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奉賢區(地廳級城市)位于長江三角洲東南端,地處上海市南部,南臨杭州灣,北枕黃浦江,與閔行區隔江相望,東與浦東新區接壤,西與金山區、松江區相鄰。境內有31.6公里杭州灣海岸線,13公里黃浦江江岸線。陸上面積687.39平方公里,人口108萬人(2010年),下轄8個鎮,分別是南橋、奉城、金匯、莊行、柘林、海灣、青村、四團,轄區內還有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等5個開發區, 南橋鎮為區政府所在地。作為上?!笆濉睍r期重點打造的三座新城之一的“南橋新城”即坐落在奉賢的南橋、金匯、青村區域。
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奉賢縣設6個區、1個縣屬鎮(南橋)、72鄉。1957年撤區并鄉,奉賢縣有1個鎮(南橋)、15個大鄉、29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起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次年建奉賢鹽場。1961年,由新寺人民公社析出胡橋,建胡橋人民公社。1962年,增設齊賢、塘外人民公社。 1979年建新海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名奉新鄉,今海灣旅游區)。至1983年初,奉賢縣有1個縣屬鎮、18個公社、1個鹽場。是年5月,政社分設;新寺鄉析5村1隊(海洋漁業隊)和鹽場組建為柘林鄉。1985年奉城改為縣屬鎮。1985~1986年,農民集資建成邵廠、洪廟集鎮,邵廠鄉、洪廟鄉同時成立。 1994~1995年,奉賢區各鄉漸次改為建制鎮。2002年4月,奉賢區鎮級行政區劃調整,22個鎮撤并為16個鎮。 2003年11月,奉賢區級行政區劃又一次調整,16個鎮撤并為7個鎮。2005年9月16日,海灣鎮掛牌成立。2008年對村和居委會作較大幅度調整,至2011年末,全區共有8個鎮,2個社區,178個村民委員會,97個居民委員會。
氣候
奉賢區臨江瀕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氣候溫潤,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諝饨祲m量是上海市中心的十分之一,空氣質量是上海陸地部分最好的。區內地勢平坦,屬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2004年降雨量1162.0毫米,無霜期225天,年平均氣溫15.7℃。在地理位置與氣象上,奉賢區南橋西南部為上海市冷極所在,處杭州灣北岸內陸離海岸較近。年內光、溫、水同季,有利于農業生產的多熟制、多種作物栽培。
地勢
奉賢區地勢平坦,屬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基承載為8—10噸/平方米。擁有上海市最高的地面標高,區平均標高達4—4.5米,高于上海平均標高0.5米以上。
交通
航空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距奉賢中心城60公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距奉賢中心城34公里。 公路奉賢區已形成十縱六橫的公路網絡,每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達1.10公里。奉賢區境內奉浦大橋、閔浦二橋橫跨浦江,浦衛公路、滬杭公路(南橋路、江海路)、環城東路、莘奉金公路(A4)、虹梅南路通道—金海公路、林海公路、航塘公路、羅南大道南延段(A3)、新奉公路、大葉公路、大金公路(新航南公路、原齊四公路)、南奉公路、平莊公路、大亭公路、海防公路等構成九縱六橫的公路網絡,公路密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高速公路方面境內已經通車的A4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中的A3、A30、A2四條高速公路縱橫全區東西南北。同時區內擁有大葉公路、浦星公路、南奉公路等四快二慢的高等級城市式道路。 水運奉賢區有發達的水上交通,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流經奉賢,金匯港貫穿南北,打通了黃浦江至杭州灣的航線,浦東運河(浦南運河)橫亙境域東西。 即將建成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距奉賢中心城 20公里,上海吳凇港距奉賢中心城50公里,奉賢境內擁有1個2.5萬噸級碼頭。 鐵路上海鐵路新客站距奉賢中心城40 公里,浦東鐵路、規劃中的兩條輕軌及磁懸浮鐵路等市重大工程途經本區,連接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廣東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