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縣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部,隸屬荊州市,位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陜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公安縣轄16個鄉鎮,版圖面積2257平方公里,人口105萬,是全國重點糧、棉、油生產基地,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公安縣地處東經111°48′~111°25′,北緯29°37′~30°19′,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上荊江南岸。南北最長為75公里,東西最寬51公里。公安北與市府荊州市城區隔江相望,2002年10月1日,荊州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公安與荊州連為一體,公安南臨湘省安鄉,安鄉河大橋興建,公安與安鄉澧縣足趾并立。公安東挽石首,西挽松滋,稱荊州江南之明珠。國土面積2257.9平方公里,轄14鎮,2鄉,431個村委會,4137個村民小組。
地形
地處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湖泊棋布,河流縱橫,屬平原湖濱地區。地面高度一般為海拔36米左右,境內主要為平原湖區,西南部分地方為平崗和丘崗地?;⒍珊幼员毕蚰洗┰饺?,把公安縣全縣分為虎東、虎西兩片。境內山丘分布在縣境南部,海拔高度均在100米以下。位于縣境南與湖南省安鄉縣交界處的黃山,頂峰海拔高263.6米。
氣候
公安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長、雨量充沛特點。春季冷暖多變,溫度上升快,雨量遞增;夏季炎熱潮濕,雨量不均;秋季日暖夜涼,雨量銳減;冬季寒冷干燥,低溫少雨。熱量豐富,無霜期長,低溫凍害頻次較少,適宜糧、棉、油、林、特等多種作物生長,有發展亞熱帶果木、特產等多種經濟的水資源。通常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為春季的開始日,大于22℃為夏季的開始日,小于10℃為冬季的開始日,在10-22℃間為春、秋季節。行政區劃編輯清末時期,1874年,公安縣域東西寬130里,南北長110里。公安縣全縣編戶5 鄉32里。到民國時期,1917年,公安縣全縣行政區劃分為八鄉,總面積為1694平方公里。建國以后,隨著公安縣人民政府的建立,公安縣全縣行政區劃分為七個區。1950 年建立基層政權,改村為鄉,轄區與村變化不大。1951年8月,公安縣全縣增設為10個區、 176鄉。 1952年,建國后全國第一大水利工程——荊江分洪工程在公安興建,為適應這一形勢,分公安虎東地區建立荊江縣,以利這一工程的組織管理。 1955年荊江縣并入公安縣。以后公安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1年5月,公安縣全縣共設9區3鎮,58個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設為24個公社,1鎮 4場,54個管理區,482個大隊,3638個生產隊。1987年10月,公安縣全縣轄16鎮、5鄉。分別是:埠河鎮、斗湖堤鎮、楊家廠鎮、麻豪口鎮、夾竹園鎮、閘口鎮、藕池鎮、黃山頭鎮、孟家溪鎮、南平鎮、鄭公渡鎮、章莊鋪鎮、獅子口鎮、申津渡鎮、斑竹垱鎮、毛家港鎮、曾埠頭鄉、裕公鄉、甘家廠鄉、章田寺鄉、胡家場鄉。截止2011年10月,公安縣全縣轄14鎮2鄉,328個村委會,3247個村民小組。14鎮2鄉分別是埠河鎮、斗湖堤鎮、楊家廠鎮、麻豪口鎮、夾竹園鎮、閘口鎮、藕池鎮、黃山頭鎮、孟家溪鎮、南平鎮、章莊鋪鎮、獅子口鎮、斑竹垱鎮、毛家港鎮、甘家廠鄉、章田寺鄉。
人口編輯2010年公安縣公安縣全縣人口881128人 ,其中城鎮人口26.93萬。2014年,全縣年末戶籍總戶數33.11萬戶,年末戶籍人口104.20萬人。全縣戶籍人口中,非農業戶籍人口18.7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698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75%。
經濟編輯概況
2012年,公安縣被評為湖北省全省縣域經濟進位先進縣,“三農”工作躋身全省20強,斗湖堤鎮進入“全省百強鄉鎮”行列。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9.83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47.79億元、71.21億元和40.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18.6%和1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9.9:44.6:25.5。201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9.15億元,比上年增長5.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3.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0.3:43.1:26.6,其中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
工業
公安縣2012年預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05億元、增加值57億元、利稅總額11.2億元。新增規模企業25家,總數達到112家,其中5家產銷過10億元,凱樂科技及其黃山頭酒業稅收達到1.65億元。汽車零部件、塑料新材、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累計實現產值202億元。爭取國家、省產業振興和中小企業發展資金6000多萬元,公安縣全縣技改投入達到57億元,同比增長142%,凱樂科技、新生源、金安紡織、漢興科技、中糧糧油、新裕農業等企業96個技改、擴規項目相繼竣工投產,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家,11個產品被認定為湖北名牌產品。招商引進項目58個,到賬資金45億元。公安縣全縣整體謀劃布局5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達到6.08億元。孱陵工業園新落戶企業8家,青吉工業園擴區至22.39平方公里,建成8平方公里,落戶企業30家。
農業
公安縣2012年完成農業總產值90億元,同比增長14%。建成15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優質糧棉油板塊面積達到180萬畝。成功舉辦第四屆湖北·公安葡萄交易會,葡萄產值達到6億元。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68%、81%。水產養殖形成“18221”、網箱養鱔、魚鱉混養、鱖魚和團頭魴專養、小龍蝦野生寄養五大特色板塊。公安縣全縣土地流轉農戶達到2.8萬戶,流轉土地18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323個,入社農戶2.5萬戶,帶動周邊農戶10萬余戶,永和、雙盈水產專業合作社分別被評為全省“二十強”和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8家,農產品初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深加工比例達到40%以上。2014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02.3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實現農業增加值59.1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0.84萬畝,比上年增長5.7%;棉花播種面積38.49萬畝,比上年減少9.9%;油菜籽播種面積59.65萬畝,比上年增長0.2%。全年糧食產量67.12萬噸,比上年增長4.5%;棉花產量2.98萬噸,比上年減少26.0%;油菜籽產量12.44萬噸,比上年減少1.2%。全年造林面積2.20萬畝,比上年增長9.2%。園林水果面積8.44萬畝,比上年增長1.6%。其中葡萄種植面積4.56萬畝,比上年增長0.7%。園林水果產量21.72萬噸,比上年增長5.1%,其中葡萄產量13.01萬噸,比上年增長2.6%。全年生豬出欄83.35萬頭,比上年減少3.0%;生豬存欄61.44萬頭,比上年減少12.8%;家禽出籠653.00萬只,比上年增長3.6%;家禽存籠996.47萬只,比上年增長0.9%。全年水產養殖面積30.00萬畝,比上年增長1.2%;水產品產量14.76萬噸,比上年增長5.4%,全年農業耕地流轉面積30.87萬畝,占年末耕地總資源的19.8%;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138.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占農業總產值比例135.13%。
第三產業
公安縣201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億元,同比增長18.5%。恒盛汽配城、長江醫藥物流園、明珠建材生活物流廣場、富妮來服裝城、楚豐農產品大市場三期、民主巷市場改造等市場建設項目進展順利,荊江分洪北閘風景區納入國家“十二五”紅色旅游項目庫,休閑“農家樂”總數達到528家,服務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加強對外貿企業的服務,新增4家外貿企業,增加針織服裝、PVC裝飾板材、電子產品3類出口產品,預計完成外貿出口7021萬美元。2014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53億元,可比增長13.9%。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銷售額6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4.3%(現價,下同);鄉村市場實現銷售額43.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零售業實現銷售額78.0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住宿業實現銷售額5.99億元,比上年增長13.1%;餐飲業實現銷售額14.60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全縣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實現銷售額8.44億元,比上年增長23.4%;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實現銷售額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7.5%。2014年末,全縣限額以上貿易單位123家,年內新增27家。2014年,全縣完成出口76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7%。
財政金融
2014年,全縣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12.33億元,比上年增長2.8%。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0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22億元,比上年增長8.6%,稅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67.6%。稅收收入中,國稅完成稅收1.17億元,比上年減少25.9%;地稅完成稅收4.16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全年一般預算支出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9.2%。 201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239.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個人儲蓄存款185.26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各項貸款8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中長期貸款33.08億元,比上年增長28.7%。
社會事業編輯人民生活
2014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8元,比上年增加1597元,增長10.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1元,比上年增加1980元,增長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2元,比上年增加1389元,增長11.8%。
社會保障
2014年,全縣共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3個,床位數4378張。享受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89萬人,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427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1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9.00萬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人數4.22萬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1.53萬人。社會保險參保率99.8%。
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公安的土地適宜性廣,種植條件好,生物生長量大,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主要分布在西南紅土丘崗和南部的黃土平崗地帶、沿河的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上。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公安縣全縣共有4個土類,7個亞類,12個土屬,99個土種。從河床到崗地,土壤質地從砂質逐漸向粘質過渡,土壤種類也相應具有飛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黃土。
水資源
公安縣集水面積199.391平方公里,過境長422.84公里,其中現有外江河流14條。長江全長6380公里,由太平口入境至藕池口出境入石首市,過境長85.62公里,水域面積87.69公里。
物產資源
公安縣境內地勢平坦,江河密布,是毛澤東主席親手制定的第一個水利工程——荊江分洪區工程所在地,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優質稻、優質棉、優質油菜已納入全國和全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林業、水產、畜禽養殖進入全省前列。公安縣全縣常年產糧55萬噸、棉花4萬噸、油料10萬噸。公安縣是全國有名的棉產區之一,居全國產棉縣第7位,素有“銀公安”之稱。公安縣全縣森林資源總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17%,林木蓄積量145萬平方米,是全國高標準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公安是名副其實的“百湖之縣”。大小湖泊102個,水域面積63.4萬畝,其中養殖水面25萬畝,名優水產品占60%以上,盛產的團頭魴、銀魚、河蟹及中華鱉等特種水產品飲譽全國。
交通編輯公路
公安縣公路網由1條高速公路、1條國道、4條省道和縱橫交錯的縣鄉村道組成。公安縣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6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748公里(含匝道4公里),國道81.703公里,省道103.64公里,縣道13條264.829公里,鄉道87條723.43公里,村道1463.65公里,另有非在冊村級公路1997公里(進入本次規劃的村道里程)。公路密度為1.2公里/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橋梁230座,8141.3延米。在冊通車里程中等級公路里程為1738.92公里,等級公路比重為64%。公安縣全縣轄有14個鎮、2個鄉,其中鄉鎮在國道上5個,省道上5個,縣道上6個,已實現鄉鄉通油路。公安縣全縣共有行政村326個,已全部通達公路,9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
道路運輸
公安縣全縣客運有省際班線32條,市際班線12條,縣內班線38條(其中通村班線11條)。已初步形成大中型專業運輸企業經營跨省、市、縣客運為主,小型企業經營農村客運為有效補充有市場格局;公安縣全縣擁有道路營運車輛2816輛,其中客運車輛514輛、11358座;公汽56輛,1064座;出租客運小汽車200輛、1000座;客運能力每年在80000萬人公里左右;貨運車輛2046輛(其中:營運汽車1674輛,含危貨運輸車輛62輛,營運農用車372輛),貨運能力在85000萬噸公里左右??h內共有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4家,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2座,一、二、三類汽車及摩托車維修廠家38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6901人,其中道路貨運從業人員4354人,道路客運從業人員1569人,汽車維修從業人員468人,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從業人員80人,站(場)經營從業人員430人。
港航
公安縣全縣境內河流交錯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素有“百湖之縣”美稱,常年或季節性通航河流14條、湖泊2個,通航里程498.2公里(湖泊、河流)。公安縣全縣共有港區14個,碼頭25座,年貨物吞吐量120萬噸,進口物質以礦建材料、化肥、煤炭為主,出口物質以糧食、礦建等材料為主。公安縣全縣擁有各類鄉鎮船舶223艘,其中營運貨船93艘,載重量64000噸。鄉鎮渡口130道(其中長江渡口7道),渡船144艘,客位1750個,車位35個,年渡運量在1500萬人次以上。
公安港
公安港地處縣城斗湖堤鎮,上起姚頭埠,下至朱家灣,岸線長8千米,水域422.7萬平方米,陸域54.26萬平方米,堆場7處,22.85千平方米,碼頭10個,占岸線1090米,泊位13個有裝卸機械376/93米/臺。最大起重能力3噸,碼頭以斜坡為主。1992年4月,新區建成新區貨運碼頭,泊位為1000噸級,年設計吞吐量為25萬噸,裝卸工藝為船--躉船--吊機--漏斗--機動車--貨場。
文化編輯公安說鼓公安說鼓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安說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后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钡搅怂未?,說唱藝術盛極一時,涌現了許多說唱的形式。鼓子詞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曲藝形式。宋代以后,鼓子詞幾番變化,經元明時期“詞話”,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逐漸發展衍變為公安說鼓。清代至民國時期,公安說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說鼓藝人不斷增加,曲目逐漸增多,內容也日益廣泛豐富。公安說鼓,亦叫公安說鼓子。以說為主,說中帶唱。說,即在本地方言聲調上加以適度的夸張,有起有伏,帶有韻味,富有節奏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吐詞清晰,層次分明。唱,一般是夾在每個小段落的結尾處。往往是在一段有韻律的說白之后,以兩句唱腔來結尾,收腔后用嗩吶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陣鼓,然后再起下一個段落。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嗩吶牌子兩部分。唱腔曲牌又分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類。公安說鼓的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一是取材于街談巷議,閭里瑣事,笑話趣聞;二是來源于民間傳奇故事;三是來源于武俠及歷史演義小說。此外,也有從地方戲曲和外地曲種中移植的。公安說鼓采用鼓和嗩吶配合伴奏,鄉土氣息濃郁,極富表現力,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和藝術特色;公安說鼓這一文藝形式形成于民間,發展于民間,流行于民間,因而具有民俗學價值。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吹奏牌子,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經過百年來的積累衍變,已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曲牌,因而具有音樂研究價值。車胤囊螢映雪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縣)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后車胤的家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一個夏天的晚上,他正坐在院子里默默背書,見到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象許多小燈在夜空中閃動,心中不由一亮,他立刻捉上一些螢火蟲,把他們裝在一個絹做的口袋里,螢光就照射出來。車胤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夜以繼日地苦讀。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于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肮才伞蔽膶W明代后期,明神宗萬歷年間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為代表的文學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肮踩笔枪才傻念I袖,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高,成績最大,其次是中道。這一派作者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等。他們所持的文學主張與前后七子擬古主義針鋒相對,他們提出“世道既變,文亦因之”的文學發展觀,又提出“性靈說”,要求作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們的散文以清新活潑之筆,開拓了中國小品文的新領域。在晚明的詩歌、散文領域,以“公安派”的聲勢最為浩大。公安派的文學主張發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實為中堅,是實際上的領導人物,袁中道則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公安派的文學主張主要是:①反對承襲,主張通變。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③推重民歌小說,提倡通俗文學。公安派在解放文體上頗有功績,“一掃王、李云霧”(《公安縣志·袁中郎傳》),游記、尺牘、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潑詼諧,自成一家。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消極避世,多描寫身邊瑣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會內容,因而創作題材愈來愈狹窄。其仿效者則“沖口而出,不復檢點”,“為俚語,為纖巧,為莽蕩”,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后人評論公安派文學主張的理論意義超過他們的創作實踐,是為公允之論?;ㄅ啤笆邆€”,公安的一種紙牌,又叫花牌。她還有諸如:花葉子、柳葉子、柳畫匠等別稱,但“十七個”這個稱呼也許是讓外人聽來最莫名其妙的叫法。因為花牌以算“胡”(音)為基礎,如同計分一般,至少有十七個“胡”方能胡牌,所以俗稱“十七個”?;ㄅ频陌l明者柳先生,世代以扎紙為生,是一畫匠,世稱“柳畫匠”?;ㄅ频呐泼嫒缌~般窄而長,故有“花葉子”、“柳葉子”的叫法,其組成的字面也很特別,分別是:上、大、人、孔(很多人故意讀作“丘”)、乙(通“一”)、己、可、知、禮、化、三、千、七、十、士(俗稱“土”)、八、九、子、二、四、五、六,共計22個字,每個字有5張,共110張牌。
人物編輯古代名人
車胤 (約333~約401)字武子,晉南平(湖北公安)人。曾祖車浚,為三國吳會稽太守,以郡饑求賑,為孫皓以欲樹私恩罪所殺。父名育,是南平太守王胡之的主簿?;笢刂髑G州,征召車胤為從事,甚為器重,相繼提升他為別駕、征西長史。寧康(373-375)初年,車胤被提升為中書侍郎、關內侯。太元(376—396)中期,獲國子監博士。后提升為驃騎長史、太常,領臨湘侯爵位。因病去職,不久又任護軍將軍。隆安元年(397),王國寶任左仆射,威震朝廷內外,王恭疾恨道子、國寶擾亂朝政,舉兵征討。國寶恐慌,其堂弟王緒將軍獻計殺掉車胤,除去眾人之望,討伐諸侯。車胤到來后,國寶終不敢殺,反而向他求教計謀。隆安四年(400),車胤被提升為吏部尚書。會稽郡世家子弟元顯驕矜放蕩,車胤建議遏制他。不料事情泄露,元顯逼令車胤自殺而死,舉國悲哀。張景 (970—1018) 字晦之,北宋江陵府公安縣人,著名學者。青少年時代與河東大名(今河北大名南)柳開交游,柳把家中藏書全部交給張景,張更加勤奮攻讀。真宗咸平三年(1000),考中進士。后來朝廷將全國名士摸底排隊,張景名居首列,遂調館陶(今屬河北省)薄。后因案受牽連,謫貶金州(今陜西安康)。龍圖閣直學士陳堯咨知道他的才學,推薦他為寶應(州名在今江蘇境內)簿,官至大理評事。 于天禧二年去世,著有《洪范》、《王霸論》及《張晦之集》二十卷。后代學者曾對他有過“茫茫兮安究,尚立言不朽”的贊譽[〔宋〕宋企《張景銘》]?!肮踩痹诘?1560~160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宏道、中道并稱"三袁"。字伯修,號玉蟠,又號石浦。荊州公安人。萬歷十四年(1586)禮部會試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萬歷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東宮講官,“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萬歷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憊極而卒”。終年41歲。光宗繼位,贈禮部右侍郎。這兩篇論文批駁前后“七子”違反文學發展規律,倡導剽竊蹈襲、復古倒退的謬論,主張作家應“從學生理,從理生文”。萬歷二十六年,三袁共同發起,在北京西郊崇國寺組織“蒲桃社”,吟詩撰文,抨擊“七子”。為人神清氣秀,穩健平和。居官15年, “省交游,簡應酬”,“不妄取人一錢”,身為東宮講官,死后竟僅余囊中數金,幾至不能歸葬。著有《白蘇齋集》22卷行世。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萬歷十六年(1588)鄉試中舉。翌年考進士落第,回鄉與因公歸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學問。萬歷二十年中進士。萬歷二十三年出任吳縣縣令,不到兩年,“一縣大治”,“吳民大悅”。但他厭惡官場陋習,曾七次上書辭職。宰相申時行贊嘆“二百年來,無此令矣!”獲準離任后,遍游東南名勝,寫下《虎丘記》、《晚游六橋待月記》等名篇。萬歷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禮部儀制司主事。又作《滿井游記》、《徐文長傳》等名篇。萬歷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禮部儀曹主事,兩年后調任吏部驗封司主事,致力整頓吏治。著名的《摘發巨奸疏》就作于這時。萬歷三十七年,被派往陜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獲假南歸,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學主張的核心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強調文學要表現個性,道出真情,“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隨著時代前進,文學應不斷創新。傳世的有詩歌1700多首,游記、書札、序跋、碑記、傳狀、日記、雜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記,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將其全部詩文編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箋?!繁?。袁中道 (1570~1626)明代文學家,“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荊州公安人。16歲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成年后科場考試,幾經落第,至萬歷三十一年(1603)34歲時才考中舉人??歼M士又多次名落孫山,從此更加縱情山水,學禪悟道,以詩酒自娛。宏道病逝,他悲慟過度而隱居玉泉山讀書學佛、修身養性,但未移昔日處世之志。萬歷四十四年考中進士,次年朝廷授徽州府教授,后升國子監博士。此間他系統地整理、校對、出版了兩胞兄及自己的著作,使“三袁”的作品及其文風發揚光大。萬歷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啟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兩年后病逝于南京,終年57歲。他的文學主張基本與兩胞兄相同,反對模擬剽竊,崇尚個性。著作有《珂雪齋集》、《游居柿錄》等。馮習(?—222),字休元,南郡公安縣人。公元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后隨劉備入蜀,屢立戰功,升為大將。
221年7月(蜀漢章武元年),劉備親率大軍順江東下,目的是奪回荊州。戰役開始,吳班、馮習領兵四萬,在巫地(今四川巫山縣)打了一次勝仗,蜀軍占領秭歸(今湖北秭歸縣)后,直達猇亭(今湖北宜都北)。次年,劉備任命馮習為大都督,從巫峽建平至彝陵(今湖北宜昌)七百里地帶,在深山密林中設立了幾十座大營,擺開與吳軍決戰的陣勢。吳將陸遜采取“以逸待勞”和用火攻的辦法,“以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蜀軍。馮在這次戰役中陣亡(《見三國志》)。后建四川成都武侯祠,劉備殿中武將廊有馮習塑像,石碑上刻有他的生平簡介。
近代名人
王竹溪(1911-~1983)物理學家、教育家。與彭桓武、林家翹、楊振寧并稱為清華四杰。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的開拓者。在表面吸附、超點陣統計理論、植物細胞的吸水等方面做過基礎性工作。撰寫了《熱力學》、《統計物理學導論》等中國第一批理論物理優秀教材,為建立中國理論物理教學體系奠定了基礎。發明漢字新部首檢字法,獨力編纂《新部首大字典》。名治淇,號竹溪,1911年6月7日出生于湖北省公安縣麻豪口一書香世家。王竹溪曾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當選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月30日,王竹溪與世長辭,享年71歲。司馬彥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祖籍湖南澧縣小渡口鎮,生于湖北公安,現任書法藝術學校校長。司馬彥先生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在父親司馬東老先生的指導下,長期進行嚴的臨帖習字訓練,從中國傳統的名家毛筆書法中吸取營養,功底深厚。在國際國內書畫大賽中獲獎三十余次,作品參加過國內外重大書畫展覽,入選中國書畫百家和多種書畫集,多幅作品鐫刻于全國一些大的碑林。其名已編入《國際硬筆書法家大辭典》。司馬彥先生已編寫出版鋼筆、毛筆字帖、教材、專著1200余種,遍及全國城鄉,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被譽為“中國字帖之冠”。張啟發(1953.12~ )男,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譽世界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育種專家?,F任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1976年畢業于華中農學院。1985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學位。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袁譽柏(1956.6~ )男,漢族,1956年5月生,湖北省公安縣人。海軍少將、中共黨員。海軍潛艇學院(山東青島)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2008年7月晉升海軍少將軍銜。2010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參謀長(接替孫德忠少將)、艦隊黨委常委。萬鄂湘男,漢族,1956年5月生,湖北公安人。2013年0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選舉萬鄂湘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旅游編輯牛浪湖
牛浪湖是曾經“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文學主張而聲名卓著的“公安派”三袁的中堅袁宏道,死后就安葬在離牛浪湖不遠的法華寺白鶴山一帶。袁宏道一生酷愛山水,飽覽江南名勝,寫下了大量贊美自然的詩文,他死后家人沒有將他歸葬在故里孟家溪荷葉山,而是選擇這里作為一代文豪的最終安歇地。在公安縣的歷史文化遺跡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也是坐落在牛浪湖之濱的鄒文盛墓。據《明史》記載:鄒文盛,公安人,弘治進士,官至戶部尚書。為官清正、政績卓著,還領兵作戰,屢建戰功。他死后,嘉靖皇帝賜以御葬,贈太子少保。當時,連權傾朝野的首輔大臣嚴嵩都對他敬重有加,送他致政歸里時賦詩“力倦風塵屢乞身,都門冠蓋送歸人?!奔亦l人更是以他為榮,明公安籍廣東左布政史何珊辭官返鄉后,每每以文盛公的品德為楷模,修身養性,“輔國功成便乞身,錫歸尤荷圣皇仁。崇階要秩鄰三少,全節完名更無人?!?/p>
卷橋風景區
卷橋水庫水位于公安縣西南部,北鄰長江、南接武陵山脈。北距荊州城90公里,西北距三峽大壩120公里,西南距張家界150公里,地處長江三峽、荊州古城、武陵源三大旅游區的中心部位。地理坐標:東經110°23ˊ00"—100°36ˊ10",北緯29°55ˊ00"—30°06ˊ30"。規劃控制面積116平方公里。
卷橋水庫風景區區位優勢明顯,從三峽至張家界湘鄂國省級高速公路,長江黃金水道穿過景區,交通十分便捷。水庫始建于1959年,主要工程有攔洪大壩、小壩、溢洪閘、輸水閘、泄洪閘、明槽、滾水壩、進水閘和分水閘等。水庫承雨面積16平方公里,總容量1180萬立方米。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同時兼有三國、巴楚歷史文化遺存。
南平文廟
南平文廟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公安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南平鎮(舊縣城),坐北朝南,現有范圍東西寬80米,南北長120米,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原有黃墻、禮門、義路、半池、大成殿、啟圣典等,現存大成門、大成殿、欞星門半池、二通石碑等。據革命史料記載,1930年7月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六軍,根據中央的指示,在公安南平會師,兩軍前委在文廟召開聯席會議,合編成立紅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并在文廟空側地召開群眾大會,賀龍總指揮在會議上講話,因此,南平文廟成了紅二軍團的誕生地。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兼有古代建筑和“革命文物”雙重身份的南平文廟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袁墓
袁宗道、袁中道墓園的修繕,遵循明代有關喪葬禮制,明代喪葬禮制有嚴格的規定,特別是對各級官吏卒后的墓冢大小,墓園進深、面積,墳墻高矮等都有明確而細致的說明。袁宗道、袁中道的墓園就是參照《明史卷六十.喪葬之制》同時考慮到文物保護和旅游觀光的實際需要而設計的。
三袁墓是公安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好三袁墓,公安縣人民政府決定分兩期分別對袁宗道、袁中道墓和袁宏道墓進行恢復性修繕。三袁墓園的修繕是由公安縣三袁墓修繕工程領導小組主持完成,公安縣博物館具體負責,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中心設計,荊州市古建公司承建。
黃山頭風景區
黃山頭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南部,為鄂南湘北邊界公安、石首、安鄉三縣市結合部。荊(荊州)東(東岳廟)高速公路和207國道從北側穿過。距荊州100公里。是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游覽勝地。突兀千里平川之上的黃山,因“土石皆黃色故名”。黃山頭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區50平方公里。大小32峰,主峰海拔286米。主峰頂端有建于北宋時的“忠濟廟”、“謝公墓”,南麓有建于唐宋時期的“南禪寺”,二頂有建于宋代的“云霄宮”,東麓有奇石“犀牛望月”、“仙人掌”,西麓有掘于明朝永樂年間的“白龍井”,北麓有“連理枝”,共譽為黃山八景。黃山多幻神秘,兆晴則光耀紫煙,為“黃山瑞藹”,兆雨則輕云書軸,若“玉女披衣”,為公安八景之一。解放初期修建的全國最大的水利工程--荊江分洪節制閘就橫臥在黃山腳下的虎渡河上,山麓建有南閘紀念公園,用大理石砌成的紀念碑莊嚴肅穆,上面鐫刻著毛澤東、周恩來為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的題詞?!↑S山頭是荊楚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商、周、戰國遺址,晉、唐古墓葬等古跡達19處,遍布四周。東漢名將馬援及農民起義軍領袖覃兒健,宋代楊幺,明代李自成農民軍,清代太平軍都曾在此鏖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彭德懷、賀龍亦在此進行過革命活動。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唐代柳宗元,宋代范成大,明代“三袁”,清代陶澍等曾來此游歷,并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
黃山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動物種類有獾、果子貍、松鼠等。各種植物1000多種,其中水松、金錢松、菩提樹、紅果鐵冬表為珍稀樹種。黃山盛產蜈蚣、骨風、對月草等名貴中藥近百種。
特產編輯公安有幾樣比較有特點的小吃,雖然可能也見于湖北其他縣市,但味道不錯,有一定的特色。1、豆皮子湖北有豆皮,那是武漢老通城的“三鮮豆皮”。2、鍋盔鍋盔,一種烤制的面食。一個廢舊油桶,揭去上蓋,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間,再配上一塊案板,這就可以開張了。制作鍋盔一般是兩個人,一人稱白案,負責在案板上揉面,不斷將一團團發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覺得滿意后,再放在一旁醒著;另一個則可叫成紅案,根據顧客的需要,甜就加糖,咸則加鹽,甚至還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輕,悉聽尊便。得到完整的吩咐,才將醒好的面團三下兩下,抻寬拉長,有時成海棠葉狀,有時成鞋底樣,最后再搖動一鐵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鑿成了篩狀的孔,盒子里面裝著芝麻,多幾下少幾下,都可隨意。這一切在三兩分鐘完成,紅案師傅便將面食迅速貼進了爐膛里。這時候,人們才注意到爐膛里還燃著一盆熊熊的火,或者是木炭,或者是無煙煤,這是烤制鍋盔的唯一能源。3、牛肉爐子爐子,在公安方言中跟火鍋的意思相近,類似現在流行的雞煲那種煲。有牛肉一條街,味道堪稱一絕。湖北公安縣的老鄉到北京、武漢,過年給親戚送禮常常送“牛肉火鍋”。這“牛肉火鍋”,一切都被打點整齊,紅的肉,白的油,被凍得硬硬的。放在鍋里化開,很快就還原成一鍋香氣撲鼻的牛肉火鍋。沒法子,這常常是人家點著要的,公安的牛肉火鍋,北到襄樊、南陽,南到常德、衡陽,東過武漢、九江,西到恩施、宜昌,都頗有名氣。4、魚糕公安人喜歡吃魚,更會加工魚,不但能用魚做出眾多名菜,還把魚像面食一樣加工成糕點,這就是“魚糕”。魚糕是宴席上的頭菜,聞名全國的湖北特色全魚宴中,魚糕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壓軸菜。 魚糕做法簡單,魚肉剔骨后剁茸,摻雞蛋、豆粉、白酒等,做糕后蒸熟。切成塊裝碗再澆上調料,一份美味的魚糕就做好了。魚糕雪白晶瑩、芳香撲鼻,嫩滑不膩。 此外,魚肉中的蛋白質,維生素A、D和B1的含量豐富。而魚糕的制作過程中沒經旺火烈油煎炸,所以營養成分不受損失,非常利于人體吸收。5、柞胡椒胡椒即指辣椒,是將糯米粉、辣椒、藕等放在一起過油煎炒制成的。6、灌胡椒取糯米磨成粉狀,紅辣椒洗凈去辣椒籽,中間掏空。灌糯米粉于辣椒中,置于壇中。放置月余,可蒸或炒食。7、米豆腐選用優質的大米精制而成,色澤金黃或翠綠,因柔嫩如豆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