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礦區是隸屬河北省邯鄲市的一個市轄區,是邯鄲市的城區之一,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區域范圍北緯36°20'—36°34',東經114°3'—114°16'。峰峰礦區總人口共51萬人(2010年),面積353平方公里,轄9個鎮、148個行政村、68個社區。峰峰礦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峰峰礦區境內分布有玉皇閣、黑龍洞等景區景點。2010年,峰峰礦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2.1億元。
行政區劃編輯
峰峰礦區2006年,峰峰礦區9個鎮、148個行政村、68個社區:臨水鎮、峰峰鎮、新坡鎮、大社鎮、和村鎮、義井鎮、彭城鎮、界城鎮、大峪鎮。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峰峰礦區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區域范圍北緯36°20'—36°34',東經114°3'—114°16'。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西臨太行山脈,東臨冀南平原,北臨洺水,南臨漳河,距北京500公里。峰峰礦區南北長22.2公里,東西寬18公里,總面積35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峰峰礦區峰峰礦區西側為山間盆地,東側是傾斜平原,最高海拔891米。峰峰礦區地處太行山南段東麓,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中部鼓山縱貫南北,鼓山以西為和村與武安構造斷陷盆地組成的淺侵蝕-堆積地形;鼓山以東為坡積-洪積之山前斜地,逐漸過渡進入華北平原。
氣候
峰峰礦區峰峰礦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年干燥度為1.4度,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南風北風交替出現,大約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氣過程。歷年最大風速14m/秒。春季降水量占該地區全年降水量的12.7%。
自然資源編輯
礦產資源
截至2006年,峰峰礦區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礦石、瓷土、鋁礬土、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等30多種,其中原煤儲量35億噸,鋁礬土4億噸,優質石灰石55億噸,煤矸石3億噸,紫砂土2億噸。
植物資源
峰峰礦區屬于華北植物區系--半旱生森林叢草甸植被區系。分布的喬木樹種有:楊、柳、榆、槐、椿、桐、連樹、柏、松、絨花樹、桑等。經濟樹種有:蘋果、梨、桃、杏、柿子、核桃、李子、紅果等。灌木有:荊條、白臘、紫穗槐、山皂角。截至2009年,峰峰礦區草山和零星草場面積13.2萬畝。草的品種有42個科、129個屬、163個種。藥材類主要有:柴胡、生地、薄荷、菟絲子、枸杞子、遠志、葛根、荊芥、王不留、瓜簍、天花粉、地膚(掃帚菜)、茴香、蒲公英、車前子、半夏、益母草、丹參、防風、山豆根、香附、天門冬、狼毒、桑白皮、黃白皮、山丹皮、地骨皮、石榴皮、透骨草、黑芝麻、板蘭、石花、桑葉、毛臘、桃仁、杏仁、玉竹、扁豆、紫草等?;绢愔饕芯犹m、仙人掌、菊、牡丹、月季、美人蕉、芍藥、文竹、秋海棠、一品紅、雞冠、丁香、葵花、玫瑰、水仙、紫羅蘭、米蘭、夾竹桃、臘梅、薔薇、桂花、山丹花、石竹、榆梅、西番蓮、紫蝴蝶、茉莉、百日紅、夜來香、扶桑、冬青、含羞草、海棠、鳳仙、杜鵑、木槿等。水生植物本區有麓草、薄羅蘚、金魚藻、榆葉狐尾藻、黑藻、苦藻、龍須眼子菜、竹葉眼子菜等
動物資源
峰峰礦區境內的哺乳動物主要有豹、狼、狐、貍、松鼠、黃鼠狼(黃鼬)、獾、刺猬、瞎笨鼠、田鼠、野兔、老鼠、鼯鼠、蝙蝠等。鳥類主要有麻雀、喜鵲、烏鴉、燕子、鴿子、短工、布谷、貓頭鷹、雉雞、斑鳩、鵠鷹、雕、鸛、水鴨、翠鳥、石雞、鵪鶉、啄木鳥等。魚類主要有:草魚、鲇魚、鰍魚、臥魚、鯉魚、鯽魚等。兩棲類主要有青蛙、蟾蜍(又稱疥蛤蟆)。爬行類有鱉、團魚、甲魚、草蛇、水蛇、七寸蛇、花斑蛇等、壁虎(俗名瞎虎)、蜥蜴。節肢動物主要有蝦、蟹、蚌。環節動物主要有水蛭(螞蟥)、蚯蚓。多足類有蚰蜒、蜈蚣;蛛形類有:蝎子、蜘蛛;昆蟲類有:土元、螞蟻、蜻蜓、蟋蟀、蟈蟈、螳螂等。軟體動物有蝸牛等。
水資源
截至2009年,峰峰礦區的水資源量為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3億立方米,地表水徑流量為0.38億立方米,客水量為0.07億立方米,躍峰渠水量為0.85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峰峰礦區截至2010年,峰峰礦區人口共51萬人。
民族
峰峰礦區有民族成分有20個,共有1900多人,主要包括回族1450人,滿族400人,蒙古族70人等等。
經濟編輯
綜述
峰峰礦區2010年,峰峰礦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2.1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12.6%;全部財政收人完成25.98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24.1%;地方一般預算收人完成4.68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8.3%。
第一產業
2010年,峰峰礦區小麥收獲面積完成5.77萬畝,畝產達到260公斤,總產達到1.5萬噸;玉米收獲面積完成7.76萬畝,畝產達到330公斤,總產達到2.56萬噸;2011年峰峰礦區蔬菜種植面積完成2.5萬畝,總產達到6.8萬噸。2010年,峰峰礦區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28842噸、12790噸、13440噸、1451噸,全區牧漁業總產值達到近ro億元,較2009年增長10%。2010年,峰峰礦區生豬存欄達到28萬頭,年出欄達到58萬頭,萬頭以上豬場達到20家,千頭以上豬場達到80家。
第二產業
2010年,峰峰礦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80.4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17.65%;完成工業增加值47.1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13.8%;工業利潤3.67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34.9%。
第三產業
2010年,峰峰礦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02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34.7%;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7.11億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18.1%。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截至2009年峰峰礦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73所,其中公辦小學104所,中學1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6所,教師進修學校、職教中心、幼兒園各1所,民辦教育機構31所。
文化事業
截至2009年,峰峰礦區境內共有民間博物館15個,各類協會30個,會員近萬名。峰峰礦區圖書館為國家三級公共圖書館,藏書10萬冊,年外借圖書45300冊次,讀者62100人次。全區農村、社區組建76個圖書室,其中15個優秀圖書室。峰峰礦區文化館為國家三級文化館,共有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4人,9個文化站。
交通編輯
截至2006年,峰峰礦區境內有7個客貨混運站,廠礦專用鐵路達32條。峰峰礦區鄉級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248公里,城區道路總長度70.1公里,有12條公交線路。
歷史文化編輯文化現象
響堂山文化節自2000年起,峰峰礦區每年從農歷三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日,舉辦響堂文化節。其內容主要有民間藝術表演,攝影大賽、展覽、響堂石窟藝術研討、對聯征集、推出新旅游景點、路線等。其主要活動地全在響堂山風景旅游區。由峰峰礦區區委、峰峰礦區區政府主辦。每年接待游客數萬人。其主要景點有響堂山石窟藝術、刻經藝術、古剎常樂寺,天宮及自然風光。
民間藝術
磁州窯主要窯場位于古磁州(即今河北邯鄲的峰峰礦區和磁縣一帶)而得名,磁州地區的燒陶制瓷歷史可謂淵源流長。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們就已經能夠燒制陶器。在峰峰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遺址中,出土有加砂紅陶和加砂褐陶器,這個遺址考古界命名為"磁山文化"。響堂山石窟現存有大小窟龕30余座,造像4300余尊。北響堂石窟位于鼓山西側半山腰的石壁之上,共有三組大窟。大佛洞規模宏大,高、寬和進深約在12米左右。
風景名勝
北響堂寺位于和村鎮鼓山西側,建造在半山腰石壁之上。它草創于北魏建于北齊(公元550—577年),北齊后隋、唐、宋、元、明又均有續鑿?,F存石窟9座,(其它小龕不在其內)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組,每組皆有以北齊為代表的一個大窟。南響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陘之一“滏口陘”西側要隘處(現在西紙坊村),由石窟、靠山樓閣、殿宇和古塔組成。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石窟現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記年題記的有38處之多。石窟均鑿于北齊年間,窟內外及附近巖壁上還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補鑿的摩巖造像。寺內有宋塔、明清殿宇、百年古樹。玉皇閣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位于南響堂寺東南一華里,為磚瓦結構的無梁建筑。始建于明隆慶萬歷年間(公元1567—1573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重建(公元1896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閣建于石供券平臺上,券沿雕四龍、二鳳和花卉,閣內無一梁柱。閣頂支承,在層層出跳的磚制華拱之上,共計24層。老爺山摩崖石刻位于南響堂寺隔河南岸,元寶山下。始建于唐末。石刻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長約20米,上下交錯,開龕兩排,共7個佛龕,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態各異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題材。與南響堂寺、無梁閣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天然風景區。黑龍洞位于元寶山下。該洞為石灰巖深洞,由地下水常年浸蝕而形成,后因地下水位和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洞下有泉,稱黑龍泉,是滏陽河的主要水源之一。黑龍泉多以巖縫、石洞噴射而出,猶如群龍吐水。龍洞東西100米有大泉眼26個,小泉眼不計其數,形成泉群。風月關。又稱滏口祠,位于黑龍洞之上。風月關始建于唐,歷代重建已失其原貌。1986年礦區人民政府投資重建。關內有昆山明月閣、菩薩廟、關公廟、黑龍廟等建筑,建筑面積540多平方米。晉娘祠位于西紙坊村,立廟久遠,始建年代不詳。廟中建有圣母殿,內供奉神像和山西太原晉祠供奉的晉祠娘娘相同,廟內存明萬歷22年間(公元1486年)石碑一塊。廟下有泉,泉入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