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隸屬于河南省,位于嵩山北麓,西距古都洛陽市76公里,東距鄭州82公里。鄭西高鐵、連霍高速、隴海鐵路均在市內設站。鞏義為“鄭州-鞏義-洛陽工業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來綜合經濟實力連續22年位居河南省縣域首位,連續13屆躋身全國百強縣,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第39位;2011年確立為河南省直管試點縣市,鞏義市是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2012年12月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14年1月1日,鞏義市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全面管轄。歷史沿革編輯西周、春秋時,鞏為鞏伯國。戰國,稱東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置鞏縣。鞏縣以 “山河四塞、鞏固不拔” 而得名,歷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陽,故史有 “東都鎖鑰” 之稱。西漢屬河南郡,東漢屬河南尹。三國魏、晉代均屬河南郡。東魏屬成皋郡。北齊廢入成皋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復置鞏縣,屬洛州。唐、五代屬之。宋屬河南府。明、清、民國初因之。1913年屬豫西道(次年豫西道改稱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28年縣治移至今站街鎮老城村一帶,1932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鄭州解放后,1949年屬鄭州專區,1955年改屬開封專區,1958年12月,劃歸鄭州市管轄。1961年12月,復歸開封地區。1964年縣治遷孝義鎮,1983年8月改屬鄭州市。199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鞏縣,設立鞏義市。即取鞏縣孝義之意。2011年被省政府省發改委確立為河南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之一。2014年1月1日,鞏義市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全面管轄。
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2003年,鞏義市撤銷孝義鎮調整北山口等3鎮部分行政區劃設立5個街道辦事處:撤銷孝義鎮,將其行政區域劃入鞏義市城區,實行城市管理體制。同時,將北山口鎮的北官莊、高尚、常
鞏義 (43張)
莊3個村委會,站街鎮的新溝、大黃冶2個村委會及芝田鎮的后泉溝、高山2個村委會,共計7個村委會劃歸城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設立新華路、杜甫路、永安路、孝義、嵩山路5個街道辦事處。2003年8月28日,鞏義市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孝義鎮,調整北山口、站街、芝田等3鎮部分行政區劃,設立新華路等5個街道辦事處。(注意:與鄭州市批文不一樣)2004年4月12日,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將嵩山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為紫荊路街道辦事處。2004年,鞏義市轄5個街道、16個鎮,290個行政村:孝義街道、新華街道、永安街道、紫荊街道、杜甫街道;米河鎮、新中鎮、小關鎮、竹林鎮、大峪溝鎮、河洛鎮、站街鎮、南河渡鎮、康店鎮、北山口鎮、西村鎮、魯莊鎮、芝田鎮、回郭鎮、涉村鎮、夾津口鎮。2005年11月25日,鞏義市人民政府對鞏義市鄉鎮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河洛鎮、南河渡鎮,新設置河洛鎮,轄原河洛鎮、南河渡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石關村。撤銷桃園鎮,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涉村鎮管轄,涉村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鞏義市轄5個街道、15個鎮:新華路街道、杜甫路街道、紫荊山街道(原嵩山路街道)、永安路街道、孝義街道;回郭鎮、站街鎮、涉村鎮、米河鎮、小關鎮、魯莊鎮、大峪溝鎮、西村鎮、芝田鎮、北山口鎮、新中鎮、夾津口鎮、康店鎮、竹林鎮、河洛鎮。
區劃詳情
2013年,鞏義轄15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2個園區管委會、289個行政村、26個居委會,市委、市政府駐鞏義東區行政中心(隴海東路)。
地理環境編輯鞏義市,位于北緯 34°31'一34°52' ,東經 112°49'一113°17' ,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陽市76公里,東距鄭州市82公里,東與滎陽為鄰,西和偃師、孟津接壤,南與登封、新密依嵩山為界北和孟州、溫縣隔黃河相望。鞏義市屬季風暖溫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高山區,中部為淺山丘俊,北部為鄺嶺。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形成東北-西南向的沖積平原。由于東南部山區對東南暖濕氣流的抬升作用,該市雨量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在冬半年,由于太行山、中條山的阻擋、寒潮不易人侵,所以冬半年氣溫和全年氣溫都比同緯度地區偏高。
自然資源編輯截至2013年8月,鞏義市有礦產21種,有18種礦產曾經進行過開發利用,其中9種礦產已探明工業儲量,主要礦產有煤、鋁土礦、耐火粘土、硫鐵礦、高嶺土、石灰巖(熔劑灰巖、水泥灰巖)、鐵礦、石英巖、白云巖等。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米河、新中、小關、竹林、大峪溝、北山口、涉村、夾津口、西村、魯莊等10個鎮。鞏義市常年降水量偏少(2011年降雨量為394.5mm,與多年平均比較減少33.5%)且時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地下水量分布不均,富水區分布在沿黃、沿伊洛河兩岸,西部、東部、南部山區,北部邙嶺,大峪溝、竹林、官殿等區域為貧水區,鑿井投資大(以竹林為例,成功率不足20%)且取水困難。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14年末,鞏義市總戶數為246228戶,常住總人口為819940人,其中男419810人,女400130人,城鎮人口413824人,城鎮化率達到50.47%。全市人口出生率10.62‰,死亡率6.04‰,自然增長率為4.58‰。 境內有漢族、維吾爾族、彝族、苗族、白族等民族。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花團錦簇鞏義是河南省首批賦予省轄市經濟和部分社會管理權限的擴權縣市,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中原城市群、鄭洛工業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河南省直管縣試點,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外商眼中最佳投資城市。2012年12月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14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613.5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74996元。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31.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5.9億元;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4.3億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426元。
第一產業
美麗家園鞏義市耕地面積50萬畝,其中旱澇保收田面積16.3萬畝,旱嶺地面積33.7萬畝。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4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5萬畝,糧食產量常年維持在15萬噸左右,其中,夏糧7.5萬噸左右,秋糧7.5萬噸左右。蔬菜、瓜果種植面積5萬余畝。2014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14.6萬噸,水果產量30470噸,蔬菜總產量52772噸,油料產量4890噸,棉花產量371噸;肉類產量27007噸;水產品產量4830噸。
第二產業
中國鞏義鞏義工業基礎較好,是全國鄉鎮企業發祥地之一。早在20世紀七十年代,回郭鎮領辦社隊企業的經驗,被毛澤東同志譽為“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各種所有制結構并存、具有一定區域特色的地方工業體系。全市現有規模企業達到426家,上市企業7家。鞏義市形成了以五個重點產業集聚區為骨干,以鄉鎮特色園區和重點企業園區為支撐的三級園區發展格局。全市擁有河南省級產業集聚區2個,鄭州市級產業集聚區5個,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和豫聯產業集聚區被評為“河南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鞏義市(回郭鎮)產業集聚區還被評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14年,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39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主營業務收入1795.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57.7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19.8億元。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完成173.0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完成46.8億元。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完成2.78億美元,全年進出口總值4.10億美元,其中出口總值3.51億美元。 截至2014年末,鞏義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311.2億元,比年初增加22.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169.4億元,比年初增加12.8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05.6億元,比年初增加17.5億元。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事業
2014年末,鞏義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382人。全年取得鄭州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 項,共實施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項,其中國家級 1項,省級 16項,鄭州市級 3項。年末全市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22家。2014年申請專利技術 627項,其中發明專利 95項,實用新型專利343 項,外觀設計專利 189項。
教育事業
2014年,鞏義市共有高中(含職專)11所,在校學生17513人;初中29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校學生23466 人;小學71所,教學點57所,在校學生50647 人,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均達100%;教職工人數達到7413人,其中專任教師6881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8730人(其中幼兒園27827人,附設學前班903人)。職業技能培訓發展迅速,全市共有16個鎮(辦)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基地,285個農村勞動力定點培訓機構。
文化事業
截至2014年末,鞏義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 1 個,博物館2個,文化館 1個,公共圖書館1 個。共有廣播電臺 1 座,電視臺 1座,有線電視臺1 座,有線電視用戶達到8 萬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末,鞏義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57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7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856張,衛生技術人員4347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1728人,注冊護士1868人。
社會保障
2014年,鞏義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總人數達到37萬人,企業職工達到6.58萬人,機關事業達到18038人;離退休人員社會統籌人數中,企業離退休達到15518人,機關事業達到6798人;全市失業保險人數中,企業單位達到42438人,機關事業單位達到16164人。職工醫療保險人數達到75291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8838人,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5%。
環境保護
2014年,鞏義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55天,地表水責任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交通運輸編輯
鞏義南站鞏義市交通地理位置優越。東距鄭州市82公里,西距洛陽 76 公里,隴海鐵路、鄭西高速鐵路、國道310、省道314和連霍高速公路橫穿東西,省道237、焦(作)鞏(義)黃河大橋縱貫南北,有6條鐵路專線與國鐵相連。高速公路1條,境內全長2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1條(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鞏義至登封段);國道1條,境內全長52公里;省道2條境內全長65公里;縣道8條,全長102公里;鄉道64條,全長581公里;專用線6條,全長68公里。境內有橋梁共計140座,總長度4866延米。市區隴海路石河道大橋和新興路石河道大橋聯接鞏義東、西城區。城市公交遍布市區,公交線路10條,城區道路公交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城鄉公交網絡連通市區鎮、村,全市鄉鎮通車率達到100%,行政村通車率達到 98%,擁有安全、便捷的交通網絡。鞏義火車站和鞏義南站:鞏義南站是配合鄭西高鐵新建的一座新型的高鐵火車站,客運站,2008年12月開工興建,2010年2月6日正式開通運營。鞏義南車站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境內,北通310國道,西臨全國鄉鎮企業的發祥地回郭鎮,東臨中國最大的凈水劑生產基地芝田鎮,距鞏義市中心約18.7公里,鞏義南車站中心里程為K642KM+487M,是鄭西高鐵上一個三等客運站,主要承擔著鞏義市、偃師市、溫縣、登封市來往旅客運輸任務。
風景名勝編輯人文風景
鞏義境內有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70多處
杜甫故里,擁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萬莊園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河洛匯流、浮戲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陰風景區、青龍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康百萬莊園等六個景區成為河南省三點(鄭、汴、洛)一線(大黃河旅游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東10公里的站街鎮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蛋偃f莊園位于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196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三大莊園(另兩大莊園主為劉文彩、牟二黑)之一。北宋皇陵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鞏義市的西村、芝田
北宋皇陵、市區、回郭鎮4個鎮區,占地約30平方公里。北宋九個皇帝中,除徽、欽二帝被金兵虜去死于五國城外,其余七個皇帝及趙宏殷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名勛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鞏義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鎮寺灣村,距市區10公里,1982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鞏義石窟是北魏皇室開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創建了寺院,宣武帝時開始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后來的東西魏、唐、宋時以陸續在這里刻了一些小龕。青龍山慈云寺風景區,位于鞏義市東南25里的青龍山中
,總面積51平方公里。青龍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剎慈云寺,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傳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創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釋源”和佛教“祖庭”之譽。杜甫陵園位于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里處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部邙嶺上。1990年市政府投資70多萬元,對陵園整修一新。陵園占地34畝,坐北向南,主體建筑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圣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亭、草亭、獻殿等組成。
文化遺址
鞏義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境內有塌坡遺址、鞏義窯址和裴李崗文化多處遺址。塌坡遺址是中國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1935年,河南省古跡研究會郭寶鈞、劉曜(尹達)、韓維周同志等曾進行過試掘??谷諔馉幤陂g,日軍攻陷開封,發掘出土的遺物及當時的文字資料全部丟失。1995年2月和3月,鞏義市文管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發現房基3座,灰坑3個,采集文物標本100多件。 鞏義窯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際上是對河南省鞏義市東約5公里的白河兩岸一系列瓷窯址的統稱。這一帶沿白河兩岸分布的水地河村、白河村、鐵匠爐村、大黃冶村、小黃冶村都發現了瓷窯址,其中最早被發現的是位于白河下游大、小黃冶村的唐三彩窯址,2001年,黃冶三彩窯址被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年以后的2006年,國務院再度將白河兩岸分布的其他窯址一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黃冶三彩窯址合并,更名為鞏義窯址。 裴李崗文化遺址位于黃河南岸的鞏義市河洛鎮一處名為莊嶺的臺地之上,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60米至15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
自然風景
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名勝區
位于鞏義市新中鎮境內,東距鄭州約58公里,西距洛陽76公里,區內有景點126處,游覽面積125平方公里。雪花洞是發育在石灰巖地區的一個天然溶洞,全長1110米,共分三廳一走廊,面積約4000平方米。河洛匯流景區位于南河渡鎮的黃河與洛河交匯處,距鞏義市區約10公里。嵩陰風景區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夾津口鎮南部臥龍村,嵩山少室山峻極峰西則,距市區約20公里。因北魏孝文帝時京兆王元太興埋葬于此而俗稱為墓坡(今改名臥龍)。嵩陰景區的玉柱峰海拔約1440米,是鞏義市最高峰。五指山風景區,五指山位于鄭州西南60公里鞏義伏羲山中。長約8公里大峽谷九曲蜿蜒,成為鄭州美麗的漂流地方。竹林鎮長壽山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原名三樹嶺、色樹嶺。
小吃編輯瘋狂烤翅、烤鯰魚魷魚饃、丸子湯、豆腐串、集溝涼皮、胡辣湯、米皮、搟面皮、饃加串、喂(音wai“外”)莊燴面、白吉饃、回郭鎮小肉合、北山口鹵肉、柏峪排骨、烤紅薯、蒜面條、老君燒雞、烙饃卷菜、通橋路炸雞腿、夾津口紅薯面條、夾津口橡子涼粉、紅薯葉菜角、手搟面、夾津口水煎包、韻溝糊涂面條、侯地大盤雞。
著名人物編輯春秋時期哲學家程本,著有《子華子》傳世;漢代尹勛,時稱“八顧”之一,被譽為“天下英藩尹伯元”;晉代植物學家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狀》為世界上最早的區系植物志;“詩圣”杜甫生在鞏義;唐代詩人杜審言,著有文集傳世;金代有文狀元盧亞;清代有武狀元牛鳳山。
城市榮譽編輯鞏義是全國財政收入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全國信息化試點城市、國家級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2010中國十大領軍城市(縣級),2012年12月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