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縣位于長江三峽庫區腹心,是重慶市的東大門。 歷史上奉節被稱為“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為巴蜀之喉吭”、“西南四道之咽喉,吳楚萬里之襟帶”。奉節縣東鄰巫山縣,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連云陽縣,北接巫溪縣。至2014年,常住人口77.39萬人;轄32個街道鄉鎮,幅員面積4087平方公里。奉節縣旅游資源以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夔門、白帝城、天坑地縫、龍橋河、夔州古象化石、黃金洞、古懸棺、長龍山等。
奉節縣在重慶市的位置(深紅色處)秦代,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屬巴郡魚復縣。西漢末年,公孫述使部將田戎出江關,拔巫、夷道、夷陵,據荊門、虎牙。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大破田戎于荊門,率諸軍長驅入江關。東漢末,置固陵郡,又改為巴東郡。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久攻雒未下,諸葛亮與張飛、趙云自荊州將兵溯流,克巴東郡,至江州。三國時期,蜀漢章武二年(222年),改為永安縣。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兵敗夷陵,退屯白帝城。其后吳將全琮來襲,不能克。終蜀漢之世,恒以白帝城為重鎮。魏景曜六年(263年),魏滅蜀,遂使王濬守巴郡,謀以襲吳。西晉,咸寧五年(279年),王濬帥樓船之師,東下白帝,遂克丹陽、西陵。太康元年(280年),恢復魚復縣名。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西討李勢。義熙九年(413年),劉裕使朱齡石平譙縱,皆由白帝城而朔江而上。南北朝時期,劉宋泰始五年(469年),置三巴校尉,以防三峽蠻暴亂,兼領巴東、建平、巴西、梓潼諸郡。蕭齊兼置巴州,蕭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魚復縣為人復縣。后周置信州總管府。隋朝,開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伐陳,分遣楊素出永安,下三峽。大業初年(605年),復名巴東郡。唐朝,武德初年(618年),仍曰信州。武德二年(619年),避唐高祖外祖父獨孤信名諱,改名夔州,置總管府,不久改為都督府。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李靖軍出夔州平定蕭銑地方割據勢力。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人復縣為奉節縣。天寶初,曰云安郡,統峽中五郡軍事。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前蜀王建初置鎮江軍治此,兼領忠、萬二州,以據荊南。既而移治忠州。梁乾化四年(914年),仍治夔州。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升為寧江軍節度。后蜀因之,仍治夔州。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伐后蜀,分遣劉光義等由歸州進克夔州,盡平峽中地,置夔州路治此。南宋后,并置都督府于此。元曰夔州路。明初,明國珍據蜀,固守瞿塘,湯和、廖永忠百計攻之乃下。明洪武四年(1371年),仍曰夔州。洪武九年(1376年),夔州改隸重慶衛。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為夔州府。明末清初,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多次轉戰夔州,張獻忠死后,起義軍余部組成“夔東十三家”,與清軍大戰于川東。戰亂延續多年,人民迭遭兵焚、饑饉、病疫,出現“村不見一舍,路不見一人”的荒涼景象。清康熙年間,采取輕徭薄賦、免其編審、永不加賦等措施招民墾荒,外省貧民紛紛遷移入川,奉節人口得以恢復和發展。至
奉節縣城區嘉慶元年(1796年),奉節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這就是奉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滴趿?1667年),裁大寧縣并入奉節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設置大寧縣。 民國24年(1935年),川政統一,四川實行行政督察區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區署設在奉節,后改設在萬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起奉節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3月隨萬縣市隸重慶市,后直屬重慶市。 行政區劃編輯
奉節縣行政區劃圖截至2014年,奉節縣轄3個街道、18個鎮、11個鄉,為夔門街道、魚復街道、永安街道、興隆鎮、吐祥鎮、竹園鎮、公平鎮、草堂鎮、新民鎮、甲高鎮、朱衣鎮、康樂鎮、白帝鎮、汾河鎮、大樹鎮、羊市鎮、永樂鎮、青龍鎮、安坪鄉、五馬鄉、石崗鄉、新政鄉、馮坪鄉、鶴峰鄉、巖灣鄉、紅土鄉、平安鄉、康坪鄉、云霧土家族鄉、龍橋土家族鄉、長安土家族鄉、太和土家族鄉。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奉節縣位于重慶市東部,東鄰巫山縣,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連云陽縣,北接巫溪縣。地跨東經109°1′17″-109°45′58″, 北緯30°29′19″-31°22′33″,幅員面積408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奉節縣屬四川盆地東部山地地貌,區境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吐祥貓兒梁為2123米。北部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東部和南部為巫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長江橫切七曜山形成瞿塘峽。地貌總體為東南、東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緩,南北約為對稱分布,以長江為對稱軸,離長江越遠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緩河谷平壩。
氣候特征
奉節夔門大橋奉節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垂直氣候明顯,年均氣溫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區為16.4℃,600-1000米的地區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區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區, 低于10.8℃。極端最高氣溫為39.8℃,極端最低氣溫為-9.2℃。無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為1639小時。
河流水系
奉節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其中長江干流長41.5公里,另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筍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河流。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奉節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硫鐵礦、鉀、鋁土、石英石、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皂石等30余種。 其中,煤炭資源地質儲量約3.96億噸;硫鐵礦儲量7300萬噸;石灰石儲量4.7億噸;石膏儲量2800萬噸;頁巖儲量2.43億噸。
生物資源
奉節縣植物有244科、1285種,動物有165科、558種。珍稀動物有主要大鯢、獐、豹、麂、野豬等,珍稀植物主要有水杉、銀杏、領椿木、蓮香樹等。
水能資源
奉節縣有除長江過境水資源外,另有水庫49座,水庫總庫容144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133.1萬立方米;有池塘5966口,蓄水量2455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至2014年底,奉節縣戶籍人口為10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82萬人、農業人口84.7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89‰。常住人口77.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9.56萬元。
民族
奉節縣是一個多民族雜散居縣,有土家族、回族、藏族、苗族、滿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等2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15000余人,主要分布于云霧、龍橋、長安、太和4個土家族鄉。 (民族資料,數據截至于2012年)
經濟編輯綜述
2014年,奉節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4112萬元,比2013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30408萬元,增長4.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11194萬元,增長1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72510萬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8.2:39.2:42.6。
第一產業
奉節縣風光 (11張)
2014年,奉節縣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30408萬元,增長4.7%。其中,農業增加值241026萬元;林業增加值5706萬元;牧業增加值74579萬元;漁業增加值9097萬元。糧食播種面積137.9萬畝,產量42.88萬噸,下降0.9%;出欄生豬77.8萬頭、牛2.1萬頭、羊14.9萬只、家禽257.8萬只,分別增長3.83%、2.88%、11.89%、5.83%;蔬菜種植面積24萬畝,增長4.8%。
第二產業
2014年,奉節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92540萬元,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3907萬元,增長16.9%。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1.86億元,增長23.1%。注冊地建筑業總產值154.2億元,增長28.1%。
第三產業
2014年,奉節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億元,增長12%。批發和零售業銷售總額151.1億元,增長16.1%。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13.3億元,增長15.4%。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74813萬元,增長8.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8377萬元,增長6.5%。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46461萬元,增長5.4%。完成水陸貨運1550.24萬噸,增長11 %,貨運周轉量2105752 萬噸公里,增長11.8 %,客運量93.36萬人次,增長10%。實現郵政電信收入41076萬元,增長11.4%;年末擁有電話用戶65萬戶,其中:固定電話7萬戶,下降5.4%;移動電話用戶58萬戶,增長6%。共接待游客731.37萬人次,增長21.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4107.5萬元,增長26.2%。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9829萬元,增長13.1%。年末全縣銀行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91.3億元,比年初增長16.3%,其中個人儲蓄存款129.4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5.1億元,比年初增長33.1%,存貸比達到45%。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至2014年底,奉節縣有各類學校334所(含民辦),在校學生149483人;其中:高中階段學校10所,在校學生24036人;義務教育學校271所,在校學生10111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434人;幼兒園51所,在校學生23894人。專任教師7753人,其中:中學教師3997人,小學教師4133人。
文化
至2014年底,奉節縣有公共文化設施場地面積11.54萬平方米。開展文藝送基層活動17場、送書3.3萬冊、送講座展覽10場、基層文藝骨干輔導90多人次,舉辦文化經營企業人員培訓190余人次,開展各類公益性文藝培訓6場。
科技
2014年,奉節縣科技成果登記24項。專利申請量129件,獲得授權專利97件(實用新型39件,外觀設計55件,授權發明專利3件)。
體育
至2014年底,奉節縣有22個專業體育協會和近70個全民健身服務站。舉辦了2014年度“體彩杯”男子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國象棋五大聯賽。有運動場457個,體育場地面積165.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1.69平方米;級別運動員293人,其中:健將級3名,一級運動員10個,二級運動員280個。
衛生
至2014年底,奉節縣有醫療衛生保健機構481個。衛生機構在崗人員4337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918人。有執業(助理)醫師1742人,注冊護士1012人。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278張。
交通
國家高速G42滬蓉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奉溪高速公路由此引出,連接巫溪縣。省道S103與S201在境內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