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帶,是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的市轄區。貢井原名“公井”,因區境內留存有1400余年前的大公井而聞名,明嘉靖年間,公井正式更名為貢井。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鹽業重鎮,也是井鹽發祥地之一。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22億元。2015年5月,貢井區總面積417.6平方公里, 城市建城區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29.71萬。
貢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帶,屬沱江水系的旭水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4°24′30″-104°44′30″,北緯29°08′10″—29°27′30″之間,總面積417.6平方公里。毗鄰內江市、宜賓市、樂山市。
貢井區貢井區區境地處川東川西分界線上,全年氣壓、氣溫、降水等有季節性變化。冬受北方冬季風影響,氣壓高,溫和少雨;夏受西太平洋或北印度洋夏季風控制,氣壓低,高溫多雨;秋因南北冷暖氣團形成鋒面或南或北移動的影響,多綿雨、濕度大。冬寒冷干燥,冬季風強大,持續、穩定,境內出現冬干或倒春寒。全年氣溫變化與同緯度地區相比,是春旱、氣溫多變,夏季時間較長,雨量集中;秋涼時間較短,濕度大;冬雪少,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全年陰雨天多,日照偏少,年際有旱澇災害性天氣出現。
地形地貌
貢井區東南部為起伏不平的中丘,西北部為連綿起伏的低緩丘陵。旭水河從西南向東北橫貫境內,屬丘陵河谷地貌型。地表形態由正地貌、平坦地貌和負地貌三部分組成。南面丘陵起伏,北面嶺埂、溪流相間,多南西至北東走向,屬侵蝕性、剝蝕性地貌。旭水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帶,海拔多在200—300米左右。河谷一般有兩級階梯。河床與岸邊階地相對高差10至20米。河岸兩側階地以上為中丘、淺丘地貌,淺丘多于中丘,丘間溝壑縱橫,沖溝短小,但分布較密。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貢井區糧食作物主要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大豆五大類300余個品種;經濟作物有茶、桑、甘蔗、龍都早香柚、柑桔、橙、枇杷、櫻桃、甜麻竹、油料、麻、菜等120多個品種;藥材有紅花、白芍、川芎等100余種;花卉有蘭花、月季、茶花、牡丹等200多種;主要森林植被分布有馬尾松、濕地松林、柏木林、桉樹林、刺桐林、香樟林、女貞林等100多個品種。
礦產資源
鹵水
鹵水是貢井區境內主要的礦產資源,產于自流井背斜的長土鎮、新店向斜的艾葉鎮。不同產層的鹵水,性質差異明顯。艾葉鎮多黃鹵,pH值4—6,含鋇,開采已近2000年歷史。長土鎮多黑鹵,PH值在7左右,缺鋇,開采較晚。
天然氣
天然氣產于貢井區境內自流井背斜西南端,三迭紀的三迭世下統嘉陵江組三段。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永順井、順發井共有31口鹽鍋用天然氣煎鹽。光緒十五年(1889年)7月,東源井鑿成,產氣豐富。
建材
貢井區內巖鹽體產于三迭紀嘉陵江組四段,分布于自流井背斜南異近軸部,北東向小型成鹽盆地,從西向東有局部凹陷。埋深900至1400米,一般厚度2米,最大厚度6米。貢井區境內艾葉、長土兩鎮,石灰石露頭較多,其他地區較少。石灰石藏量有1.53億立方米,現已部分開采。截至2011年9月,貢井區境內有紫紅色頁巖,儲量約計3150萬立方米,陶泥儲量約400萬立方米,還有紅砂巖、青石、河砂等建材資源。
行政區劃編輯2004年,貢井區轄2個街道(筱溪街道、貢井街道)、4個鎮(長土鎮、榮邊鎮、建設鎮、艾葉鎮)。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批準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將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貢市自流井區管轄;將榮縣的龍潭鎮、橋頭鎮、五寶鎮、蓮花鎮、成佳鎮、白廟鎮、章佳鄉、牛尾鄉劃歸貢井區管轄。調整后,貢井區轄9個鎮、2個街道、2個鄉。
鎮: 長土鎮、艾葉鎮、建設鎮、橋頭鎮、五寶鎮、龍潭鎮、蓮花鎮、成佳鎮、白廟鎮
鄉:章佳鄉、牛尾鄉
街道:筱溪街道、貢井街道
人口民族編輯2000年,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貢井區總人口134697人。 截至2015年5月,貢井區有人口29.71萬人。 民族以漢族為主,常住少數民族20余個,常住人口中,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彝族、藏族、回族、苗族、土家族、滿族等。
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2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增速在自貢市區縣位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65:64.70:22.65。
第一產業
2014年,貢井區全年農業增加值完成14.1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2%。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任務基本完成。培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2個、專業村31個。農產品品牌建設全面加強,五寶花生、龍都早香柚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川龍潭”獲省級著名商標稱號,貢井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通過省級復查認證,“李必祥”牌塔羅科血橙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檢測,14個蔬菜品種獲得有機食品認證。
第二產業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0.4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6%。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園區道路、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承載能力1013畝。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海川燃機配件制造項目、川南通用航空產業園加快推進,高精凈化設備、真空過濾設備等重點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實現產銷兩旺,華剛新材料粗粒碳化鎢生產線建成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1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4.5%。絕緣子、塑膠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傳統產業總產值增長9.9%。扶持支柱企業做大做強,新培育“小巨人·成長型”企業3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
第三產業
貢井區2014年,貢井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0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3%;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4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5%。城市商業廣場建設順利推進,平橋熙街商業步行街、西城財富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文化旅游蓬勃發展,航空文化旅游新區產業規劃基本完成。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13年,貢井區內共有中小學、幼兒園84所,其中普通高完中2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含民辦學校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單設初中4所、小學1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52所(含民辦幼兒園51所)。在校中小學生24288人,其中小學生11858人、初中生6470人、普通高中學生3109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2741人、特殊教育學校學生110人;在園幼兒7274人。貢井區公辦學校、直屬事業單位在職教職員工1612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貢井區內有區屬醫療衛生機構16個,即貢井區中醫醫院、貢井區疾控中心、貢井區婦幼保健院、貢井區衛生監督執法大隊、貢井區新合中心以及11個鄉鎮衛生院。建制村衛生室147個。 轄區內另有市屬醫療機構3個,即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自貢市康復院1所;私立醫院1個,中意友好醫院;企業剝離醫院1個,雷公灘醫院;個體診所54個;學校醫務室7個。截至2013年,貢井區衛生系統有在職職工413人(其中管理人員29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6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5人,工人53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副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3人,初級245人;大學本科40人,???76人,中專125人,高中及以下72人;醫生139人,藥劑34人,護理82人,醫技38人,會統31人,其他專業89人,臨聘人員215名。
社會保障
2014年,貢井區民生性支出7.8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8%。扶貧開發建設項目扎實推進,幫助3451人脫貧。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450人。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參保繳費人數分別完成8.25萬人和2.42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5.1萬人。新建農村幸福院6個,日間照料中心16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建成公租房104套、廉租房160套,新開工建設公租房192套,完成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1150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1.8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交通概況編輯
貢井區貢井區區域地理位置優越,距成都、重慶200余公里,距宜賓菜壩機場81.7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相連,樂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內樂公路橫穿東西,貢資路、貢舒路縱貫南北,北環路、南環路環繞城區,與內宜高速公路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旅游資源編輯
貢井區貢井區城區以古鹽文化為背景的古建筑、古遺跡、古井、古廟等井鹽文化遺跡得到了較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也得到了很好地開發和建設,在貢井轄區內形成了具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旅游景點。古鹽文化旅游景區得到了保護開發。貢井古鹽文化旅游景區,是自貢市集古鹽文化、佛教文化、山水園林風貌和明清建筑群于一體的川南民俗文化歷史遺存群。貢井區古鹽文化保護范圍包括南華宮、貴州廟、陳家祠堂、老街子民居、大公井遺址、旭川書院、五皇廟、天池寺等古鹽文化旅游景區遺跡。 貢井區旅游資源概況:
自然旅游資源
1. 旭水河—貢井平橋瀑布景區;2. 天池山自然生態城市森林公園(天池溶洞群);3. 以蓮花鎮為主的森林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1. 夏洞寺;2. 天池禪寺(含千佛寺);3. 洞云寺;4. 大公井遺址(自貢鹽井發源地之一);5. 東源井(百年老井);6. 以民清建筑為主的老街子鹽文化一條街;7. 張家花園(貢井人民公園)城市園林(包括園內羅馬樓、園外月桂山莊)。
農業休閑觀光旅游資源
1. 天池山農家樂(包括天池農家樂、牛頭山莊、茶花山);2. 南北環路(包括靜峰、百花園、恒達和紅房子等)花卉觀光、盆景制作、休閑娛樂和餐飲等;3. 南環路—建設鎮固勝農業觀光一日游;4. 長土鎮三臺村梨花觀光;5. 成佳石龍山莊。
地方特產編輯自貢曬醋
自貢曬醋品質優良,是居家必備之佐料,又是具有保健性能的飲料,深受消費者歡迎。自貢曬醋有兩個品牌:一個是天車牌陳年曬醋,一個是太源井曬醋。
自貢剪紙
貢井區剪紙又叫刻紙或者剪畫,是一種優秀的傳統藝記術,在我國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到東漢蔡倫紙出現以后,剪紙藝術進一步得到普及和發展自貢民間剪紙也很流行,主要有鞋花、窗花、枕頭花、圍腰花等,內容以《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連年有余》等為主,以表達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貢扎染
早在秦漢時期就問世的民間工藝美術扎染,是自貢市享譽中外的藍印花布的品種之一。這些年來,用所染工藝生產的手巾、頭巾、臺布、窗簾、床單、桌布等用品已經暢銷國內外市場。在1986年的自貢燈會上,這項具有濃厚民間特色的工藝第一次步入燈展,在自貢燈會上顯示了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