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區 (邯鄲市轄區) 編輯復興區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區西部。復興區建于1980年10月,原為邯鄲市市區的一部分,與叢臺區、邯山區同時建立。1959年9月毛澤東主席視察邯鄲時指出“邯鄲是要復興的”。邯鄲市的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在京廣鐵路以西建成了以鋼鐵、化工為主的工業區,并修建了復興路,該區域以全市三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對全市經濟十分之一貢獻率,復興區因此而得名。復興區是邯鄲市的重、化工業區,全區轄1個鎮,2個鄉,7個街道辦事處,人口74萬,區域面積160平方公里。復興區轄:勝利橋街道、百家村街道、鐵路大院街道、化林路街道、龐村街道、二六七二街道、石化街道、彭家寨鄉、康莊鄉、戶村鎮。行政區劃編輯復興區是邯鄲市的主城區,位于邯鄲市區西部??偯娣e134.2平方公里,下轄1個工業園區1個鎮2個鄉、7個街道辦事處、共有45個城市社區、15個農村社區、41個行政村,人口37萬,基層黨組織400多個,黨員10000多名。駐區企業眾多,擁有120余家大中型企業,區域生產總值達到500多億元。 勝利橋街道辦事處駐路王郎前街5號。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2.11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建安、三豐園、王郎東、復興路、學軍路、人民路邯鋼、人民路橋北。龐村街道辦事處駐制氧機路38號。面積5平方千米,人口0.87萬。轄4個社區居委會:龐村、制氧機、邯鋼路、化肥廠。鐵路大院街道辦事處駐鐵西南大街118號。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2.15萬。
轄7個社區居委會:大院一、大院二、大院三、鐵西南、軍營路、孟仵、九一。石化街道辦事處駐戰備路6號。面積4平方千米,人口0.81萬。轄4個社區居委會:機械廠、酒務樓、鋼鐵廠、石化?;致方值擂k事處駐建設大街239號。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3.31萬。轄11個社區居委會:建西一、建西二、建西三、建東一、建東二、嶺北一、嶺北二、嶺南一、嶺南二、嶺南三、化工。二六七二街道辦事處駐武安市二六七二。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1.60萬。轄3個社區居委會:第一、第二、第三。
復興區百家村街道辦事處駐前進大街106號。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2.48萬。轄9個社區居委會:邯鋼一、邯鋼二、邯鋼三、邯鋼四、鐵三局六處一、鐵三局六處二、518社區、150電廠、百家。彭家寨鄉鄉政府駐前進大街9號。面積28.9平方千米,人口4.62萬。轄15個村委會:彭家寨、前百家、后百家、東邢臺、西邢臺、西大屯、西小屯、十里鋪、前郝、后郝、聶莊、下莊、王郎、孟仵、龐村。戶村鎮鎮政府駐戶村。面積40.1平方千米,人口2.57萬。轄17個村委會:戶村、林村、霍北、宿莊、澗溝、蔡河、齊村、肖河、郭河、康河、陳巖崳、牛叫河、張巖崳、葛巖崳、東常赦、西常赦、酒務樓??登f鄉鄉政府駐康莊村。面積60.4平方千米,人口2.66萬。轄24個村委會:康莊、張莊、中莊、師窯、姬莊、賈溝、石坡、喬溝、西高河、西望莊、東高河、東望莊、于二莊、藺家河、大河坡、東店子、西店子、北李莊、前牛叫、后牛叫、南牛叫、南李莊、會星頭、停駟頭。
地理環境編輯地理區位
位于晉冀魯豫四省要沖,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城市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500公里以內。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為中國三大經濟圈所環繞,東進與長三角經濟圈相接,南下可與珠三角經濟圈聯系,北拓與環渤海經濟圈近鄰。
自然氣候
復興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干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19℃,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地勢地形
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東部為華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對高差1866米,總坡降為11.8‰。全市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五級階梯:西北部中山區、西部低山區、中部低山丘陵區、中部盆地區、東部洪積沖積平原。
交通編輯復興區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復興區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便利,縱穿中國南北的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106國道、107國道與橫貫祖國大陸東西的長治-邯鄲-濟南-青島鐵路、青蘭高速公路和309國道交匯于邯鄲,境內形成了“五縱五橫”的干線公路網絡,邯鄲機場于2008年通航,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干線機場。在四省交界區域中,只有復興區具備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過境和航空港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條件。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截至2007年,復興區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邯鄲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沼澤植被和水生殖被主要分布在東部滯水洼地。亞熱帶樹種漆樹在西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邯鄲市特有的植物物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植物分121科1146種,其中栽培植物達150種。邯鄲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全國生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土特產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鴨梨、大蒜、辣椒等。
動物資源
截至2007年,復興區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豹、狼、狐、獾、貍、野兔、黃鼠狼、刺猬、水貂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驗資、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谷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礦藏資源
截至2007年,復興區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是全國著名的煤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此外還有較為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如鋁礬土、耐火土、硫鐵礦、含鉀砂頁巖、碳石等四十種以上礦藏。各種礦產地200處。
經濟概況編輯概況
復興區是邯鄲市的重工業區,下轄2鄉、1鎮、7辦、45個居委會和56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30萬,區域面積160平方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型工業城區。截至2005年,轄區生產總值實現108.67億元,同比增長17.8%;區屬生產總值實現10.98億元,同比增長17.7%;區域全部財政收入實現16.2億元,同比增長9%;區屬全部財政收入實現1.86億元,同比增長20.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3790萬元,同比增長26%;可支配財力由上年的7727萬元增加到10419萬元,凈增2692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0460萬元,同比增長120.4%。
第一產業
截止2010年復興區農業綜合生產條件優越,是全國確定的小麥,棉花、玉米等5種主要農產品優勢產區,小麥、棉花常年產量達200萬噸和8萬噸,素有“北方糧倉”、“冀南棉?!敝Q,形成了雞澤辣椒、臨漳獺兔、館陶蛋雞、魏縣鴨梨等10個特色產業之鄉。
第二產業
截止2010年復興區通過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企業對標”等活動,強化企業運行管理,加大技改力度,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10年,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3641萬元,工業利潤完成7947萬元,分別是“十五”末的4倍和1.9倍。
第三產業
截止2010年,復興區社會各界投入資金達1400萬元,新建并完工10棟高層住宅樓,硬化道路19898米、整修街道16798米、更新改造飲水管線16000米;拆除有礙觀瞻建筑物1.7萬平方米,圍墻2000延長米,清理垃圾3.1萬余立方米;粉刷彩色外墻涂料3萬平方米;安裝形狀各異的路燈120盞,完成健身路徑6條、廣場游園5處、文化游園3個、文體活動中心1個。在部分村建立起了以邯鄲文化、成語典故、傳統美德、經典古詩文和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設等為內容各具特色的文化墻。
社會事業編輯文化事業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后,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南部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復興區境內至今留有古趙王城遺址,并建有趙苑仿古旅游區。千年滄桑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趙文化,至今流傳有“完璧歸趙”、“胡服騎射”、“黃粱美夢”等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改革開放為趙文化賦予了新的內涵。1994年邯鄲被國務院批準為歷史文化名城。
教育事業
復興區截止2010年復興區創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復興區被確定為全省唯一“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后,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三級明確分工,設立專項經費,加大過程管理與督導力度,確保人員、資金、制度三到位,并先后組織省、市骨干教師選拔培訓、新課程培訓、管理人員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信息技術培訓近千人次,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的成長。復興區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小學教師大專以上學歷率達80.60%,在全國、省、市各種業務評比中有635人次,贏得獎勵與榮譽,其中獲國家級獎勵29人次、省級獎勵57人次。投資1.2億元、占地138畝、全市規模最大的公辦民助學?!\玉中學十一中分校開工建設,改寫了復興區中學沒有“名?!钡臍v史。
科技發展
截止2010年復興區科技局先后制定了《復興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的意見》 、《復興區科技進步獎勵辦法》復興區等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在中小企業中積極實施技術創新“三個一”工程,于2003年制定出臺了《實施企業技術創新“三個一”工程,培樹高科技企業典型的方案》 ,首批選擇了10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機制靈活的中小企業作為試點,重點培養。轄區30余家中小企業與清華大學、西安交大等大專院校建立了穩定的依托關系,32家中小民營企業升級為科技型企業,9家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企業,兩年來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30余項。該局于2003年在全市十九個縣市區科技系統中首家開通了“復興企業在線”網站,為企業搭建網上服務平臺。并以“復興企業在線”網站為依托積極推動企業上網,使轄區上網企業達到25家,其中有20余家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由于各項科技工作開展較好,在2003年全國科技進步城區考核中使復興區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
醫療衛生
復興區截止2010年復興區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險待遇,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與市本級接軌。按上一年度本人工資的2%劃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率先在各縣區中實現與市本級比例接軌。
基礎設施
復興區截止2010年復興區以綜合服務跟進、優化環境、放大效應、服務農村為主導思想,先后投入資金9000余萬元用于農村城市化建設。以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城區為理念,積極向市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政策的傾斜,加快實施水網建設、路網建設和綠化美化,打造宜居城區環境。加快水網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城區綠化,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房地產開發,強化住房保障。
旅游編輯概括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資源大市,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六百多年的都城史,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跡?!笆濉睍r期,旅游累計投資180億元,年均增長20.5%,總收入達到300億元,實現產業規模擴倍、總體收益翻番,建成國內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風景名勝
趙王城遺址公園
復興區趙王城遺址位于邯鄲市區西南部,是戰國時期趙國王城所在地,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F存遺址分東、西、北3座小城,總面積5.12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的戰國時期王城遺址,2005年列入全國100個大遺址保護名錄。 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建王城于此,歷經8代國君,前后計158年。該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個小城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近方形,邊長1420米,四面城墻保存完整,殘高3--8米,內有5座大夯土臺。位居中部偏南的龍臺,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筑,臺基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王宮基址。王郎城址王郎城址是戰國、漢代城址,位于河北邯鄲市王郎村,城址平面呈長方形,現存城墻長680米,殘寬16~34米,高3~12米,頂部寬約2米,黃土夯筑而成。據《邯鄲縣志》載:“王郎城在縣西三里許,世傳漢光武討王郎,平其城,今久廢無考?!痹诔莾惹謇沓鰬饑?、漢代陶瓦片以及“貨泉”等錢幣,故證實王郎城始于戰國延續到漢?,F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