米,最低點為夕陽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處,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為1887米。
氣候
肥鄉縣處于大陸性氣候區,受明顯的季風影響。春季盛行偏南風,冬季北風占優勢,夏秋兩季南北風交替出現。年平均風速為3.3為/秒,最大陣風速曾出現過20.0米/秒,出現在1966年4月6日。各月中4月份風速最大,平均為4.3米/秒;8月份風速最小,平均為2.5米/秒。年平均大風大于、等于170米/秒,日數為19.3天。大風日數以春季為最多,平均為9.8天;秋季最少,平均為2.2天。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肥鄉縣轄3個鎮、6個鄉:肥鄉鎮、天臺山鎮、辛安鎮、大西韓鄉、毛演堡鄉、元固鄉、屯莊營鄉、東漳堡鄉、舊店鄉。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13年,肥鄉縣土地總面積496平方公里,折合49600公頃,人均占有地2.55畝。肥鄉縣耕地總面積為40301公頃,農業人口均占有耕地2.19畝。在總耕地中,有旱地550774畝,有效灌溉耕地為36630公頃,中耕地面積90.89%,林地面積691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3.9%,人均0.35畝,林地面積有各種果林共3489.2公頃,占耕地面積8.6%。
礦物資源
2013年,肥鄉縣的礦物資源有石油、石膏、煤等。
生物資源
2013年,肥鄉縣野生植物茅草、蘆草、菅草、刺蓬棵、艾蒿、茵陳蒿、蒼耳棵、車苣麻、狗尾草、牛緶草、板板草、蒺莉苗、抓地秧、醋溜酸、灰灰菜、蒲公英、掃帚苗、豬毛菜、刺兒菜、薺菜、大花苗、野薄荷、地黃、兔絲子、米布袋、紅眼棵、小蟲盤等。2013年,肥鄉縣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野兔、黃鼠狼、田鼠、鼢鼠、刺猬、老鼠;另有:獾、狐、貍等。2013年,肥鄉縣鳥類:麻雀、灰鵲、貓頭鷹、啄木鳥、布谷鳥、斑鳩、燕子、鵪鶉等。其他如:烏鴉、喜鵲、鷹、鷂、青鶼、鶘、沙雞、雁、雕等。2013年,肥鄉縣兩棲類:蛙、蟾蜍。2013年,肥鄉縣爬行類:蛇、晰蜴、壁虎等。2013年,2013年,昆蟲類:蝗蟲、螞蚱、蠅、蚊、虱、臭蟲、蚤、蝶、蟬、螞蜂、土蜂、蟋蟀、螳螂、螻蛄、金龜子、尺蠖、蠶、蜣螂、螢火蟲、瓢蟲、蚜蟲、草鈴、棒象、蜘蛛、蝎子、蜈蚣、蟈蟈、蠐槽、金針蟲、地老虎等。2013年,肥鄉縣軟體動物:蝸牛。2013年,肥鄉縣環節動物:蚯蚓。
水資源
2013年,肥鄉縣總水量為32127萬立方米,其中保證為率為50%時,水資總量為16013.5萬立方米,保證率為75%時為24095萬立方米,保證率為95%時為30520萬立方米。水資源年均可利用總量為9747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利用量約為28500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約為68987萬立方米。肥鄉縣人均地表水量約為706萬立方米,比中國人均地表水量的2780立方米少2074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可采量約為6831立方米,而實際采用已達1026億立方米,超采5769萬立方米,僅可保澆耕地13333.3公頃,全境地下水靜水位平均下降為3.5米至4.3米。
經濟概況編輯第一產業
肥鄉縣農業 (3張)
2014年,肥鄉縣生產總值完成84億元,增長10.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5億元,增長24.3%;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9683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443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6億元,居東部縣第三位,增長15.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2億元,居東部縣第二位,增長34.3%,居全市第二位、東部縣第一位。
第二產業
肥鄉縣工業 (3張)
2014年,肥鄉縣總投資達到194.78億元;實施工業技改項目20個,完成技改投資35.8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肥鄉縣規上工業企業達到46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4.26億元,增長15.3%。3家企業列入全市百家成長型企業,2家企業列入省“兩化”融合重點企業,48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科技型中小企業。
第三產業
肥鄉縣旅游業 (3張)
2014年,肥鄉縣總投資317億元的35個產業項目。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658萬美元,增長28%,居東部縣第一位;出口創匯完成1055萬美元;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10.95億元。新建道路8條,增加里程12.6公里,開發面積達到7.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植樹5萬株,綠化道路9公里,建設景觀節點5處,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7個,在建億元以上項目26個,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29個,爭列省市重點項目12個,叢臺酒業搬遷等12個項目竣工投產,四達電機等。
社會事業編輯城鎮建設
2014年,肥鄉縣完成了14.9公里的“肥館線”改造升級,建成了26.9公里的“西瓜線”道路,改造309國道東段4.5公里,硬化農村道路463.2公里,建設了新興街中段、育才街、健康街、民康街,改造了廣安路西段、瑞安路西段、興華街北段等縣城道路,硬化了20條7.8公里的城中村小街巷。
教育事業
2014年,肥鄉縣重點投入3204萬元,其中: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1950萬元;發放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和助學金232萬元;撥付1022萬元,完成了6所學校塑膠田徑場、藍球場建設、購置了140套體育器材和10萬冊圖書,加固校舍5620平方米,對2所幼兒園進行了改擴建。
醫療衛生
2014年,肥鄉縣重點投入2422萬元,其中:撥付縣人民醫院新建和中醫院改建資金1586萬元;撥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資金836萬元。
社會保障
2014年,肥鄉縣重點投入2471萬元,其中:為全縣城鄉低保對象5100人發放低保金703萬元,有效保障了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及時發放再就業和婦女小額擔保貼息貸款1600萬元,五七工、家屬工本級財政補助168萬元。
政治體制編輯肥鄉縣主要領導姓名職務
趙洪山政府縣長
李春鋒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
張進山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呂勤祿政府副縣長
申永清政府副縣長
王運成政府副縣長
田寶平政府副縣長
風景名勝編輯
竇默墓碑 (3張)
竇默墓碑竇默墓碑位于肥鄉縣城西村,立于元至元二十五年,篆額“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神道碑”,青石質,龍首,通高4.7、寬1.1、厚0.33米。碑首為四龍蛟蟠,龍首與碑身連為一體,碑文陽面和陰面共1695個字,刻36行,每行30-60個字左右不等。
平原君趙勝墓 (3張)
平原君趙勝墓平原君趙勝墓位于肥鄉縣元固鄉西屯莊,現存封土高2.5米,占地面積16平方米。趙勝,戰國時期趙惠文王之弟,是趙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國,號平原君,他與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合稱戰國“四君子”,卒于趙孝成五十三年,葬肥義之鄉。
井堂寺 (3張)
井堂寺井堂寺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東部肥鄉縣城北一公里處,南鄰309國道,東鄰縣城至青蘭高速公路連接線,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寺內圣井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