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簡稱阜蒙縣)隸屬于遼寧省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部,東與彰武縣、黑山縣、新民接壤;西與北票毗鄰;南與北鎮、義縣相連;北靠內蒙古庫倫旗、奈曼旗。轄20個鎮15個鄉,總面積6264.2平方公里(2013年)??側丝?3.0687萬人(2013年),2013年,阜蒙縣生產總值實現205億元。阜蒙縣有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力根寺、三塔溝風景區、烏蘭木圖山風景區等著名景點。[1-5]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街道:城區街道,19個鎮:東梁鎮、佛寺鎮、伊瑪圖鎮、舊廟鎮、務歡池鎮、建設鎮、大巴鎮、泡子鎮、十家子鎮、王府鎮、于寺鎮、富榮鎮、新民鎮、福興地鎮、平安地鎮、沙拉鎮、大固本鎮、大五家子鎮、大板鎮,15個鄉:蜘蛛山鄉、臥鳳溝鄉、八家子鄉、哈達戶稍鄉、塔營子鄉、扎蘭營子鄉、招束溝鄉、蒼土鄉、老河土鄉、七家子鄉、紅帽子鄉、紫都臺鄉、化石戈鄉、太平鄉、國華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簡稱“阜蒙縣”,俗稱“蒙古貞”,位于遼寧省西北部,是阜新市轄縣,地處東經121°01′~122°26′,北緯41°44′~42°34′之間。東與彰武、黑山、新民接壤;西與北票毗鄰;南與北寧、義縣相連;北靠內蒙古庫倫旗、奈曼旗??偯娣e6264.2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地貌
阜蒙縣北部有努魯爾虎山脈,南部有醫巫閭山脈,兩山脈北部末端在縣大巴鎮、招束溝鄉交匯,構成了縣與遼河平原的一個天然區界巒嶺連綿聳峙,搭起了低山丘陵之骨架,相對高度顯著??h境內地勢西北低山、丘陵,東部平洼.,南部低山、北部丘陵,中部低丘、平原。地形特點是:以低山丘陵為主,南部、西部突出。有海拔高500米以上山頭235個、600米以上山峰11座。境內最高點位于西北烏蘭木頭山海拔831.4米,最低點為十家子鎮南甸子村45.8米??h境大地構造處于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中段,東端與大興安嶺—太行山新華夏構造隆起帶的交接部位。屬華北地臺邊緣,中朝準地臺邊緣的內蒙古地軸和燕山臺褶皺帶一部分??h域地貌成因形態大體分為三類:構造地形、剝蝕地形和堆積地形。
氣候
阜蒙縣氣候屬北溫帶半干旱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多年平均日照數為2865.5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38.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氣溫7.2℃,阜蒙縣大于或等于10℃活動積溫3.298.3℃,有效積溫土,607.3℃,無霜期150天左右。阜蒙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左右,5~9月份降水量425mm,占全年的85%。雨熱同季,四季分明。
水文
阜蒙縣境內河流多。有細河、伊馬圖河、二道河、務歡池河、八道河等二十條主要河流,分別匯入大凌河、繞陽河、柳河三個水系。水資源總量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9億立方米,地下水1.9億立方米。
土壤
阜蒙縣共有5個土類,12個亞類,38個土屬,46個土種。其中,褐色森林土有662萬多畝,分布在縣境中部、北部、西部;次為棕色森林土,有107萬多畝,分布于比較溫暖和濕潤的大板、國華、富榮鎮、新民、臥鳳溝等鄉所處的醫巫閭山及其他大山上部;再次為草甸土,有93萬多畝,分布于繞陽河和伊嗎圖河流經本縣境內的下游地區。此外,在較大河流兩岸,分別有條帶狀的風沙土和小塊水稻土分布。在平原低洼處,還有一些輕度的鹽堿土分布。
交通運輸
京沈、廣奈、沈阜紅公路貫通阜蒙縣東西南北,縣城距錦州港110公里,有錦阜高速公路相連,鐵阜、阜朝高速與國道101線橫貫東西,省級公路溝奈線縱貫南北,并有沈阜公路相連。大鄭、新義鐵路越境而過,擁有阜新火車站。截止2005年末,阜蒙縣公路通車里程達1542.31公里,公路密度達22.18公里/萬人,已實現“鄉鄉通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